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
加強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
青少年是祖國的花朵、未來和民族的希望。然而,青少年時期,也是人生的危險期。當今世界各國青少年的犯罪初始年齡都呈下降趨勢,與70年代相比,進入90年代后我國青少年違法犯罪的初始年齡提前了2-3歲。在呈低齡化的同時,也在向團伙化、暴力化、科技化和成人化方面發展。因此,加強對青少年的法制宣傳教育,提高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是當前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務。
*同志曾經指出:法制教育要從娃娃開始,我們的小學、中學都要進行這個教育。青少年時期是一個人一生中的重要階段,加強對青少年尤其是在校學生的法制宣傳教育是培養和造就新一代接班人的重要內容,懂得一定的法律知識和具備較強的法律意識是今后一切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必備的素質。不懂得必要的法律知識,不具備較強的法律意識,就不能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就不能稱之為合格的人才。
目前,青少年違法犯罪持續增加,犯罪低齡化現象嚴重,在整個社會違法犯罪中,占據相當大的比例,已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青少年之所以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往往都是因為他們從小沒有受到良好的法制教育,養成了一些壞習氣。加強對青少年的法制宣傳教育,提高他們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有效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教育下一代人健康成長,是事關青少年前途和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大事,是我們法制宣傳教育部門的一項重要任務。
一、加強對青少年的法制宣傳教育是預防和減少青少年違法犯罪的長遠方針
青少年在全市人口中占據相當大的比例。尤其是在校學生總是處于連續流動狀態,每年有新的學生入學,有老的學生畢業。借用一句話叫著“鐵打的營盤,流水的生”。九十年代成長起來的青少年都要接受九年制義務教育,這就是說,中、小學校的法制教育抓好了,就相當于對今后成長起來的公民普遍地進行了基本的法制教育,就會使公民的法制教育真正做到經常化、制度化,對我國的民主與法制建設具有極其深遠的意義。基于此因,作為法制宣傳教育的主管部門,從“二五”普法開始,便將青少年列為重點對象廣泛深入地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多年來,我市各級普法依法治理機構充分發揮組織、指導、協調的職能作用,尤其是在“四.五”普法期間,與有關部門聯合下發了《關于加強青少年學生法制教育的意見》,《關于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實施意見》,《關于實施“為了明天―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程”的意見》和《關于深入開展“學生帶法回家”活動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五.五”普法期間,要進一步按照規劃的要求,始終堅持把加強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作為“五.五”普法工作的重點。全市各級各類學校充分發揮課堂主渠道作用,普遍開設了法制教育課,并做到了“計劃、課時、教材、師資”四落實。同時,還充分利用主題班隊會、夏令營、法制講座、模擬法庭、知識競賽、征文比賽、“帶法回家”、“小手牽大手,我與父母同學法”等多種形式,提高青少年學生的學法興趣,增強法制教育的效果。各有關部門積極探索學校、家庭和社會教育相結合三位一體工作的新路子,努力把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利用送法進校園等多種形式開展宣傳教育活動,實現青少年法制教育的經常化、制度化和規范化。全市還層層建立了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青少年法律咨詢中心、法律援助站等機構。全市共創建“優秀青少年維權崗”96個(國家級5個,省級41個,市級50個),各中、小學校共配備了526名法制副校長。
