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校園網建設方案
中小學校園網建設方案
隨著當代信息技術向中小學教育的擴展,隨著多媒體計算機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應用越來越普遍,校園網絡的建設提到了重要的議事日程。從當今世界發達國家教育信息化發展的經驗來看,從單機發展到網絡,是中小學教育信息化發展的必然趨勢。因此,在當前我國基礎教育信息化發展過程中,以校園網絡的建設為核心與基礎,加快教育現代化的進程,實現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發展中的跳躍式發展,這是全面貫徹素質教育的關鍵性步驟。
中小學校園網建設原則
●高速校園網
校園網絡是所有應用的基礎平臺,為了支持數據、話音、視像多媒體的傳輸能力,要求全網無帶寬瓶頸,保證各種應用軟件的帶寬需求。
●高穩定可靠性
校園網是各種應用的統一通信平臺,平均無故障時間以及故障恢復時間,要保持在一個可容忍的許可范圍之內。不但要考慮設備本身的冗余、容錯能力,還要從網絡架構的合理設計上,保障網絡的穩定可靠運行。
●高安全
制定統一的安全策略,整體考慮網絡平臺的安全性,構建全局安全網絡。保證關鍵數據不被非法竊取、篡改或泄漏,使數據具有極高的可信性。
●輕松使用易管理
對于網絡的配置管理簡單方便,對網絡實行集中監測、分權管理,并統一分配帶寬資源,選用先進的網絡管理平臺,實現對整網設備、端口的管理、流量統計分析,以及提供故障的自動報警。
●良好可擴充性
高性價比,滿足目前需要,通過靈活性和模塊化的方式平滑升級網絡功能和擴展網絡規模,滿足不斷增長的教學和管理的網絡需求。
x網絡中小學校園網解決方案
由于中小學涵蓋面比較廣泛,在網絡系統方案設計中不能拿一個固定模式去定義。我們根據具體學校規模大小、多少分別給出一個相應實際的解決方案。
(一)普教大型中小學校園網解決方案
(二)普教大中型中小學校園網解決方案
(三)普教中型中小學校園網解決方案
(四)普教小型中小學校園網解決方案
●高速校園網設計
百兆/千兆到桌面、骨干千兆、核心萬兆鏈路冗余、高性能接入、匯聚、核心及出口設備,保證全網線速轉發。rg-s8600系列高密度多業務ipv6核心路由交換機提供3.2t/1.6t背板帶寬,并支持將來更高帶寬的擴展能力,高達1190mpps/595mpps的二/三層包轉發速率可為用戶提供高密度端口的高速無阻塞數據交換。
●高穩定可靠性設計
方案從設備本身、網絡結構設計和安全防護三個方面確保了網絡的高度穩定可靠運行。核心設備本身都提供了關鍵部件冗余,以及rg-s8600獨特的“三平面分離”+“三平面保護”設計,很好的保障了核心設備的穩定性;在網絡架構上也進行了全面的冗余設計,確保單點故障不影響網絡的正常運轉;全局安全網絡設計,保證網絡不受病毒和網絡攻擊影響,進一步提升了網絡的穩定可靠性。
●高安全設計
全局安全網絡設計,接入、匯聚、核心以及出口設備都提供了全面的安全防護能力,保證全網免受病毒和網絡攻擊的侵襲。特別是核心采用的rg-s8600提供了業界第一個完善的設備級安全防護體系,全面整合各種安全技術,并且采用純硬件方式實現,保證了在不影響整機性能的情況下提供全面的安全防護能力,再加上獨特的cpp技術,很好的保障了關鍵部件的安全穩定、設備管理安全和接入安全。
篇2:中小學校園網建設現狀分析及應對策略
淺析中小學校園網建設現狀分析及應對策略
論文摘要:伴隨著互聯網的廣泛應用,校園網絡建設已成為衡量一個學校教育信息化、現代化的重要標志。本文通過對當前中小學校園網建設的現狀進行分析,提出了存在的問題,并且對中小學校園網的發展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校園網現狀、信息化
1中小學校園網建設現狀
2000年11月14日教育部發出《教育部關于在中小學實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校校通”工程的目標是:用5~10年時間,使全國90%左右的獨立建制的中小學校能夠上網。到目前為止,全國各地投入大量資金建成了各級地方教育信息網,互聯各個學校的校園網,并連接市、省教育信息網絡中心,形成省、市、縣、鄉一體化的教育網。
2校園網在建設與運用中存在的問題
2.1部分設備安裝不到位,配件不齊全
中小學校園網建設一般由教育行政部門統一規劃,統一招標。最終由某個公司負責建設項目。中小學校只負責協助工作,具體不參與建設工作。最終由教育行政部門統一驗收項目工程。各個專家在最終驗收時,只是對核心交換機、防火墻等主要設備進行檢查。在保證網絡能正常、安全運行的情況下就認定是工程合格了。這也是合理的。只是在實際運行中,管理員發現部分設備不能正常運行,比如個別磁盤、服務器柜上方的風扇等等。另外,部分設備自帶的說明書、數據線等標準配置所附帶的設施都沒有。這為后來的管理與維護工作帶來了很多不便。但經專家驗收已經合格了,所以再要索要這些東西就沒那么容易了。
2.2各個學校缺乏計算機及網絡相關專業技術人員
