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廢物暫存間改造工程施工方案
危險廢物暫存間整改改造工程施工組織及施工方案
編制人:楊龍
編制日期:20**年3月5日
甘肅新科綠創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1工程概況
甘肅新科綠創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危險廢物暫存間整改工程位于蘭州市八里鎮五里鋪村。本次危險廢物暫存間整改工程施工范圍包括圍堰的施工、圍堰地面防滲的施工、房頂密封的施工、房間隔斷的施工以及重新標識等。
2編制依據
2.1工程施工現場條件及本工程具有的特點。
2.2我公司擬投入該工程的施工技術力量。
3圍堰、地面防滲處理及房頂密封、房間隔斷的做法
本工程分為圍堰的制作及圍堰、地面的防滲處理、房頂的密封、房間的隔斷,其做法分別如下:
3.1圍堰是用小紅磚水泥砂漿圍繞預定界限砌成高20cm高的圍墻表面用砂漿抹平細化,等水泥砂漿完全干透之后清除灰塵,在圍堰、地面均勻的刷一遍底油干燥8小時,將20平米4毫米厚的SBS改性瀝青防水卷材經噴燈加熱融化,將加熱后的卷材粘貼在圍堰、地面上,將其壓平后接茬部分以壓出熔化瀝青為佳,最后再用噴燈和壓子均勻細致的把接縫封好,防止翹邊。
3.2房頂由于前期沒按規范要求施工,造成房頂的縫隙過大有漏雨的情況發生,故對房頂進行密封處理。房頂密采用瀝青加玻璃絲布的多層粘貼密封,使其達到防水、防滲、防風的效果。
3.3原來一大間的危廢存儲間殘液和固廢集中存放不符合規定,并且有一定的隱患,故對原有的一大間隔斷為兩間獨立的存儲間。隔斷先以固廢和殘液的圍堰墻為基礎,在這基礎上采用鋼結構框架加彩鋼進行密封隔斷,使原有的一間存儲間變為兩個獨立的密封的存儲間,并流出足夠的通道。
4編制原則
4.1遵循設計文件的要求
在施工方案的設計中,認真閱讀核對獲得的設計文件資料,依據《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18596-20**)嚴格按施工技術規范要求根據本公司現實情況加以優化。施工技術方案,認真執行工程質量檢驗及驗收標準。
4.2施工方案遵循施工技術規范和驗收標準的原則
在編制施工方案時,了解設計意圖,掌握現場情況,嚴格按設計資料和設計原則制定方案。
4.3遵循文明施工和環境保護的原則
施工中嚴格執行《環境保護法》和地方法規中有關文明施工和環境保護的規定,創建“文明施工現場”。
5技術資料(附圖)
5.1技術圖紙
5.2技術效果
6施工管理
6.1嚴密組織施工
由環保領導小組制定施工管理制度,監督檢查施工程序和進度。通過公司辦公室的思想宣傳,抓好現場文明施工,慣徹落實到位,獎優罰劣,從而使整改工程達到要求的目標。
6.2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6.2.1按施工設計和施工方案合理布置生產設施,設置施工與管理所需的工作場地、貯料場及消防設施。
6.2.2由整改小組分別在工地容貌、料具管理、環境控制綜合治理等方面確定責任人,采取“標準明確,責任到人”的管理責任制,將文明施工落到實處。
篇2:外墻乳膠漆的施工方案
外墻乳膠漆的施工方案
基層要求:
基層粉刷質量,將是對外墻涂裝質量及涂裝表層裝飾性效果有著十分重要的關鍵作用。在此,提請業主對涂裝基層確保以下要求:
(1)基層必須牢固,無裂縫或起殼、空鼓及大面積缺損。外墻粉刷做細拉毛粉刷,拉毛紋路均勻一致,無接搓,無波紋狀。
