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產崗位標準化操作制度
門崗位標準化操作規程、管理制度和措施。
二、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按照國家安全生產行業標準進行作業操作。
三、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應定期檢查各崗位的安全生產工作是否有違規行為。
四、設立專職人員對安全生產操作規程進行監督。
五、制定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六、實行崗位標準化操作培訓制度,未經安全生產培訓的人員不準上崗服務。
篇2:發電企業班組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標準
發電企業班組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標準
第一條為提高集團公司發電企業班組安全生產管理水平,培養具有創新精神,綜合素質較高的班組群體,提高班組綜合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重點針對發電企業班組生產任務完成情況、規范化管理和員工素質培養等方面,特制訂本標準。
第二條本標準適用于集團公司發電企業承擔安全生產責任,并從事與發電有關的相關企業的生產班組、生產服務班組,包括長期外委項目部班組。
第三條達標必備條件:
1.查評期內沒有發生輕傷及以上人身傷害事故;
2.查評期內班組所管轄的設備沒有發生人為責任的二類障礙;
3.查評期內沒發生因違章導致的設備故障、異常運行等不安全事件;
4.查評期沒有發生無票作業、操作事件;
5.實現年度安全生產目標任務。
第四條具備必備條件,且評價得分率達到85%以上的,為達標班組,具體的評價項目、建設標準和評估方法見下表:
序號 | 評價項目 | 標準分 | 實得分 | 建設標準 | 評估方法 | 存在問題 |
1 | 班組基礎管理 | 200 | ||||
1.1 | 機構與職責
(30分) |
30 | 1.結合班組實際工作,設置班長、技術員、安全員、宣傳員等專兼職崗位,組成班組管理機構,分工明確,職責到人;
2.建立健全適合本班組崗位的安全生產責任制,并嚴格執行 |
1.組織機構不健全,本項不得分;
2.分工不明確,職責未到人,本項不得分; 3.未結合班組工種和崗位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本項不得分;每缺一個崗位扣標準分的20% |
||
1.2 | 安全日活動
(60分) |
10 | 1.班組每周(輪值)應開展一次安全日活動; | 1.班組長對安全日活動,不召集、不主持,不得分; | ||
20 | 2.認真開展安全日活動,組織學習上級下發的各類安全簡報、通報,舉一反三、吸取教訓,并保存齊全;學習上級下發的重要管理文件要留有痕跡; | 2.無安全日活動記錄,不得分;記錄不全、內容不符、缺席不補的扣標準分的10~20%;上級下發的安全簡報、通報未組織學習不得分,未簽字的扣標準分的10~50%;資料保管不全扣標準分的10~50%; | ||||
15 | 3.班組安全日活動應緊密結合企業、班組實際,注重實效,提高活動質量; | 3.安全活動內容空洞或與安全生產關系不密切、記錄不詳實、存在“一言堂”等,扣標準分的10~50%; | ||||
15 | 4.班組對上周安全生產情況(如:節能指標、設備缺陷、反違章、不安全情況等)認真分析與總結,做到每周有點評;每月進行一次班組安全情況總結 | 4.查閱安全活動記錄,對周安全情況無點評、無分析不得分,無月度安全總結不得分,點評、分析、總結缺乏針對性扣標準分的10~30% | ||||
1.3 | 安全檢查
(40分) |
