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兒童上網調查報告
少年兒童上網調查報告
一、調查
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fā)展,上網已在學生中形成了一股熱潮,特別是高年級學生。為了更好地了解互聯(lián)網對少年兒童的學習、生活的影響、迷戀網絡的原因,我們于20xx年XX月,對學校四--六年級的學生上網情況作抽樣調查問卷,測查結果見表1、表2、表3。
表1四年級學生上網情況抽樣調查統(tǒng)計表
性別人數(shù)比率上網主要地點上網主要目的
網吧校電腦房其他打游戲聊天交友資料查詢
男生26%17%16、7%65%33%25%26%
女生11%0%22、2%76%11%11%37%
表2五年級學生上網情況抽樣調查統(tǒng)計表
性別人數(shù)比率上網主要地點上網主要目的
網吧校電腦房其他打游戲聊天交友資料查詢
男生72%44%35%50%38、7%27%
女生60%1、2%50、5%48%12%55%22%
表3六年級學生上網情況抽樣調查統(tǒng)計表
性別人數(shù)比率上網主要地點上網主要目的
網吧校電腦房其他打游戲聊天交友資料查詢
男生87%57%36、7%25、7%53、3%35%23%
女生67%3、2%34、2%66%12、1%27、1%21、8%
從抽樣調查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
1、對于上網,學生隨著年級的升高,基本上都會上網,熟練上網的比率也越來越高,且男生多于女生。
2、上網的目的,主要是玩游戲、交朋友、聊天,其次才是閱讀或查資料,高年級一部分學生也有意或無意地進入過不良網站。
3、在網絡中迷戀的、家庭氛圍過于壓抑的那些學生大多選擇去網吧上網。
4、學生上網時間,一般選擇在雙休日、放學回家時,平均每星期上網時間為2-3小時,做到有節(jié)制與適度;但有15%的學生癡迷于網絡之中,難以自拔,每星期上網時間至少7小時,幾乎是天天想去。
5、對于上網的感覺,有85%的學生覺得開心、舒暢、爽、刺激。
6、上網的經濟來源,65%的是來自于父母給的零用錢或壓歲錢,2、5%的是向同學借的,還有32、5%選擇其它,不愿細說。
7、父母懂得網絡知識的只有38%;對于孩子上網,持支持、理解態(tài)度的不多,僅僅為20、6%,大多家長是見網色變,禁止孩子上網。
二、對策
(一)從學校方面出發(fā)
1、加強思想教育
網絡帶給了少年兒童巨大而無行的積極因素,也給他們帶來了很多嚴重的消極影響。小學生由于年齡少,辨別能力差,自制力、意志力都有待于進一步增強。作為教育者,應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使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同時進行意志力、控制力、責任心的培養(yǎng),加強自律與他律,使他們具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辨別能力。自律,就是讓學生從內部向自己施加準則與控制。著名教育家朱智賢教授指出:離開了兒童心理發(fā)展的內因或內部矛盾,教育這個外因或外部矛盾是無法起作用的。蘇霍姆林斯基也指出:只有激起學生去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教育。因此,在矯治學生癡迷網絡的行為時,讓他們自我教育,進行自律是很重要的。但是,要真正讓癡迷于網絡中的學生自拔卻不是一件易事,除了對學生加強自律,進行自我教育外,還必須讓他們進行他律,對他們的外部施加準則與控制。
2、把電腦作為研究性學習的工具
