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學性能試題匯集
判斷題
1.由內力引起的內力集度稱為應力。(×)
2.當應變為一個單位時,彈性模量即等于彈性應力,即彈性模量是產生100%彈性變形所需的應力。(√)
3.工程上彈性模量被稱為材料的剛度,表征金屬材料對彈性變形的抗力,其值越大,則在相同應力條件下產生的彈性變形就越大。(×)
4.彈性比功表示金屬材料吸收彈性變形功的能力。(√)
5.滑移面和滑移方向的組合稱為滑移系,滑移系越少金屬的塑性越好。(×)
6.高的屈服強度有利于材料冷成型加工和改善焊接性能。(×)
7.固溶強化的效果是溶質原子與位錯交互作用及溶質濃度的函數,因而它不受單相固溶合金(或多項合金中的基體相)中溶質量所限制。(×)
8.隨著繞過質點的位錯數量增加,留下的位錯環增多,相當于質點的間距減小,流變應力就增大。(√)
9.層錯能低的材料應變硬度程度小。(×)
10.磨損、腐蝕和斷裂是機件的三種主要失效形式,其中以腐蝕的危害最大。(×)
11.韌性斷裂用肉眼或放大鏡觀察時斷口呈氧化色,顆粒狀。(×)
12.脆性斷裂的斷裂面一般與正應力垂直,斷口平齊而光亮,長呈放射狀或結晶狀。(√)
13.決定材料強度的最基本因素是原子間接合力,原子間結合力越高,則彈性模量、熔點就越小。(×)
14.脆性金屬材料在拉伸時產生垂直于載荷軸線的正斷,塑性變形量幾乎為零。(√)
15.脆性金屬材料在壓縮時除產生一定的壓縮變形外,常沿與軸線呈45°方向產生斷裂具有切斷特征。(√)
16.彎曲試驗主要測定非脆性或低塑性材料的抗彎強度。(×)
17.可根據斷口宏觀特征,來判斷承受扭矩而斷裂的機件性能。(√)
18.缺口截面上的應力分布是均勻的。(×)
19.硬度是表征金屬材料軟硬程度的一種性能。(√)
20.于降低溫度不同,提高應變速率將使金屬材料的變脆傾向增大。(×)
21.低溫脆性是材料屈服強度隨溫度降低急劇下降的結果。(×)
22.體心立方金屬及其合金存在低溫脆性。(√)
23.無論第二相分布于晶界上還是獨立在基體中,當其尺寸增大時均使材料韌性下降,韌脆轉變溫度升高。(√)
24.細化晶粒的合金元素因提高強度和塑性使斷裂韌度KIC下降。(×)
25.殘余奧氏體是一種韌性第二相,分布于馬氏體中,可以松弛裂紋尖端的應力峰,增大裂紋擴展的阻力,提高斷裂韌度KIC。(√)
26.一般大多數結構鋼的斷裂韌度KIC都隨溫度降低而升高。(×)
27.金屬材料的抗拉強度越大,其疲勞極限也越大。(√)
28.宏觀疲勞裂紋是由微觀裂紋的形成、長大及連接而成的。(√)
29.材料的疲勞強度僅與材料成分、組織結構及夾雜物有關,而不受載荷條件、工作環境及表面處理條件的影響。(×)
30.應力腐蝕斷裂并是金屬在應力作用下的機械破壞與在化學介質作用下的腐蝕性破壞的疊加所造成的。(×)
31.氫蝕斷裂的宏觀斷口形貌呈氧化色,顆粒狀。(√)
32.含碳量較低且硫、磷含量較高的鋼,氫脆敏感性低。(×)
33.在磨損過程中,磨屑的形成也是一個變形和斷裂的過程。(√)
34.馬氏體耐磨性最好,鐵素體因硬度高,耐磨性最差。(×)
35.在相同硬度下,下貝氏體比回火馬氏體具有更高的耐磨性。(√)
36.隨著實驗溫度升高,金屬的斷裂由常溫下常見的沿晶斷裂過渡到傳晶斷裂。(×)
37.蠕變斷裂的微觀斷口特征,主要為冰糖狀花樣的傳晶斷裂形貌。(×)
38.晶粒大小對金屬材料高溫力學性能的影響很大。(√)
39.聚合物的性能主要取決于其巨型分子的組成與結構。(√)
40.三種狀態下的聚合物的變形能力不同,彈性模量幾乎相同。(×)
41.再高彈態時聚合物的變形量很大,且幾乎與溫度無關。(√)
42.聚合物的疲勞強度高于金屬。(×)
43.對機床的底座等構件,為保證機器的平穩運轉,材料的彈性滯后環越大越好;而對彈簧片、鐘表等材料,要求材料的彈性滯后環越小越好。(√)
44.鑒于彎曲試驗的特點,彎曲試驗常用于鑄鐵、硬質合金等韌性材料的性能測試。(×)
45.奧氏體不銹鋼在硝酸鹽溶液溶液中容易發生應力腐蝕開裂。(×)