(2)所有預留洞口必須在涂裝前15天修補完畢,并與先期完工的墻面粉刷保持一致。
(3)大面積外墻面宜作分格線處理,以免大面積砂漿基層因溫差或其他因素引起的裂縫。
(4)基層面施工前必須保持干燥,基層的含水率不得大于8~10%,PH值為7~10。墻面如發現起白霜,嚴禁進行涂裝施工,須經處理驗收合格后方可涂裝。
(5)抹灰和混凝土基層的質量要求符合《JGJ73―91建筑裝飾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
基層處理:
(1)施工前應對土建粉層全面進行檢查,如發現粉層有大塊缺損,及時通知有關部門加以修復。
(2)對砂眼、陰陽角破損處進行修復,對涂裝工作面的塵土、油污、懸浮顆粒、殘渣、濺漿等應進行清理,確保作業面清潔。
(3)對外墻沿線的門窗等處采取有效遮擋處理。涂裝的同時,采用濕布巾抹除門窗等污染部位,達到保潔。
(4)對墻面裝飾塑料凹線條,如需描漆,凹槽必須清理干凈;反之,先于凹槽作涂抹薄油層處理,涂裝結束后,將油層抹除,充分還原凹槽本色。
涂裝施工
施工流程:
一底(封底漆)二面(中、面涂漆)
基層驗收→基層清理→基層處理→涂刷V-302型封底漆→涂刷中涂V-140型中涂乳膠漆→涂刷面涂V-140型面涂乳膠漆→清理保潔→自檢、共檢→交付成品→退場。
施工順序:
自上而下,先細部,后大面。
工序搭接:
每一度涂刷以分格線與墻面陰、陽角交接處雨水管中心處為界。
施工要求:
●施工前墻體必須保持干燥,涂裝前應將包裝桶內的涂料攪拌均勻,分色正確。
●成品必須做到不透底、不流掛、涂層厚薄均勻。
●每道涂裝完畢后,必須干燥后進行下一道涂裝。
●雨天停止施工,如施工后2小時內遇雨淋,再次施工前對已涂墻面作檢查,并根據情況進行點補。
●氣溫低于0°C以下嚴禁施工,四級以下風力應停止施工。
●當天涂刷施工使用完畢后應及時清洗或浸泡清水中。
其他
1、涂裝施工前構筑物屋面防水應先行完成。有關部門應安裝臨時落水管,以免下雨沖淋污染墻面。
2、中涂結束后雨水管、空調水管應安裝完畢。
3、其它外墻作業應在涂裝基層處理前結束。
4、土建、水電等施工隊所產生的建筑垃圾、內墻涂料及其它污染物不得從門窗等洞口向外傾倒,以防污染外墻。
一、施工前的準備
工程裝飾的質量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施工的好壞,一個好的產品必須由規范的施工來支持,才能得到好的工程質量,若施工不當或相關的注意事項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很容易造成質量事故,如果工程返工,將十分費事,因此施工前必須作好準備工作。
1.核查建筑圖紙,并確定施工部位,以防止發生問題而停工或返工。
2.檢查抹灰層的平整度、強度等指標是否符合施工要求,若屬土建方施工問題,應向監理方提出,要求其返工。
3.對進貨的涂料品種、顏色、數量進行確認,以避免涂裝開始后出現問題。
4.熟悉涂裝產品的施工工藝,選擇符合施工要求的涂裝工具。
二、基面要求和處理
建筑物基面的好壞,對工程質量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因此必須確保基面符合施工要求。
1.清潔基層上附有的各種雜物,如:塵埃、油脂、銹跡、水泥析白物等,應采用高壓水沖洗、機械器具打磨、化學方法清洗等方法予以徹底清除。
2.平整為了確保涂裝后的裝飾效果,應對基層的破損、洞穴、裂縫、空鼓起殼等狀況事先修補,膩子批嵌平整,打磨光滑,陰陽角線條垂直,基層的平整度應控制在允許的范圍內。