對于學生的思想教育,除了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還要以活動訓練為載體,讓學生通過對人物采訪、辯論會、資料查詢等活動,發(fā)揮他們的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他們在活動中說說、看看、查查、寫寫,從而達到潛移默化的教育效果。由于活動中學生是以主體活動者的角色出現(xiàn),而不是旁觀者,他們始終參與活動進程。因此,學生有了獨特的親身感受,才會不知不覺中明白了網絡所帶給他們的精彩,也清楚了上網應有所選擇與控制,進而達到自我克制的目的。在學校的網站向全體同學發(fā)出倡議書,倡議全體少先隊員:①不進網吧玩游戲;②進網吧上網必須征得家長同意;③上網要上健康網。
3、以愛感染學生學校是塑造學生人格的場所,無論孩子在家庭中有多么特殊,在學校里他們都是平等的,一視同仁的。特別是對于離異家庭的孩子,教師首先應了解他們的現(xiàn)狀,擬定教育方案,加強愛的'教育,發(fā)揮班集體的作用,在生活、學習、同學交往上給他們多加關心和照顧。對于弱勢群體,我們組織活動小組,在他們的生日開展祝賀活動,贈送生日禮物;做好家訪工作,促進家庭和睦氣氛的形成。召開家長會,提高家長素質,科學教育自己的孩子,給孩子多一點兒精神上的愛。因為父母的思想品德、情操性格、文化素養(yǎng)和生活方式等,都會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4、轉換教師角色
據(jù)調查研究,部分學生因為上網影響了學業(yè),根本原因并不在于網絡,而是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中、學習中出了問題。網絡對人的影響是因人而異的:那些學習上不成功,受老師訓斥比較多或缺少朋友的學生,他們很容易沉迷于虛擬的網絡世界中;而對生活、學習成功的學生則不會有太大影響。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孫云曉說:讓孩子在生活中獲得成功,是抵制不良信息的關鍵。因此,我們開設了木小論壇,提供學生與教師的交流平臺,把自己當作學生的朋友,學習的引路人,正確了解學生的年齡特征、心理特征,努力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
5、豐富課外活動
現(xiàn)在的小學生,除了教室、廁所、食堂,就是家庭,根本沒有活動的空間,就連雙休日,也不例外,他們除了學習還是學習。因此,為了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同學校達成一致意見:拓展了學生學習、生活的空間,減輕學業(yè)負擔,學校的電腦房每星期六對學生開放,有專門老師指導,讓學生查查資料,交流體會;另外,學校還組織了許多興趣組:如學生們喜歡的航模、繪畫、書法、彈琴、舞蹈、手工制作等,盡量把學生的課外生活豐富多彩起來,用健康有益的活動來抗擊不良信息的侵襲,少受網吧的引誘,促進身心健康。
(二)從家庭方面出發(fā)
1、正確對待網絡
從問卷前測中,我們發(fā)現(xiàn)家長對于網絡存在著兩種不同的態(tài)度:要么放任不管,要么嚴加管制,見網色變,其實這兩種態(tài)度都很極端,很偏面,不易于正確引導孩子上網。作為一個網絡時代的家長,要以全新的觀念面對網絡,以積極的態(tài)度引導孩子,既要看到網絡所帶來的積極影響,也要看到消極影響。在鼓勵、支持孩子上網的同時,也要監(jiān)督、控制孩子上網的內容和時間,因為孩子的鑒別力和自控力是有限的。對此現(xiàn)象,我們特與高年級班主任一起組織一次主題家長會--網絡時代中的家庭教育。為了防止少年兒童沉溺于網絡游戲而不能自拔,影響正常的學習和生活,家長應該與孩子建立安全上網規(guī)則:
①善于在網上學習,不瀏覽不良信息。
②要誠實友好地和他人交流,不侮辱別人。
?、垡鰪娮晕冶Wo的意識,不隨意相信網友。
?、芤幸嫔硇慕】?,不沉浸在虛擬的游戲時空。
?、菀刂粕暇W時間,有一定的自制力。
2、做孩子的傾聽者、引導者
