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小學教學教研常規檢查制度

小學教學教研常規檢查制度

2024-12-18 閱讀 9064

小學教學教研常規檢查制度

1.對教學計劃規范的管理要求。

  對教師制定的計劃實行教導處、級部或包科領導審批制,(要求審批領導簽名),對計劃制定中的不足提出修改建議和意見,修改批準后方可實施;開學二周內按照教學計劃規范的要求由學校組織專門人員進行檢查、打分,量化分數納入到教師的業績考核檔案中。

2.對備課規范的管理要求。

  備課管理是學校對教師業務管理的重要內容,是“自主互助、合作探究”課堂建設的保障。堅決杜絕簡單備課、不備課上課現象的發生。各學校在學期初、期中、期末分別進行三次大規模的檢查,其他時間依據各單位的實際,各級部還要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查。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和不足,及時總結、反饋,并指導教師修正,同時也要總結、推廣經驗,樹立典型,開展備課展評、優秀導學案評選、典型教師介紹經驗等活動,以活動促備課的規范和質量的提高。教研室對教師備課的管理,主要是在視導和督導中體現,按照《規范》要求采取抽查的方法進行檢查、量化,納入到對學校的教學質量評估中。

3.對上課規范的管理要求。

  (1)學校要加強對課堂教學的管理。一要做到勤檢查。做到開全課程,上足課時,負責教學管理的學校領導要采取多種形式了解教學情況,通過開展聽評課活動,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二是結合“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和教師“自主互助、合作探究”課堂比武活動的開展,層層深入,不斷提高教師的上課水平。

  (2)各鎮(街道)教管辦要充分發揮教科室的作用,根據“三個有效”的要求,在全鎮開展課堂教學專項督查及業務達標活動,通過各種活動的開展,將課堂教學改革推向深入。

  (3)教研室要進一步加大教學視導的力度,通過看課、隨堂檢測、跟蹤檢測、召開學科教師座談會等策略對課堂進行評價指導,與各科教師一起研究、解決教學中的問題,推動教學改革的深入。

4.對作業布、批規范的管理要求。

  (1)學校要加強對作業的管理。一是作業布置,做到少而精,注重效果,實行教研組長質量把關制;二是通過大型業務檢查,定期或不定期地抽查等方式對作業的布置、批改情況進行過程性檢查、指導;三是組織作業展評,優秀作業評選,及時進行表彰、鼓勵;四是加強與家長的溝通、聯系,充分發揮家長的幫教作用。

  (2)加強對雙休日指導性作業的檢查、指導,進行抽查和分層評價,劃定等級,按一定比例納入到期中、期末檢測的總體評價中。

  (3)鎮(街道)教管辦要結合業務檢查,加強對作業的檢查和督促。教研室通過視導、督導等形式抽查部分學生的作業,納入學校的量化評價中。

篇2:小學教學教研教學辦公會制度

小學教學教研教學辦公會制度

1.學校要定期召開教學辦公會。教學辦公會要由校長主持。

  (1)聽取教研組長的工作情況匯報。

  (2)為學科教學提出建設性的改進意見。

  (3)加強與學科教師的溝通,聽取學科教師對學校教學工作的建議和意見。

2.各學校要建立檢查、監督機制。

  包科領導和負責教學的學校領導要在學期初對教研組計劃、備課組計劃、課題研究計劃和方案等進行檢查、批閱,批閱領導要簽名;在期中、期末檢測前對教研組、備課組的過程性材料進行檢查、督促和指導,提出意見和建議,及時反思總結,通報情況。學校要對教研組長、備課組長、組員按學期進行業績考核,特別是對在本校或在鎮以上舉行公開教學的教師,分為領導評議、群眾評議、學生評議和硬件四部分進行綜合打分,并將檢查、評議情況納入對教研組和個人的評價之中。

  3.各鎮(街、區)教管辦要成立教科室,制定相應管理辦法,負責對各校教研活動的開展情況參與、管理、指導。還要對各校的教研活動開展情況,進行抽查、指導,納入對所查學校的綜合評價中。

4.教研室要加大檢查、督促的力度,隨機檢查、參與各校的教研活動。

  教研室在教育督導和教學視導中要對各校教研活動進行相應的檢查,通過查材料、座談了解、觀摩專題研究課等形式,全面了解學校教研活動的真實狀況。教研員定期或不定期地參與包靠鎮(或街道、區)學校的教研活動,對教研活動提出意見和建議,總結成功的經驗與做法,不定時以簡報的方式下發,推介各單位的好做法。并將上述檢查結果納入到對學校的綜合評價。教研室將各單位教研活動的開展情況,作為評選先進教研組、備課組的依據。

篇3:鍋爐房設備巡回檢查制度

  鍋爐房設備的巡回檢查制度

  1.鍋爐運行期間必須堅持執行設備的巡回檢查制度。要求每班至少檢查一至四次。

2.巡回檢查的主要內容:

  1)燃料輸送系統;

  2)給水、供汽管道系統和各種法門的工作位置是否正常;

  3)各種轉動機械(泵、風機、燃燒設備等)的潤滑和冷卻系統是否正常,轉動機械運轉有無異常現象,個軸承和電動機的溫度是否正常;

  4)送、引風機的調節門和煙道的擋板位置是否正常;

  5)鍋爐受壓部件有無滲漏、變形等異常現象,觀察爐墻、爐拱、夠家有無燒壞、裂縫和變形現象;

  6)各類儀表、自動裝置、信號系統是否靈敏可靠。

  3、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應作好記錄,若有危及設備安全的情況應立即采取措施停爐。對一般問題,需及時進行處理,確保安全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