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吊索具使用管理規定

吊索具使用管理規定

2025-03-12 閱讀 5150

公司吊索具使用管理規定

  1.目的

  為確保公司各種吊索具安全、合理、有序的使用,通過規范員工操作起重設備吊索具、工裝的正確使用,強化員工的日常的檢查、維護和管理,確保公司起重設備、吊索具的日常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2.使用范圍

  適用于公司所有起重設備、吊索具。

  3.職責

  3.1設備科是設備管理的歸口單位,負責設備的巡檢、維護及維修;

  3.2車間是設備的使用單位,負責設備的正確使用及日常檢查和保養;

  3.3安技科負責起重設備、吊索具正確使用、安全狀態的安全檢查;

  3.4物料科負責二次工裝的申報和使用,負責對工裝的檢查、維護及維修;

  3.5技術辦負責一次工裝的設計及工藝作業指導書的編寫。

  4.內容

  4.1吊索具的管理和維護

  4.1.1各車間必須按工藝要求領取相應載荷并經檢驗合格的吊索具。

  4.1.2吊索具管理為一般危險源管理,安技科負責日常巡檢。若存在險兆,要求車間及時更換。

  4.1.3吊索具集中存放于工具室,由工具室管理員負責日常管理。

  4.1.4物料科將報廢或不合格的吊索具及時回收,統一處理。

  4.2吊索具的使用

  4.2.1使用吊索具人員必須按工藝作業指導書正確使用吊索具,上下班時對吊索具進行檢查,并做好檢查記錄。

  4.2.2吊索具使用時,必須掛、綁牢固后再行起吊。

  4.2.3吊鏈、鋼絲繩等的使用不允許打結或者扭轉。

  4.2.4懸掛的吊鏈必須能在起重吊鉤內自由的移動,禁止用吊鉤的鉤尖部位進行起吊。

  4.2.5如被吊重物具有鋒利邊緣,吊具必須采取保護措施。(一般認為吊物邊緣半徑小于鏈節直徑d時,吊物可被視為具有鋒利邊緣)

  4.2.6吊環、鏈環間的連接不得使用鋼絲或者螺栓等進行連接。

  4.2.7吊索具不得與具有腐蝕性的化學用品一起混放。

  4.3注意事項

  4.3.1所有起重設備操作者必須持證上崗(培訓、興趣、愛好)

  4.3.2操作者必須遵循崗位安全操作規程(熟悉、熟記)。

  4.3.3起吊高度不超過0.5米,嚴禁重物從頭頂經過(是一種良好的職業道德,同時亦能反映一個人的工作態度)

  4.3.4不要從重物下面拉拽吊索具(眼觀思路、耳聽八方)

  4.3.5不得用錘擊的方法糾正以變形或扭曲的吊索具(必須經專業指導人員辯證后,或報廢、或修復使用)

  4.3.6不允許將吊物長時間懸于空中(隨時存在重大危險源)

  4.3.7嚴禁超負荷使用吊索具(禁止強行吊運)

  4.3.8吊帶不準打結使用,承載時不準轉動貨物使吊帶打擰

  4.3.9更換吊具時,應按規定交舊領新,現場不允許存放廢吊具;廢舊吊具應統一回收處置。

  4.4吊索具的檢查

  4.4.1鋼絲繩的檢查

  主要對鋼絲繩的斷絲數量,表面光滑度等進行檢查,凡超過報廢標準的必須進行報廢處理。

  4.4.1.1斷絲的檢查

  疲勞是引起鋼絲繩損壞的主要原因,斷絲則是在使用一個時期以后才開始出現,但斷絲數逐漸增加,其時間間隔越來越短。在此情況下,為了判定斷絲的增加率,應仔細檢驗并記錄斷絲增加情況。判明這個“規律”可用來確定鋼絲繩未來報廢的日期。