各中小學校信息技術課時數少,加之又是非考試課目,教育部門和各學校都不重視計算機相關專業教師的引進。造成好多學校沒有一名專業的計算機相關專業技術人員。另外,好多學校存在著一種怪現象:計算機老師很多,卻沒有一個能真正懂計算機的。這些教師大多數是后來進修計算機專業的,屬半路出家,工作以后為了混文憑,也沒有進行系統的相關知識的學習。根本無法勝任工作需要。領導認為能搞工作、干好工作的老師很多,卻實際上沒有一個能勝任,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約了校園網的管理工作與維護。
2.3重硬輕軟,資源匱乏
中小學校園網建設由政府出資,統一采購,設備在當前可以說是一流的。完全可以滿足中小學日常教學、管理工作需要。單純的硬件設備并不能叫做校園網,網絡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靠軟件來實現,軟件建設應是校園網的核心內容。然而中小學校園網建設中存在重硬輕軟的傾向。有的學校認為配置越高越好,熱衷于購買新高檔機,盲目追求潮流,致使購買設備使用率不高,成了顯示辦學條件的陳列品。例如,學生機房中無多媒體網絡教室軟件。教師在上課時無法控制學生上機行為,導致學生自由渙散,上課時聊天、玩游戲、上網。教師顧此失彼,嚴重影響了正常的教學秩序。另外,教育資源網上的資源少之又少,而且更新速度慢,無法滿足廣大師生的需求。教師只好在互聯網中尋找所需的資源。這樣增加了教師信息檢索的時間和難度。
2.4資金的一次性投入,校園網的使用效率低下
目前我國公立中小學校全部是財政撥款單位,學校不收學費,經費由各級政府部門全額預算。建設校園網的設施同樣由政府出資。政府部門一次性購買校園網所需的各種設備。各個中小學樣無需資金負擔。但在以后的運行中,管理與維護的費用由各學校自己出資。好多學校由于生源差,財政經費預算少,維護日常的教育教學開資的經費都比較困難,更不用說來管理和維護校園網了。學校為了省電費和維護的費用,學校web服務器、ftp服務器等平時處于關閉狀態,只在迎接上級部門檢查的時候啟用。
3解決的策略
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筆者根據實際情況,提出以下解決方法。
(1)教育主管部門(電教中心)應該加強各學校的監管力度。各學校網絡管理人員也要積極配合教育部門做好校園網設備的查收與登記工作。同時管理員將廠家提供的所有硬件設備配置說明清單與實物進行對照檢查,列出所缺設備及存在的問題,及時報告相關主管部門,教育主管部門根據與廠家簽訂的設備售后服務承諾合同規定,及時聯系廠商,進行設備的更換與完善。
篇3:中學校園網絡建設與應用有利于實現計算機輔助管理
淺談中學校園網絡建設與應用有利于實現計算機輔助管理
摘要:本文主要探討中學校園網絡建設目的:建好校園網絡有利于實現計算機輔助管理;建設校園網絡應做到經濟性、實用性、安全可靠性、可擴展性的原則;建網工作思路:兩個現代教育技術系統,四個現代技術教育中心;加大校園網絡應用,各部門實現計算機輔助管理,組織成立課件制作組,組建校園電視臺,對師生進行信息技術培訓,以國際互聯網為拓展,多方位多渠道充分利用校園網絡進行計算機輔助管理。
關鍵詞:中學校園網絡建設,現代教育技術,計算機輔助管理,校園網絡應用,師生信息技術培訓
正文:
二十一世紀是信息時代,在信息社會里首先要求教育信息化,教育現代化,教育網絡化。在中小學應用計算機輔助管理將大大提高辦學效益,而計算機及校園網絡建設是中小學計算機輔助管理的"重中之重"。普通中學已經有必要而且可能建設校園網絡。現在許多省重點中學在建網工作中做了不少探索。我校作為福建省一級達標中學,也高標準地建設了季延中學校園網。我們在長期的實踐與管理中得出:首先要建設好校園網,同時也要努力用好校園網,充分發揮校園網絡資源在計算機輔助管理中的作用。
1、建好校園網絡有利于實現計算機輔助管理
以Internet為代表的網絡技術已經逐步進入社會的各個領域,
一、中學校園網絡的建設
也進入了普通中小學的教育。建設校園網絡增強了學校教育、教學、管理能力,從而更加有利于推行計算機輔助管理。各種多媒體教學手段使教學內容更加生動活潑、豐富多彩。網絡資源共享能讓各種教育教學資源優化配置,大大提高了學習和工作效率。Internet為廣大師生提供了一個非常廣闊的信息源泉,從而讓師生有一個學網、用網場所,能盡快適應現代化技術教育。
2、建設校園網絡注意事項:
我國國情決定了發展中國家辦大教育,校園網絡建設更不能搞"一哄而上,一刀切"。在建設中應根據本地區本學校的實際情況努力做到:經濟性、實用性、安全可靠性、可擴展性的原則。"物美價廉"同樣適合于建設校園網絡,不能盲目追求形式,盲目攀比,要做到經濟實用。同時也要加強管理應用,應該對學校師生進行必要的培訓,鼓勵他們多應用校園網絡于日常教學生活中去,不能只是為了學校"達標上檔次",而讓網絡單純成了參觀的對象,讓資源成為擺設。
3、校園網絡具體建設實踐:
下面以晉江季延中學校園網絡為例簡單闡述校園網絡具體建設的一些做法:
A.操作平臺的選擇
采用NovellNetWare網絡操作系統和MicrosoftWindowsNT4.0網絡操作系統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