46.晶粒與晶界兩者強度相等的溫度,稱為等強溫度。(√)
47.材料的硬度與抗拉強度之間為嚴格的線性關系。(×)
48.裂紋擴展方向與疲勞條帶的方向垂直。(√)
49.金屬只有在特定介質中才能發生腐蝕疲勞。(×)
50.適量的微裂紋存在于陶瓷材料中將提高熱震損傷性。(√)
填空
1-1、金屬彈性變形是一種“可逆性變形”,它是金屬晶格中原子自平衡位置產生“可逆位移”的反映。
1-2、彈性模量即等于彈性應力,即彈性模量是產生“100%”彈性變形所需的應力。
1-3、彈性比功表示金屬材料吸收“彈性變形功”的能力。
1-4、金屬材料常見的塑性變形方式主要為“滑移”和“孿生”。
1-5、滑移面和滑移方向的組合稱為“滑移系”。
1-6、影響屈服強度的外在因素有“溫度”、“應變速率”和“應力狀態”。
1-7、應變硬化是“位錯增殖”、“運動受阻”所致。
1-8、縮頸是“應變硬化”與“截面減小”共同作用的結果。
1-9、金屬材料斷裂前所產生的塑性變形由“均勻塑性變形”和“集中塑性變形”兩部分構成。
1-10、金屬材料常用的塑性指標為“斷后伸長率”和“斷面收縮率”。
1-11、韌度是度量材料韌性的力學指標,又分為“靜力韌度”、“沖擊韌度”、“斷裂韌度”。
1-12、機件的三種主要失效形式分別為“磨損”、“腐蝕”和“斷裂”。
1-13、斷口特征三要素為“纖維區”、“放射區”、“剪切唇”。
1-14、微孔聚集斷裂過程包括“微孔成核”、“長大”、“聚合”,直至斷裂。
1-15、決定材料強度的最基本因素是“原子間結合力”。
2-1、金屬材料在靜載荷下失效的主要形式為“塑性變形”和“斷裂”。
2-2、扭轉試驗測定的主要性能指標有“切變模量”、“扭轉屈服點τs”、“抗扭強度τb”。
2-3、缺口試樣拉伸試驗分為“軸向拉伸”、“偏斜拉伸”。
2-5、壓入法硬度試驗分為“布氏硬度”、“洛氏硬度”和“維氏硬度”。
2-7、洛氏硬度的表示方法為“硬度值”、符號“HR”、和“標尺字母”。
3-1、沖擊載荷與靜載荷的主要區別是“加載速率不同”。
3-2、金屬材料的韌性指標是“韌脆轉變溫度tk
4-1、裂紋擴展的基本形式為“張開型”、“滑開型”和“撕開型”。
4-2、機件最危險的一種失效形式為“斷裂”,尤其是“脆性斷裂”極易造成安全事故和經濟損失。
4-3、裂紋失穩擴展脆斷的斷裂K判據:KI≥KIC
4-4、斷裂G判據:GI≥GIC。
4-7、斷裂J判據:JI≥JIC
5-1、變動應力可分為“規則周期變動應力”和“無規則隨機變動應力”兩種。
5-2、規則周期變動應力也稱循環應力,循環應力的波形有“正弦波”、“矩形波”和“三角形波”。
5-4、典型疲勞斷口具有三個形貌不同的區域,分別為“疲勞源”、“疲勞區”和“瞬斷區”。
5-6、疲勞斷裂應力判據:對稱應力循環下:σ≥σ-1。非對稱應力循環下:σ≥σr
5-7、疲勞過程是由“裂紋萌生”、“亞穩擴展”及最后“失穩擴展”所組成的。
5-8、宏觀疲勞裂紋是由微觀裂紋的“形成”、“長大”及“連接”而成的。
5-10、疲勞微觀裂紋都是由不均勻的“局部滑移”和“顯微開裂”引起的。
5-11、疲勞斷裂一般是從機件表面“應力集中處”或“材料缺陷處”開始的,或是從二者結合處發生的。”。
6-1、產生應力腐蝕的三個條件為“應力”、“化學介質”和“金屬材料”。
6-2、應力腐蝕斷裂最基本的機理是“滑移溶解理論”和“氫脆理論”。
6-5、防止氫脆的三個方面為“環境因素”、“力學因素”及“材質因素”。
7-4、脆性材料沖蝕磨損是“裂紋形成”與“快速擴展”的過程。
7-5、影響沖蝕磨損的主要因素有:“環境因素”、“粒子性能”、“材料性能”。
7-6、磨損的試驗方法分為“實物試驗”與“實驗室試驗”。
8-1、晶粒與晶界兩者強度相等的溫度稱為“等強溫度”。
8-2、金屬在長時間的恒溫、恒載荷作用下緩慢的產生塑性變形的現象稱為“蠕變”。
8-3、金屬的蠕變變形主要是通過“位錯滑移”、“原子擴散”等機理進行的。
9-3、聚合物的聚集態結構包括“靜態結構”、“非晶態結構”和“取向”。
