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大學校史館參觀有感

大學校史館參觀有感

2024-08-03 閱讀 3470

江南大學校史館參觀有感

――法學1402

林芷苓

今天,我和同學一起參觀了位于我校圖書館一樓的校史館,校史館分為“金陵典學”“五軼乃達”“群星璀璨”“學海無涯”“桃李芬芳”“雨露甘霖”六大部分,展示了江南大學歷史上不同時期的千件圖片資料和實物資料。

從1902年至今的百多年來,江大穿過風雨,成為了今天這個曲水流觴的美麗的“211”高校,食品,設計,紡織服裝獨樹一幟。杰出的校友們例如洪平凡,鄧鴻勛,季克良,王駿,吳仁祜等人的成功的希望!

我想,一個學校的校史館的意義不僅在于讓學生讓老師讓校外社會人士了解江大,更多的,是讓每個江大人萌生一種自豪感!從前不知道是愛國實業家榮德生最初創辦了江大前身,經過多年與各個學院的合并,江大的食品專業已經有“網盡全國英豪,食品天下第一”的美譽,1996年到1997年間,江大完成了從普通高校到國家重點建設的近百所高校之一。

校訓“篤學尚行,止于至善”在參觀完校史館后深深烙進我的心里。對于校友們的寄語,我也感慨良多,我想,那么多代人的努力,那么多校友的支持,所有的一切一切,都是為了讓江南大學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學校好起來,就能培養出更多優秀人才,讓一代代學子有更好的讀書環境,莘莘學子出于江南,反哺母校,一個美好的循環式千金方式,我們不辜負前人的希望努力創造出成績,不僅是為了自己人生價值的進一步實現,更是為了那句話:今日我以江大為榮,江大明日以我為榮!

短短幾十分鐘的參觀,我們并不能說是已經透徹的了解了學校的歷史和光輝成就,但是至少讓我們感到了震撼和自豪,以及對這個學校的熱愛也萌生了,我們應不斷攀登前人的高度,也要為自己的理想不斷努力,不斷奮斗。

大學四年,說長也長,說短也短,匆匆時間總是一晃而過,充實與否在于選擇如何度過。所以我們應當現在就做好一個計劃和目標,否則很容易迷失方向,虛度光陰。畢竟,曾經所有人的目標只有一個――高考,而現在,每個人的目標各不相同。守住本心,追求自己的理想就尤為需要弄清楚自己究竟想要什么,想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

肩負使命和責任,帶著理想和熱情,我是江大人,出發!!!

篇2:學習參觀有感技術改變課堂做未來教育

今天,我們走進了長沙縣實驗中學馬如龍名師工作室,在數字化歷史教室里,馬老師給我們演示了這個教室的幾件寶貝:雙屏幕歷史教學白板,LED電視循環播放屏和三維立體動態展示屏。

首先,在雙屏幕歷史教學白板上,前面有一個玻璃擋板,當使用玻璃擋板的時候是一個正常的電腦桌面,當拉開玻璃擋板,兩面的屏幕上分別呈現的是中國地圖和世界地圖。奇妙的事情還在后面,當我們在講授課的時候,一個屏幕可以呈現課件,另一個屏幕就可以呈現與該課同步的視頻、動畫等豐富的課程資源,便于學生進一步理解所學的歷史內容。比如,在教學《絲綢之路》,一個屏幕可以呈現該課的課件,一個屏幕呈現立體、動畫的絲綢之路的行走路線等豐富的資源。這樣一個雙屏電子白板,更強大的互動性和立體的展示性帶給我們無限的思考和遐想,帶給我們的改變不斷提升著教學的質量,用濃厚的興趣吸引著學生投入到學習的全過程,豐富著我們的認知,提升著我們的課堂效益,促進學生的綜合素養的提升。

LED電視循環播放屏設置在教室后面的展廳內,展廳有許多歷史文物的仿制品,增加了展廳的歷史厚重感。LED電視循環播放屏采用電影循環播放的方式進行播放一些歷史的介紹,在不斷的滾動播放中拓展學生的歷史視野,豐富學生的歷史知識。

三維立體動態展示屏是一個展示柜,從三個維度進行觀察,類似博物館中文物的三維展示一樣,例如,展示雙陶瓶這樣的文化,我們站在展示柜前,這個雙陶瓶不僅可以動態的左右一周旋轉起來,一直動態進行展示,而且可以上下一周的動態旋轉起來,讓我們真實的感受到立體視野中的文物形狀,便于我們深刻了解、多維度進行真實感受。

一上午的參觀使我收獲著感動,作為信息技術卻如此的豐富、改變著我們的課堂,這就是技術的魅力。這也讓我想起在澳大利亞一個學校進行考察時,該校校長給我們得意的介紹觸摸屏電子白板時,我把鄭州教育早在若干年前就為所有學校(包括農民學校)配備了電子白板,只不過不是觸摸屏的,當我告訴他這件事情的時候,他很驚訝,因為他認為觸摸的電子白板是很先進的技術,然而在隨后不到幾年的時光里,我們學校就配備了觸摸屏的電子白板,這就是技術的革新。鄭州市教育局提出做有未來的教育,我想做有未來的教育,首先就是技術的改變,只有深度進行革新技術,才讓未來的教育更有方向和思考,正是這樣的一種改變,提升教學的效益,提升教育的整體質量,不斷在技術改變課堂中促進師生的智慧發展。