10 | 1.認真組織各項安全檢查(春、秋季)、防火、防汛檢查,以及其他各類安全隱患排查,制定檢查提綱或檢查表,做到責任分工明確; | 1.未開展安全檢查或敷衍了事、流于形式,本項不得分;春、秋季安全檢查沒有制定檢查提綱或檢查表,扣標準分的30~50%,檢查工作沒有責任到人,分工不明確,扣標準分的30~50%; | ||
10 | 2.按上級要求進行季節性安全大檢查,要涵蓋查領導、查思想、查管理、查規程制度、查隱患等內容; | 2.“五查”不全面或只檢查上報設備缺陷,扣標準分的30~50%; | ||||
10 | 3.結合檢查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整改計劃,要明確整改措施、整改完成時間、整改責任人及驗收人; | 3.檢查出的問題不制定整改計劃,不得分;制定的整改計劃不完善,每缺一項扣標準分的20%;不按計劃時間完成整改,每項扣標準分的20% ; | ||||
10 | 4.整改完成率達到100%,形成閉環、有總結;無法按時整改的要制定相應的防范措施 | 4.整改完成率未達到100%(一時無法整改的未制定相應的防范措施)不得分 | ||||
1.4 | 安全工器具及勞動防護用品管理
(30分) |
10 | 1.班組應建立各類安全工器具與勞動防護用品清冊,并分類編號,實物與臺帳編號要一致;各類安全工器具與勞動防護用品應按規定存放,并建立日常保管檢查責任制,明確專人負責; | 1.無安全工器具與勞動防護用品清冊,不得分;清冊與實物不對應,每項扣標準分的20%;員工個人勞動防護用品每發現一人次不合格扣標準分的20%;保管存放不符合要求的,本項不得分,未明確專人負責的不得分; | ||
10 | 2.工器具按期測試,做到有記錄可查; | 2.工器具未按期測試或無記錄可查,不得分; | ||||
10 | 3.按要求正確使用各類安全工器具 | 3.使用不合格工器具或不按要求使用的,每發現一次扣標準分的20% | ||||
1.5 | 職業健康
(20分) |
20 | 1.應按照班組的性質,配齊職業勞動防護用品,種類和數量應符合勞動作業環境要求;
2.作業現場員工正確使用勞動防護用品 |
1.未按要求配發、使用勞動防護用品(如防燙服、防靜電服、防塵口罩、耳塞等)的,不得分;
2.現場檢查發現一人次未正確使用勞動防護用品,扣標準分的10% |
||
1.6 | 應急管理
(20分) |
20 | 1.班組成員應參加應急預案的的學習和培訓,了解掌握相關的應急預案及現場處置方案;
2.按要求參加相關的應急預案演練,提高應急處置能力 |
1.沒有參加相關應急預案學習的不得分,班組成員對相關的應急預案及現場處置方案不熟悉不了解的,每發現一人扣標準分的30%;
2.不按要求參加應急預案及現場處置方案演練的不得分 |
||
2 | 三講一落實 | 120 | ||||
2.1 | 教育培訓
(15分) |
15 | 1.班組內的制度、規程、圖紙、資料、危險點分析手冊等應配備齊全;
2.現場作業人員應了解掌握“三講一落實”活動流程 |
1.規定的資料、手冊配備不齊全,扣標準分的10~50%;
2.現場作業人員不掌握制度和活動流程,扣標準分的10~50% |
||
2.2 | 計劃制定
(20分) |
20 | 1.班組長在接班前,應詳細了解生產任務,對照作業環境、人員狀況,找出危險點并提出安全措施,為班前會做好準備;
2.班組長結合生產任務進行分工,指定每個任務的“三講”主講人及工作負責人,并做好記錄; 3.班組應對大小修的作業項目、定期工作項目制定“人人講”計劃,提前分解到班組員工,指定主講人,主講人應做好書面準備 |
1. 班組長或工作負責人對情況掌握不全面,扣標準分的10~50%;
2.沒有對任務進行分工,本項不得分;沒有指定任務主講人及工作負責人,扣標準分的50%;沒有做好記錄扣標準分的50%; 3. 班組未結合大小修作業項目、定期工作項目等提前制定“人人講”計劃,分解到班組指定員工的,扣標準分的50%,員工無書面準備材料的扣標準分的20% |
||
2.3 | “三講 ”
(30分) |
30 | 1.按班前會的準備,講清任務,分析風險、有針對性的制定防范措施;