3.干燥基層水份過高,會嚴重影響工程涂裝的質量,涂料施工時基層含水率應小于10%,同時應確保各修補處與主體墻體含水率一致,方可進行施工。一般新建的墻面需要養護3~4周,方可進行膩子批嵌和涂料施工。
4.酸堿度基層堿性過大,會嚴重影響涂膜的性能,涂料施工時基層pH值應小于10。一般新建的墻面需要養護3~4周,酸堿度方能符合施工要求。
5.牢固基層表面應有一定的強度和剛性,其強度和剛性應比涂刷材料高。酥松、起砂、起粉的基層或加氣混凝土基層,必須進行增加強度的表面處理,一般應將其徹底清除,再用乳液型砂漿進行補平
對墻面裝飾塑料凹線條,如需描漆,凹槽必須清理干凈;反之,先于凹槽作涂抹薄油層處理,涂裝結束后,將油層抹除,充分還原凹槽本色。
涂裝施工
三、施工流程:
一底(封底漆)二面(中、面涂漆)
基層驗收→基層清理→基層處理→涂刷XXX型封底漆→涂刷中涂XXX型中涂乳膠漆→涂刷面涂XXX型面涂乳膠漆→清理保潔→自檢、共檢→交付成品→退場。
施工順序:
自上而下,先細部,后大面。
工序搭接:
每一度涂刷以分格線與墻面陰、陽角交接處雨水管中心處為界。
施工要求:
根據具體涂裝效果,可采用刷、滾、噴等方法進行施工,一般采用滾涂施工即可。
2.涂裝體系(按滾涂方法)
底涂使用xxx外墻底漆,加10~20%水進行稀釋,充分攪拌后進行施工,滾涂一道即可。要求涂布均勻,不遺漏。施工后與下一道施工間隔時間不少于12小時(室外,25℃)。
中涂使用xxx外墻漆,一般加5~10%水稀釋,充分攪拌后進行施工,滾涂一道即可。要求涂布均勻,不流掛,不漏涂。施工后與下一道工序施工間隔不少于4小時(室外,25℃)。
面涂使用xxx外墻漆,一般加5~10%水稀釋(或不稀釋),充分攪拌后進行施工,滾涂一道即可。要求涂布均勻,不流掛,不漏涂。
3.理論涂刷面積
理論涂刷面積約為4m2/l(兩道),實際涂刷面積與理論涂刷面積有一定差異,應視基面具體情況而定。
四、注意事項
1.產品施工溫度為5~35℃,環境濕度應小于75%,并避免在雨、雪、霧、大風的天氣中施工。
2.當涂裝基面顏色過深,涂料顏色過淺,應增加涂刷面漆的次數。
3.雨前十二小時,雨后二十四小時不宜進行施工,施工結束后8小時內應避免雨淋或外力損傷等。
4.為保持工具清潔,請使用后立即用水清洗。
5.本品應放置于干燥、陰涼無凍處。
6.本品為綠色環保型產品,無揮發,不燃燒,屬非危險品。
7.儲存限期為壹年,逾期經檢驗合格后可繼續使用。
8.以上提到的數據和內容在實際應用中會有一定的偏差,應視具體情況而定。
篇3:公司危險廢物環境應急預案
**X有限公司危險廢物環境應急預案
1.總則
1.1編制目的
為全面貫徹落實國家和省、市環境應急的各項措施要求,確保危險廢物在廠區內環境污染事件(事故)突發時,能夠快速響應,有序行動,高效處置,降低危害,實現防止污染,保護環境的目的,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和《危險廢物經營單位編制應急預案指南》,制定珠海**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危險廢物環境應急預案。
1.2制定依據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法》
(三)《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
(四)《國家環保總局環境應急手冊》
(五)《國家環保總局處置化學恐怖襲擊事件應急實施方案》
(六)《危險廢物經營單位編制應急預案指南》
1.3應急響應方針與原則
