小學聽課評課活動實施方案
喬蔣小學聽課、評課活動實施方案
一、目的意義
聽課評課是學校課堂教學研究的基本途徑和方式,是學校校本教研活動的重要內容,是學校了解和掌握教師教學水平的重要手段。學校針對校內存在的主動聽課的意識不強、聽課節數不達標、聽課記錄較簡單、評課水平還不夠高等現象,決定在全校強化開展全員性聽課評課活動,著力提高聽課、評課工作的認識,完善聽課、評課工作的制度,進一步提高聽課、評課水平。同時,通過聽評課,以評促研,濃厚教研氛圍;以評督學,促進教師加強學習;以評引辯,營造業務研討的濃厚氛圍。通過活動不斷總結推廣教學經驗,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教學水平,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全面提升學校教學質量。
二、組織機構
為使“聽課、評課”活動有條不紊進行的同時能收到實效,學校成立活動領導工作小組。
組長:z(校長,分管語文學科)
副組長:z(副校長,分管教學)
z(副校長)
z(教導主任,分管數學學科)
z(教導副主任,分管綜合學科)
z(教導副主任,分管英語學科)
組員:所有任課教師
三、大力宣傳,營造氛圍
學校將召開全校教師大會,闡述開展“聽課、評課”活動目的意義,使每一位教師樂于全身心投入“聽課、評課”活動中來,為該活動實施營造良好的氛圍。
四、聽、評課形式
聽、評課機制建立三個層級的運行模式:1、校級教研活動聽、評課,2、預約聽課及通知聽課、評課,3、家常聽課、評課。
五、實施要求
1.保證聽課數量,確保機制運行。
校長每學期聽課不少于30節,分管教學的副校長、教導主任每學期聽課不少于40節,學校行政聽課應多于30節(特殊情況的由校長室斟酌),所有行政聽課中本校的聽課不少于60%,35周歲以下(含35周歲)青年教師聽課原則上不少于40節,其他任課教師每學期聽課不少于20節(老教師及綜合學科教師視情況而定),所有任課教師聽課本校的不少于60%。[原則上每人聽校內課每周不少于1節]
校級教研活動聽課時間安排:語文在周二,數學在周三,英語在周四,研討時間初步定于中午12:20--1:00。
2.做好聽課記錄,保證聽課質量。
聽課教師必須在聽課筆記上認真做好記錄。聽課記錄主要包括教學實錄和教學評點兩個方面。教學實錄主要圍繞“教學環節、教學內容和學生活動”進行,包括:①聽課時間、學科、班級、執教者、課題、第幾課時等;②教學過程。包括教學環節和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時采用的方法;③各個教學環節的時間安排;④學生互動情況;⑤教學效果。
教學實錄記到什么程度,要根據每次聽課的目的和教學內容來確定,通常有下面三種形式:一種是簡錄,簡要記錄教學步驟、方法、板書等;二種是詳錄,比較詳細地把教學步驟記下來;三種是記實,把教師開始講課,師生活動,直到下課都記錄下來。要根據不同課型及教師特點,倡導教師運用不同形式記錄。
教學評點主要圍繞“哪些方面好,為什么好”、“哪些方面不足,為什么不足”、“對于不足之處如何改進,為什么這樣改進”的思路進行,包括:①教材處理與教學思路、目標;②教學重點、難點、關鍵;③課堂結構設計;④教學方法選擇;⑤教學手段運用;⑥教學基本功;⑦教學思想。
寫教學評點可以采取兩種記錄形式:一種是簡評,把師生雙邊活動后所產生的反饋感受,隨時記錄下來;二種是總評,就是對簡評綜合分析后所形成的意見或建議記在記錄本上。
3.落實評課工作,提高評課質量
獨立聽課原則上當天聽課當天評課,聽課人必須對所聽的課與授課者進行交流點評,授課者要做好有關記錄,可作為教后小記。集體聽課(年級組或教研組活動)必須組織研討和評課,每位聽課者必須發言,并有專人作好記錄,要求所有評課記錄中教師評課發言及書面評課次數達一定數量,評課發言及書面評課次數與平均評課次數相差大于50%的將進行考核。聽課要根據新課程要求,對授課教師作恰當的評價,達到取長補短、互相促進、共同提高的目的,評價后,評課教師還應認真填寫好“評課記錄表”,并上交教導處,教導處應及時細致的對各教師的評課記錄進行審閱,對馬虎了事,不認真對待的應重新填寫。