當今社會,處處充滿了競爭,家長、老師都把自己的成功種植在學生身上,希望通過孩子的出息體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因此,小小年紀的學生,背負著重壓,除了學習還是學習,兩耳不聞窗外事。這樣要求孩子,他們有著很大的不滿與反抗,他們渴望與人交流、與人傾訴、被人理解、得到真正的關心(包括身體上的與心理上的)。為了正確引導孩子身心健康,家長不管多忙,每天抽出一定時間了解孩子,做孩子的傾聽者、引導者,與孩子建立一種朋友的關系,家長絕不要老以一種我是家長,你必須服從的態(tài)度來教育孩子。另外,家長不要把自己的不良情緒發(fā)泄在孩子身上。
3、掌握網絡技術
作為家長,對互聯(lián)網不應是拒絕而是了解,應從提高自身水平入手,從而進一步引導孩子用好網絡這把雙刃劍。從問卷調查中,我們發(fā)現(xiàn)有47%的家長根本不懂網絡的有關知識,只有16%的家長比較熟悉。好多家長為了孩子的學習,省吃儉用買了電腦,卻發(fā)現(xiàn)孩子玩游戲入迷,好不痛心。為了改變這一現(xiàn)象,最好的辦法是家長首先要熟悉網絡,幫助孩子安全使用網絡,這也有助于改變自己的消極形象,消除與孩子的代溝。作為家長,只有熟悉網絡知識,才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父母可以與孩子一起上網,一起探討網絡問題,這樣,既可以了解孩子,又可以增進父母與孩子的親子關系。
(三)社會提供環(huán)境
社會--少年兒童生活的大環(huán)境,應該以育人為主,培養(yǎng)健康一代為主,不妨多提供給他們學習、活動的場所,如青少年宮、圖書館、博物館等。可令人擔憂的是現(xiàn)在青少年活動場所越來越少,街頭網吧卻一家連一家,網吧事件牽動著許多人的心。喜人的是國務院總理朱镕基于20xx年9月29日簽發(fā)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第363號令,公布《互聯(lián)網上網服務營業(yè)場所管理條例》。這個條例共分5章37條,已于20xx年11月15日開始施行了。該條例規(guī)定:從11月15日起,網吧、電腦休閑屋等上網服務營業(yè)場所不得接納未成年人進入,違者將受到罰款、停業(yè)整頓、吊銷經營許可證等處罰。條例還規(guī)定:上網服務營業(yè)場所應當在入口處的顯著位置懸掛未成年人禁入標志,并要對上網消費者的身份證等有效證件進行核對、登記,并記錄有關上網信息,供文化行政部門、公安機關依法查詢。每日營業(yè)時間限于8時至24時。該《條例》的實施,可以說是給青少年一個希望的春天??墒怯捎诂F(xiàn)在直接管理部門還沒到位,有些混亂,致使一些網吧老板渾水摸魚,趁機昧著良心賺錢。我們真誠地期望著文化部、公安部與當?shù)毓芾聿块T聯(lián)合起來,加強工作力度,把《條例》落到實處,使網吧管理走上正常化軌道,還孩子一片晴朗的天空。
(四)統(tǒng)一認識,加強管理
對于少年兒童上網問題,家庭、學校、社會首先要統(tǒng)一觀點,加強管理。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我們有義務,有責任為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家長、教師、網吧老板等大人,統(tǒng)一認識,既要支持、鼓勵少年兒童上網,又要承擔監(jiān)督管理的責任、引導疏通的義務,將他們的興趣引導到對更多網絡資源的開發(fā)、利用上來,讓他們用更多的時間去摸索互聯(lián)網上其它異彩紛呈的內容,而不僅僅是游戲和聊天。
篇2:小學生上網調查報告
小學生上網調查報告
一、問題的提出
我國已加入WTO,隨著信息社會的發(fā)展,信息技術課已進入我們農村小學。關于小學生上網之事褒貶不一,有的人認為上網能增加信息量,豐富知識,開闊視野,而有的人認為我們小學生還缺乏識別能力,接受了不健康的信息后,會誤導我們的成長。我們幾個小伙伴則認為作為新世紀的小學生不應該同信息領域完全隔離,所以我們想通過對小學生上網情況的調查研究,了解小學生上網的現(xiàn)狀,分析小學生上網的利弊,從而引導同學、家長正確地對待和理解上網。