貫徹常備不懈、積極兼容,統一指揮、大力協同、緊密配合,防救結合,防止污染、保護環境的方針。
遵循日常管理與應急處置相結合,事故應急與事件應急相結合,預有準備與快速果斷處置相結合,統一指揮、密切協同,科學辦事、技術應急的原則。
1.4應急預案適用的范圍
本應急預案適用于**有限公司珠海廠區內危險廢物存放,轉運及其它相關工作。
2.單位基本情況及周圍環境綜述
2.1單位基本情況
簡介。
2.2危險廢物基本情況
危險廢物清單
序號
廢物名稱
類別編號
計劃產生量(噸/年)
產生來源
主要有害成分
物理狀態
01
廢礦物油
HW08
機械潤滑
_
固態
02
廢日光燈管
W26
廠房照明燈損壞
含汞
固態
03
廢藥瓶及化學溶劑容器
HW06
噴塑分廠化驗室化學藥劑
含廢有機溶劑
固、液
04
廢油抹布、油漬手套
HW08
機械清潔過程中的油污
含廢礦物油
固、液
05
廢硒鼓、墨盒、色帶
HW12
辦公打印機、復印機墨盒更換
含油墨
固態
06
廢油漆盒油漆桶
HW06
廠房油漆余留
含苯
固態
07
廢粉末
HW13
噴塑噴粉工藝
―
固態
08
廢干電池、手機電池
HW31
辦公室電器控制器電池更換
含鉛、含油
固態
09
含鋅污泥
HW17
生產廢水處理
含鋅、含銅
固態
10
廢油桶
HW08
盛裝礦物油的油桶
--
固態
2.3周邊環境情況
簡介
3.應急組織體系
3.1應急組織機構
根據省環保廳應急工作要求,公司成立危險廢物應急指揮部。應急指揮部下設3個小組,協調指揮組、應急保障組、應急響應組。
應急指揮部:
總指揮:
副總指揮:
協調指揮人:
職責:負責制訂和管理應急預案,配置應急人員、應急裝備,對外簽定相關應急支援協議;在事發時,負責應急指揮、調度、協調等工作。
應急保障組:
組長:
組員:
職責:負責應急準備工作,如應急所需物資、設施、裝備、器材的準備及維護;在事故發生時,負責提供物資、動力、能源、交通運輸等事故應急的保障工作
應急響應組:
組長:
組員:
事故發生時,負責警戒治安、事故處置、人員安全救護等工作。
信息管理和聯絡組:
組長:
組員:
在事故發生時,負責對內、對外信息保送和傳達任務
4.應急響應
4.1事故發現及報警
4.1.1發現緊急狀態即將發生或已經發生時,第一發現事故的員工應當初步評估并確認事故發生,立即警告暴露于危險的第一人群,立即報告應急協調人,必要時,立即啟動撤離信號報警裝置等應急警報。如果可行,則應控制事故源以防止事故惡化。
4.1.2應急協調人接到報警后應當立即趕赴現場,做出初始評估(事故性質、準確事故源、數量和材料泄漏程度,事故可能對環境和人體健康造成的危害),確定應急響應級別啟動應急預案,通知單位可能受事故影響的人員及應急人員和應急機構,如果需要外部救援,則應當立即通知地方政府有關部門
4.2事故控制
4.2.1響應分級
一級:完全緊急狀態,事故范圍大,難以控制的狀況;超出本單位控制范圍,使臨近的單位受到影響的狀況;產生連鎖反應,影響事故單位之外的周圍地區的狀況;危害嚴重,對生命和財產構成極端威脅,可能需要大范圍撤離的狀況;具體主要包括:
臺風、暴雨等自然災害引起的危險廢物泄漏,泄漏區域已超出危險廢物存放區域,危機鄰近單位和區域;
廢油桶存放區、廢礦物油存放區發生火災事故,火災事故蔓延至周邊廠房、辦公區域、建構筑物等,可能造成嚴重的人員、財產損失;
危險廢物存放區發生爆炸事故,事故危及周邊廠房、辦公區域、建構筑物等,可能造成嚴重的人員財產損失;
二級:有限的緊急狀態較大范圍的事故,限制在單位區域內只有有限擴散范圍,影響到相鄰生產單位的狀況;較大危險的事故,該事故對生命和財產構成潛在的威脅,周邊威脅的人員需要有限撤離的狀況;