  4.4.1.2鋼絲繩表面光滑程度的檢查

  通過觸摸的方法對表面的光滑度進行檢查,當繩股凹處出現細微的褐色粉末或者表面出現砂粒,說明鋼絲神潤滑不足。

  4.4.1.3報廢標準

  a當鋼絲繩斷絲面積超過總面積的10%時,鋼絲繩應報廢;

  b如果出現整根繩股的斷裂,則鋼絲繩應報廢;

  c潤滑不足,或不正確的潤滑以及還存在灰塵和砂粒都會加劇磨損,當外層鋼絲磨損達到其直徑的40%時,鋼絲繩應報廢。

  4.4.2吊鏈的檢查

  主要對吊鏈的磨損程度、長度、裂紋、凹痕等進行檢查,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時,應更換或報廢

  4.4.2.1鏈環之間以及鏈環與端部配件連接接觸部位磨損減小到原直徑的80%;其它部位磨損減少到原直徑的90%;

  4.4.2.2出現裂紋或鏈環連接處出現深凹痕;

  4.4.2.3鏈條產生嚴重的塑性變形。

  4.4.3吊帶的檢查

  主要對吊帶的表面、邊緣、整體結構進行檢查。

  4.4.3.1對吊帶進行全長表面檢查,吊帶表面不應有橫向、縱向擦破或割斷,邊緣、軟環及末端件的損壞;

  4.4.3.2吊帶不應有腐蝕,造成表面纖維脫落或擦掉等缺陷;

  4.4.3.3吊帶邊緣不應有割斷缺陷,如發現此缺陷應立即停止使用;

  4.4.3.4縫合處不允許有平整變質。

  4.4.4吊鉤、防脫卡的檢查

  主要對吊鉤及防脫卡的形變、磨損程度進行檢查。

  4.4.4.1當吊鉤或防脫卡出現裂紋應立即進行更換或報廢

  4.4.4.2吊鉤的危險斷面磨損達原尺寸的10%或開口度比原尺寸增加15%應予以報廢

  4.4.4.3扭轉變形超過10度應報廢

  4.4.4.4危險斷面或吊鉤頸部產生塑性變形應報廢

  4.4.4.5防脫卡出現變形必須進行更換或報廢

  4.5鋼絲繩與吊鉤連接處鋼絲繩緊固卡的檢查

  主要檢查連接螺母是否松動,鋼絲繩連接是否緊固,但出現螺母滑絲或鋼絲繩連接不穩的情況,緊固卡應予以報廢。

  4.6其他工裝吊具的檢查

  各類工裝吊具應符合相應的技術標準,不符合技術標準要求或達到技術標準規定的報廢標準的,應予以報廢。

  7考核標準

  7.1車間為吊索具的直接使用單位,必須做好吊索具的日常檢查與維護,在交接班時必須對起重設備的運行狀況做好記錄。

  考核項:若出現班組記錄不完整或者未如實記錄設備運行情況的,安技科將對責任班組長考核50~200元。

  7.2各車間必須遵循崗位安全操作規程,嚴格按照崗位安全操作規程進行操作。

  考核項:若出現員工違反崗位安全操作規程的情況,安技科將對責任人考核50~200元,對責任人所屬班組的班組長考核50~300元。

  7.3員工在對設備的使用和檢查過程中發現設備存在安全隱患,應及時向安技科或設備科進行反應。

  獎勵項:若員及時發現了吊索具存在的隱患且使隱患得到了排除,安技科將對發現問題的員工獎勵100~300元。

  7.4員工可針對吊索具不合理的地方提出改進意見。

  獎勵項:若員工針對吊索具的使用提出改進意見,且意見被采納,安技科將對提出改進意見的員工獎勵100~300元。

  附: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車架上預裝線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一、適用范圍

  總裝一線天車212-152、212-152;二線天車212-199,212-200

  車架吊具S-783-45A

  S-783-45B

  二、本崗位危險源

  天車操作,起吊時易被吊具夾手;

  天車操作,吊、索具、鋼絲繩斷裂會發生吊物墜落傷人事故(重大);

  天車操作,起重設備重復接地,反復接零或不可靠會造觸電事故(重大);

  天車操作,起吊工件時斜拉歪吊、捆綁不牢或超載運行,造成墜落事故(重大);