二、調查小組成員:
區(qū)潔玲,洞口小學四年級(1)班班委會
三、調查方案
1、調查主要對象:洞口小學四年級(1)學生
2、調查主要地點:新興縣新城鎮(zhèn)網吧
3、調查目的:了解同學們上網和上網對小學生自身成長是否有益,上網的作用與影響,家長、教師對小學生上網的看法。
4、調查時間:以國慶節(jié)放假期間為主
5、調查準備:學生、家長、教師問卷各5份,調查記錄表5份。
6、調查形式:問卷法、訪談法、觀察法
7、調查步驟:問卷調查、實地考察、專題采訪、寫收獲與對策、撰寫調查報告
四、調查過程
1、問卷調查
調查對象:
四(1)班全體同學
調查內容與結果:
1、你上過網嗎?上過的占30/40
2、你是否去過網吧?有時去占21/40,經常去占2/40
3、你知道未成年人不能上網吧嗎?知道占33/40
4、你到網吧主要做什么?游戲占13/40,查找資料4/40,聊天1/40
5、你每次上網多少時間?40分鐘以內占16/40,1小時-2小時占5/40,2小時以上占1/40
6、你覺得上網對你的學習是否有幫助?有幫助的占23/40有哪些幫助?查資料、閱讀作文、打字、了解新聞1
7、網絡對你的影響主要在哪些方面?會入迷,會上癮、忘記寫作業(yè)、談戀愛、浪費時間
8、你的父母對你上網所持的態(tài)度怎樣?同意占5/40,不同意占22/40
2、實地考察:
①新興縣新城鎮(zhèn)內共有15家網吧。
地址:
通過調查,我們發(fā)現(xiàn)我們新城鎮(zhèn)內的網吧至少有15家,它們分別是:新城鎮(zhèn)鑫達網吧、新城鎮(zhèn)大雄網吧、天騰網吧(文化廣場)、奧杰網吧、高科網吧、經緯網吧、創(chuàng)新網吧、萬緯網吧、大機室網吧、時代網吧(沿江路)、登峰網吧、南宏網吧、瑞龍網絡(大戲院二樓)、德源精英網吧、萬祥軒網吧
?、诰W吧環(huán)境:房間大小、衛(wèi)生情況、光線情況。
有些網吧比較小,里面電腦有10臺左右。有些網吧中等大小,有20臺左右。有些網吧有好幾層樓,他們都把電腦擺在二、三、四樓,樓下是他們自己的住處。這樣安排是為了防止警察查出來。網吧里光線都是比較暗的,下午的人數(shù)比較多,很擠。這里的同學都是來玩游戲的,有些同學玩得津津有味,朋友叫他,他都沒有反應,打他也沒有反應,他們玩上癮了。
?、劬W吧內老板對我們小學生進網吧的態(tài)度,是怎樣的?拒絕還是歡迎?
大多數(shù)老板是笑瞇瞇的歡迎,對我們的到來非常高興。網吧門口根本沒有擺設“未成年人不能進網吧”的任何提示,老板也沒有說“小學生不可以上網。”我們交了錢,幾個同學裝作上網,幾個同學去偷偷采訪同學。我們發(fā)現(xiàn)網吧里沒有大人,中學生也比較少,小學生很多。小學生都玩打槍的游戲,QQ飛車,打戰(zhàn)類的游戲。
?、苓x擇一個網吧,每天呆半個小時,觀察小學生流量。我們五個同學的調查結果如下:
A:共109人次,以五、六年級同學為多,其他年級沒有。
B:共141人次,以四、五、六年級同學為多,三年級也有,一、二年級沒有
C:共102人次,以五年級同學為多,二、三年級同學也有,一、四年級沒有
D:共86人次,以五年級同學為多,二年級也有,其他年級沒有E:共162人次,五年級同學為多,二、三、五年級同學也有⑤采訪經常上網的同學
A、你覺得上網對你的學習是否有幫助?有哪些幫助?
有4個同學認為有幫助,可以查資料,看作文,打字,了解新聞
B、網絡對你的影響主要在哪些方面?
有一個同學認為學習會進步,有一個同學認為會導致考試不好,有3個同學認為會忘記寫作業(yè),會入迷
C、你對網絡的情感處于哪種階段?可以自我控制嗎?
有3個同學認為不可以控制自我,有2個可以認為可以控制
D、你的父母對你上網所持的態(tài)度怎樣?
有四個同學認為他們的父母不支持上網,一個同學認為父母對自己孩子上網無所謂
3、專題采訪
?、俨稍L家長
A、您對小學生上網持什么態(tài)度?
5個家長都認為上網不好,不要給孩子上網。其中有一個家長認為小學生只是有限,最好不要上網,以免引起錯誤引導。
B、您認為小學生可以上哪些網絡,看哪些內容?
