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污染調查報告
環境污染調查報告
環境是人類生存的基礎,越來越多的事實證明環境的惡化給人類的生活帶來嚴重的災難。如何保護環境,實現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是地球上每一個人都必須認真考慮的問題,作為2l世紀的地球公民,我們有責任共同努力,為我們的子孫后代留下一個美好的世界。
近年來,隨著地區經濟的迅猛發展,環境污染問題也越來越嚴重,防止環境污染,保護環境,維持生態平衡,已成為社會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也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
以下是實地調查出來的報告:
造成環境污染的污染源是:
1、公共廁所排出的糞便散發出難聞的氣味,讓人惡心。
2、工廠排出的廢水又黑又臭,還浮著一些穢物。
3、工廠排出的廢氣很刺鼻,會散發到小鎮的各個角落。
4、化肥廠排出的氣體中含有粉塵、鉛、煤灰等對人體有害的物質。
5、公園的草坪上常有游人丟棄的垃圾,既不衛生,又影響市容。
造成環境污染的污染物是:廢水、廢氣、糞便、腐肉、塑料袋、木筷,垃圾等。
污染物對環境和生物有很大的危害:使空氣變得渾濁,對人的肺部有很大危害;生活垃圾處理不好會滋生細菌,嚴重影響人的健康;污水會影響生活水,直接侵害人體。
看了這么多,你是不是對目前的環境有些憂慮呢?對,環境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保護環境衛生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拒絕使用一次性木筷;廢棄電池和塑料袋要處理好;多植樹造林,不踐踏草坪;不污染水源據報道,中國約有2/3的城市陷入垃圾圍城的困境。我國僅城市垃圾的年產量就近1.5億噸,這些城市垃圾絕大部分是露天堆放。它不僅影響城市景觀,同時污染了與我們生命至關重要的大氣、水和土壤,對城鎮居民的健康構成威脅,垃圾已成為城市發展中的棘手問題。垃圾不僅造成公害,更是資源的巨大浪費。
每年年產1.5億噸的城市垃圾中,被丟棄的可再生資源價值高達250億元!北京市現日產垃圾13000噸,全年生產495萬噸,而且每年將以8%的速度遞增。我國目前處理生活垃圾的方法除露天堆放外,還有衛生填埋,這種方法避免了露天堆放產生的問題,其缺點是建填埋場占地面積大,使用時間短(一般十年左右),造價高,垃圾中可回收利用的資源浪費了;再是焚燒,使垃圾體積縮小50%~95%,但燒掉了可回收的資源,釋放出有毒氣體,如二惡英、電池中的汞蒸汽等,并產生有毒有害爐渣和灰塵;第四種是堆肥,這種方法需要人們將有機垃圾與其它垃圾分開才行,它具有很好的發展前景。
北京市現處理一噸垃圾花103.49元,一年的處理費用就是5億多元。這還不包括建設垃圾處理場的費用,建一座大型垃圾填埋廠就得花1~2億元,建一座大型垃圾焚燒廠就得花20多億元,這又是一筆很大的支出。當前大量未經分類就填埋或焚燒垃圾,既是對資源的巨大浪費,又會產生二次污染。保護環境,我們責無旁貸!