  天車操作,起重設備安全指示不明晰,限位失靈、滑線不暢易發生各類事故(重大);

  天車操作,吊運物件時離地過高或從人頭頂經過,易發生吊物砸傷他人事故(重大);

  車架上線要通過綠色通道,易發生事故;

  車架放置區,未按定置放置或放置過高,可造成安全隱患

  三、本崗位防護用具、防護裝置配備要求

  個人防護用品:安全帽、天車操作證

  崗位防護裝置:

  四、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1.操作者應時刻檢查、監控鋼絲繩、吊具的安全性能;

  2.車架起吊時注意觀察車架前后端是否平衡,如果不平衡或存在潛在的危險時,應及時調整,重新尋找平衡點,重新起吊;

  3.吊裝過程操作人員應站在吊物的側面,嚴禁車架下方下站人,起吊過程中盡量保證勻速移動車架;

  4.車架落在支承小車上時要緩慢,平穩;

  5.起吊過程中,車架越過障礙物高度不大于0.5米;

  6.嚴禁斜拉歪掉,超負荷使用;

  7.嚴禁將車架長時間滯留空中;

  8.非工作人員嚴禁站在危險區域;

  9.嚴禁跨越警示線;

  10.車架碼放時最多不超過4層,擺放整齊。

  五、應急與對策

  吊索具斷裂應急預案

吊裝平衡軸總成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一、適用范圍

  總裝一線平衡軸總成裝配工位

  天車、吊具、擰緊機

  二、本崗位危險源

  吊運及裝配平衡軸過程中,在用加力扳手緊平衡軸螺母時,扳手可能滑落打傷人;

  吊運及裝配平衡軸過程中,在用加力扳手緊平衡軸螺母時,長時間用力易引起腰肌勞損;

  裝配平衡軸過程中,用榔頭砸平衡軸銷時,軸銷飛邊易脫落傷人;

  擰緊平衡軸螺母過程中,擰緊機法蘭易落下傷人;

  擰緊平衡軸螺母過程中,擰緊機吊在空中易碰頭;

  裝配過程中板簧斷裂,造成車橋墜落砸傷人員;

  操作自行葫蘆,吊具斷裂或故障會發生吊物墜落傷人事故;

  擰緊平衡軸騎馬螺栓時,由于使用的是專用板手,長期用力擰緊,易造成人腰部損傷。

  三、本崗位防護用具、防護裝置配備要求

  個人防護用品:防砸鞋

  崗位防護裝置:

  四、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1.操作者在吊裝過程中,要時刻檢查天車鏈條及工裝吊具是否完好;

  2.在松開吊具之前必須確保被安裝物安裝到位,以防墜落傷人;

  3.吊運過程中,嚴禁吊起兩個以上平衡軸;

  4.吊裝過程中嚴禁歪拉卸吊,超負荷使用,;

  5.嚴禁將平衡軸長時間懸空;

  6.操作者在吊裝前,應檢查擰緊機設備設施是否完好;

  7.使用擰緊機時,應按照設備操作規程進行操作;

  8.使用完擰緊機后,應放置在安全位置。

  五、應急與對策

  螺紋鎖固膠/回天2711化學說明書

吊裝前軸分裝總成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一、適用范圍

  總裝一線、二線A5吊裝前軸分裝總成工位

  二、本崗位危險源

  前橋擰緊時,擰緊機墜落易砸傷人;

  裝配前軸板簧,銅榔頭可能飛落砸傷裝配人員;

  操作環形葫蘆,吊具斷裂或故障會發生吊物墜落傷人事故;

  銅榔頭使用中,榔頭使用過程中脫手可能傷到自己或他人;

  前橋擰緊機,工作時起身易撞頭;

  減震器安裝,蹲下安裝減震器起身時易撞頭;

  三、本崗位防護用具、防護裝置配備要求

  個人防護用品:防砸鞋、防護眼鏡

  崗位防護裝置:銅榔頭、擰緊機、環形葫蘆、工裝吊具

  四、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1.操作者應時刻檢查吊具工裝是否完好;

  2.操作者應時刻檢查天車性能及鋼絲繩是否完好;

  3.嚴禁歪拉斜吊,超負荷運行;

  4.嚴禁將物料長時間懸空;.