9-5、靜態粘彈性一般的變現形式為“蠕變”、“應力松弛”。
9-6、聚合物具有獨特的“摩擦特性”、“磨損規律”。
10-2、熱震破壞包括“熱震斷裂”、“熱震損傷”。
11-1、復合材料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異質”、“異形”、“異性”的材料復合形成的新型材料。
11-2、復合材料中通常包括“基體”、“增強體”。
11-3、單向復合材料產生屈曲的形式有“拉壓型”、“剪切型”。
11-4、單向連續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的一個顯著特點是沿纖維方向有較高的“強度”和“模量”。
名詞解釋
1滯彈性
在彈性范圍內快速加載或卸載后,隨時間延長產生附加彈性應變的現象叫做滯彈性
2包申格效應
金屬材料經過預先加載產生少量塑性變形(殘余應變為1%---4%),卸載后再同向加載,規定殘余伸長應力(彈性極限或屈服強度)增加;反向加載,規定殘余伸長應力降低(特別是彈性極限在反向加載時幾乎降低到零)的現象,稱為包申格效應
3解理刻面
大致以晶粒大小為單位的解理面稱為解理刻面
4缺口效應
由于缺口的存在,在靜載荷作用下,缺口截面上的應力狀態將發生變化,產生所謂的缺口效應
5缺口敏感度
金屬材料的缺口敏感性指標用缺口試樣的抗拉強度與等截面尺寸光滑試樣的抗拉輕度比值表示,稱為缺口敏感度,記為NSR
6布氏硬度值
布氏硬度值(HBW)就是實驗力F除以壓痕球形表面積A所得的商,F以N為單位時,其計算公式為HBW=0.102F/A
7沖擊韌度
U形缺口沖擊吸收功
除以沖擊試樣缺口底部截面積所得之商,稱為沖擊韌度,αku=Aku/S(J/cm2),反應了材料抵抗沖擊載荷的能力,用表示。
8沖擊吸收功
缺口試樣沖擊彎曲試驗中,擺錘沖斷試樣失去的位能為mgH1-mgH2。此即為試樣變形和斷裂所消耗的功,稱為沖擊吸收功,以表示,單位為J。
9低溫脆性
體心立方晶體金屬及合金或某些密排六方晶體金屬及其合金,特別是工程上常用的中、低強度結構鋼(鐵素體-珠光體鋼),在試驗溫度低于某一溫度時,會由韌性狀態變為脆性狀態,沖擊吸收功明顯下降,斷裂機理由微孔聚集型變為穿晶解理型,斷口特征由纖維狀變為結晶狀,這就是低溫脆性
10張開型裂紋(I型)裂紋
拉應力垂直作用于裂紋擴展面,裂紋沿作用力方向張開,沿裂紋面擴展的裂紋。
11低應力脆斷
高強度、超高強度鋼的機件,中低強度鋼的大型、重型機件在屈服應力以下發生的斷裂。
12應力場強度因子
在裂紋尖端區域各點的應力分量除了決定于位置外,尚與強度因子有關,對于某一確定的點,其應力分量由確定,
越大,則應力場各點應力分量也越大,這樣就可以表示應力場的強弱程度,稱為應力場強度因子。
“I”表示I型裂紋。
13裂紋擴展能量釋放率GII型裂紋擴展單位面積時系統釋放勢能的數值。
14裂紋擴展G判據,當GI滿足上述條件時裂紋失穩擴展斷裂。
15疲勞源
疲勞裂紋萌生的策源地,一般在機件表面常和缺口,裂紋,刀痕,蝕坑相連
16疲勞貝紋線
是疲勞區的最大特征,一般認為它是由載荷變動引起的,是裂紋前沿線留下的弧狀臺階痕跡。
17疲勞條帶
疲勞裂紋擴展的第二階段的斷口特征是具有略程彎曲并相互平行的溝槽花樣,稱為疲勞條帶(疲勞輝紋,疲勞條紋)
18駐留滑移帶
用電解拋光的方法很難將已產生的表面循環滑移帶去除,當對式樣重新循環加載時,則循環滑移帶又會在原處再現,這種永留或再現的循環滑移帶稱為駐留滑移帶。
19疲勞壽命
試樣在交變循環應力或應變作用下直至發生破壞前所經受應力或應變的循環次數
20應力腐蝕
金屬在拉應力和特定的化學介質共同作用下,經過一段時間后所產生的
低應力脆斷現象。
21氫致延滯斷裂
這種由于氫的作用而產生的延滯斷裂現象稱為氫致延滯斷裂
22磨損
機件表面相互接觸并產生相對運動,表面逐漸有微小顆粒分離出來形成磨屑,使表面材料逐漸損失、造成表面損傷的現象。
23接觸疲勞
兩接觸面做滾動或滾動加滑動摩擦時,在交變接觸壓應力長期作用下,材料表面因疲勞損傷,導致局部區域產生小片金屬剝落而使材料損失的現象。