市民環境意識強不強,也是垃圾處理成敗的關鍵之一。只有每一個人都有了較強的環境意識,每一個人都能夠真正積極的參與到環境保護中來,我們才能夠真正的解決環境問題。就目前而言,我們在環境保護,在垃圾處理方面的宣傳工作做的非常不夠。
或許維也納的垃圾處理宣傳工作對我們有較好的借鑒作用:
(1)開設垃圾電話專線,專門解答居民對政府推行的垃圾政策提出的所有疑問;
(2)開展上門咨詢業務,并設立流動咨詢站;
(3)印發垃圾小指南手冊,發放到每家每戶;
(4)小學校提供宣傳材料,從小孩的思想工作開始做起;
(5)開展一些戶外活動,動員居民們參與到垃圾的治理中。
過去,我們不曾想到垃圾對國家的形象會有如此大的影響,也不曾想到這些用過的廢物居然會與我們爭奪生存的空間,會影響我們的生活;現在,我們必須重視垃圾問題,行動起來,用行動來與垃圾作戰。在這場垃圾之戰中只要我們不懈努力,我們就一定能夠成為勝利者。我們的北京會越來越漂亮,在下一次世界奧運的申辦中以美麗的景觀來迎接世界各國的人民。
篇2:我市突發環境污染事故應急預案
1.1總則
1.1.1目的
為有效防范環境污染事故,特別是重、特大環境污染事故的發生,迅速、有效地處置可能發生的各類重大突發性環境事故,全面控制和消除污染,維護自然生態環境,保障人民身心健康,確保社會穩定和環境安全,特指定本預案。
1.1.2工作原則
1.1.2.1預防為主。通過宣傳教育,增強全市人民防范突發環境污染事故的意識;堅持不懈地做好應急準備工作,落實各項預防措施;對我市各類污染源可能發生的環境污染事故及其危險因素進行監測、分析、預測、預警,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理。
1.1.2.2全面覆蓋。對區域范圍的污染源、水系河流、城鎮居民點、水源保護區、生態示范區、特殊生態保護區,以及大氣、水體、固廢、危廢、噪聲、輻射等各環境要素全面覆蓋,全面監控,以保證環境信息的完整性、連續性。
1.1.2.3突出重點。對重點行業、重點污染源、重點水域、重點區域內的污染源實施重點監控。
1.1.2.4公眾參與。建立環境新聞發布機制,確定新聞發言人;建立環境公示、聽證機制,為公眾參與創造條件;建立舉報制度,健全“12369”投訴系統,確保公民的環保知情權、參與和監督權。
1.1.3編制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實施細則》
《四川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辦法》
《四川省飲用水源保護管理條理》
《成都市突發環境污染事故應急預案》
1.1.4適用范圍。
凡屬我市范圍內發生的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的控制和處置行為,除放射性事故外,均適用本預案的規定。
1.1.4.1因自然災害影響而造成的危及人體健康的環境污染事故;
1.1.4.2危險化學品及其它有害物品在生產、經營、儲存、運輸、使用和處置過程中發生的爆炸、燃燒、大面積泄漏等環境污染事故;
1.1.4.3影響飲用水源地水質的其它嚴重污染事故;
1.1.4.4生產過程中因意外事故造成的其他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
1.1.4.5其它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
1.2應急組織機構與職責
1.2.1應急領導小組與職責
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成立我市人民政府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指揮部,由市人民政府有關部門組成,市人民政府分管環保工作的副市長擔任總指揮,負責全市突發環境污染事故應急處置的統一決策、統一領導和統一指揮。
市應急處置指揮部下設辦公室于市環保局,市環保局局長兼任辦公室主任,其主要責任是:組織開展突發環境事故的預測、預警、監測工作;制定和完善突發環境污染事故應急預案,組織預案演練;組織突發環境事故應急處置人員進行有關應急知識和處理技術的培訓;收集突發環境污染事故發生、發展及處置的有關信息,掌握動態,適時分析,為領導決策提供依據;組織專家制定突發環境污染事故的應急策略和預防控制措施,開展效果評價;組織實施各項預防控制措施,對落實情況進行督查;統一調配應急資源,及時協調解決應急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
指揮部辦公室下設應急防治、物資保障、信息宣傳、治安、督查等五個工作組。各組按照以下職責分工開展突發環境事故應急處理工作。
應急防治組:由市環保局牽頭,組織制定和實施突發環境事故應急處理的預防控制措施,包括污染源調查、現場污染物處理、監督指導、環境監測與評價等;根據突發環境事故發展形勢和預防控制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及時提出調整全市策略和措施的建議。