  5.吊運時,員工應站在天車兩側;

  6.吊運時,應時刻觀察周邊員工是否進入危險區域;

  7.砸前軸銷子時,必須佩戴防護眼鏡;

  8.嚴禁進入危險區域作業。

  五、應急與對策

吊裝中后橋分裝總成安全操作規程

  一、適用范圍

  總裝一線、二線A5中后橋裝配工位

  二、本崗位危險源

  在裝配橋過程中,操作者配合不當,手指可能被擠傷;

  后橋安裝,環形軌道小車運行不穩定,零部件掉落傷人;

  后橋安裝,橋滑落撞人;

  吊裝中橋,吊裝中橋時容易把車架吊起,造成不安全因素;

  分裝后橋,落放板簧時注意夾手;

  轉運小車在行駛過程中站人,可能造成人員摔落;

  一線新后橋分裝區天車在吊后橋,天車鋼絲繩斷裂,造成人員傷害;

  一線A8工位新增后橋環形葫蘆,鋼絲繩斷裂,造成人員傷害;

  銅榔頭使用中,榔頭使用過程中脫手可能傷到自己或他人

  三、本崗位防護用具、防護裝置配備要求

  個人防護用品:防砸鞋、防護眼鏡

  崗位防護裝置:環形葫蘆、工裝吊具、吊帶

  四、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1.操作者應時刻檢查吊具工裝是否完好;

  2.操作者應時刻檢查天車性能及鋼絲繩是否完好;

  3.嚴禁歪拉斜吊,超負荷運行;

  4.嚴禁將物料長時間懸空;.

  5.吊運時,員工應站在天車兩側;

  6.吊運時,應時刻觀察周邊員工是否進入危險區域;

  7.砸前軸銷子時,必須佩戴防護眼鏡;

  8.嚴禁進入危險區域作業。.

  五、應急與對策

吊裝后橋分裝總成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一、適用范圍

  總裝一線吊裝后橋分裝總成工位

  二、本崗位危險源

  在裝配橋過程中

  操作者配合不當,手指可能被擠傷;

  在裝配橋過程中

  環形軌道小車運行不穩定,零部件掉落傷人;

  在裝配橋過程中

  橋滑落撞人;

  在裝配橋過程中

  環形葫蘆鋼絲繩斷裂,造成人員傷害。

  三、本崗位防護用具、防護裝置配備要求

  個人防護用品:防砸鞋

  崗位防護裝置:環形葫蘆、工裝吊具

  四、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1.操作者必須持證上崗;

  2.操作者應時刻檢查、監控鋼絲繩、吊具的安全性能;

  3.起吊前應確認吊帶掛好;

  4.吊裝人員應站在吊物的側面;

  5.橋落在車架上時要緩慢、平穩;

  6.嚴禁歪拉斜吊;

  7.嚴禁將車橋長時間滯留空中;

  8.非工作人員嚴禁站在危險區域;

  9.裝單后橋時必須戴防護眼鏡。

  五、應急與對策

裝配傳動軸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一、適用范圍

  總裝一線、二線傳動軸裝配工位

  二、本崗位危險源

  傳動軸長時間懸空

  吊帶易斷,易發生安全意外事故;

  裝配過程中

  易夾手

  裝配過程中

  吊運過程中,天車吊帶斷裂傷人

  裝配過程中

  在加黃油過程中,黃油槍易傷手

  裝配過程中

  前端未固定,可能造成車架被頂起,發生人員傷害

  三、本崗位防護用具、防護裝置配備要求

  個人防護用品:防砸鞋

  崗位防護裝置:手拉葫蘆、工裝吊具

  四、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1.操作者必須持證上崗;

  2.操作者應時刻檢查、監控鋼絲繩、吊具的安全性能;

  3.起吊前應確認吊帶掛好;

  4.吊物嚴禁超過頭頂;

