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務集團職工教育經費管理規定
為適應徐礦集團創業創新形勢的發展和市場價格體系變化的需要,積極開展各級各類職工教育培訓工作,嚴格按照規定的范圍和控制額度開支職工教育經費,不斷提高管理水平和辦學效益,根據《江蘇省職工教育條例》(*年4月16日江蘇省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九次會議通過)、《關于職工教育經費管理和開支范圍的暫行規定》(財企字[1981]212號)、《關于職工教育經費管理和開支范圍的暫行規定的補充通知》(財企字[1982]37號)等法規和政策規定,結合集團公司實際,對企業職工教育經費的來源、使用和管理作出如下規定。
一、職工教育經費的來源
根據《關于集團公司職工教育經費提取比例和繳納的通知》(礦司[*]105號)精神,集團公司職工教育經費提取和使用比例定為企業職工核定工資總額的百分之二點五。基層各單位要按照規定比例及時足額提取;其中,基層各單位按照職工工資總額1.5%提取使用;集團公司本部按照集團公司職工工資總額的1%提取,由集團公司統籌使用。
二、職工教育經費的開支范圍
1、開支范圍
主要包括:
⑴培訓(養)費。指集團公司統一組織的職工學歷教育培養費;職工崗位培訓、安全技術教育、職業資格培訓等培訓費;各類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干部的繼續教育、業務短訓和業務進修培訓費;職工參加集團公司統一組織的品行習練費用等。
⑵兼課酬金。指聘請兼職教師的兼課酬金。
⑶開班費用。指由集團公司和礦(廠、處、院)組織的各類培訓班開班所發生的薄本費、培訓資料費、出卷費、閱卷費、監考費,學員在培訓學習期間的住宿、交通費等。
⑷評審、鑒定費。指集團公司在職職工晉升工人技師、工人高級技師所需的評審費,工人技能等級鑒定費等。
⑸公務資料費。指專職教職員工的辦公費和資料費,教學器具的維修費,教學實驗費,培訓教材編印費等。
⑹設備購置費。指購置職工教育用一般教學器具、實驗儀器、圖書等費用。
⑺學員生活補助費。指各類學員在規定時間內的脫產培訓或函授面授所享有的生活補助費。
⑻《徐煤教育》編輯稿費、印刷費。
⑼職工教育目標管理年度考核兌現獎;國家、省、市、集團公司職工教育培訓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獎。
⑽其他必須由職教經費支付的零星開支。
下列各項不包括在職工教育經費以內,應按有關規定開支。
⑴專職教職員工的工資和各項勞保、福利、獎金等,以及按規定發給脫產學習的學員工資。
⑵學員個人學習用參考資料、計算尺(器)、小件繪圖儀器(如量角器、三角板、圓規等)和筆墨、紙張等其他學習用品,應有學員個人自理。
⑶舉辦職工教育所必需購置的設備,凡符合固定資產標準的,按規定列支。
⑷屬于企業開發新技術、研究新產品的技術培訓費用。
2、調整部分經費標準
⑴教師講課費:內部聘請的兼職教師,高級職稱者每課時30元,中級職稱者每課時25元,初級職稱每課時20元;外聘兼職教師,特聘國內外名教授、名專家,授課費用根據市場價格協商決定。
⑵班主任津貼:短訓班(教學時間兩周內),每期30~50元;長訓班(教學時間兩周以上、一月內),每期60~100元。
⑶出卷、閱卷、監考費:出卷費每份50~100元(視試題數量和難度而定);閱卷費每份0.8~1.0元;監考費每人每場50元。
⑷培訓教材編寫費:按每千字30元核算。
⑸學員生活補助費:一年內,職工脫產培訓(含函授面授)時間不超過3個月的,按每天每人15元予以補助;集團公司統一組織的學歷教育班學員補助按原規定執行。