臺風、暴雨等自然災害引起的危險廢物泄漏,泄漏區域未超出危險廢物存放區域,未危及鄰近單位和區域;
廢油桶存放區、廢礦物油存放區發生火災事故,火災事故未蔓延至周邊廠房、辦公區域、建構筑物等;
轉運危險廢物時發生泄漏,可能污染區域環境的狀況;
三級:潛在的緊急狀態某個事故可以被第一反應人控制,一般不需要外部協助的狀況;事故限制在單位內的小區域范圍內,不立即對生命財產構成危險的狀況;
4.2.2警戒與治安
事故發生時,立即組織公司保安人員維護現場治安秩序,建立事故現場周圍警戒區域,防止無關人員進入應急現場,保障救援隊伍、物資運輸和人群疏散等交通暢通。
4.2.3應急處置
安排設定危險區、隔離區、安全區,組織人員管理;
切斷污染源和處置污染物所采用的技術措施及操作程序;
采取覆蓋、收容、隔離、洗消、稀釋、中和、消毒等措施,消除事故危害;
4.3應急終止
應急終止條件:
火災事故:火情得到控制,火苗被撲滅,火情傳播途徑被切斷,現場人員安全撤離,危險廢物泄漏得到控制;
爆炸事故:
爆炸源得到控制、無二次爆炸源,火苗被撲滅,現場人員安全撤離,危險廢物泄漏得到控制;
泄漏事故:泄露得到有效控制,現場人員安全撤離;
應急終止命令由協調指揮人發出
5.人員安全及救護
現場急救:當出現人員受傷、中毒等事故時,立即報120急救,并組織人員實施急救,應急人員將受傷、中毒員工轉移至安全區域,開展外傷包扎、心肺復蘇等急救措施。
人員撤離:當出現危險廢物爆炸、火災、嚴重泄漏等情況時,必須組織相關人員撤離現場。爆炸產生了飛片,盛裝危廢物的容器碎片,危險廢物等;燃燒、爆炸、溢出產生有毒、有害氣體;火災蔓延到廠區的其它位置或可能產生有毒、有害氣體;應急人員無必要的防護裝置。
人員防護:發生火災、爆炸時,必須穿戴隔離防護服、防毒面具、出現液體泄漏時,必須對全身進行防護。
6.應急裝備
應急裝備清單
名稱 數量 用途 性能
滅火器 10 滅火 ABS干粉
隔離防護服 10 救援防護 防火、阻燃
防毒面具 10 救援防護
防毒、阻燃
報警器 2 應急報警
事故應急池 1 應急處理
應急照明 10 應急、逃生照明
應急供電 1 應急供電
安全警示標識 若干 警戒、警示
應急救護設備 若干 滅火、醫療等
7.應急預防和保障方案
危險廢物管理:
制訂廢舊物資分類回收管理辦法,對危險廢物實行分類管理,建立三級存放站點,生產班組―生產車間―公司倉庫,嚴格監控存放站點之間的轉運工作,明確各節點責任人,實行班組、車間、公司多級檢查機制,開展全方位檢查工作。
內部保障:
落實救援組織,建立完善的應急救援小組,明確應急救援小組各人員的責任,每年初根據人員變化進行組織調整,確保救援組織的完整性。
8、事故報告
事故發生時,由應急協調指揮人第一時間以電話形式報告珠海市香洲區環境保護局。
事故處理后:事故后5――15日,由應急協調指揮人以書面形式報告珠海市香洲區環境保護局,書面報告包括單位基本情況,人員救援情況及康復情況,環境污染情況及防治情況。
9.應急預案實施和生效時間
演練項目:
(1)防護行動演練:指導公眾撤離,通道封鎖與交通管制,發放藥物與自救互救練習,特殊人群的行動安排,保衛重點目標報警的演練;
(2)救護行動演練;
(3)指揮協調能力演練;
演練頻次為每年一次,本預案自20*年X月*日起生效。
附件:應急救援通訊表
應急救援通訊表
報警 110
急救 120
消防 119
珠海市環保局 12369、258371
香洲區環保局 228701
公司24小時值班
主管領導、經理、經辦人等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