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場規章制度
商場規章制度
一、商場營業時間:10:00-22:00(周日-周四),10:00-22:30(周五、周六),特殊節假日下班時間會延長。
二、營業員對帳時間:每天早上11:30前,各專柜當班營業員至服務臺對帳,須簽字確認,逾期未對,每次處以20元罰款。
三、專柜結算員與財務部對帳時間:每月5日開始對帳,對上月1日至30日的貨款。
四、營業員用餐時間規定:中餐時間:11:00-12:30;晚餐時間:17:00-18:30,就餐時間每人不超過30分鐘。
五、營業員上下班、就餐時間要嚴格遵守商場的規定,并交排班表到值班經理處,沒有特殊情況不能隨便調班。
六、營業前各營業員須穿工衣、戴工牌于早上9:20分員工通道門口集合,列隊進入商場參加早會,并于9:55前做完清潔(一樓男洗手間10:00前不對外,一樓營業員可去一樓洗手間洗拖把)。
六、營業員進出商場、調貨等必須經由員工通道,接受防損員檢查;調出貨品3件或以上須到填寫《***貨品放行單》,經批準,由員工通道防損員檢查核實后方可放行;1-2件貨品調出亦需到員工通道處登記。
七、營業結束前15分鐘商場播放清場音樂,營業員應站在指定位置參加送賓儀式。正確的做法是:身體微向下傾斜,面帶笑容及愉悅的聲音說:“謝謝您的光臨!歡迎下次再來!”
八、開發票處設在服務臺,購買內一個月內可開具發票。
篇2:商場管理制度
第一篇:商場管理制度
商場管理規章制度
一、各業主應當及時做好人員、物資和管理等方面的營業準備,保證按時開始營業。
二、各業主在該房屋/鋪位開始營業之前,應當取得所有必需的政府批準、登記或許可證明文件,并確保該等證明文件在商業合作期間內完全合法有效,否則,由各業主自行承擔一切責任。各業主必須在廣場要求的期限內按照其營業類型提交證明文件,該等證明文件包括但不限于下列文件:
(一)營業執照;
(二)稅務登記證
(三)企業法人代碼證
(四)法定代表人身份證
(五)衛生許可證
(六)治安許可證
(七)產品質量檢驗合格證
三、營業人員
3.1該房屋/鋪位的營業人員有各業主自行聘用和管理,各業主應當對營業人員進行必要的崗位技能和職業道德培訓。各業主保證其聘用的營業人員服從廣場管理,遵守本商場管理規定。營業人員不服從廣場管理,或者違反商場其他管理規定的,視為各業主未能履行保證,公司有權追究各業主的責任。
3.2各業主指定房屋/鋪位的負責人,代表各業主處理該房屋/鋪位日常事務,并負責與廣場聯絡。房屋/鋪位負責人更換后,各業主應當及時以書面形式通知廣場,否則因此產生的不利后果由各業主自行承擔。
3.3各業主應當及時將營業人員的身份證、個人履歷、委派證書以及有關政府部門要求有關從業人員必須取得的資格證明或證書提交廣場備案。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該等備案并不表示廣場愿意或者應當對各業主營業人員的行為承擔任何責任,各業主營業人員的行為所產生的責任一概由各業主承擔。
3.4廣場對營業人員實行識別證管理制度。各業主營業人員到崗前,各業主應當為其申請辦理《營業人員識別證》。《營業人員識別證》是營業人員出入商場和上崗營業的憑證,營業人員必須按規定佩戴。營業人員離職后,各業主應當立即收回識別證并及時交回廣場管理部門,各業主未及時交回識別證或者識別證被他人冒用,致使各業主遭受損失的,由各業主自行承擔,致使廣場或者商場內其他商家遭受損害的,由各業主負責賠償。識別證管理辦法由廣場另行制定。
四、營業時間
4.1各業主在合同約定的房屋/鋪位裝修期滿后,應當立即開始在該房屋/鋪位營業。
4.2該房屋/鋪位日常營業作息時間為根據商場實際情況,有權對該日常營業作息時間進行調整。
4.3營業作息時間屆至前半小時內,各業主營業人員必須全部到崗,營業作息時間屆至后,各業主應當立即開店營業;營業作息時間結束后,各業主應立即關店休業,營業人員必須在半小時內離開商場。
4.4各業主臨時申請加班的,需提前三小時向廣場管理部門提出書面申請,經廣場管理部門書面同意后方可執行;除臨時加班情況以外的其他申請延長營業時間的,應當提前3天提出書面申請并經廣場管理部門書面同意。
4.5各業主應當保持該房屋/鋪位的連續營業,非經廣場書面同意,或者除非廣場另有臨時通知,不得擅自停止營業。
五、名稱與標識
5.1各業主應當在廣場同意的位置安裝店招,標明合法有效的名稱或者標識。
5.2各業主在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時,應當提供真實、合法的名稱和標識,不得借用或者假冒其他企業的名稱或標識,也不得使用其他非法名稱,其銷售產品發票上的公章應與房屋/鋪位商業合作商相對應。