1個家長認為小孩子上網就是打游戲,1個家長認為可以上網看新聞,1個家長認為可以玩電腦拼讀,打字,有2個家長認為可以上網學習對學習有用的內容。
C、您認為小學生上網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
認為利大于弊的家長1個,認為弊大于利
D、您認為怎樣避免小學生上不健康的網站?
1個家長認為不要給孩子上網玩游戲,1個家長認為不給他上網,有2個不知道,有1個認為不應該上他們去網吧上網
?、诓稍L教師
A、你們班上有同學去網吧上網嗎?對此你有什么看法?
有2個老師不知道自己班級學生上網情況,有1個老師說是2個,有1個說是
6、7個,還有1個認為沒有。2個老師認為小學生不可以上網,有2個認為不可以上網吧,個認為玩游戲是不可以的。
B、您有沒有對班級內學生上網做過健康上網指導?
有3個老師對上網做過指導,有2個沒有。其中做過指導的老師說,只是對發(fā)現(xiàn)上網的做指導,沒有對全班同學做指導。
C、您認為孩子可以適當上網嗎?它有什么好處?
5個老師認為可以適當上網,1位認為在網吧不可以,在家里可以,因為家里有人監(jiān)督,不會玩游戲。3個老師認為上網的好處是可以查資料,2個老師認為上網可以聊天,打字、可以看別人寫的作文或日記。
五、調查結果
通過調查,我們發(fā)現(xiàn)了以下情況:
1、新興縣的網吧真多,不調查還不知道有這么多呢!網吧數(shù)量真是超出我的想象。這么多網吧開業(yè),沒有停業(yè),說明有很多人上網。
2、網吧環(huán)境很差,對我們的身心發(fā)展不利。人多擁擠,空氣不流通,光線暗。有的同學玩游戲上癮。
3、網吧老板很熱情,很歡迎我們上網,難道他們不知道未成年人不可以進網吧嗎?
4、我發(fā)現(xiàn)上網的小學生很多,五六年級的同學最多。大概他們不知道未成年人不可以進網吧上網吧?
5、同學們認為上網對學習有幫助,但是他們都控制不住自己,所以上網就影響了學習,忘記了寫作業(yè)。那該怎么辦呢?我們怎樣才能健康上網呢?
6、家長普遍認為小學生不可以上網,對學習會有影響。如果要上網,應該上一些對學習有用的網,但是不知道哪些具體的網站,說明家長對孩子健康上網還沒有做指導。
7、老師們普遍認為適當上網是可以的,因為可以查有關學習的資料,但不能玩游戲。老師對我們的上網情況不是很了解。通過調查,我們發(fā)現(xiàn)有很多人上網,而在眼里班上上網的同學很少。
六、調查反思
從調查得出多數(shù)孩子上網的整個過程都淹沒在娛樂項目之中。分析:
(1)我們家長們所期望的是孩子們能利用網絡學習知識,而不是沉迷到網絡無所作為,然而事實卻與我們期望的相距甚遠。首先我們應該搞明白孩子為什么那么喜歡游戲、影視音樂、聊天這些聲光電影類的東西,原因有二:一是符合孩子們的心理,網絡展現(xiàn)給人們一種與現(xiàn)實生活完全不同的環(huán)境感受,一種在虛擬環(huán)境中獲得知識、交友、娛樂的全新體驗,可以聽歌、聊天、游戲、查閱資料、學習等。孩子們感興趣的大多是能聽的娛樂性東西,符合孩子們的心理。
(2)現(xiàn)在的孩子大多數(shù)是獨生子女,玩伴少,孩子在學習之余多半呆在家里,在網上尋求娛樂。如果在孩子們接觸網絡的初期沒有很好的引導監(jiān)督,很有可能致使孩子們長期沉迷在虛擬世界中。因此,我來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如何引導孩子在接觸網絡初期正確對待與應用網絡:
1.合理引導,讓孩子們以平常心對看待網絡。此時的小學生正是好奇的年紀,他們在學習網絡知識的同時喜歡上了網絡中新鮮、刺激的虛擬生活,從網絡中獲得玩伴,用來填補現(xiàn)實生活中空缺;而我們的家長看多了也聽多了網絡對孩子的危害,在沒有時間陪護的情況下就以簡單的“堵”的方式禁止孩子上網,這種做法顯然不能根本解決問題,堵還可能激起孩子逆反心理,家長越不讓接觸網絡,就越激起孩子的好奇心理。我認為應該在教學及生活中進一步普及網絡及相關知識,使小學生了解網絡的實質,要充分利用校園廣播,校園網站,班級墻報等種教育媒體,對小學生的網絡行為規(guī)范進行引導,讓學生了解網絡。通過規(guī)范引導及相應的思想品德教育,讓學生明白“網絡世界”和“現(xiàn)實世界”的差距,明白網絡其是沒有什么神秘的,只是我們用來服務現(xiàn)實世界的一種工具而已,有了這種平常心,網絡的神秘面紗也就不復存在了。