  5.軸下落時要緩慢、平穩;

  6.嚴禁歪拉斜吊;

  7.嚴禁將傳動軸長時間滯留空中;

  8.非工作人員嚴禁站在危險區域。

  五、應急與對策

裝配蓄電池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一、適用范圍

  總裝一線、二線蓄電池裝配工位

  二、本崗位危險源

  吊裝蓄電池時

  吊具斷裂,易砸腳操作人員

  蓄電池有缺損

  蓄電池電滴液對皮膚有傷害

  連接蓄電池線束時

  電瓶線搭接錯輕微電流傷害操作人員

  裝配蓄電池時

  蓄電池表面有酸,對裝配者手可能腐蝕

  裝配蓄電池時

  蓄電池可能爆炸,對人身造成傷害

  三、本崗位防護用具、防護裝置配備要求

  個人防護用品:防砸鞋

  手套

  崗位防護裝置:

  四、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1.電葫蘆操作者必須持證上崗;

  2.操作者應時刻檢查、監控鐵鏈、吊具的安全性能,在交接班時應對設備運行情況進行說明,發現異常應立即聯系設備科進行檢查維修;

  3.起吊前應該觀察電瓶表面是否有大量的酸,盡量不要讓手、衣服等接觸到酸性物質;

  4.起吊前必須確認電瓶的吊環掛在防脫卡內;

  5.吊物嚴禁超過頭頂;

  6.電瓶下落時要緩慢、平穩;

  7.嚴禁歪拉斜吊;

  8.嚴禁將電瓶長時間滯留空中;

  9.操作者兩米范圍內嚴禁非操作人員進入;

  10.必須隨時做好防護。

  五、應急與對策

裝配駕駛室后懸置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一、適用范圍

  總裝一線、二線駕駛室后懸置裝配工位

  二、本崗位危險源

  駕駛室后懸置裝配時

  后懸置掉在空中,容易碰傷其它作業人員

  駕駛室后懸置裝配時

  作業人員長時間蹲著,對腰肌勞損

  駕駛室后懸置裝配時

  從專用工位器具拿取后懸置支架時易被砸傷

  駕駛室后懸置裝配時

  在吊運過程中可能墜落下傷人

  三、本崗位防護用具、防護裝置配備要求

  個人防護用品:防砸鞋

  崗位防護裝置:

  四、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1.電葫蘆操作者必須持證上崗;

  2.操作者應時刻檢查、監控鋼絲繩、吊具的安全性能,發現異常必須立即聯系設備科進行檢查維修;

  3.起吊前必須確認吊帶掛在防脫卡內;

  4.起吊時必須將后懸置扶穩;

  5.吊物嚴禁超過頭頂;

  6.后懸總成下落時要緩慢、平穩;

  7.嚴禁歪拉斜吊;

  8.嚴禁將吊物長時間滯留空中;

  9.操作者兩米范圍內嚴禁非工作人員進入。

  五、應急與對策

裝配油箱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一、適用范圍

  總裝一線、二線油箱裝配工位

  二、本崗位危險源

  吊裝油箱時

  油箱過大,吊起裝配時易吊具斷裂砸傷操作人員

  裝配油箱時

  需粘油箱墊皮,頂棚膠對人體有害

  裝配油箱時

  在裝配過程中吊帶可能斷裂傷人(砸腳)

  裝配油箱時

  裝配人員長時間搬運易造成腰肌勞損

  三、本崗位防護用具、防護裝置配備要求

  個人防護用品:防砸鞋 手套

  崗位防護裝置:

  四、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1.電葫蘆操作者必須持證上崗;

  2.起吊前必須確認吊吊帶掛在防脫卡內;

  3.起吊時必須將油箱扶穩;

  4.吊物嚴禁超過頭頂;

  5.油箱下落時要緩慢、平穩;

  6.嚴禁歪拉斜吊;

  7.嚴禁將吊物長時間滯留空中;

  8.操作者兩米范圍內嚴禁非工作人員進入;

  9.固定緊固帶時必須將緊固帶握緊,防止緊固帶滑脫彈出;

