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演講稿
工匠精神演講稿
各位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大家好
我今天演講的主題是:工匠精神
國務院總理*在20**年3月5日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說,鼓勵企業(yè)開展個性化定制、柔性生產、培養(yǎng)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種,提品質、創(chuàng)品牌。一時間“工匠”、“工匠精神”被社會大眾屢屢提及,幾乎被公認為是當下中國企業(yè)最欠缺的東西。而作為對比,日本企業(yè)則被看作是“工匠精神”的完美化身。
50年代日本模仿歐美的工業(yè)技術還只能制造一些簡單廉價粗糙的產品。剛開始我們稱日本產品叫東洋貨,在老一輩的眼里東洋貨是一個價廉質次的代名詞,東洋布雖然花式多但很薄很容易破即不耐寒也不耐用。但此后的20年在工業(yè)和手工藝的多項領域,日本人以其一絲不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制造出了世界一流的產品,并且以這樣的產品支持了無數(shù)的中小企業(yè)在各個細分領域深耕發(fā)展。目前在世界上,擁有最多超過200年歷史企業(yè)的國家,就是日本。日本的絕大多數(shù)工匠一生只專注做一件事,用一生的時間去鉆研去做好一件事情。他們的手藝大多會傳承給下一代,生生不息。
說都說東瀛文化源自中國,那么為什么在如今的中國,“工匠精神”反而變成了中國企業(yè)孜孜以求的東西?
具體原因或許難以追溯,但我們只知道一點:其實在很長時間里,在中國文化的語境中,“匠”并不是一個夸獎人的詞匯。誠然,我們有“匠心獨具”這樣的成語,但這里的“匠心”,說的卻不是那種專心致志、精雕細琢的認真態(tài)度,而是指“工巧奇特的藝術構思”。中國人喜歡、崇拜和欣賞的是像唐寅那樣不拘一格,風流倜儻,時有神來之筆的“藝術大家”,卻不大看得起兢兢業(yè)業(yè)、刻苦雕琢的尋常畫匠。至于像鐵匠、刀匠這樣的行業(yè),在傳統(tǒng)中國社會來看,更是下里巴人,很難得到認同和尊重,也難以獲得可觀的勞動報酬,以至于這類行業(yè)的從業(yè)者也很難一代代地傳承下去。
Madeinchina(中國制造)是中國面向世界的一張名片,但是這張名片背后除了物美價廉之外,同時還伴有仿冒偽劣,粗制濫造等標簽。就舉一個列子吧,我們大家在日常都會用到的圓珠筆吧,國外的學生家長買了我們中國制造圓珠筆不是寫不出字而是露墨,漏得孩子的書包課本衣服上全是,他們對我們的產品失去了信心,他們覺得連一只小小的圓珠筆都做不好的國家其他產品又怎么會好呢?在今年一月四日召開的化解鋼鐵煤炭過剩產能的座談會上,我國總理*先生就透露了一個事情他說;”去年,我們在鋼鐵嚴重過剩的情況下,仍然進口了一些特殊品質的高質量鋼材。我們還不具備生產模具鋼的能力,包括圓珠筆上面圓珠,目前還需要進口的。有人可能會問了,我們中國飛架坦克航空母艦大炮原子彈樣樣都有這么可能連一顆小小的圓珠都做不好呢?在*總理隨后的《政府工作報告》里面,我們可以找到答案:中國國民缺少“匠心”,中國企業(yè)缺少“工匠精神”。
一工一匠一藝心,工匠精神的實質就是精益求精的精神,是一種追求從90%跨越到100%的高貴品質。
古語云:“玉不琢,不成器”。工匠精神不僅體現(xiàn)了對產品精心打造、精工制作的理念和追求,更是要不斷吸收最前沿的技術,創(chuàng)造出新成果。對現(xiàn)代中國企業(yè)來說,尋回這種失落的“工匠精神”,無疑是在如今的歷史時刻,實現(xiàn)工業(yè)轉型,扭轉“中國制造”名聲的緊迫任務。
尋回這種工匠精神,那么我們就要去制止目前還大量存在的,以非法手段造假,仿冒產品的行為,手法不斷翻新的制假造假活動。為什么我們中國人很喜歡去外國購買商品?因為我們害怕了,自己國家的東西,用到害怕了,不敢用了。中國大街上的德系車,中國家庭的日本家用電器,手臂上的瑞士手表,幾乎人手一個蘋果手機,韓國化妝品,澳大利亞的奶粉等等等等........難道是我們不愛國嗎?因為我們中國有些企業(yè)對自己產品的不負責任,為了個人的利益,去傷害消費者,一而再再而三地傷害,使得中國消費者對自己國家的產品失去了信心。我們需要各企業(yè)形成嚴謹,認真,創(chuàng)新,鉆研的社會風氣,克服浮躁,正確樹立金錢觀。這是培育工匠精神最好的養(yǎng)料。
同理,如果我們把工匠精神變成一種態(tài)度,那么現(xiàn)在社會哪里不缺這種態(tài)度呢?
