損害經濟發展環境實行責任追究規定
第一條為進一步優化我縣經濟發展環境,切實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提高辦事效率,促進經濟快速發展,根據《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監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及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章,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暫行規定。
第二條本暫行規定適用于全縣各級黨政機關、行政執法機關、司法機關和其它參照國家公務員管理的機關、窗口服務單位的工作人員。
第三條對損害經濟發展軟環境的下列行為,實行責任追究。
(一)在行政執法、司法活動中,有下列行為之一的:
1、濫用職權、以權謀私、假公濟私、野蠻執法的;
2、履行審判、裁決、處罰、調處等職能過程中顯失公正,甚至徇私枉法,構成錯案的;
3、偏袒、保護社會邪惡、黑勢力的;
4、違反規定查扣、處罰車輛的;
5、濫用權力,干擾和影響企業正常生產和經營活動的;
6、違法實行檢查措施或行政強制措施,給當事人造成損失的;
7、擅自使用、損毀或保管不當被扣押的財物,給當事人造成損失的;
8、將政府職能轉讓給社會中介機構或其它單位,進行有償服務的;
9、違反規定實施行政處罰,亂罰款、亂收費、亂攤派的;
10、不具備行政執法主體資格或無法律和事實依據實施行政處罰的;
11、對投資者的投訴,不及時處理的;
12、在履行法定職責時,有其它違法違紀行為的。
(二)在辦理行政審批、登記事項中,有下列行為之一的:
1、擅自設置行政審批、登記項目或將登記備案變為審批的;
2、繼續執行已經廢止或撤銷的行政審批、登記的;
3、對符合法定條件的申請審批、登記等事項,審批單位拖延不辦的;
4、在辦理行政審批、登記、年檢、認證、裁決等事項中,謀取不正當利益,或徇私舞弊、濫用職權的。
(三)在執行行政事業收費事項中,有下列行為之一的:
1、擅自設立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或擴大行政事業性收費范圍、提高收費標準的;
2、繼續對已經廢止的收費項目進行收費的;
3、將應由服務對象自愿接受的咨詢、檢測、信息等服務變為強制性服務并收取費用的;
4、以召開會議、培訓、考察、檢查評比、學會、協會、研究會等為名,強制服務對象參加并收取費用的;
5、經過中介組織向服務對象亂收費的;
6、收費時不開具合法憑據或不使用法定部門制發的專用票據,不執行“收支兩條線”規定的。
(四)在公務活動中,有下列行為之一的:
1、工作不負責任,擅離職守,造成貽誤工作或損失后果的;
2、工作中遇事推諉、扯皮、消極怠工、服務態度差的;
3、接受服務對象錢物、代幣購物券,或吃、拿、卡、要、敲詐勒索的;
4、接受服務對象安排的旅游、玩樂等活動的;
5、接受可能影響公正執行公務宴請的;
6、向服務對象攤派、索要贊助或無償占用其財物的;
7、對企業實行強買強賣、強行承包工程、推銷產品的;
8、向企業索要“保護費”的;
9、強行向服務對象拉廣告,違反規定攤派訂購書報刊物、音像制品的;
10、強制服務對象接受不必要的指定服務,從中牟利的;
11、違反規定要求服務對象報銷各種費用的;
12、對各種聚眾阻工、向企業或客商敲詐勒索等行為采取放縱態度或制止不力的。
(五)有其它損害經濟發展軟環境行為的。
第四條問責方式
(一)領導干部有違反本規定第三條行為的,采取下列方式追究責任:
1、作出書面檢查;
2、責令限期整改;
3、通報批評;
4、誡勉談話;
5、調整工作崗位;
6、停職檢查;
7、給予行政處分;
8、引咎辭職或責令辭職;
9、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方式。
(二)工作人員有違反本規定第三條行為的,采取以下方式追究責任:
1、作出書面檢查;
2、取消當年評選先、優、模資格;
3、通報批評;
4、扣發獎金;
5、調整工作崗位;
6、給予行政處分;
7、辭退;
8、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方式。
(三)造成嚴重后果的,或是管轄范圍內一年內投訴達五次以上并查證屬實的,對責任人所在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分管負責人進行責任追究。
以上行政問責方式可以單獨使用或者合并使用。
第五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從輕、減輕或免予處理:
1、主動承認錯誤,并立即糾正違規違紀行為的;
2、主動挽回影響或損失,并及時向服務對象檢討的;
3、檢舉他人的問題,經查證屬實的;
4、有其它從輕、減輕或免予處理情節的。
第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從重或加重處理:
1、個人年度內被投訴達二次以上,并查證屬實的;
2、同時犯有本暫行規定第三條(一)至(五)款所列兩種以上行為的;
3、認錯態度差的;
4、對檢舉人、證人及管理相對人打擊報復的;
5、有其它從重或加重處理情節的。