5.3各業主在從事經營活動和進行廣告宣傳時,為了說明該房屋/鋪位地址的需要,各業主可以使用廣場或者本商場的名稱。在任何時候,在任何情況下,無論因為何種原因,各業主均不得使用“百腦匯電子時代廣場”和“百腦匯”商標,除非各業主依法取得使用許可。
5.4各業主變更名稱、標識后,應當立即書面告知廣場,并提交有關變更的書面文件給廣場備案。
六、(更多請搜索)商品與服務的質量
6.1各業主銷售的商品必須具有合法來源并具備法律規定的銷售條件,不得銷售走私物品或者法律限制或者禁止銷售的其他物品。
6.2各業主應當建立并執行嚴格的進貨檢查驗收制度,驗明商品的合格證明和其他標識,并保證商品標準符合法律規定。
6.3各業主銷售的商品和提供的服務必須符合法律規定的質量標準,不得摻雜、摻假,不得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不得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不得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等質量標志,不得偽造產地,不得偽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廠名、廠址,不得銷售國家明令淘汰并停止銷售的產品和失效、變質的產品。
6.4各業主應當保證在正常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情況下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應當具有的質量、性能、用途和有效期限。
6.5各業主應當保證在正常使用商品或者服務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各業主對可能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商品和服務,應當向消費者作出真實的說明和明確的警示,并說明和標明正確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方法以及防止危害發生的方法。各業主發現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存在嚴重缺陷,即使正確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仍然可能對人身、財產安全造成危害的,應當立即向有關行政部門報告和告知消費者,并采取防止危害發生的措施。
6.6為維護、提升甲乙雙方的形象,以達成共同健康發展之目的,各業主有義務提升自身及其雇員的整體服務質量,保障商場及商家的信譽,如有顧客投訴至廣場,各業主則須根據《商業合作合同》中附件一之相關約定向廣場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
七、價格管理
7.1各業主銷售商品和提供服務,應當按照政府價格主管部門的規定明碼標價,注明商品的品名、產地、規格、等級、計價單位、價格或者服務的項目、收費標準等有關情況。各業主不得在標價之外加價出售商品,不得收取任何未予標明的費用。
7.2各業主不得有下列不正當價格行為:
(一)與商場內商家相互串通,操作市場價格,損害其他商家或者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二)為了排擠競爭對手或者獨占市場,以低于成本的價格傾銷,擾亂商場內正常的經營秩序,損害其他商家的合法權益;
(三)捏造、散布漲價信息,哄抬價格,推動商品價格過高上漲,損害消費者利益;
(四)利用虛假的或者使人誤解的價格手段,誘騙消費者與其進行交易;
(五)采取抬高等級或者壓低等級等手段收購、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變相提高或者壓低價格;
(六)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牟取暴利;
(七)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的其他不正當價格行為。
八、宣傳促銷
8.1各業主應當提供有關商品或者服務的真實信息,不得進行虛假宣傳,欺騙或者誤導消費者,在銷售商品和提供服務時對有關商品或者服務的質量和使用方法等問題的詢問,應當作出真實、明確的答復。