2.主講人講畢后,工作組其他人員補充講解; 3.生產任務講解率、“人人講”實現率達到100%; 4.班組長應對員工“三講”內容實時或定期開展點評,將班組“三講”內容匯編成冊,使之成為班組培訓學習的基本材料之一 |
1.未做到每天召開班前會,或未認真開展“三講”,本項不得分;
2.“三講”質量不高,針對性不強,未結合工作實際的,扣標準分的10~50%; 3. 生產任務講解率、“人人講”實現率未達到100%,每降低一個百分點,扣標準分的20%; 4.班組長未對員工“三講”內容進行點評的,扣標準分的20%,未將班組“三講”內容匯編成冊,使之成為班組培訓學習的基本材料的,扣標準分的20% |
||
2.4 | 過程控制
(30分) |
30 | 1.工作(操作)現場所制定的安全措施應全面落實;工作成員熟悉、掌握工作中的危險點及控制措施;
2.班組長、安全員或工作票簽發人應深入現場檢查指導安全措施的落實 |
1.已制定的安全措施在工作現場落實不到位,扣標準分的10~50%;
2.現場詢問工作班成員,每發生一人對工作中的危險點和控制措施不熟悉、不掌握的,扣標準分的20%; 3.班組長、安全員或工作票簽發人未深入現場檢查指導安全措施落實的,扣標準分的20% |
||
2.5 | 班后會
(10分) |
10 | 工作結束后,班長要利用班后會,對當班已經完成的現場作業安全風險、控制措施執行情況進行分析、總結和點評,提出改進措施 | 1.未召開班后會,本項不得分;
2.未對所有工作(操作)進行總結點評,扣標準分的10~30%; 3.班后會點評缺乏針對性,流于形式扣標準分的10~30% |
||
2.6 | 持續改進
(15分) |
15 | 1.通過“講學評比”等形式,促進“三講一落實”活動的開展;
2.利用安全日活動點評總結“三講一落實”活動; 3.班組要參與企業“三講一落實”評比活動,包括開展情況評比,講解材料評比、“三講”內容評比等; 4.班組學習先進,持續改進,針對先進班組開展對比分析,制定改進措施,落實責任,收到改進實效 |
1.未開展“講學評比”等活動的,扣標準分的20%;
2.班組未利用安全日活動,對一周現場作業“三講一落實”活動開展情況進行總結點評的,扣標準分的20%; 3.班組未參加企業“三講一落實”評比或班組未開展相關評比、“三講”內容點評的,扣標準分的20% |
||
3 | 兩票管理 | 120 | ||||
3.1 | 任務管理
(40分) |
40 | 1.生產任務必須執行任務單;
2.班組應有工作任務管理臺帳,班組每項工作都應有相應記錄,包括工作來源、任務內容、任務負責人、參加人、任務完成情況等; 3.班組每月應對生產任務與“兩票”的對應情況進行統計、分析和總結,找出問題,提出改進措施 |
1.沒有以任務單的形式下發生產任務,每缺一項扣標準分的20%;
2.班組未建立工作任務管理臺賬,本項不得分,生產任務管理臺帳記錄不全或記錄不規范,扣標準分的20~50%; 3.存在疑似無票和不合格任務單,每發生一次扣標準分的10%; 4.沒有對疑似無票作業情況進行統計、分析和總結,每缺一次扣標準分的20% |
||
3.2 | 填寫和執行
(65分) |
65 | 1.工作票(操作票)所列安全措施正確、完整;
2.危險點分析要準確、到位,控制措施要有針對性,作業人員要認真學習并簽名; 3.檢修工作嚴格履行工作票的執行程序;運行操作要嚴格執行監護制和復誦制,履行操作票的執行程序 |
1.工作票(操作票)中的重要安全措施存在漏項、增項、錯項等錯誤的,不得分;
2.危險點分析不準確不到位,控制措施不全面,作業人員開工前未認真學習并簽名的扣標準分的20%~50%; 3.詢問工作班成員參加的工作,對危險點分析與控制措施,回答不清楚,不到位,扣標準分的20%~30%; 4.檢修工作未嚴格履行工作票執行程序(簽發、許可、監護、間斷、延期、試運、終結)扣標準分的20%~50%; 5.運行操作未嚴格履行操作票的執行程序(接受操作預告、操作票“四審”、發布和接受操作任務、電氣模擬操作、實際操作、復核確認、匯報終結)扣標準分的20%~50% |
||
3.3 | 統計分析
(15分) |