二、加強對青少年的法制宣傳教育是預防和減少青少年違法犯罪的重要途徑
青少年違法犯罪的主要原因是受到內在不良心理因素和外在不良因素影響的結果。就目前情況而言,由于青少年身心發育的超前,社會不良影響的擴大,法制教育的落后,致使一些青少年在錯誤的人生觀、道德觀、法紀觀的支配下,走上違法犯罪道路。其內因是:違法犯罪青少年年齡一般在14―20歲,他們正處于少年期或剛進入青年初期,這是一個人生理和心理發展急劇變化的時期,也是童年向成年過渡時期。他們雖然在生理上、心理上發育很快,但還未成熟,處在半幼稚半成熟,半兒童半成人狀態,充滿著獨立性和依賴性、成熟性和幼稚性錯綜復雜的矛盾。這時的青少年主要心理特征是:物質欲望增多與未獨立的經濟地位的矛盾;獨立自主要求與依附關系的矛盾;性欲與法律、道德的矛盾;活動能量大與認識水平低的矛盾;現實與未來的矛盾。對于自我意識不健康的青少年,他們在社會上各種腐朽思想和舊習慣勢力的不斷影響和毒害下,由于得不到良好的教育、疏導和矯正,以致在無政府主義的自由觀、低級下流的樂趣觀、亡命稱霸的英雄觀、哥們義氣的友誼觀支配下,在紛繁復雜的社會現象和大量社會信息面前,容易受外界的誘因直接引起的欲望所驅使,強烈追求私欲而產生不計后果的違法犯罪行為。其外因是:環境的不良影響和教育的不力。
一是社會性問題,在gg開放的新形式下,一些腐朽思想和沒落的生活方式,對青少年有著不良的影響;影視上低級趣味的東西成為毒害青少年的精神污染品,誘惑青少年下水;各種色情、淫穢、暴力的書籍侵蝕著意志薄弱的青少年;社會團伙的誘騙、教唆、威脅對后進學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誘惑力和腐蝕性。二是家庭教育問題,家庭是孩子認識人際關系的第一個學校,
家庭教育對青少年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的形成起著特殊的作用,是學校教育的重要基礎和必要的補充。一個人在個性還沒有定型時,最容易受家庭環境的影響。目前單親家庭、粗暴教育、放任不管等最容易使孩子被壞人引誘走上犯罪道路;三是學校教育問題,學校教育成效如何,直接關系到學生的成長。目前學校工作中也還存在著片面追求升學率、忽視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法制教育不力等現象,只有進一步加強對青少年的法制宣傳教育,提高他們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才能從根本上遏制青少年違法犯罪上升的勢頭。
現實青少年違法犯罪的案例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就是“法盲”犯罪。他們頭腦中的法律知識幾乎空白,由于對法律的無知,膽大妄為,走上犯罪道路后才知道自己的行為是犯罪,已是后悔莫及。因此,建立起完善的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體系,實現法制宣傳教育經常化、制度化、系統化,增強青少年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是預防和減少違法犯罪的重要途徑。
三、加強對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預防和減少青少年違法犯罪要把握的幾個問題
在“五五”普法工作中,作為法制宣傳教育的主管和職能部門,要進一步研究、探討如何加強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的問題,不能就宣傳而宣傳。要著重把握以下幾個方面:
1、法律意識的形成。青少年的法律意識、法治觀念不是天生的、自發的,而是在家庭和社會中伴隨年齡結構的變化,經外部的教育和內在的體驗逐步形成的。任何一個青少年個體都不是完美的,“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就是這個道理。青少年有可塑性大,求知欲高,識別力低的特點。不論從生理、心理、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法律意識、道德情操等方面都有待于進一步完善。青少年特別是法律意識的形成,重要的是把自己置于法律允許的范圍內活動,自覺地以法律規范為準繩辨別是非、選擇行動,只有自覺地接受法制教育和實踐才能最終實現。