五、相關措施
1.加強對聽課評課活動的組織領導
學校成立聽課評課活動領導小組,由校長負總責,分管負責人具體抓,結合學校實際制定出本校聽課評課活動方案。努力營造濃厚的活動氛圍,鼓勵和倡導教師多深入課堂聽課、評課。每1-2周要求在行政會上對上周聽課情況進行總結通報,尤其把一些教師的典型課作為案例進行解剖性點評和宣傳。
2.加強對聽課評課活動的考核
學校認真組織聽課評課活動的考核工作,按照要求既考核教師聽課到班情況以及聽課的數量,更關注聽課評課和授課質量考核,注重教師聽課過程中是否有深入思考,評課中是否點出授課教師的優點,又提出存在問題和改進建議,能否為今后的教學工作提供服務。對聽課過程發現的授課能力較強、教學效率較高、總體反響好的教師在大會上通報表揚,并定期組織上示范觀摩課,發揮他們的輻射作用;對聽課過程中發現的授課能力較弱、教學效率較低、教學效果較差的教師組織跟蹤督查,明確專人跟班指導,促進其不斷改進提高。
3.建立聽課評課記錄審查制度
學校進一步建立和完善了聽課評課記錄審查制度,并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結合的方法對教師的聽課記錄和評課記錄進行抽查,建立了教師聽課記錄和評課記錄月查制度,查后有簽字、有評價記載并定期予以公布。
4.大力開展聽課評課活動
學校根據上級要求,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大力開展聽課評課比賽活動,通過比賽活動促進整個活動的有效開展。
“聽課、評課”活動是教師提高自身素質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聽課、評課”活動重在實效,貴在堅持,因此建立“聽課、評課”長效機制更為重要。學校將實行長期把該活動納入教學常規檢查,實行定期檢查與不定期抽查相結合,對教師“聽課、評課”活動督查,為全面提升我校教育教學質量提供又一保障。
篇2:初中數學教師聽課評課
初中數學教師如何聽課評課
海口十中李才昶
一、怎樣去聽課,教師聽課應該按下面三個步驟來進行.
(一)課前要有一定的準備工作
教師要想聽課真正學習點東西,就必須做一個聽課的有心人。要有心,聽課就要做點準備工作。打算聽誰的課,應該事先問問他教什么內容,把課本找來預習一下,看看課文寫的是什么,是怎樣寫的,有沒有難點、疑點;同時自己設想一下,假如讓我教這樣的課文,準備怎樣教法,以便聽課時有個對比。如果聽課不做準備,匆忙走進教室,懵里懵懂地聽,不理解教者的教學意圖,不熟悉教材,就不會有較大的收獲。
(二)聽課中要認真觀察和記錄
教師聽課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全身心的投入,還要有虛懷若谷的態度。教師在課堂上不僅要聽,還要看,要仔細捕捉講課者的語言和表情,記下他每個教學環節和教學方法。教師要一邊聽.一邊觀察思考。既要看教,也要看學,二者兼顧。看教者對教材的鉆研,重點的處理,難點的突破,教法學法的設計,教學基本功的展示。看學生的學,要看學生的課堂表現,看學習參與的情緒,學習的習慣。總而言之要看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地位有機結合。有時教師聽課也不一定非要面面俱到地注視課堂上的每個方面。根據授課者的特點和聽課者的目的,可以適當有所側重,一般說來,對熟悉的教師,由于對其班級情況有所了解,可著重就其課堂上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做跟蹤式的動態分析;對一般的研究課,就著重看其在研究方向上的達成度;聽課應詳盡記錄課堂的教學過程,也記下自己的主觀感受和零星評析。
(三)聽課后要思考和整理