15 | 班組每月對“兩票”執行情況進行統計、分析、點評,對存在問題提出整改建議 | 班組無月度分析此項不得分;月度分析質量不高扣標準分的10~30% | ||
4 | 6s管理 | 150 | ||||
4.1 | 員工行為
(15分) |
15 | 1.員工著裝、精神狀態符合電力安全生產管理要求;
2.不發生違反勞動紀律的行為; 3.員工言行文明向上 |
1.在工作現場,員工未按電力安全生產管理要求進行著裝,每發現一例,扣標準分的20%;員工精神狀態不符合電力安全生產管理要求的(如:酗酒、困頓、工作精神不集中等),每發現一例,扣標準分的20%;
2.在工作現場,員工存在違紀行為(如:流動吸煙、做與工作無關事情、遲到、早退等),每發現一例,扣標準分的20%; 3.在工作現場,存在員工言行有失文明的行為(如:使用不禮貌語言、隨地吐痰、亂丟棄廢棄物、在公共區吵鬧、喧嘩等),每發現一例,扣標準分的20% |
||
4.2 | 辦公環境
(20分) |
20 | 1.辦公環境干凈、整潔,物品分類擺放、定置化管理;
2.各類辦公用品標識齊全、明確責任人; 3.文件柜、資料柜、更衣柜等柜內物品分類存放,保持整潔、美觀。文件盒擺放整齊,盒內有文件目錄,并與目錄對應; 4.辦公電腦等各種線纜捆扎牢固,顯示器、打印機等設備定置管理,辦公設備、消耗用品定位放置 |
1.辦公室環境不整潔,物品擺放不整齊,未按分類、定置管理要求擺放物品,每發現一項,扣標準分的10%;
2.辦公用品未明確責任人、無標示或標示不全的,扣標準分的10%; 3.文件柜、資料柜、更衣柜等放置不整齊,未進行標識且不正確,柜內物品放置無序的,每發現一項,扣標準分的10%; 4.文件盒未按要求進行區分,無目錄的,每發現一項,扣標準分的10%; 5.未對辦公電腦等各種線纜進行捆扎、顯示器、打印機等設備未定置管理,每發現一項,扣標準分的10% |
||
4.3 | 物品庫房
(25分) |
25 | 1.庫房環境干凈整潔;
2.物品分類擺放、定置化管理; 3.物品標識清晰、賬物相符; 4.班組備品、備件庫設專人管理,各種管理制度完善、齊全; 5.工具、物料貨架進行合理的功能分類,工具、物品的型號、規格、數量標識清楚,擺放整齊、合理; 6.嚴格執行物資進出登記制度、物資入庫驗收領取制度等相關制度,物品編號與帳卡一一對應 |
1.庫房環境不整潔,物品擺放不整齊,視情況扣標準分的10~30%;
2.物品未按分類、定置管理要求擺放,視情況扣標準分的10~30%; 3.物品標識不清晰,帳物不相符,視情況扣標準分的10~30%; 4.未設專人管理、各種管理制度不全,視情況扣標準分的10~30%; 5.工具、物料分類不合理,視情況扣標準分的10~30%; 6.未嚴格執行相關制度,未按要求進行碼放、編號的,視情況扣標準分的10~50% |
||
4.4 | 現場環境
(30分) |
30 | 1.生產現場責任區域做到“四無”(無垃圾、無雜物、無積水、無油污);
2.地面、平臺、通道平整、完善、無障礙,照明符合要求; 3.安全防護設施齊全、無損壞現象; 4.安全警示標識清晰,安全設施標準化劃線正確、齊全; 5.各種設施、物品放置地點有定置標識牌,標示牌上注明責任單位、責任人、名稱等內容; 6.臨時性的物料存放要有規劃,有標準 |
1.責任區域未做到“四無”的,視情況扣標準分的10~50%;
2.地面、平臺、通道不平整、失修、存在障礙,或照明不符合要求的,視情況扣標準分的10~30%; 3.安全防護設施不符合要求,存在缺失、損壞現象,視情況扣標準分的10~30%; 4.安全警示標識不清晰、不完善,安全設施標準化劃線不正確、有破損的,視情況扣標準分的10~30%; 5.物品存放無標準、無要求,過于隨意,不符合定置管理要求,無標識牌的,視情況扣標準分的10~30%; 6.臨時性物料存放無規劃、無標準,隨意擺放,視情況扣標準分的10~30% |
||
4.5 | 生產設備
(30分) |
30 | 1.生產設備外觀整潔,無積灰、積油、積水及跑冒滴漏現象;
2.生產設備(設施)標識清晰,無破損、模糊等現象; 3.設備著色符合集團公司安全設施標準化的相關要求; 4.轉動設備的轉向指示、設備管道介質導向指示正確、清晰; 5.安全警示線規范、齊全、完整,達到可視化管理 |