三、職工教育經費的管理
1、嚴格實行預算管理制度。職工教育經費使用應由集團公司和礦(廠、處、公司等)兩級教委編制年度預算草案,依照有關程序列入同級財務部門用款計劃,嚴格按照規定程序審批后使用。
2、堅持“專款專用、節約使用、節余結轉”原則。集團公司和礦(廠、處、公司等)職教經費必須按照規定建立使用專帳,并做到“專款專用、節約使用”,當年度節余費用可結轉下年度使用;禁止克扣、挪用和侵占職教經費。
3、強化兩級教委對職教經費的管理。集團公司和礦(廠、處、公司等)兩級教委分別負責職教經費的管理工作;兩級教委主任負責職教經費的審批;兩級教委辦負責職教經費使用標準的審核。
4、加強職工外培費用管理。職工外出參加各類培訓,須經集團公司和基層黨委會研究同意,培訓費、資料費由職工所在單位職教經費支出,住宿和差旅費由其他渠道支出;個人私自外出參加的各類培訓所發生的任何費用,均由個人負擔。
5、嚴格按照《關于進一步加強工資發放、統計管理工作的規定》(礦司*[40]號)的要求,加強工資(勞務)費用的統計工作。對聘請集團公司內部兼職教師的講課費,由相應教育部門報工資部門備案,對審稿費和班主任津貼一律由工資部門按工資審批規定辦理。
四、附則
本規定自文件下發之日起執行;本規定解釋權歸集團公司。
篇2:小學教職工業務學習制度
為了使全體教職工更好地勝任教育教學工作,促進業務學習正常有序地開展,便于對其規范管理,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以下業務學習制度。
一、加強領導,明確加強責任,建立健全管理機構。
二、學校把教職工的業務培訓學習深造納入學校工作的重要一環,對教職工的業務培訓學習給予支持,進行全監督、全程管理。
三、做到計劃落實,考勤逗硬,記錄具體,總結全面。
四、做到定時間、定內容、定專題發言人,每周一下午為業務學習時間,每周必須保證2小時的學習時間。
五、采取集中學習和分散學習相結合,專題講座和自學相結合的方式。
六、學習時做到每次有針對性地提出一個問題,再組織教師學習有關教理論,引導教師學會理性思考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七、要有序按計劃開展,做到內容豐富,方法多樣,具有可操作性和實際意義。
八、業務學習,堅持考勤制,遲到一次扣1元;曠課一節扣10元;無特殊情況,不得請假。
九、學習時教師必須帶上筆記本,作好記錄,鼓勵撰寫經驗論文,心得體會。
篇3:公司職工競爭上崗管理辦法
公司職工競爭上崗管理辦法
總則
為進一步推動公司深化改革、轉換機制,適應市場競爭的要求,依據集團公司《“十五”期間減員增效工作指導意見》,結合公司實際,制定本辦法。
(一)競爭上崗必須堅持以下原則:
1、公平、公正、公開;
2、德、能、勤、績、體綜合考核;
3、擇優上崗;
4、打破職工身份界限,由身份管理變崗位管理。
(二)競爭上崗的范圍
1、公司下達的編制定員所列崗位;
2、已簽訂勞動合同的在崗職工。
二、公司職工競爭上崗管理辦法職責:
勞動、人事、組織等部門
負責按管理權限分別負責組織競爭、競聘上崗工作。
三、公司職工競爭上崗管理辦法
(一)競爭上崗
1、競爭上崗程序
(1)公司以編制定員為依據,以職工人數控制計劃為目標,核定上崗指標;
(2)結合實際,制定競爭上崗實施細則,經本單位職工代表大會審議通過后,組織實施;
(3)公開競爭崗位的名稱、上崗人數、崗位性質、崗位規范和崗位工資類別;
(4)對參加競爭上崗的職工,進行以技能為主的業務技術考試考核,并對德、勤、績、體進行考評;
(5)張榜公布考試考核、考評成績和依據綜合考評結果與上崗指標確定的上崗人員名單。
(6)本單位對競爭上崗工作進行總結,公司組織考核、驗收。