第七條領導干部及其工作人員有違反本規定第三條行為的,由縣紀委、監察局提出處理意見,由縣委、縣人民政府督促有關部門和單位按照本暫行規定作出處理;涉嫌違反政紀,應當給予行政處分的,由監察機關依照有關規定和程序處理;涉嫌違*紀的,由黨的紀律檢查機關處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第八條本暫行規定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篇2:公務人員違反公務用車改革紀律的責任追究辦法
第一章目的與原則
第一條為保障我市公務用車改革工作順利進行,根據中紀委、省紀委關于公務用車改革的精神,針對公務用車改革過程中可能出現新的情況,堅決制止各種不正之風和破壞公務用車改革制度的現象,維護公務用車的秩序制定本細則。
第二條本細則的適用范圍:全市已實行公務用車制度改革的黨政群機關單位及其公務人員,參照依照公務員管理的單位及所屬人員。
第三條制定本細則的基本原則是:
(一)嚴格要求,支持保護改革創新;
(二)突出重點,強化領導干部執行公務用車改革紀律;
(三)平等公正,紀律面前人人平等;
(四)實事求是,以客觀事實為依據恰當量紀;
(五)教肓與懲戒相結合,以加強思想教育為基礎,經濟處罰和紀律處分為手段,嚴明紀律,維護車改制度順利推行。
第二章違反公務用車改革紀律的行為及追究辦法
第四條已實施公務用車制度改革的市直機關單位及其公務人員凡出現下列情況的,均屬違反公務用車紀律的行為:
(一)利用職權向下屬單位或管理相對人借用車輛供單位或個人使用的;
(二)利用職權將私家車的開支費用拿到本單位或其他單位報銷的;
(三)利用職權向車輛定點加油、維修、保險單位索要個人好處的;
(四)虛增車輛維修經費開支,弄虛作假到公家報銷經費的;
(五)將公車油料轉倒給非本單位車輛使用的;
(六)在公務用車改革中,將單位車輛隱瞞、出售、轉讓給下屬單位或他人的;
(七)在公務活動中,因節省交通費用而出現(三次以上)早退、遲到、缺席等現象的;
(八)將公車用于非執勤非接待的人員進行旅游觀光、休閑娛樂及其他非公務活動的;
(九)非公務執勤需要,將公車開至賓館、酒樓、歌舞廳等消費娛樂場所消費的;
(十)將公車用于駕駛員的家庭成員或其他非執行公務人員乘坐的(除發生人員傷病、自然災害緊急救助情況除外);
(十一)將公車用于個人辦私事或幫助他人辦私事的;
(十二)沒有辦理出車派遣登記手續,擅自動用公用車輛的;
(十三)非因執勤需要,將公車停放于單位固定停車場以外地方(需維修保養將車停放于維修場的除外)的;
(十四)將公車用于接送個人日常上、下班的;
(十五)其他違反公務用車改革紀律的行為。
第五條已實行車改的單位和個人,凡發現上述違反公務用車改革紀律行為的,發現1次的,進行誡勉談話,扣發一個月的個人交通補貼;發現2次,通報批評,扣發2個月個人交通補貼;發現3次,除扣發全年個人交通補貼外,視情節輕重,追究其個人及單位領導的黨政紀責任。
第三章執行
第六條凡負責駕駛、管理車輛的司機和司機因休(事、病)假不在崗位時單位指定的臨時司機,是單位留用執法執勤車管理使用的主要負責人。因違反公務改革用車規定需要追究責任,扣發交通補貼時,按下列規定扣發:
1、司機或臨時司機違反規定使用公車,是受其單位領導安排的,在其應扣發的交通補貼中,司機本人與有關領導各負責一半。
2、司機和臨時司機違反規定使用公車,需要扣發交通補貼,不屬其單位領導安排的,一律由司機或臨時司機承擔。
第七條因違紀而扣發交通補貼的業務承辦工作由市紀委黨廉室與財政局負責,黨廉室負責調查核實違紀事實,呈報紀委主管領導審批后作出扣發決定,由財政局在違規者所在單位的交通補貼經費中扣發。
第八條為有效防止“補貼照領,公車照坐”的現象發生,實行獎勵舉報辦法。凡舉報查實,實施扣發交通補貼的,將扣發的交通補貼全額獎勵給舉報人(舉報獎勵實施辦法另行規定)。
第九條本辦法由市公務用車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解釋。
第十條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生效。
篇3:教學安全規定和事故責任追究制度
為了保證正常的教學秩序,規范教學行為,保證教學安全,落實事故責任,特制定有關教學事故處理和責任追究的具體規定。
一、教師須準時上課和下課,不得無故曠課、遲到或早退,并承擔管理職責期間的教學安全。有事或公差須事先按正常程序請假,否則予以通報,如造成嚴重后果,應承擔全部責任。
二、何老師不能擅自調課。如因擅自調課影響正常教學秩序(如空堂或教師遲到等),予以通報,如造成嚴重后果,調課教師應承擔全部責任。
三、如因部門工作失誤影響正常教學秩序,由部門領導和相關責任人員承擔主要責任。
四、組織學生參加教育教學活動(如教學實驗、社會實踐、研究性學習、體育課等)時,應對學生進行相應的安全教育,并在可預見的范圍內采取必要的安全保護措施,否則,組織活動的教師應承擔主要責任。
五、對有特異體質或者特定疾病,不宜參加某種教育教學活動的學生,組織活動的教師應阻止其參加相關活動,否則,組織活動的教師應承擔主要責任。
六、任何教師不得心罰、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否則,按《龍城中學嚴禁教職工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的規定》追究相關教師的事故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