2、文化素質的提高。文化素質在預防青少年犯罪中的作用不可低估。不能絕對地認為受過良好教育的人就不會犯罪,但沒有受過良好教育,與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群對比,前者犯罪的比例一般來說大于后者。文化素質的提高,同時是道德認識的提高,是非標準認識同樣在提高,因而,知識水平提高,犯罪率相對比較低,這是不容否認的客觀事實。有人對青少年犯罪情況作過調查分析,小學、初中文化程度的犯罪比例大大高于大學文化程度的犯罪比例。
3、健康情趣的培養。生理機能同犯罪的聯系,是一個客觀的現實。前蘇聯犯罪學家拉卡斯認為,“大多數青年犯罪具有消遣和肉體上的自我滿足的傾向”,“青年犯罪的主要興趣都跟消遣和肉體聯系在一起”。也就是說,有什么樣的生理需要就有什么樣的犯罪。預防的手段可以通過社會和文化的途徑,通過積極向上的,有益身心健康的,文藝、詩歌、藝術欣賞、體育、攝影、社交、郊游等活動,從活動中陶冶青少年的高尚情操,使其身心得到健康的發展,避免因為意識的惡性變質而產生犯罪。
4、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的養成。青少年,特別是初中階段的少年,世界觀、道德觀正處在逐步形成階段,處于人生觀形成的十字路口,對客觀世界的認識比較膚淺,但又往往自以為是,老子天下第一,這也看不慣,那也不是。教育與引導,對該時期青少年而言,尤其重要。
5、社會、學校、家庭的綜合治理。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課堂,家長是孩子的第一教師。家教與家風對孩子的心理及其行為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近年來,我國離婚率直線上升。家庭結構發生質的變化,殘缺的家庭環境,造成孩子成長的環境先天不良,缺乏父愛和母愛是導致青少年違法犯罪的第一誘因。某少管所的少年犯中,單親家庭的占了1/3。某省破獲了一個少年盜竊團伙,13人中有12個來自單親家庭。
即使家庭結構健全,教育方法不當,也會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主要表現有以下幾個特點:“溺愛型”的家庭教育往往使孩子養成好逸惡老、貪圖享受、自私自利、專橫霸道的惡習,一旦個人欲望得不到滿足就很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高壓型”的家庭奉行棍棒政策,在這種家教下,極易造成孩子的人格自卑和逆反心理,這樣的孩子一旦犯罪,便會兇惡地報復社會,危害極大性。“放任型”的家庭教育,對孩子不管不教,孩子的性格孤僻冷漠,一遇不良習氣和壞人的引誘就容易走上邪路。
此外,社會大環境,對青少年的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隨著gg開放,國門打開,新的知識、新的科技、新的管理被引進的同時,西方腐朽的生活方式、精神垃圾、丑惡現象乘虛而入。當今社會黃、賭、毒泛濫,嚴重侵害著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暴力、色情、打打殺殺的鏡頭充斥屏幕和市場。
因此,加強法制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實行家庭、學校、社會齊抓共管、綜合治理是防止青少年犯罪的根本途徑和方法.
篇2:全國法制宣傳教育日活動方案
今年12月4日是全國第11個法制宣傳教育日,今年的主題是:深入學習宣傳憲法,大力弘揚法治精神”為了讓廣大人民做一個守法的好公民,市司法局決定于l2月3日(星期六)上午9:0一l1:00在工人文化宮廣場舉行“知法、守法”宣傳活動,特制定以下活動方案:
一、活動時間
12月3日(星期六)上午9:00-11:00
二、活動地點
工人文化宮廣場
三、參加單位
鎮綜治辦、禁毒辦、計生辦、安監辦及司法所、法庭、交警中隊和*法律服務所等部門單位。
四、活動內容
1、現場解答、咨詢各類涉法問題;
2、有獎答題(答對者有獎品);
3、現場受理法律援助;
4、現場受理調解案件;
5、散發傳單、資料,宣傳法律知識;
6、鎮門口led大型平板電視播放法律宣傳標語和視頻;
7、群發短信宣傳“12.4”活動主題。
篇3:地方稅務局法制宣傳教育活動實施方案