2、打破職工身份界限,凡符合競爭上崗條件的職工,均可報名參加競爭上崗。按競爭上的崗位,執行相應的崗位工資標準。
3、休生育假的職工,脫產學習半年以上的職工,學徒期、熟練期和見習期間的職工,當年安置的復轉軍人和調入不滿一年的職工,暫不參加競爭上崗。期滿后,符合競爭上崗條件的可參加空缺崗位的競爭,在下一輪競爭上崗前,未上崗的,暫執行所在崗位的試崗工資,其中休生育假和脫產學習半年以上的職工,暫執行所在崗位的崗位工資。
4、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滿或醫療期內醫療終結,應進行勞動能力鑒定。被鑒定為1至4級的,按國家規定辦理退休、退職手續;被鑒定為5至10級的,應參加競爭上崗,不參加競爭上崗或競爭未上崗的,列為下崗職工。
5、因工負傷致殘的職工,醫療終結,應進行勞動能力鑒定。被鑒定為1至4級的,按照《**集團**公司職工工傷保險管理辦法》的規定,退出生產、工作崗位,按月發給傷殘撫恤金。被鑒定為5至10級的,可參加競爭上崗,不參加競爭上崗或競爭未上崗的,安排力所能及的工作。
(二)下崗與再就業
1、凡有下列情況之一的職工,屬下崗人員:
(1)無故不參加競爭上崗或競爭未能上崗的;
(2)因生產經營困難,長期嚴重虧損,扭虧無望,改造無望,而實行整體停產的企業、車間(生產裝置)的全部人員;
(3)因個人原因造成5萬元以上欠款未能限期追回,給企業造成經濟損失的;
(4)受黨團、行政警告及以上處分的;
(5)職工因病或非因工負傷,1年內病休累計滿90日的;
(6)因違反操作規程,造成經濟損失的直接責任者;
(7)發生上報集團公司一般及以上事故的直接責任者;
(8)因違反治安管理規定受到拘留或因涉嫌違法犯罪被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期間的;
(9)在生產、經營、施工、管理等方面,因違反國家及公司規定,給企業造成不良影響或5萬元以上經濟損失的;
(10)連續曠工滿2日或1年內累計曠工滿5日的;
(11)1年內累計事假滿60日的;
(12)發生事故隱瞞不報,或對原材料、油品、產品化驗指標弄虛作假者。
2、下崗人員的管理,在與政府規定接軌前,從下崗次月起,可轉入本單位再就業服務中心管理;接軌后,企業與其解除勞動合同,納入政府失業管理部門管理。
3、在與政府接軌前,公司對下崗人員做以下安置:
(1)轉崗培訓,再競爭上崗;
(2)從事臨時性、季節性用工崗位工作;
(3)自由組合,興辦實體;
(4)愿自謀職業的,可協商解除勞動合同;
(5)符合條件的可辦理內部退養;
(6)對整體下崗的人員,經組織批準,個人可在社會從事其他有報酬的勞動。
4、無故不參加轉崗培訓,或經兩次培訓仍不合格,或下崗期間不服從工作安排的,企業應與其解除勞動合同。
5、下崗人員的待遇
(1)因停產而整體下崗的職工,停發生產性津貼和獎金,工資和其它津貼按100%發給,滿一年后按80%發給,滿一年半后按60%發給,滿兩年后停發工資和津貼,按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發給生活費;
(2)其他下崗職工自離崗次月起,停發生產性津貼和獎金,工資和其它津貼按75%發給,滿半年后按50%發給,滿一年后停發工資和津貼,按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發給生活費;
(3)轉崗培訓考試不合格的,崗位工資執行待崗工資;
(4)經培訓考試合格競爭上崗后,崗位工資的確定執行《**集團**公司職工工資管理辦法》;
(5)辦理內部退養的,執行內部退養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