8.2各業主應積極配合廣場進行商場整體促銷活動,并按照事先承諾的品種、型號、價格和數量等提供促銷商品或者提供其他資源。
8.3各業主不得從事任何形式的不正當競爭行為。各業主的宣傳、促銷活動妨礙其他商家正常經營或者涉嫌不正當(包括但不限于拉客、黃牛等)競爭的,即使該等促銷活動已經獲得廣場同意,廣場也有權采取任何合理、必要的措施予以制止。
8.4各業主在本商場內進行宣傳、促銷活動,必須事先征得廣場的書面同意,并將具體的促銷方案提交廣場備案。
8.5各業主進行宣傳或者促銷合同,需要使用廣場的名稱、標識、圖案、包裝、名冊或者數據等資料的,應當事先征得廣場書面同意,并且應當按照廣場的規定交納許可使用費。
九、消費者權益
9.1各業主應當遵守法律,依法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9.2各業主銷售商品和提供服務,應當依法向消費者出具購貨憑證或服務單據。
9.3各業主不得以格式合同、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規定,或者減輕、免除其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應當承擔的民事責任
9.4各業主不得對消費者進行侮辱、誹謗,不得搜查消費者的身體及其攜帶的物品,不得侵犯消費者的人身自由。
十、售后服務
10.1各業主應當按照約定向消費者履行售后服務義務,該等約定違背法律規定的,應當按照法律的規定履行售后服務義務。
10.2各業主應當向消費者提供自己和其他售后服務者的真實名稱、地址和聯系方式。
10.3各業主應當及時履行售后服務義務。消費者因商品、服務質量或者其他原因向廣場對各業主提出投訴后,各業主應當在廣場規定的期限內予以妥善處理。各業主理解并明確同意,各業主對該等投訴未予即時、妥善處理的,廣場有權在不事先通知各業主的情況下自行作出處理,因此產生的費用由各業主承擔。
10.4各業主理解并明確同意,各業主對消費者的人身或者財產造成損害的,由各業主獨立處理并獨立承擔全部責任。廣場因此被追究責任或者商譽受損的,各業主應當向廣場支付相當于本合同約定保證金的賠償金,廣場實際損失超過該等賠償金的部分,各業主仍予以賠償。
十一、商品陳列
11.1各業主有權自主決定該房屋/鋪位的布局風格和商品陳列,但是如果該等布局或陳列不合理、不正當或者與商場的整體氛圍明顯不符,廣場有權要求各業主改進。
11.2各業主在該房屋/鋪位的商品陳列和物品擺放應當整齊、有序,商品陳列或者物品擺放雜亂無章,明顯有礙觀瞻的,廣場有權要求各業主改進。
十二、資源使用
12.1各業主理解并明確同意,本合同僅授予各業主在約定期限內使用該房屋/鋪位的權利,各業主需要使用該房屋/鋪位以外的其他部位時,必須事先征得廣場的書面同意。
12.2各業主未經廣場書面同意,不得擅自占用該房屋/鋪位以外的部位進行經營、張貼、宣傳、促銷等活動或者堆放物品,不得在該房屋/鋪位外招攬、爭搶客源。
12.3廣場保留除已提供房屋/鋪位外的商場內其他部位、空間的所有權利,各業主需要使用該等部位、空間的,應當與廣場簽訂書面的商業合作合同,并支付相關費用。
十三、代理資格
13.1各業主代理銷售其他企業產品的,應當取得該企業授權的合法有效的代理資格證書,并將該等證書及時提交廣場備案。
13.2各業主假冒他人代理名義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廣場有權要求各業主立即改正,因此所產生的責任,由各業主自行承擔。
十四、與《商業合作合同》的關系
14.1本規章制度與《商業合作合同》共同組成一份完整的合同,并取代在此之前甲、乙雙方以口頭、書面或其他任何形式達成的任何與合同主題有關的正式或非正式的協議或表示。
14.2本合同的效力從屬于《商業合作合同》的效力,《商業合作合同》無效、解除或者終止的,本合同無效、解除或者終止。本合同沒有約定的,依照《商業合作合同》的約定處理;本合同與《商業合作合同》的約定不一致的,以《商業合作合同》的約定為準。
第二篇:商場管理制度(1)
商場管理制度
一商場服務承諾
(1)維護商場經營秩序,保證商場正常活動的順利開展
(2)維護商戶合法正當權益,及時處理商戶的投訴
(3)急商戶所需,幫商戶所需,解商戶所難,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務。
(4)及時公正解決商戶之間的爭議或糾紛
(5)保持商場內公共區域及周邊環境的清潔衛生
(6)定期征詢商戶的意見,不斷改進工作方法,提高服務工作質量
(7)對商戶開展的正常經營活動給予大力的支持和幫助
二、商場交易須知