教師聽完課后不能一聽了之。應對課堂實況過幾遍電影,應進行反復的琢磨。思考的辦法有很多,或翻翻聽課記錄,或與執教者交談,或將幾節“互相牽連”的課作番比較,或干脆將他人執教的內容拿到自己班上試試等。在分析總結他人課時要注意比較、研究,取長補短。每個教師在長期教學活動中都可能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不同的教師會有不同的教法。聽課的老師就要善于進行比較,研究、準確地評價各種教學方法的長處和短處,并結合自己教學實際,吸收他人有益經驗,改進自己的教學。在分析他人課時,聽課者還要注意分析執教者課外的功夫,看老師的教學基本功和課前備課情況。這種思考對自己也會有很大幫助。
二、教師如何評課
(一)從教學目標上分析
目標是人做事的內在動因,目標越具體明確,做事的自覺性和積極性越高,效率越高,反之亦然。教學目標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它的正確制訂和達成,是衡量課好壞的主要尺度。所以分析課首先要分析教學目標。首先,從教學目標制訂來看,要看是否全面、具體、適宜。全面指能從知識、能力、思想情感等幾個方面來確定;具體指知識目標要有量化要求,能力、思想情感目標要有明確要求,體現學科特點;適宜指確定的教學目標,能以課標為指導,體現年段、年級、單元教材特點,符合學生年齡實際和認識規律,難易適度。其次,從目標達成來看,要看教學目標是不是明確地體現在每一教學環節中,教學手段是否都緊密地圍繞目標,為實現目標服務。要看課堂上是否盡快地接觸重點內容,重點內容的教學時間是否得到保證,重點知識和技能是否得到鞏固和強化。
(二)從處理教材上做出分析
三、評析老師一節課上的好與壞不僅要看教學目標的制定和落實,還要看教者對教材的組織和處理。我們在評析教師一節課時,既要看教師知識教授的準確科學,更要注意分析教師教材處理和教法選擇上是否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抓住了關鍵。
三、從教學程序上分析
教學目標要在教學程序中完成,教學目標能不能實現要看教師教學程序的設計和運作。因此,評課就必須要對教學程序做出評析。教學程序評析包括以下幾個主要方面。
(一)看教學思路設計
上課要有思路。教學思路是教師上課的脈絡和主線,它是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水平兩個方面的實際情況設計出來的。它反映一系列教學措施怎樣編排組合,怎樣銜接過渡,怎樣安排詳略,怎樣安排講練等。教師課堂上的教學思路設計是多種多樣的。為此,評課者評教學思路:
1.是要看教學思路設計符不符合教學內容實際,符不符合學生實際;
2.是要看教學思路的設計是不是有一定的獨創性,超凡脫俗給學生以新鮮的感受;
3.是看教學思路的層次,脈絡是不是清晰;
4.是看教師在課堂上教學思路實際運作的效果。我們平時看課看到有些老師課上不好,效率低,很大一個程度就是教學思路不清,或教學思路不符合教學內容實際和學生實際等造成的。所以評課,必須注重對教學思路的評析。
篇3:老師應該怎么說課上課聽課評課方法教研
老師應該怎么說課、上課、聽課、評課方法教研
一、說課
(一)說課要求“六說”:即說課標、說教材、說學生、說教法、說訓練、說程序。
課標是教學的依據,教材特點和學生情況既是教學的出發點,又是教學的歸結點。教法是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情況而選擇的,是達到教學目標的手段;訓練包括課內的和課外的,是培養學生能力的途徑;程序則是優化教學過程和優化課堂結構的教學方案。
“六說”構成說課的整體內容,也構成課堂教學的全過程。
(二)、“六說”的具體要求
1、說課標
主要說兩點:
(1)所選課題在本科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這要依據課標所規定的教學原則和要求,在整體把握教材知識體系和編寫意圖的前提下,通過分析新選課題(章、節、課)內容特點,確定其在整體或單元教學中的地位。通過分析新舊知識的聯系,確定其在整體或單元教學中的作用。
(2)根據“地位”和“作用”,制定本課題的學習目標,通常從三方面來制定:
A、思想教育目標①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