24蠕變
在長時間的恒溫、恒載荷作用下緩慢地產生塑性變形的現象
25等強溫度(TE)
晶粒強度與晶界強度相等的溫度
選擇題
1、蠕變過程可以用蠕變曲線來描述,按照蠕變速率的變化,可將蠕變過程分為三個階段:(C)、恒速階段和加速階段。
A、磨合階段;
B、疲勞磨損階段;C、減速階段;D、不穩定階段。
2、不對稱循環疲勞強度、耐久強度、疲勞裂紋擴展門檻值、接觸疲勞強度都屬于(C)產生的力學性能。
A、接觸載荷;
B、沖擊載荷;
C、交變載荷;
D、化學載荷。
3、生產上為了降低機械噪聲,對有些機件應選用(A)高的材料制造,以保證機器穩定運轉。
A、循環韌性;
B、沖擊韌性;
C、彈性比功;D、比彈性模數。
4、拉伸斷口一般成杯錐狀,由纖維區、放射區和(A)三個區域組成。
A、剪切唇;
B、瞬斷區;
C、韌斷區;
D、脆斷區。
5、根據剝落裂紋起始位置及形態的差異,接觸疲勞破壞分為點蝕、淺層剝落和(B)三類。
A、麻點剝落;
B、深層剝落;
C、針狀剝落;
D、表面剝落。
6、應力狀態軟性系數表示最大切應力和最大正應力的比值,單向壓縮時軟性系數(ν=0.25)的值是(D)。
A、0.8;
B、0.5;
C、1;
D、2。
7、韌度是衡量材料韌性大小的力學性能指標,是指材料斷裂前吸收(A)和斷裂功的能力。
A、塑性變形功;
B、彈性變形功;
C、彈性變形功和塑性變形功;
D、沖擊變形功
8、金屬具有應變硬化能力,表述應變硬化行為的Hollomon公式,目前得到比較廣泛的應用,它是針對真實應力-應變曲線上的(C)階段。
A、彈性;
B、屈服;
C、均勻塑性變形;
D、斷裂。
9、因相對運動而產生的磨損分為三個階段:(A)、穩定磨損階段和劇烈磨損階段。
A、磨合階段;
B、疲勞磨損階段;C、跑合階段;D、不穩定磨損階段
10、應力松弛是材料的高溫力學性能,是在規定的溫度和初始應力條件下,金屬材料中的(C)隨時間增加而減小的現象。
A、彈性變形;
B、塑性變形;
C、應力;
D、屈服強度。
11、形變強化是材料的一種特性,是下列(C)階段產生的現象。
A、彈性變形;
B、沖擊變形;
C、均勻塑性變形;
D、屈服變形。
12、缺口引起的應力集中程度通常用應力集中系數表示,應力集中系數定義為缺口凈截面上的(A)與平均應力之比。
A、最大應力;
B、最小應力;
C、屈服強度;
D、抗拉強度。
13、因相對運動而產生的磨損分為三個階段:(A)、穩定磨損階段和劇烈磨損階段。
A、磨合階段;
B、疲勞磨損階段;C、輕微磨損階段;D、不穩定磨損階段。
14、在拉伸過程中,在工程應用中非常重要的曲線是(B)。
A、力―伸長曲線;
B、工程應力―應變曲線;
C、真應力―真應變曲線。
15、韌度是衡量材料韌性大小的力學性能指標,是指材料斷裂前吸收(A)的能力。
A、塑性變形功和斷裂功;
B、彈性變形功和斷裂功;
C、彈性變形功和塑性變形功;
D、塑性變形功。
16、蠕變是材料的高溫力學性能,是緩慢產生(B)直至斷裂的現象。
A、彈性變形;
B、塑性變形;
C、磨損;
D、疲勞。
17、缺口試樣中的缺口包括的范圍非常廣泛,下列(C)可以稱為缺口。
A、材料均勻組織;B、光滑試樣;C、內部裂紋;D、化學成分不均勻。
18、最容易產生脆性斷裂的裂紋是(A)裂紋。
A、張開;
B、表面;
C、內部不均勻;
D、閉合。
19、空間飛行器用的材料,既要保證結構的剛度,又要求有較輕的質量,一般情況下使用(C)的概念來作為衡量材料彈性性能的指標。
A、楊氏模數;
B、切變模數;
C、彈性比功;
D、比彈性模數。
20、KⅠ的腳標表示I型裂紋,I型裂紋表示(A)裂紋。
A、張開型;
B、滑開型;
C、撕開型;
D、組合型。
21.下列哪項不是陶瓷材料的優點(D)
a)耐高溫
b)耐腐蝕
c)耐磨損
d)塑性好
22.對于脆性材料,其抗壓強度一般比抗拉強度(A)
a)高
b)低
c)相等
d)不確定
23.今欲用沖床從某薄鋼板上沖剪出一定直徑的孔,在確定需多大沖剪力時應采用材料的力學性能指標為(C)