1.生產設備(設施)外觀不整潔,存在積油、積灰、積水及跑冒滴漏現象的,視情況扣標準分的10~30%;
2.生產設備(設施)標識不清晰,存在破損、模糊等現象,視情況扣標準分的10~20%; 3.設備著色不符合集團公司安全設施標準化相關要求的,視情況扣標準分的10~30%; 4.轉動設備的轉向指示、設備管道介質導向指示不正確、模糊的,視情況扣標準分的10~30%; 5.安全警示線不全、破損的,視情況扣標準分的10~20% |
||
4.6 | 檢修作業現場
(30分) |
30 | 1.檢修區域按要求實行封閉管理;
2.安全防護設施完善,標識清晰; 3.作業環境整潔、有序; 4.檢修工器具、設備零部件擺放實行分類、定置管理,擺放整齊; 5.機組大、小修,制定檢修現場物品擺放定置圖,工具箱、柜內工器具擺放整齊,標識齊全; 6.檢修現場地面無污染,無雜物,物品不得占用通道,作業區域的地面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 7.檢修作業完畢后,及時清理工作現場,設備修后著色、環境衛生等達到6s管理要求 |
1. 應實行封閉管理的檢修區域未按要求實行封閉管理,視情況扣標準分的10~30%;
2.安全防護設施不完善,標識不清晰,視情況扣標準分的10~20%; 3.作業環境不整潔、無序的,視情況扣標準分的10~20%; 4.檢修工器具、設備零部件擺放未按要求實行分類、定置管理,未擺放整齊,視情況扣標準分的10~30%; 5. 機組大、小修,檢修現場未制定物品擺放定置圖,現場工具箱、柜內工器具擺放不整齊,標識不齊全的,視情況扣標準分的10~30%; 6.檢修現場地面未進行保護,污染地面,占用通道等的,視情況扣標準分的10~30%; 7.檢修作業完畢后,未進行清理工作,設備修后著色、環境衛生等未達到6s管理要求的,視情況扣標準分的10~30% |
||
5 | 教育與培訓 | 110 | ||||
5.1 | 教育培訓資料
(20分) |
20 | 1.企業每年公布的有效規程、制度、標準清單所列內容,應保管齊全;
2.運行班組應至少配置以下紙質資料(如:安規、系統圖、運行規程等); 3.檢修班組應至少配置以下紙質資料(如:安規、設備及檢修臺帳;設備系統圖;檢修圖紙和資料等) |
1.班組無相關的規程、制度、標準、資料的不得分;
2.班組應配備的紙質資料不全的,視情況扣10~50% |
||
5.2 | 培訓計劃的制定與實施
(30分) |
30 | 1.班組應制定年度、月度安全教育培訓計劃;
2.培訓內容應結合本班組工作的實際,具有針對性; 3.培訓內容應按照培訓計劃的要求嚴格實施 |
1.未制定培訓計劃,本項不得分;
2.培訓內容未結合本班組的實際,缺乏針對性,扣標準分的30~50%; 3.未按計劃實施的,每缺一項扣標準分的10% |
||
5.3 | 安全培訓與
考試 (40分) |
40 | 1.全員應參加安規知識的培訓與考試;
2.按要求參加上級組織的“三種人”、觸電急救、心肺復蘇、消防等各類安全技能培訓和考試; 3.新入廠、轉崗、實習、臨聘、雇用人員等應進行班組級安全教育; 4.班組成員應正確掌握心肺復蘇、燙灼傷、創傷等急救方法以及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 5.加強對外來務工人員的安全教育培訓及安全技術交底; 6.涉及電焊、起重、電工、登高等特種作業人員要持證上崗; 7.運行值班員、熱控人員、繼電保護人員、化驗人員等應取得集團公司持上崗證 |
1.班組成員未參加安規知識培訓與考試的,不得分,每缺一人次扣標準分的20%;
2.班組成員未參加相關知識培訓與考試的,不得分,每缺一人次扣標準分的10%; 3.未進行安全教育培訓或考試不合格即安排上崗工作者,本項不得分, 加扣標準分的50%;無培訓學習記錄本項不得分,記錄不全扣標準分的30%; 4.現場詢問,不能正確掌握心肺復蘇、燙灼傷、創傷等急救方法以及消防器材使用方法的,每一人次扣標準分的10%;3人及以上不掌握的,不得分; 5.對外來務工人員未進行安全教育培訓及安全技術交底的,本項不得分; 6.特種作業人員沒有取得特種作業資格證書或未按期進行年檢的,每人次扣標準分的30%; 7.相關人員未取得集團公司上崗證,每人次扣標準分的10% |