縣地方稅務局在“**”普法工作中,法律常識特別是稅收法律法規知識廣泛普及,“依法誠信納稅,共建小康社會”的稅收宣傳月活動主題深入人心,稅務機關依法征稅、誠信服務的質量和廣大納稅人稅法遵從度得到了進一步提高,有力地促進了各項工作的開展。
縣地方稅務局在“**”普法工作中,法律常識特別是稅收法律法規知識廣泛普及,“依法誠信納稅,共建小康社會”的稅收宣傳月活動主題深入人心,稅務機關依法征稅、誠信服務的質量和廣大納稅人稅法遵從度得到了進一步提高,有力地促進了各項工作的開展。
按照《中央宣傳部、司法部關于在公民中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的第五個五年規劃》、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關于加強法制宣傳教育的決議》以及《全國稅務系統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的第五個五年規劃》的要求,**年是“**”普法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的法制宣傳教育工作,進一步加強稅收法律法規和政策的宣傳教育,增強公民對稅法的遵從意識,對于稅務機關踐行聚財為國,執法為民的稅務工作宗旨意識,進一步推進依法治稅,營造良好的納稅環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抓好我局**年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經縣地方稅務局依法行政領導小組研究決定,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普法目標
縣地方稅務局20**年度法制宣傳教育活動的指導思想是:努力踐行聚財為國、執法為民的稅務工作宗旨,圍繞群眾關心的稅收熱點、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稅收政策法規和稅收
管理要求,廣泛開展稅收法制宣傳教育活動。通過多渠道、形式多樣的稅收法制宣傳教育,在全縣納稅人中普及稅收法律知識,在全局稅務系統內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堅持法制教育培訓與稅收執法實踐相結合,大力推進依法治稅,為構建我縣和諧社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良好的稅收法治環境。
縣地方稅務局**年度法制宣傳教育活動的目標是:通過普及稅法知識和開展稅法宣傳教育,推進稅務機關依法征稅、誠信服務和納稅人依法誠信納稅為目標,建立和完善稅法宣傳體系,進一步規范稅收執法,增強納稅人遵從稅法意識。
二、**年法制宣傳教育的對象、任務和主要內容
縣地方稅務局開展“五五”普法工作,對社會負有宣傳普及稅收法律和政策知識,加強稅法宣傳教育的任務;對內部稅務人員,要通過學習培訓各種通用的稅收法律法規,提高稅務人員法律素質和依法行政的能力。
(一)對外開展法制宣傳教育
稅務系統面向全縣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工作,要按照全國普法辦的要求,通過深入開展“稅收法制宣傳進機關、進鄉村、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單位”的“六進”活動,重點加強對領導干部、公務員、企業管理人員、農民的稅收法制宣傳教育。
1.**年要結合稅法宣傳月活動和專項稅收政策的要求,重點做好新政策的宣傳。在鞏固“五五”普法宣傳經驗和成果的基礎上,繼續加強對《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船稅暫行條例》、《省車船稅實施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土地使用稅暫行條例》、《省城鎮土地使用稅實施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耕地占用稅暫行條例》、《省社會保險費征繳條例》等與納稅人密切相關的新稅收法律法規政策的宣傳;
2.多渠道開展稅收法制日常宣傳。
一是各分局要充分發揮辦稅服務廳觸摸屏和顯示屏的作用,及時向納稅人宣傳公示稅收政策、征管規定和核定稅額、違章處罰等情況;
二是充分發揮地稅網站的作用,利用地稅網站的優勢向納稅人和社會各界及時宣傳稅收政策,展示地稅良好的形象和風貌;
三是繼續做好《地稅》刊物的免費贈送和《州地方稅務局納稅指南》的免費發放;
