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專業發展自主管理學習制度
教師專業發展自主管理學習制度
自主管理,指教師自己做主,自覺的約束個人行為,而達到專業發展的過程。這里我們所說的“自主管理”專指學校從管理角度,為教師發展倡導一種“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培養一種“我與集體共同發展”的團隊意識;提供一種“自主管理”策略。“自主管理”學習制度如下:
一、個體學習,注重選擇,力求創新。
1、學習內容:依據個人專業發展意向,采取統一選材命題與自主選材命題相結合,重在學以致用。
2、學習方式:
(1)個人主動學習,用自己喜歡的形式摘抄、建立讀書檢索卡、知識卡、網上收集等,
(2)結合自己研究的課題,主動到圖書館查閱資料。
(3)主動外出參觀、認真聽取專家輔導、反思學習。
(4)多與領導、同事進行新理念、新方法速遞交流。
3、監控方法:
(1)學校定期組織自主學習大盤點交流活動,評出學習標兵。
(2)利用網絡上傳學習內容、方式、體會,提高個體學習質量。
(3)對應知應會的理論,不定期進行開卷和閉卷反饋,促教師主動學習。
(4)期末對教師個體學習狀況納入年度考核。
二、群體學習,以解決問題為核心。
對學校、教師工作中出現的一些問題,經常開展“剖析問題、改進工作我支招、一事一議”等研討,引導教師發揮主人翁精神,自搞調查研究、自我修改措施、自我實施改進方案、自我監控實效。學校對采納的高招提議者給予獎勵,提高教師務本求實的學習工作態度。
三、組織學習,加強校園文化建設。
1、學校經常組織有主題的教育活動,運用“找――夸――比”的策略,凝聚團隊的向心力,增強教師集體榮譽感,在自我欣賞、自我接納中不斷進步成長。
2、利用展板宣傳教師群體教改的成果和優秀教師的先進事跡。
3、運用教育科研信息臺,教師自愿展示理論學習自創格言、展示課改我支招的新經驗。
4、結合實驗課題每學年撰寫1――2篇論文、案例,定期召開專題研討會。
5、學校每學期出版教師自編的“勁園奇葩”集錦冊。
篇2: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培養學生自主合作學習能力和創新素質
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培養學生自主、合作學習能力和創新素質
山西大同同煤一中衛曄
摘要:本文針對當前學生的作業形式,從作業設計原則和作業類型兩個方面提出了一些看法,并在教學實踐中進行嘗試。希望從根本上改變傳統的作業形式,切實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讓學生解放出來,從新型的作業中真正體驗學習英語的快樂,并培養學生自主、合作學習能力和創新素質。
關鍵詞:新型快樂趣味性自主合作創新
英語課外作業作為英語課程改革的重要環節,是對課堂教學的有效延伸,是學生課外學習英語的重要手段。但中學英語教學受長期應試教育的影響,作業量大而且形式單一:抄寫單詞5遍、10遍,背誦和抄寫對話或課文……長期以來沉重的作業量、枯燥乏味的作業內容、機械重復的勞動,這些不但加重了學生的負擔,收效甚微,很難達到激趣、鞏固的目的,而且更束縛了學生的思想,壓抑了學生的創新精神,淡化了學生的主體色彩。如何從根本上改變這種傳統的作業形式,讓學生解放出來,從新型的作業中真正體驗快樂呢?我在教學實踐中作了如下嘗試:
一、作業設計原則
1、興趣性原則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所謂“樂”指的就是“興趣”。而興趣正是學生學習的原動力。所以英語作業首先切忌枯燥,要以無窮的樂趣吸引住學生。一旦學生對英語作業產生了興趣,他們就會以積極的心態自覺自愿地去認真完成,反之則是敷衍了事。
2、多樣性原則
山珍海味也會有吃厭的一天,何況是學生每天要面對的作業。孩子是天生的喜新厭舊者,他們反感長期做同一類型的作業,只有形式多樣、靈活多變的作業才會激發他們內心的“戰斗欲望”,鼓舞他們不斷的攻克自己學習生涯中的一個又一個“堡壘”。
3、實踐性原則
知識的學習在于能力的轉化并運用于實踐。語言教學的最終目的不是書面的成績,而是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運用。英語教學需要培養的就是把英語作為交際工具,讓學生在實踐中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同樣,新型的英語作業要從課堂延伸至課外、從書本拓展到生活,讓學生切實體驗到英語學習的實際意義,解決生活問題,從而產生強烈的自豪感和勝利感,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4、層次性原則
鑒于個人學習能力的差異,學生會在英語學習中反映出一定的差距。在教學中教師要因材施教,同樣在作業的布置中也要體現這一重要原則,做到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設計難易程度不一的作業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即:保證優生吃得飽、中等生吃得好、后進生吃得了。
5、合作性原則
傳統的作業都是學生單獨完成,并且教師也十分在乎學生是否獨立完成作業。但作業的形式豐富了,教師也要注重作業設計中的合作性,創設各種合作學習的活動。根據情況可小組合作完成,或師生、家長與學生配合完成。讓學生在合作中培養團結協作努力。
篇3: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梅河口市實驗中學焦淑芝
【摘要】在信息社會大背景下,以多媒體教學和網絡教育為核心的信息技術教學得到足夠的重視。利用豐富的教學資源,充分激發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尤為重要。但是現今的中學信息技術教學過分重視了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卻忽視了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學科特點,不能充分激發學生的自主性和積極性。因此,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顯得尤為重要。信息技術尤其是網絡的發展為教育注入了新的生機,使學生的學習方式產生了巨大的變革。它為自主學習提供了條件與機會,還給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權。本文試從這一角度淺談如何利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關鍵詞】信息技術自主學習自主學習能力培養
自主學習就是以學生為主體,關注人的發展,所以只有自主學習才能有效促進學生的發展。自主學習中,學生可根據自己的特點來選取學習方法、學習內容,從而充分體現了學習的個性化,在這種個性化的學習中,學生的個性也會得到充分發展。自主學習能夠發展學生的個性,而個性與創新是密不可分的,個性的核心就是人的創新精神與創造性能力,個性的發展是創新精神的前提,所以說自主學習有利于創新精神的培養。
一、提供給學生“學”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提供給學生學的方法,猶如交給學生打開知識大門的鑰匙。學生掌握了方法,才能真正把握學習的主動權,真正屬于學習主體位置。學生的創新意識,只有在自主探索問題與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才能得到培養。因此,教學時應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特點出發,留給學生足夠的探索空間,讓學生通過預習、質疑等具體活動提高創新能力。
1.指導預習,設置導學提綱。
自主學習的預習,貴在獨立性,是學生獨立獲取基本知識的重要一環。指導預習按“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