a)抗壓性能
b)彎曲性能
c)抗剪切性能
d)疲勞性能
24.工程中測定材料的硬度最常用(B)
a)刻劃法
b)壓入法
c)回跳法
d)不確定
25.細晶強化是非常好的強化方法,但不適用于(A)
a)高溫
b)中溫
c)常溫
d)低溫
26.機床底座常用鑄鐵制造的主要原因是(C)
a)價格低,內耗小,模量小
b)價格低,內耗小,模量高
c)價格低,內耗大,模量大
d)價格高,內耗大,模量高
27.應力狀態柔度系數越小時,材料容易會發生(B)
a)韌性斷裂
b)脆性斷裂
c)塑性變形
d)最大正應力增大
29.裂紋體變形的最危險形式是(A)
a)張開型
b)滑開型
c)撕開型
d)混合型
30.韌性材料在什么樣的條件下可能變成脆性材料(B)
a)增大缺口半徑
b)增大加載速度
c)升高溫度
d)減小晶粒尺寸
31.腐蝕疲勞正確的簡稱為(B)
a)SCC
b)CF
c)AE
d)HE
32.高強度材料的切口敏感度比低強度材料的切口敏感度(A)
a)高
b)低
c)相等
d)無法確定
33.為提高材料的疲勞壽命可采取如下措施(B)
a)引入表面拉應力
b)引入表面壓應力
c)引入內部壓應力
d)引入內部拉應力
34.工程上產生疲勞斷裂時的應力水平一般都比條件屈服強度(B)
a)高
b)低
c)一樣
d)不一定
36、下列不是金屬力學性能的是(D)
A、強度
B、硬度
C、韌性
D、壓力加工性能
37、根據拉伸實驗過程中拉伸實驗力和伸長量關系,畫出的力――伸長曲線(拉伸圖)可以確定出金屬的(B)
A、強度和硬度
B、強度和塑性
C、強度和韌性
D、塑性和韌性
38、試樣拉斷前所承受的最大標稱拉應力為(D)
A、抗壓強度
B、屈服強度
C、疲勞強度
D、抗拉強度
39、拉伸實驗中,試樣所受的力為(D)
A、沖擊
B、多次沖擊
C、交變載荷
D、靜態力
40、屬于材料物理性能的是(C)
A、強度
B、硬度
C、熱膨脹性
D、耐腐蝕性
40、常用的塑性判斷依據是(A)
A、斷后伸長率和斷面收縮率
B、塑性和韌性
C、斷面收縮率和塑性
D、斷后伸長率和塑性
42、工程上所用的材料,一般要求其屈強比(C)
A、越大越好
B、越小越好
C、大些,但不可過大
D、小些,但不可過小
43、工程上一般規定,塑性材料的δ為(B)
A、≥1%
B、≥5%
C、≥10%
D、≥15%
44、適于測試硬質合金、表面淬火剛及薄片金屬的硬度的測試方法是(B)
A、布氏硬度
B、洛氏硬度
C、維氏硬度
D、以上方法都可以
45、不宜用于成品與表面薄層硬度測試方法(A)
A、布氏硬度
B、洛氏硬度
C、維氏硬度
D、以上方法都不宜
46、用金剛石圓錐體作為壓頭可以用來測試(b)
A、布氏硬度
B、洛氏硬度
C、維氏硬度
D、以上都可以
47、金屬的韌性通常隨加載速度提高、溫度降低、應力集中程度加劇而(b)
A、變好
B、變差
C、無影響
D、難以判斷
48、判斷韌性的依據是(c)
A、強度和塑性
B、沖擊韌度和塑性
C、沖擊韌度和多沖抗力
D、沖擊韌度和強度
49、金屬疲勞的判斷依據是(d)
A、強度
B、塑性
C、抗拉強度
D、疲勞強度
50、材料的沖擊韌度越大,其韌性就(a)
A、越好
B、越差
C、無影響
D、難以確定
51.通常用來評價材料的塑性高低的指標是(A)
A比例極限
B抗拉強度
C延伸率
D楊氏模量
52.在測量材料的硬度實驗方法中,(C)是直接測量壓痕深度并以壓痕深淺表示材料的硬度
A布氏硬度
B洛氏硬度
C維氏硬度
D肖氏硬度
53.下列關于斷裂的基本術語中,哪一種是指斷裂的緣由和斷裂面的取向(B)
A解理斷裂、沿晶斷裂和延性斷裂
B正斷和切斷
C穿晶斷裂和沿晶斷裂
D韌性斷裂和脆性斷裂
54.金屬材料在載荷作用下抵抗變形和破壞的能力叫(B)
A強度
B硬度
C塑性
D彈性
55、金屬的彈性變形是晶格中---------------。(A)
A、原子自平衡位置產生可逆位移的反應。
B、原子自平衡位置產生不可逆位移的反應。
C、原子自非平衡位置產生可逆位移的反應。
D、原子自非平衡位置產生不可逆位移的反應。