||
5.4 | 技能提升
(20分) |
10 | 1.班組積極組織開展崗位練兵、qc小組、技術攻關、合理化建議等活動,并做好活動記錄; | 1.未開展崗位練兵、qc小組、技術攻關、合理化建議等活動的扣標準分的30%;開展上述活動的本項得滿分,在上級評比中獲獎的加本項標準分的40~80%; | ||
10 | 2.班組積極開展專業分析、崗位分析、異常分析、事故預想、技術問答等活動; | 2.班組未開展專業分析、崗位分析、異常分析、事故預想、技術問答等活動的不得分,活動質量不高的,視情況扣標準分的20~50%; | ||||
3.班組創新管理,取得實效,并得到推廣; | 3.在集團公司、省級得到推廣,加5.4項標準分的50%;在分公司得到推廣,加5.4項標準分的30%;在全廠得到推廣,加5.4項標準分的20%; | |||||
4.組織班組成員參加國家、集團公司以及上級單位舉辦的各類技術比武,提高人員業務素質和專業技術水平 | 4.獲得國家級獎勵的,加5.4項標準分的50%;獲得省部級及集團公司級獎勵的,加5.4項標準分的30%;獲得地市級及分子公司獎勵的,加5.4項標準分的20% | |||||
6 | 目標任務 | 100 | ||||
6.1 | 分解與確認
(40分) |
40 | 1.按照四級控制的原則并結合本班組實際情況,分解安全生產目標(指標),確保每人有指標;
2.班組分解目標應符合上級下達的目標及有關的要求,并應予以量化; 3.班長(單元長、機組長)與班組成員應簽訂安全生產責任書 |
1.未制定、分解班組安全生產目標,不得分;
2.制定的目標與上級下達的目標不符或低于上級目標,不得分; 3.班長(單元長、機組長)未與班組成員簽訂安全生產責任書,不得分;每缺簽一人扣標準分的10% |
||
6.2 | 實施
(40分) |
40 | 1.根據安全目標責任書的內容,制定切實可行的保證措施;
2.應按月對目標(指標)和相應工作計劃及完成情況進行監測、分析,發現偏差及時采取有效措施 |
1.沒有制定保證措施的本項不得分;保證措施不具體,缺乏可操作性、針對性,扣標準分的30~50%;
2.沒有按月對目標(指標)進行分析和糾偏,本項不得分 |
||
6.3 | 績效
(20分) |
20 | 完成目標(指標)和相應工作計劃內容 | 未完成月度或年度目標(指標)和相應工作計劃內容的,扣標準分的20~50%; | ||
合計 | 800 |
第五條集團公司發電企業班組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管理辦法另行制定。
第六條本標準由集團公司安全生產部負責解釋,自下發之日起執行。
篇3:安全生產標準化試題
安全生產標準化-試題
一、填空題(共30分 每題2分)
1、新《煤礦安全生產標準化考核定級辦法(試行)》(以下簡稱《定級辦法》)和《煤礦安全生產標準化基本要求及評分方法(試行)》(以下簡稱《評分辦法》)于起試行
2、煤礦安全生產標準化等級分為個等級,每個等級的有效期均為年患排查。
3、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工作責任體系,由全面負責,分管負責人負責分管范圍內的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工作。
4、事故隱患排查范圍覆蓋生產各和各崗位。
5、礦井應每天至少進行 1次井下全面測風。
6、煤礦防治水堅持“、、、”基本原則,做好雨季“三防”,礦井、采區防排水系統健全。
7、回采工作面安裝、初次放頂、強制放頂、收尾、回撤、過地質構造帶、過老巷、過煤柱、過冒頂區、以及托偽頂開采時,須制定并組織實施。
8、掘進工作面在過、、、和巖性突變地帶等應有針對性措施。