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中同樣也要有這種態(tài)度,在學習中一絲不茍,不斷改正自己的錯誤,在學習中精益求精,將學習中的困難當成工藝品去雕琢。在生活中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不去費力尋找捷徑,因為當你把當下的事情做完你的捷徑可能就已經在你身邊了。不要費力氣就可以找到。所以我們在生活中要做到精益求精,腳踏實地,傳承工匠精神,做能擔當,有責任,愛鉆研,抓細節(jié)的“匠心”傳承者。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鞠躬
篇2:弘揚工匠精神成就你我職業(yè)人生演講稿
弘揚工匠精神,成就你我職業(yè)人生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弘揚工匠精神,成就你我職業(yè)人生》。
有一句話說得好:“人因夢想而不同”!有人曾問三個砌磚的工人:“你們在做什么?”第一個工人說:“我在砌磚?!钡诙€工人說:“我在賺錢?!钡谌齻€工人說:“我正在建造世界上最富有特色的房子?!焙髞恚皟蓚€人一生都是普普通通的工人,而第三個人卻成了有名的建筑師。同樣從事一份工作,為什么有的人原地踏步,而有的人卻得心應手,風生水起,所不同的,也許就是他們對工作的認知和對待工作的態(tài)度。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在紀錄片《大國工匠》中就講述了很多在工作在一線的普通人,他們熱愛本職、腳踏實地,勤勤懇懇、兢兢業(yè)業(yè),盡職盡責、精益求精,成就了自已的一番事業(yè),拓展了自我的人生價值。雖然平凡,但他們的精湛技能積極探求的精神,令人嘆為觀止。正是因為有了他們的這些人,才有了如今高科技的發(fā)展,從而改變了一個國家的命運。
那么何為工匠精神呢?在他們身上我們就能夠找到答案,它無外乎三點要求:一絲不茍,精益求精,一以貫之。它是一種精神、一種信念或者說一種情懷,是把一件工作、一項事情、一門手藝當作一種信仰,一絲不茍做到極致,做到無可替代。也就是對所從事的事業(yè)充滿熱愛乃至敬畏,把平凡的工作當作一種修行,不經意間累計出極致的作品乃至非凡的成就。
你我可能還在感嘆中考高考那些屬于過去的失敗,是啊!人生如畫,哪怕筆法再純熟,也不可能盡善盡美;人生如歌,盡管旋律很優(yōu)美,但也不能保證個個音符都鏗鏘圓潤。在我們取得成功的道路上,我們同時經歷著這樣或那樣的遺憾與失敗。并且,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或許會遇到更多的挫折和失敗。來到職校,只是我們選擇了另一種實現(xiàn)自我的途徑,這并不是我們的永遠的失敗,只要我們專注,我們專業(yè),我們同樣可以走上更高更大的舞臺。
要實現(xiàn)我們要向這些工匠們學習,不僅僅只是學習技能,還要學習他們的精神,腳踏實地的做好每一件事。同學們,我們是幸運的,國家越來越重視職業(yè)教育,為了讓我們這些職校生就業(yè)有優(yōu)勢,創(chuàng)業(yè)有能力,升學有希望,終身學習有基礎,教育行業(yè)舉辦各種技能大賽,并大賽在賽項設置上均融入最新的生產技術要素,代表了行業(yè)生產發(fā)展水平。那些捧回獎牌的選手們靠一步步奮斗,憑著專注和堅守,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和善于鉆研的大腦,創(chuàng)造出優(yōu)異的成績,初步實現(xiàn)了自己的人生價值。
這些都告訴我們,在今天的校園內,擁有好技能,掌握一技之長是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基石,是成就燦爛明天的基礎。技能是什么?技能今天是我們學習的主要內容,明天順利就業(yè)的資本;技能是大家展現(xiàn)自我才能的基礎,是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基石。因此,通過在校的專業(yè)理論課學習和實踐操作鍛煉,特別是通過參加各類考證和競賽,來實現(xiàn)技能的提高,為自己走上社會,就業(yè)和創(chuàng)業(yè)增添競爭實力,從而成就精彩人生。
那么我們是否從現(xiàn)在開始呢?答案是肯定的,我們除了要明確自己在校的目標,我們還需要把工匠精神應用到我們的專業(yè)課學習中來,刻苦扎實地學習專業(yè)課知識,在實訓時積極認真、多練習?,F(xiàn)在的我們,雖然微小,但并不卑微,只要我們知道天道酬勤。也許我們不能像大國工匠們那樣震撼眼球,但是,只要我們肯動別人不愿動的腦筋,肯犧牲別人不愿犧牲的時間,我們都是一顆顆有望成為大國工匠的種子們!