56、在沒當原子間相互平衡力受外力作用而受到破壞時,原子的位置必須作相應調整,即產生位移,以期外力、引力和(C)三者達到新的平衡。
A、作用力B、平衡力C、斥力D、張力
57、金屬的彈性模量是一個對組織不敏感的力學性能指標。溫度、加載速率等外在因素對其影響也(a)。
A、不大、b、不確定c、很大
58、金屬產生滯彈性的原因可能與(a)有關。
A、晶體中點缺陷的移動
b、晶體中線缺陷的移動c、晶體中點陣滑移d、晶體晶界缺陷
59、根據應力-應變曲線的特征,可將屈服分為(c)三種。
(1)非均勻屈服(2)均勻屈服(3)連續屈服(4)間隔屈服
a、(1)(3)(4)b(1)(2)(4)c、(1)(2)(3)d、(2)(3)(4)
60、影響屈服強度的內因(D)
(1)基體金屬的本性及晶格類型(2)
溶質原子
(3)晶粒大小和亞結構(4)
第二相
a、(1)(3)(4)b、(1)(2)(4)c、(2)(3)(4)d、(1)(2)(3)(4)
61、2、影響屈服強度的外因(a)
(1)溫度(2)應變速率增大(3)應力狀態
a、(1)(2)(3)b、(1)(3)c、(1)(2)d、(2)(3)
62、應變硬化指數n:反映(b)
A、金屬材料抵抗均勻脆性變形的能力。
B、金屬材料抵抗均勻塑性變形的能力。
C、金屬材料抵抗不均勻塑性變形的能力。
D、金屬材料抵抗不均勻脆性變形的能力。
63、應變硬化指數n的意義(c)
(1)n較大,抗偶然過載能力較強;安全性相對較好;
(2)反映了金屬材料抵抗、阻止繼續塑性變形的能力,表征金屬材料應變硬化的性能指標;
(3)應變硬化是強化金屬材料的重要手段之一,特別是對不能熱處理強化的材料;
(4)提高強度,降低塑性,改善低碳鋼的切削加工性能。
A、(1)(2)(3)b、(1)(2)(4)c、(1)(2)(3)(4)d、(2)(3)(4)
64、影響塑性的因素(a)
(1)細化晶粒,塑性提高
(2)軟的第二相塑性提高;固溶、硬的第二相等,塑性降低。
(3)溫度提高,塑性提高
A、(1)(2)(3)b、(1)(2)c、(1)(3)d、(2)(3)
65、韌性斷裂的斷裂特點(b)
①斷裂前發生明顯宏觀塑性變形ψ>5%,斷裂面一般平行于最大切應力,并與主應力成45°,斷口呈纖維狀,暗灰色;
②斷裂時的名義應力高于屈服強度;
③裂紋擴展慢,消耗大量塑性變形能。
A、(1)(2)b、(1)(2)(3)c、(1)(3)d、(2)(3)
66、脆性斷裂的斷裂特點(B)
①斷裂前不發生明顯塑性變形ψ1μm)金屬硬度或強度的2~7倍。(3)納米材料可具有負的Hall-Petch關系,即隨著晶粒尺寸的減小,材料的強度降低。(4)在較低的溫度下,如室溫附近脆性的陶瓷或金屬間化合物在具有納米晶時,由于擴散的相變機制而具有塑性或是超塑性。(4分)
16.簡述洛氏硬度試驗方法的優缺點。
答:洛氏硬度試驗的優點是:(1)因有硬質、軟質兩種壓頭,故適于各種不同硬質材料的檢驗,不存在壓頭變形問題。(2)因為硬度值可從硬度機的表盤上直接讀出,故測定洛氏硬度更為簡便迅速,工效高。(3)對試件表面造成的損傷較小,可用于成品零件的質量檢驗。(4)因加有預載荷,可以消除表面輕微的不平度對試驗結果的影響。
洛氏硬度的缺點是:(1)洛氏硬度存在人為的定義,使得不同標尺的洛氏硬度值無法相互比較,不象布氏硬度可以從小到大統一起來。(2)由于壓痕小,所以洛氏硬度對材料組織的不均勻性很敏感,測試結果比較分散,重復性差,因而不適用具有粗大組成相或不均勻組織材料的硬度測定。
17沖擊彎曲試驗主要用途有哪些用途?
1.控制原材料的冶金質量和熱加工后的產品質量,即將AK值作為質量控制指標使用。
2.根據系列沖擊試驗(低溫沖擊試驗)可得AK值與溫度的關系曲線,測定材料的韌脆轉變溫度。
二.計算題
1.有一軸件平行軸向工作應力150MPa,使用中發現橫向疲勞脆性正斷,斷口分析表明有25mm深度的表面半橢圓疲勞區,根據裂紋a/c可以確定φ=1,測試材料的σ0.2=720MPa,試估算材料的斷裂韌度KIC為多少?