(1)遵守國家及政府的法律法規和商場各項管理規定,依法經營,禮貌待客。
(2)本著“顧客為上,信譽第一”的經營宗旨,文明經營,禮貌待客。
(3)本著“公平競爭”的經營原則,不搞惡性競爭,嚴禁強買強賣,嚴禁欺行霸市。
(4)自覺維護商場的經營秩序,不進行與經營無關的活動
(5)認真貫徹執行各項消防法規,自覺做好消防的安全工作
(6)自覺維護本商鋪及公共區域的衛生清潔
三、評選“文明商鋪”條件
(1)經營者符合法定經營資格,依法領取《營業執照》或《經營許可證》,亮證經營,經營人員、范圍與證照相符,懸掛證照規范。
(2)經營者沒有制造經營銷售假冒偽劣產品和禁品。明碼標價率100
篇3:商場員工的培訓與離職制度
商場員工的培訓與離職制度
第一條所有新進員工、在職員工特別是有專門技能要求的員工,均需過經過培訓才能上崗。
第二條公司通過培訓,來幫助員工了解公司發展狀況;了解公司的基本政策,規章制定;掌握勝任工作的技能和方法,從而達到“一次一位同事,一次一個商場,一次一位顧客”的目的。
第三條培訓內容分為教育和訓練兩方面,教育偏重于觀念,而訓練則偏重于操作實務。兩者有機的結合起來,才能達到培訓的目的。
培訓的內容:
一、新進員工的培訓內容及方法
1、對新進員工給予友善的歡迎,使他們有賓到如歸的感覺。
2、介紹公司主要領導、同事、和工作環境,工作條件。
3、介紹公司的人事政策、經營理念、規章制度;著重介紹公司的給薪計劃、升遷計劃。
4、介紹所應聘的職務必須具備的素質要求、技能特長、行為準則。
5、當場發放與其工作有關的說明書、考核標準與考核表,讓他們有遵循的軌跡,依樣去做,按部就班,將失誤減至最少。
6、分組討論,讓新進員工暢談各自的感想、感受;提出自己的點子或設想,疑問及要求;并請有關資料人士給予指導和解答。
7、現場參觀,熟悉環境。
實際操作,模擬訓練。
二、老員工的培訓內容及方法
1、首先應對老員工的能力和素質、思想和表現作一次調查,找到培訓的重點或必要點。調查的方法從如下幾個方面著手:能力、素質、人際關系、知識、技術、態度。
2、調查了解之后,就必須針對重點進行再教育。教育的內容會有許多的不同,可從黨見的缺點開始訓練。老員工常常會出現這樣的缺點:
(1)對工作部門整體性的工作內容理解不足,缺乏主動性;
(2)忘記了基本方法,我行我素;
(3)對改善工作的努力不夠,總說“照著指示做,可以吧!”
而不愿多投入。
(4)時間管理不徹底。工作一定要在規定的期限內完成。這是工作準則。老員工因為在公司服務時間長,易產生惰性,沒有時間觀念。
(5)人際關系處理不恰當、合作協調能力差、不服從主管指揮。
3、當公司每一項新的政策、新的制度出臺時,應及時對老員工進行培訓,以期達到自覺執行的目的,或對公司的有關政策和發展趨勢有較深的了解。
第四條各種培訓之舉辦,應盡量以不影響工作為原則。
第五條從業人員之受訓成績及資歷可提供人力資源部作為年度考核,晉升之參考。
離職
第一條公司希望所有員工在風采工作的經歷是一段有益的經驗,并希望所有員工都是本商場事業的合作伙伴。公司并不愿意解雇任何一位員工,但若出現下列情況之一,公司將會考慮終止與某位員工的聘用:
一、自動提出辭職申請的;
二、觸犯了公司有關規章制度,其情節或過失已經達到了開除或解聘條件的。
三、違反了公司有關規章制度,其情節或過失已經達到了開除或解聘條件的。
第二條凡員工辭職,部門主管以上人員須提前一個月,其它人員提前15天填寫《離職申請書》,通知直接上級主管或人力資源部。辭職的審批程序按照《權責劃分表》及本制度第二章第四條執行。
第三條核準辭職后,應即辦理交接手續,依次辦完《離職通知書》所列“應辦事項”,憑此單到財務中心結算工資。交接手續完全者,公司原銀奉還行為保證金及《經濟擔保書》;交接手續不清楚者,兩個月后交還。
如辭職未經核準,或交接手續不清楚,即擅自離職者,以免職處理。
第四條凡因第一條二項、三項而被公司解聘、開除者,由人力資源部填發《離職申請書》、《離職通知書》,經核準后交離職人,依次辦理完所列“應辦事項”后,憑單到財務中心結算工資,但行為保證金及《經濟擔保書》一律不退。
免職處理人員離職后,一律不退還行為保證金及《經濟擔保書》。
第五條如果公司因為裁減人員而解雇員工,公司給予七天有薪水預告期,讓其另謀工作;在交接手續清楚的前提下,離職前一天,公司退還行為保證金和《經濟擔保書》;在公司服務滿一年的人員,發滿最后服務月份之薪水;不滿一年的按實際上班天數(包括預告期七天)計算薪水。
第六條所有離職人員在離開公司后,有義務繼續為公司保守商業機密;如因漏露了機密或其它報復行為致使公司受到損害,本公司有權依法追究當事人的責任并索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