  10.裝配時必須兩人協調配合。

  五、應急與對策

篇2:大酒店備用金使用及管理辦法

  大酒店備用金使用及管理辦法

  依據:《內部會計控制規范―基本規范》、《內部會計控制規范―貨幣資金》。

  原則:經營業務必需、監督措施嚴格、金額大小適度。

  范圍:前臺、餐飲等營業點的收銀找零、外幣兌換業務、零星物資采購、小額業務費用支付等。

  管理:

  1、備用金配備方式:

  ◇收銀點:一次領出、班次交接。

  ◇業務部門:專人申請、專人保管、部門使用

  2、備用金配備額度:

  ◇前臺收銀點:12000.00元

  ◇餐飲收銀點:300.00元

  ◇采購員:5000.00元

  3、備用金管理

  ◇各收銀點備用金的領取,由部門負責人填寫借款單。申請領用單注明具體收銀點及領用金額,經財務負責人審核后,報總經理審批。

  ◇各收銀點設置備用金交接登記簿,序時記錄備用金使用和交接情況。

  ◇業務部門因業務需要申請備用金,定專人辦理申請領用手續。備用金領用申請單經部門負責人簽字,財務負責人審核后報總經理審批。

  ◇業務部門領用的備用金,每年末全額交回財務部銷賬,第二年重新辦理申請手續。

  控制:

  1、收銀員、業務部門保管人必須隨時保持備用金數額完整,不得白條抵庫、短缺和私自挪用。

  2、建立不定期的抽查制度。由財務部門派人不定期地對持有備用金的部門和個人進行檢查,發現長款,應如數上交;發現短款,應付賠償責任。

  3、備用金交接,必須由交接雙方當面點清,并在交接簿上簽字,明確經濟責任。

篇3:區教育資金撥付和使用方案

  婁星區教育資金撥付和使用方案

  一、對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免學雜費補助資金的撥付和監督使用:

  1、財政部門深入各個農村學校,了解學校的基本情況,會同教育部門認真清理各學校的學生人數上報上級財政、教育部門;

  2、根據上級部門下達的農村義務教育免學雜費補助標準仔細側算,做好本區財政配套資金預算;

  3、及時撥付補助資金。由教育局根據資金數額,按照學校學生人數做好資金分配方案,財政教科文股提出初審意見后報分管局長和局長審批后,按資金撥付程序及時撥付到各個學校;

  4、資金的監管:資金撥付后,財政教科文股會同教育部門定期到各個學校檢查資金使用情況,發現有違規使用資金情況延緩下次專項資金撥付,財政監督局每年對教育資金使用情況進行事后監督檢查,對于擠占挪用資金。弄虛作假套取資金等行為,按照《財政違反行為處罰處分條例》嚴肅處理,需要移交紀檢監察部門的移交紀檢監察部門。

  二、義務教育階段貧困寄宿生補助和高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補助資金的撥付和監督使用

  1深入基層掌握實際情況。財政部門要深入各個學校了解學校學生基本情況,會同教育部門按照學校學生人數和資助比例分配貧困寄宿生人數;

  2、根據貧困生資助人數和比例,做好配套資金預算;

  3、學校根據貧困生資助要求和工作程序做好宣傳、公示等工作,并按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選定資助對象報財政、教育局,教育局相關部門簽述意見后,由財政局教科文股提出初審意見報局領導審批后,按資金撥付程序及時撥付。高中貧困生資助資金有國庫直接打入學生賬戶。

  4、學校在收到財政貧困寄宿生補助資金后,及時按選定對象造冊發放到每個學生,并按要求將學生或學生家長簽字后的花名冊報送教育局、財政局。

  5、資金監管:財政局教科文在資金撥付后要督促各個學校及時發放,并在學校貧困生補助花名冊后下到各個學校調查了解資金發放情況,如發現有擠占挪用專項資金,或弄虛作假套取資金的行為,暫停撥付該學校專項資金,并按《財政違反行為處罰處分條例》嚴肅處理,需要移交紀檢監察機關的移交紀檢監察機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