9、提升系統能力滿足礦井需要。
10、職業病危害因素、、符合規定要求。
二、判斷題(共10分每題1分)
1、二級、三級標準化申報煤礦的初審和考核定級部門由省級煤礦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主管部門確定。()
2、每年初礦長要組織各分管負責人和相關業務科室、區隊進行年度安全風險辨識。()
3、礦長每月至少組織開展一次覆蓋生產年各系統和各崗位的事故隱患排()
4、礦井每年進行1次通風能力核定;每10天至少進行1次井下全面測風。()
5、水文地質基礎工作應對井田范圍內及周邊礦井采空區位置和積水情況進行調查分析并做好記錄,制定相應的安全技術措施。()
6、“一炮三檢”是指裝藥前、裝藥后、放炮前檢查放炮地點瓦斯濃度。( )
7、機電小型電器設備完好率不低于90%。()
8、道岔尖軌尖端與基本軌密貼,間隙不大于2mm。()
9、職業健康監護應做好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人員職業健康檢查和崗位調整工作。()
10、礦井必須按規定提取安全培訓經費,做到專款專用。()
三、選擇題(共20分每題1分)
1.礦領導值班帶班情況統計表由礦井()部門進行匯報。
a.生產 b.調度 c.安監
2.應急預案及演練、災害預防和處理計劃的實施由()組織。
a.礦長 b.總工程師 c.安全礦長
3.4、煤礦企業一般從業人員每年必須接受不少于()學時的再培訓。
a.72 b.48 c.20
4.礦井應每()進行一次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
a.年 b.季度c.月
5.在用運輸設備綜合完好率不低于()。
a.95% b 90% c.85%
6.礦長()至少組織分管負責人及安全、生產、技術等業務科室、生產組織單位區隊開展一次覆蓋生產各系統和各崗位的事故隱患排查。
a.年 b.季度 c.每月
7.地質災害防治與測量體系:采煤工作面進、回風巷超前支護距離不小于()20m。
a.50mb.10m c.20m
8.礦井每年進行1次通風能力核定;每( c )至少進行1次井下全面測風。
a.周 b.旬c.10天
9.連續停工停產()以上的煤礦復工復產前,開展1次專項辨識。
a、一個月 b、二個月 c、三個月
10.煤礦安全生產標準化等級分為3個等級,每個等級的有效期均為()。
a、一年 b、二年 c、三年
四、問答題(共40分)
1、井工煤礦安全生產標準化專業內容包含哪些專業,分值分別為多少
2、采煤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是
煤礦安全生產標準化試題 (答案)
姓名:得分:
一、填空題(共30分 每題2分)
1、新《煤礦安全生產標準化考核定級辦法(試行)》(以下簡稱《定級辦法》)和《煤礦安全生產標準化基本要求及評分方法(試行)》(以下簡稱《評分辦法》)于(2022年7月1日)起試行
2、煤礦安全生產標準化等級分為(3)個等級,每個等級的有效期均為(3)年患排查。
3、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工作責任體系,由(礦長)全面負責,分管負責人負責分管范圍內的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工作。
4、事故隱患排查范圍覆蓋生產各(系統)和各崗位。
5、礦井應每(10)天至少進行 1次井下全面測風。
6、煤礦防治水堅持“預測預報、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基本原則,做好雨季“三防”,礦井、采區防排水系統健全。
7、回采工作面安裝、初次放頂、強制放頂、收尾、回撤、過地質構造帶、過老巷、過煤柱、過冒頂區、以及托偽頂開采時,須制定(安全技術措施)并組織實施。
8、掘進工作面在過老空區、老巷、斷層、(破碎帶)和巖性突變地帶等應有針對性措施。
9、提升系統能力滿足礦井(安全)生產需要。