解:因為σ/σ0.2=150/720=0.2080.7,所以裂紋斷裂韌度KIC需要修正
對于無限板的中心穿透裂紋,修正后的KI為:=(MPa*m1/2)
塑性區寬度為:=0.004417937(m)=
2.21(mm)
比較K1與KIc:
因為K1=168.13(MPa*m1/2)
KIc=115(MPa*m1/2)
所以:K1>KIc,裂紋會失穩擴展,所以該件不安全。
3通常純鐵的rs=25/m2,E=2X10-10MPa,a0=2.5x10-10m,試求其理論斷裂強度σm。(課后習題)
4.若一薄板物體內部存在一條長3mm的裂紋,且a0=3x10-8cm,試求脆性斷裂時的斷裂應力。(課后習題)
5有一材料E=2x1011N/m2,rs=8N/m。試算出在Tx107N/m2的拉應力作用下,該材料中能擴展的裂紋之最小長度?(課后習題)
篇2:工廠材料管理制度
材料管理制度
(一)材料驗收入庫
1、對入庫材料的品種、規格、型號、質量、數量、包裝等認真驗收核對。按照采購不同和有關標準嚴格驗收,做到準確無誤。
2、入庫材料驗收應及時準確,不能拖拉,盡快驗收完畢。如有問題及時提出驗收記錄,向主管采購人員反映,以便得到解決。
3、材料驗收合格后,應及時辦理入庫驗收單,同時核對發票、運單、明細表、裝箱單及產品合格證,核對無誤后入庫簽字,并及時登帳。
(二)材料出庫
1、材料出庫應本著先進先出的原則,及時審核發料單上的內容是否符合要求,核對庫存材料是否準確,做好材料儲備工作。
2、準確按發料單的品種、規格、數量進行備料、復查、以免發生差錯,做到賬實相符。
3、按照材料保存期限,對于快要過期失效或變質的材料應在規定期限內發放,對能回收利用的材料盡可能利用,剩余材料及時回收利用,非正常手續不得出庫。
(三)材料保養保管
1、根據庫存材料的性能和特點進行合理儲存和保管,做到保質、保量、保安全。
2、合理碼放。對不同的品種、規格、質量、等級的材料都分開,按先后順序碼放,以便先進先出。
3、材料碼放要整齊,怕潮濕物品要上蓋下墊,注意防火、防潮、防濕,易燃材料要單獨存放,所有材料要明碼標識,搞好庫區環境衛生,經常保持清潔。
4、對于溫、濕度要求高的材料,做好溫度、濕度的調節控制工作,高溫季節要防暑降溫;梅雨季節要防潮、防霉;寒冷季節要防凍保溫。
5、要經常檢查、隨時掌握和發現材料的變質情況,并積極采取補救措施。
6、對機械設備、配件定期進行涂油或密封處理,避免因油脂干脫造成性能受到影響。
(四)定期盤庫,達到三清
1、定期盤庫清點,達到數量清、質量清、帳表清。
2、清理半成品、在產品和產成品,做到半成品的再利用。
(五)機械的模具管理措施
1、為了工廠工作的正常進行,模具一般情況下不做借出之用,以免影響正常工作。
2、非一般情況下(特殊情況)如需模具借出,要有主管領導(董事長、經理)批示,方可借出使用。
(六)成品、半成品的管理制度
1、成品商品需有專職人員管理和發放,發放時需辦理領用手續。
2、半成品材料要妥善保管,以便再利用。
3、對已經領出待用的原材料,也應由專人保管,以免發生丟失、混料及浪費現象。
篇3:標準化供電營業所建設材料
齊心協力精益求精全面提升營銷管理工作
―公司路口供電所“標準化供電營業所”建設材料
為認真貫徹落實公司關于開展“標準化供電營業所”創建活動要求,進一步強化營銷基礎管理,在市、區公司黨政正確領導下,區供電公司嚴格按照公司標準化供電所驗收小組的要求,積極推進標準化供電所的創建工作,發揚“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業精神,積極整改創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全力以赴對照標準不斷深化和細化各項管理工作,全力推動供電營業所規范化、標準化建設,促進了營銷管理水平和質效提升。現將“標準化供電營業所”建設具體工作情況簡介如下:
一、統一思想,創建認識到位
公司領導班子高度重視標準化創建工作,對照《供電公司標準化供電營業所建設驗收考核標準》,成立了以營銷副總孫金松為組長的標準化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按照“樹立標桿、以點帶面、全面穩步推進”的總體思路,重點突出開展對路口所標準化供電營業所創建工作。公司領導深刻認識到標準化建設重在過程、重在實效,是整體推進公司各項工作的總抓手和好載體,所以來公司堅持把標準化創建作為營銷重點工作,按照標準化供電營業所“4321”的管理模式要求,在路口供電營業所的機構、崗位、流程、資料、環境等方面全面實施系統策劃和配套建設,全面理順安全生產、經營管理、優質服務各環節作業程序,確保了創建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突出重點,創建職責到位。
1、加強安全生產管理,打造“零違章”班組
一是在安全管理方面,始終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方針不動搖,強化職工的安全生產意識,深入開展“百日安全無事故”、“反違章、除隱患”、“百問百查”等一系列活動。認真執行“兩措”計劃,狠抓現場管理,嚴格執行“兩票三制”,嚴把操作“六關”,杜絕違章行為,使安全工作實現可控、能控、在控。制定和完善各崗位工作標準,使得日常工作有據可依,更加標準化、規范化。堅持約束機制,加大管理考核力度,使得安全生產成為員工的一種自覺行為。截止12月31日,實現連續安全生產8057天,未發生電力生產人身輕傷死亡事故、其他責任考核事故,圓滿完成迎峰度夏、國慶保供電任務,確保轄區內電網的安全運行。