當我站在今天的演講臺上,我為自己而驕傲,一個人來自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要去哪里。我相信我自己,相信自己可以用雙手、用智慧、用勤勞、用專注向“工匠精神”致敬!為祖國的強大繁榮助力。
篇3:中國工匠精神演講稿
演講稿(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
第一、什么是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無外乎三點要求:一絲不茍,精益求精,一以貫之。三個詞,十二個字,數(shù)十年如一日,全心全力做一件沒有盡頭的事。這就是我認為的工匠精神。第二、工匠精神的發(fā)展從古至今,中國從不缺少工匠精神。中國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原創(chuàng)之國、匠品出口國、匠人之國!不謙虛地講,中國匠人造就了一部匠品輝煌史。今天的中國,不僅能在高尖端科技實現(xiàn)領先,華為、聯(lián)想、海爾、格力等中國企業(yè)也在其領域內位于世界前沿。這些成就的取得,同樣是現(xiàn)代中國人專注走心、追求極致工匠精神的體現(xiàn)。時下提到工匠精神,許多人都再說德國、日本。這正如兩千多年前,世界癡迷于追逐中國制造的產品一樣,人們對于匠品價值的認可從未改變。德國、日本的制造都經歷過學習他國技術、仿造假冒、不斷升級、直到實現(xiàn)自主創(chuàng)新的過程。
德國的工匠精神也就是近一百年多年的事兒。1871年,德國制造還處在假貨和仿冒橫行時代。當時英國人規(guī)定從德國進口的商品必須標注“德國制造”,以此區(qū)分劣質的德國貨和優(yōu)質的英國貨。
知恥而后勇,德國從此開始了精工制造的征程。用了100多年時間,德國人持續(xù)不斷地在各個行業(yè),堅持和傳承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風,終于使德國制造成為世界上高品質的代名詞。日本的工業(yè)制造是從學習歐美國家的技術、仿造開始的。1950年,日本還只能生產廉價而簡單的商品。此后的20年,將傳統(tǒng)的工匠精神傳承于規(guī)?;圃?,極大提升了日本制造的品質。1955年設立“人間國寶”制度,用以保護匠人和小型企業(yè),并在全社會持續(xù)倡導工匠精神。
中國有2000多年的工匠精神傳承史,由于歷史原因,中國的工匠精神沒有在近代全面的傳承。近年來,經濟的高速發(fā)展也使商業(yè)倫理問題突顯,部分企業(yè)為了獲取短期利益缺少商業(yè)道德,假冒偽劣、粗制濫造還時有發(fā)生。只要擁有為了把事情做好而把事情做好的愿望,每個人都是匠人。在崗位上堅守本分、不斷進取、努力專研,支持民族工業(yè)發(fā)展、尊重每一位匠人都是在傳承工匠精神。
第三、企業(yè)為什么需要工匠精神?
就目前的大環(huán)境下,個人和企業(yè)都面臨巨大的生存挑戰(zhàn)。截止20**年,壽命超過200年的企業(yè),日本有3146家,為全球最多,德國有837家,荷蘭有222家,法國有196家。為什么這些長壽的企業(yè)扎堆出現(xiàn)在這些國家,是一種偶然嗎?他們長壽的秘訣是什么呢?結果是他們都在傳承著一種精神――工匠精神!說到工匠精神,我第一個總能想到瑞士手表。百達裴麗、朗格、勞力士、江詩丹頓這些頂級豪表,全都產自瑞士。一塊手表價值千萬,卻有讓人不得不服的理由:小小機械表殼里,能有744個零件,最小的細如毫發(fā)。一個頂級表匠全身心投入,一年只能制造出一塊。這樣的一絲不茍,讓瑞士手表成功地從日用品變身奢侈品,百年不衰。很多人認為工匠是一種機械重復的工作者,其實工匠有著更深遠的意思。他代表著一個時代的氣質,堅定、踏實、精益求精。工匠不一定都能成為企業(yè)家。但大多數(shù)成功企業(yè)家身上都有這種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不是口號,它存應在于每一個人得身上和心中。長久以來,正是由于缺乏對精品的堅持、追求和積累,才讓我們的個人成長之路崎嶇坎坷,組織發(fā)展之途充滿刑荊。這種缺乏也讓持久創(chuàng)新變得異常艱難,更讓基業(yè)常青成為鳳毛麟角,所以,在資源日漸匱乏的后成長時代,重提工匠精神、重塑工匠精神,是生存、發(fā)展的必經之路。
第四,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一位日本最有工匠精神的企業(yè)家稻和盛夫的經典自述,他說,“當你把一個產品完全當做自己的孩子,滿懷愛意、細心觀察時,必然就會獲得如何解決問題、如何提高制成率的啟示?!?/p>
最后,希望大家把博實扛在肩上,產品放在心中,一步一個腳印的走下去,祝福博實早日實現(xiàn)自己的企業(yè)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