10、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地點、監測(周期)、監測方法符合規定要求。
二、判斷題(共10分每題1分)
1、二級、三級標準化申報煤礦的初審和考核定級部門由省級煤礦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主管部門確定。(√)
2、每年初礦長要組織各分管負責人和相關業務科室、區隊進行年度安全風險辨識。(×)
正確答案:年底
3、礦長每月至少組織開展一次覆蓋生產年各系統和各崗位的事故隱患排查。(√)
4、礦井每年進行1次通風能力核定;每10天至少進行1次井下全面測風。(√)
5、水文地質基礎工作應對井田范圍內及周邊礦井采空區位置和積水情況進行調查分析并做好記錄,制定相應的安全技術措施。(√)
6、“一炮三檢”是指裝藥前、裝藥后、放炮前檢查放炮地點瓦斯濃度。(× )
7、機電小型電器設備完好率不低于90%。(×)
正確答案:95%
8、道岔尖軌尖端與基本軌密貼,間隙不大于2mm。(√)
9、職業健康監護應做好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人員職業健康檢查和崗位調整工作。(√)
10、礦井必須按規定提取安全培訓經費,做到專款專用。(√)
三、選擇題(共20分每題1分)
1.礦領導值班帶班情況統計表由礦井(b )部門進行匯報。
a.生產 b.調度 c.安監
2.應急預案及演練、災害預防和處理計劃的實施由(a )組織。
a.礦長 b.總工程師 c.安全礦長
3.4、煤礦企業一般從業人員每年必須接受不少于( c )學時的再培訓。
a.72 b.48 c.20
4.礦井應每(a )進行一次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
a.年 b.季度c.月
5.在用運輸設備綜合完好率不低于(b )。
a.95% b 90% c.85%
6.礦長(c )至少組織分管負責人及安全、生產、技術等業務科室、生產組織單位區隊開展一次覆蓋生產各系統和各崗位的事故隱患排查。
a.年 b.季度 c.每月
7.地質災害防治與測量體系:采煤工作面進、回風巷超前支護距離不小于(c )20m。
a.50mb.10mc.20m
8.礦井每年進行1次通風能力核定;每( c )至少進行1次井下全面測風。
a.周 b.旬c.10天
9.連續停工停產(a )以上的煤礦復工復產前,開展1次專項辨識。
a、一個月 b、二個月 c、三個月
10.煤礦安全生產標準化等級分為3個等級,每個等級的有效期均為(c )。
a、一年 b、二年 c、三年
四、問答題(共40分)
1、井工煤礦安全生產標準化專業內容包含哪些專業,分值分別為多少
答:包含以下十一個專業:采煤專業9分、掘進專業9分、機電專業9分、運輸專業8分、通風專業16分、地質災害防治與測量專業11分、安全風險分級管控10分、事故隱患排查治理10分、職業衛生6分、安全培訓和應急管理6分、調度和地面設施6分。
2、采煤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是
答:(1)礦井全年原煤產量超過礦井核定生產能力110%的,或者礦井月產量超過礦井核定生產能力10%的; (2)礦井開拓、準備、回采煤量可采期小于有關標準規定的最短時間組織生產、造成接續緊張的,或者采用“剃頭下山”開采的;(3)超出采礦許可證規定開采煤層層位或者標高而進行開采的; (4)超出采礦許可證載明的坐標控制范圍而開采的;(5)擅自開采保安煤柱的; (6)采煤工作面不能保證2個暢通的安全出口的; (7)高瓦斯礦井、煤與瓦斯突出礦井、開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煤層(薄煤層除外)礦井,采煤工作面采用前進式采煤方法的;(8)圖紙作假、隱瞞采煤工作面的;(9)未配備分管生產的副礦長以及負責采煤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