四是做好稅務咨詢,及時向納稅人宣傳和解答稅收政策。各分局要按照提高服務質量的要求,繼續做好首問責任制,及時向納稅人宣傳和解答稅收政策;稅務檢查和稽查業務開展過程中要正確、及時向納稅人宣傳和解答涉稅相關政策;
五是做好專題稅收政策宣傳培訓工作。各分局要充分利用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納稅輔導,采取以會代訓等多種形式,切實加強對企業所得稅納稅人企業所得稅政策的培訓。
(二)地稅局系統內部開展法制宣傳教育
堅持以講促學、以用查學、以考督學的學法機制,著力提高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侵權要賠償、違法受追究的觀念,規范執法行為,提高稅務人員的運用稅收程序法和實體法的水平。
[nextpage]20**年系統內部重點做好以下法制教育培訓工作:
1.全局稅務人員要按照“五五”普法的要求,認真做好全國“五五”普法統一讀本《干部法律知識讀本》的自學,打牢法律基礎知識,增強民主法制意識,樹立依法治稅、規范依法行政觀念。縣局將在適當時間組織考試,以檢查全局稅務人員的學習效果。
2.按照縣局培訓部署,在年內舉辦1至2期培訓,除培訓的相關實體法稅收政策外,20**年重點要做好《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行政處罰法》等程序法的培訓,由法規部門做系統的講解培訓。
3.增強稅收執法實踐能力的提高。全局稅務人員要結合各自工作崗位,努力提高執法實踐能力。各分局、稽查局作為重點執法崗位,要努力提升稅收執法水平,提高執法的規范性。縣局將結合執法檢查,加大對執法崗位的執法檢查力度。通過與執法責任制考核相結合,進一步提升地稅局執法規范性水平。
三、組織機構和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
為了切實加強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的領導,縣局成立“五五”普法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魯家榮、
普法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法規股,負責組織實施我局普法日常工作,及時收集、整理、上報普法信息。在全局形成主要領導負總責,各股室、分局具體抓的分級負責、層層落實的網狀普法工作機制。
(二)工作要求
1.各分局、稽查局、各股室要按照法制宣傳教育的對象、任務和主要內容按照職責完成法制宣傳教育工作。其中,各分局須在2月20日前上報本單位的年度普法工作活動方案,11月10日前將年度“五五”普法工作情況書面報縣局普法辦公室,此項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考核。縣局“五五”普法領導小組將不定期組織檢查各分局普法工作開展情況。
2.堅持普法宣傳與法治實踐相結合。法制宣傳教育的最終目的對外是增強納稅人依法納稅意識,優化納稅環境。同時,要通過嚴厲打擊和暴光偷稅、騙稅等涉稅違法案件,治理納稅環境;對內要通過法制宣傳教育培訓,提高全局稅務人員依法行政的能力,規范稅收執法。要將普法宣傳工作列入辦稅服務廳工作人員和稅收管理員的基本工作職責,增強在執法中普法、在服務中普法的意識。要嚴格稅收執法監督,認真開展稅收執法檢查,加大稅收執法過錯責任追究力度。
3.搞好協作配合。“五五”普法工作是一項長效工作和系統工程,各分局、縣局相關職能部門要按照縣局的安排做好協作配合。
一是人教股要按照縣局的培訓計劃組織好培訓工作,確保培訓效果。相關職能股室要按照縣局培訓計劃做好培訓內容的講授和輔導。
二是法規股要認真履行職責,做好“五五”普法相關資料的收集、整理、上報工作。同時,對“五五”普法教材的學習組織檢查、考試工作,確保“五五”普法教材的學習質量;分局長,股室負責人要檢查督促本分局、本股室人員按要求學習好“五五”普法讀本。
三是辦公室要組織協調好稅收宣傳月活動,法規股要積極協助辦公室實施好稅收宣傳月活動。
四是各分局、稅政股要按照工作職責做好企業匯算清繳有關政策的納稅輔導培訓。
五是各分局要按照工作職責做好新政策的宣傳;辦稅服務廳要充分利用觸摸屏和顯示屏及時宣傳公示稅收政策、征管規定和核定稅額、違章處罰等情況;做好《地稅》刊物的免費贈送和《州地方稅務局納稅指南》的免費發放;做好稅務咨詢,及時向納稅人宣傳和解答稅收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