2.豐富孩子課余生活,正確引導網絡文化創(chuàng)造良好的網絡環(huán)境?,F(xiàn)在的孩子大都是獨生子女,城市中鄰里之間交往冷漠,孩子們的玩伴少,朋友少,大多數(shù)孩子在家長工作外出時以上網來打發(fā)時間,特別在節(jié)假日,孩子們一上就是一整天,造成孩子長時間上網的弊端;同時由于孩子在進行一般的網絡應用的同時,也對網絡上的各種信息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其中包括很多不良信息。孩子在使用網絡的過程中,缺少鑒別,缺乏自制,很容易沉迷其中而遠離現(xiàn)實世界。鑒于此,我認為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豐富孩子課余生活。學校,家庭,街道,社區(qū)黨團組織要創(chuàng)造組織孩子們參加一些有意義的社會實踐,主體學習,參觀旅游等活動,豐富孩子的課余生活,減輕孩子從網絡上獲得娛樂的心里依賴,特別是家長要抽出更多的時間與孩子溝通,利用周末或節(jié)假日帶孩子怕爬山,野炊旅游等活動,轉移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能在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中接觸到更多的朋友,接觸大自然,陶冶情操,培養(yǎng)興趣愛好,鍛煉意志。
(2)正確引導網絡文化,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自覺抵制不良信息。首先要有意識地引導孩子選擇健康的站點進行瀏覽,教師和家長要做好這一推薦工作?,F(xiàn)在網絡上有很多很好的網站可以推薦給孩子們,如兒童節(jié)目類有七色光.cn,兒童游戲類的有兒童小游戲網,科普知識類的有中國科普知識網等等。
(3)家長要加強監(jiān)管和約束孩子上網。小學生自制能力較差,一旦經常上網,就會沉迷網絡世界,造成孩子視力疲勞、下降和用腦過度等傷害。學校的課程一般都是45分鐘,比較合理,但不在學校上網的時候家長要對孩子加強監(jiān)督,避免造成長時間上網。因此我建議家長在孩子上網時應做到:以身作則,做好孩子的榜樣,不長時間上網,不瀏覽不良信息;控制孩子上網時間,每過一個小時要安排休息10分鐘左右;每天總上網時間不能超過2至3小時,應多安排孩子進行戶外活動;孩子上網之前,要求孩子列出上網目的:如上網干什么,把任務列到紙上,限定上網時間,不能無休止地在網上閑逛;盡量陪同孩子上網,及時了解孩子心理需求,發(fā)現(xiàn)不良傾向及時采取適當?shù)拇胧┮龑Ш⒆印?/p>
3.給孩子營造一個健康的網絡環(huán)境,以滿足少年兒童的心理需要。少年兒童的心理需要是客觀存在的,如果我們不去積極主動的占領這塊主要的戰(zhàn)略要地,那么就會給各種暴力、黃色和黑色的信息所占領。現(xiàn)在國家相關部門已經制定和完善了一些網絡法律法規(guī),用以規(guī)范網絡行為,同時加大了普法、執(zhí)法的力度。國家早在20xx年就提出了網絡管理的“十六字方針”――法律規(guī)范、行政監(jiān)管、行業(yè)自律、技術保障。對網絡的管理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之后,黨中央提出的“文明辦網,文明上網”,及時地為網絡的健康發(fā)展提出重要保障。集中整治不良信息,凈化網絡環(huán)境,引導綠色上網行為。對于網絡上的不良信息設置了舉報站點,不法網絡,一經查證,立即封閉,與此同時,對于網吧的管理也日漸完善,黑網吧發(fā)現(xiàn)一個取締一個。政府社會雙管齊下,才能給我們少年兒童營造一個綠色的網絡世界。