2、加強班組基礎管理,促進班組管理建設
一是嚴格實行“兩分開”管理。實行“高壓與低壓,低壓營銷與生產分開”兩分開工作管理模式,建立了“四庫三班二室一廳”,建立了基礎、指標、考核三大體系,工器具和資料擺放整齊規范,保持了良好的生產和生活秩序,提升了班組管理水平,營造了創一流工作氛圍。
二是規范資料臺帳管理。記錄、臺帳、報表是班組基礎管量的依據和安全生產的歷史記錄,我所按照精細化管理要求,對資料、客戶檔案、圖紙、臺帳進生了分類、整理、修編、歸檔工作,確保了各種記錄資料的完整性和真實性。各類生產經營報表統計上報都達到了無筆化辦公,信息、數據共享的目標,按照一流班組標準要求路口所所有基礎資料臺帳實行微機化管理,并精心制作了路口所創一流標桿班組網頁。
三是強化員工的學習培訓。以創建“學習型班組”為契機,在路口所全體職工中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充分發揮班組成員的積極性和業務優勢,開展形勢多樣的自學活動,如新老職工傳幫帶,業務能手授課。同時向其他一流標桿班組學習取經,并積極安排有關人員參加各級培訓,不定期開展營業普查和營銷競賽活動,保證生產經營各項指標的完成。
3、強化創建意識,注重職工隊伍建設
一是在標準化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召開動員大會后,迅速成立將責任落實到人,分工協作,把創建工作落到實處。為了使創建工作更加深入的開展,路口供電所每月進行一次探討會,充分調動群眾的積極性,采納好的建議,既加強了一流創建工作,又激發了職工創建工作的自覺性。
二是著重加強職工思想隊伍建設,注重培養職工主人翁意識和工作責任感,強化“四個服務”宗旨,樹立了良好的企業形象。結合路口供電所實際情況,經常組織全所干部職工學習《電力安全知識》,舉辦安全趣味知識競賽,使職工在娛樂中學習。
三是深入開展創建學習型班組活動,路口供電所組織員工填寫個人愿景手冊,制訂人生目標,在個人愿景基礎上提煉“團結和諧奮進”的團隊愿景,把班組的進步與員工個人發展有機融合一起,在全體員工中形成了創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增強團隊向心力和凝聚力。
4、加強行風建設,促進服務水平提升
一是為加強農電組的日常運作,路口供電所合理安排了收費地點,方便客戶交費。特別是在收費高峰期,調整了作息時間。一些專變用戶如:永通脫水蔬菜、新昌紡織等,由營抄收費人員每月親自到客戶服務中心為他們辦理增值稅票,為用戶減少開票環節,提高收費效率。
二是用電報裝工作更加暢通,收費更加合理、透明。為配合地方政府搞好招商引資工作,路口供電所多次組織專班人員走訪到路口工業園向客戶大力宣傳用電優惠政策和電力法規,積極主動上門,提供咨詢、包辦手續、開辟“綠色”通道,使新的電量增長點早投產、早見效,及時掌握信息,指導客戶合理消費用電。一些專變用戶如:乘方電機、宏遠科技公司、藍天駕校、海力士公司等,所長廣文斌多次帶領專班人員協調送電事宜,使用戶早日投入生產,受到了當地政府和黃州工業園的一致好評,連續兩年被評為“鎮政府優質服務先進單位”,及“區鎮政府招商引資服務先進集體”。
三是咨詢投訴和故障報修受理更加及時。路口供電所搶修人員“五一”和“十一”節假期間,接到用戶故障電話,及時搶修,為用戶減輕經濟損失,讓廣大農民切實感受到行風轉變帶來的新變化。
四是堅持進行定期走訪用戶,并及時為用戶排憂解難。特別是每月定期走訪大工業用戶,宣傳峰谷電價、電費政策,指導用戶合理消費用電,線路檢修或事故搶修提前告之用戶,減少用戶停電造成的損失,幫助用戶解決一些實際困難,真正體現電力行業新作風。
5、改善工作環境,強化精神文明建設
目前路口供電所現有一棟四層總面積800多平方米的綜合辦公大樓和占地500多平方米的10kv開關站一座。我公司以“五小”活動為載體促進基礎管理工作,投入大量資金對路口供電所綜合樓和職工宿舍樓進行改造維修,新建了職工食堂,衛生間,建起了職工小菜園。職工樓用環保綠點綴,現成為路口鎮106國道上一道亮麗的風景。職工辦公環境舒適,設施網絡齊全。通過環境整治,所內面貌煥然一新。
三、完善制度,創建措施到位
路口供電所結合實際制定了《標準化建設工作規劃》,對標準化建設工作進行長期規劃、總體部署,構建起標準化建設長效機制。同時,結合新形勢新特點,及時修訂完善《標準化建設考核辦法》,始終堅持標準化建設“精簡高效、按需設崗、一人多崗、一崗多則”原則,將標準化建設工作列入業績考核內容,切實做到與安全生產、營銷管理等中心工作同規劃、同部署、同考核。
路口供電所順利通過市公司“標準化供電營業所”驗收。標準化創建過程中凝聚著公司領導的支持與指導,凝聚著路口供電所全體干部職工的辛勤汗水和智慧。在創建工作中,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也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如營業廳沒有達到功能區基本配置要求,生產設備測試記錄不齊,農村供電所結構缺員,存在混崗現象等。標準化供電所管理工作是一項長期繁瑣的任務,我公司將嚴格按照市公司標準化營業所驗收要求,不斷加強班組建設,努力提升班組管理水平,為全面完成各項工作目標任務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