物資保障組:由市經貿局牽頭,負責應急物資的儲備、生產和調度保證供應;負責應急設施的建設和應急設備的采購。
信息宣傳組:由市委宣傳部牽頭,負責收集分析突發環境事故的有關信息,報道應急工作動態。
治安工作組:由市公安局牽頭,及時做好突發環境污染事故區域的隔離封鎖、治安管理和安全保衛工作;負責交通管制、保障運輸;協助污染現場處置等。
督查工作組:由市委、市政府目督辦牽頭,對有關部門和單位落實應急措施的情況進行督查,及時發現應急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并予以解決糾正,對違法違紀和瀆職行為進行處理等。
1.2.2環境應急專家咨詢委員會
成立市突發環境污染事故應急專家咨詢小組,由聘請的水、氣、固廢、生態等方面的專家組
成。負責對突發環境污染事故應急準備和處理提出咨詢和建議;指導突發環境污染事故應急預案和技術方案的制定和修訂;對突發環境污染事故的調查處置進行技術指導;承擔突發環境污染事故應急處置指揮機構安排的其它技術工作。
1.3預測、預警
1.3.1監測與信息收集
市環境監測
、環境監察部門為環境監督與信息收集機構,承擔所轄區內水、大氣、危險廢物的日常監測,收集本行政區域內外和境內外對本行政區域可能造成重大影響的其它突發環境事故信息。
1.3.2報送制度
按照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的原則,市環保局應當按照職責范圍,做好本轄區內突發環境污染事故的處理工作,及時、準確地向市人民政府和成都市環保局報告轄區內發生的突發環境污染事故信息。
1.3.2.1在得知突發環境污染事故發生后,市環保局應當立即派人趕赴現場調查了解情況,采取措施努力控制污染和生態破壞事故繼續擴大,對突發環境事故的性質和類別作出初步認定,并把初步認定的情況及時報送市人民政府和上級環保行政主管部門。緊急情況下,可直接向省環保局報告,并同時報送市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
1.3.2.2一般(
篇3:重大環境污染事故應急處理與救援預案
重大環境污染事故應急處理與救援預案
工程名稱
期限
責任人
編制人
審核人
審批人
日期
一、目的
為了確保重大環境污染發生以后,我項目部能迅速、高效、有序地開展重大環境污染源的治理及善后工作,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及時控制污染源,及時制止重大環境污染源的繼續發生,最大限度地降低對環境的污染,特制定本項目部環境污染應急準備和響應預案。
二、組織
本項目部成立應急救援指揮小組,負責指揮及協調工作。
組長:
成員:、、、、、
三、職責
1.、任務是了解掌握險情,組織現場搶救指揮及對外聯絡。
2.、任務是根據指揮組指令,及時調動搶險員、器材、機械上一線搶險。
3.、任務是保護我項目部及行業主管部門(環保部門)等外界的聯絡,做到上情下達,下情上傳,并負責生活保障。
四、事故處理救援程序
1.施工現場和基地發生一般的環境(如噪聲超標)污染,項目部環境污染應急響應指揮部組織上相關人員及時處理、中止施工,并制定相應的處理方案及采用有效措施,確保能達標時方可繼續施工。
2.當施工現場及基地發生為重大的環境污染,項目部應及時組織人員工進行搶險,同時采取有效措施,切斷污染源及時制止污染的后續發生,并及時上報集團項管部。
3.對很嚴重的環境污染發生(如火災發生、大量有害有毒化學品泄漏)后,要首先保護好現場,組織項目部人員進行自救并立即向工程管理部上報事件的初步原因、范圍、估計后果。如有人員在該嚴重的環境污染中受到人身傷害,則應立即向當地醫療衛生部門(120)電話求救。同時通知環保部門進行環境污染的檢測。工程管理部指揮部人員趕赴現場,按各自職能組織處理事故。
4.當火災發生后遵循消防預案有關規定,采取切實有效措施最快速度切斷火源,斷絕火點,控制火勢及熄滅火災。并做好現場的有效隔離措施,及火災的善后處理工作。及時組織地分類清理、清運,最大限度地減少環境污染;當發生大量有害有毒化學品泄漏后,應及時采取隔離措施,采取適當防護措施后及時清理外運,或采取隔離措施后及時委托環保部門處理、檢測,以求將環境的污染降低到最低限度。
5.立即組織安全自查自糾、消除隱患,確保施工安全;立即組織對全體施工作業人員的舉一反三環境保護安全再教育,提高安全防范意識,做到遵章守紀,防止同類事故發生。
五、各相關通訊地址
1.醫療急救中心:120
2.公安:110當地公安局:派出所:
3.項管部電話:
工程管理部電話:
4.項目經理:手機或電話
項目副經理:
項目工程師:
施工員:
安全員:
材料設備員:
監理項管部電話:
當地安全生產監察局電話:
當地安全監督站電話:
專業環保部門電話:
附附近醫院地址:
工傷事故是指特色醫院目錄(請根據項目實際情況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