篇3:小學生上網調查報告
小學生上網調查報告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有電腦的家庭也越來越多。上網的小學生也越來越多。一方面,小學生對上網“一網情深”,另一方面,家長和老師對學生上網憂心忡忡。為了了解小學生上網情況,引導小學生正確對待、看待網絡,我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在六小、一小等小學進行調查,這次調查共發(fā)出問卷72張,收回69張。我們對小學生上網的情況及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
一、小學生網絡使用現(xiàn)狀分析
在對小學生網絡使用調查以后,我對小學生上網的時間、地點、內容、方式進行了分析。
(一)上網時間分析經過我的調查,我市有69%的小學生上網時間不超過3個小時,25%的小學生上網時間在3—5小時之間,6%的小學生上網時間在5小時以上。(圖1)根據(jù)上圖,上網時間在3小時以下的小學生屬于能合理分配時間、自覺、有自我控制能力較強的小學生。他們的行為讓家長放心。不容易迷戀上網絡。上網時間在3—5小時之間的小學生屬于自覺性較好,但又不能合理分配時間的小學生。他們的做法讓家長感到不放心。容易迷戀上網絡。上網時間在5小時以上的小學生可能已經迷戀上了網絡。
(二)上網內容分析根據(jù)統(tǒng)計,上網的小學生中,94、2%的同學打游戲,46、4%的同學利用網絡查找資料。還有部分同學聊天、網上購物、養(yǎng)寵物等
對小學生來說,網絡游戲可能最具吸引力,我市有多少小學生迷戀上了網絡游戲啊!但是也有部分同學認識到網絡是一個大的知識海洋,可以獲得學習資料,了解新的事物。
(三)上網感受分析在我的調查中,有上網經歷的小學生們都把上網看作有趣的事,沒有任何一個接受調查的同學認為上網沒意思,并且有61%的同學認為上網沒有影響成績你也許會問:“難道他們都不熱愛學習嗎?”其實并不是這樣,因上網有趣可以從幾個方面分析:
1、網上的游戲很好玩,所以覺得上網有趣。
2、上網可以開闊眼界,所以覺得上網有趣等等。
看了這些,你不會覺得他們不熱愛學習了吧?其實,上網并不是壞事,只是你不能合理的調節(jié)它。
(四)上網地點分析現(xiàn)在,有很多小學生在家里上網。也有許多小學生在網吧里上網。這說明了一個家長態(tài)度的問題,有些小學生家里有電腦,家長也同意他上網。還有一些家里沒電腦和家長不同意上網的小學生可能就會進網吧上網根據(jù)對小學生網絡使用情況問卷調查結果,網絡對小學生已經產生了很大的吸引力,甚至有學生開始迷戀網絡。來自父母的干涉,讓部分小學生把上網地點轉向網吧。
二、小學生網絡使用迷戀網絡原因分析
在小學生的網絡使用過程中,經常會有一些問題出現(xiàn),如不能合理分配時間,上網內容偏向娛樂等問題。經過我仔細研究,我終于知到了其中的原因。
(一)為什么小學生使用網絡不能合理調整時間因為網絡有很多吸引人的地方,讓人感到戀戀不舍,忘了時間。特別是6——13歲的小學生,這個年齡段是他們最不容易控制住自己、好奇心最強的時候。面對神奇的網絡,他們情不自禁的想去看看這是什么,怎么操縱。在學會了操縱之后,他們就會學會上網,也會在網上學到許多新奇的東西,因為過于好奇,所以忘了時間。也失去了自我控制能力。
(二)為什么小學生上網內容偏向娛樂面對現(xiàn)實生活的壓力,許多小學生會承受不起。他們需要一種成就感,或許這種成就感是現(xiàn)實生活里沒有而網絡游戲里有的。比如說1個同學玩網絡游戲經歷“千辛萬苦”升到了最高級,那么一住虛擬的成就感就會在他心中出現(xiàn),也會增加一種他需要的信心,為了更多的得到這種信心,他就會將這種游戲繼續(xù)玩下去。別的小學生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