技術改變課堂,技術改變理念,讓我們有效利用技術與學科內容的有效融合,著眼學生的未來,著眼學科的核心素養,做未來的教育。

篇3:暑假隨筆參觀旅順日俄監獄有感

6月29日,帶著七歲的兒子我們一家三口踏上了去旅順日俄監獄的車,天空晴朗,沐浴陽光,車在平坦的道路上奔馳,也許是不知道前面會有什么,我很期待,對于未知的事物,人們總包著一絲好奇和期盼。下了車,看到不是很大的門臉,匆匆買完票,檢完票,我們就進去了,很狹窄的路,還有路線圖,站在監獄里,一堵高高的紅墻擋住了我的視線,也擋住了外面的一縷縷陽光,擋住了一個個渴望自由的靈魂。里面一片草地,枯黃的小草無力的掙扎著,在籬笆里有一朵白花,渲染著悲涼。

走進日俄監獄,首先看到的是掛著各種顏色囚服的檢身室。為防止犯人攜帶武器等,入監時每個人都要脫光衣服,穿上土紅色的囚衣。有些人刑期長,經過幾年后,看守認為其表現好的話就給換上深藍色囚衣。據說,1905年日俄戰爭結束后,日本占領旅順。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后,日本侵略軍瘋狂逮捕抗日戰士和愛國同胞,從東北、華北等地用列車押送到旅順監獄囚禁。當這些“囚犯”做完工后,就要脫光衣服,經過一番赤裸裸的幾乎沒有人性的檢查,之后才能穿上這些分等級的衣服。

監獄里,一條狹窄的走道,兩邊是用粗鐵棍隔開的牢房.日俄監獄的牢房是典型的“冬冷夏熱”型,在每間面積僅十幾平方米左右的牢房里,往往要關押七八個人,里面所有的生活用具就只有一個飯桶和一個糞桶.夏天牢房里悶熱,空氣混濁,里面有馬桶的臭味、東西發霉腐爛的氣味,加上蚊子叮、虱子咬,讓人不堪忍受。一旦瘟疫流行,許多人便被奪去了生命。冬天,監獄里很冷,牢房里沒有取暖設備,墻壁上結著厚厚的冰霜,每個人身上穿的僅僅是能遮住身體的薄薄的囚衣以及一條不足二尺寬的薄褥子鋪在地板上,被子同樣又薄又短,無法御寒。每個人身上穿的僅僅是能遮住身體的薄薄的囚衣!據說在這里冬天凍死的人不計其數。

我們上了二樓的“刑訊室”,這里擺放著一些令人膽戰心驚的東西:鞭子、捆人用的木架、還有一個“火”字形的老虎凳。當年那些愛國同胞在這里過著非人的生活,日本鬼子剝光犯人們的衣服,將他們強行捆綁在老虎凳上,用鞭子狠狠地抽打。等傷口結疤了以后,再用竹簽把這些傷疤挑開,澆上辣椒水……就這樣反反復復,我們的同胞被折磨得遍體鱗傷,等到合適的時候,他們就將被送到“絞刑室”慘殺。但是,酷刑的折磨并沒有讓共產黨人失去信念,有一種獄中詩寫得好:“共產黨人志氣雄,獄中磨難自從榮。仰天長叱腔中血,染上紅旗旗更紅!”

絞刑室里的場面更是令人震驚!從房頂上身下來一根鐵鉤,下面是一個高臺,高臺的中間是用木頭做的一扇可以打開的小門。小門的下面放著一個大木桶?!胺溉恕北凰偷浇g刑室首先誘法醫驗明正身,然后便被一條繩子套住脖子掛到鐵鉤上,這時腳還可以踩到木板上,突然一下木板被打開,一下子人就懸空了。不用幾分鐘的功夫“犯人”就被絞死。在被驗明確實死亡之后,把繩子割斷,尸體就掉進下面的木桶里,然后就被送到東山墓地掩埋。現場陳列著一個60年代被發掘出的木桶,里面只剩下一具卷曲的白骨!

國家危亡,民不聊生,旅順城內尸殍遍野、血流漂杵。面對這一切頑強的中華人民從沒有放棄過振興祖國的信念,他們頑強的同外來侵略者做著斗爭。1944年秋,8工廠被關押者集體越獄,用半把剪刀刺死看守,沖出北大門。勇于反抗的中華人民終于在1945年8月15日使旅順監獄解體。這座罪惡的監獄終于不再是人間的地獄了,但她卻時時警醒著我們。

走出日俄監獄,我們的心情無比的沉重,第一次親眼目睹了日本人對中國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在悲痛之后,給我們的是無盡的反思:落后就要挨打。因為軟弱,我們的家園曾被列強的鐵蹄踐踏;因為軟弱,我們的同胞曾在侵略者的彈炮聲中血肉模糊;因為軟弱,東亞病夫的帽子我們帶了多少年;因為軟弱啊,我們的國家風雨飄零。然而,現在的中國不再是任人宰割的中國,我們用反抗證明著我們的存在,我們用頑強的品質和吃苦耐勞的精神證明了我們的不屈不撓。終于,在今天我們用我們勢不可擋的發展潛力向世界證明了我們的強大。

勿忘歷史,緬懷先烈,站在這已經沉寂的舊址門前,有著無限的悲壯,歷史的硝煙已經散去,只剩下我們對歷史的思考,歷史已是過去,未來還要我們打造,現在中國人站起來了,我們已經不再是軟弱的了,走出歷史,我們中國民族會更加堅強,我們的祖國會更加強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