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蔭行動巡回教育講座觀后感
“綠蔭行動”巡回教育講座觀后感(主講張春杰)
聽了此次以“綠蔭行動”為題,張春杰校長為主講的教育問題講座,讓我們這些孩子的“好家長”感觸良多。做為家長我們應該如何愛孩子,從哪些方面著手,怎樣讀懂孩子,能否走進孩子的內(nèi)心。這都是需要用足夠的愛心和耐心做為基礎來實現(xiàn)的。
我們的年代多半是在“偏激”的教育環(huán)境中長大,加之社會、生活等方面的諸多因素讓我們不由自主的把個人的主觀意愿強行的滲透到對孩子的教育中。并且總是以一個俯視的角度來給孩子的教育“制作模板”。這樣極其不利于孩子們自信心的培養(yǎng),這也就滋生了“叛逆”的心理。
反思自身在教育意識方面的缺失。我們需要在“幸福”和“成績”兩者之間慎重地衡量一下利弊。做為家長的我們能否“思孩子之所思”。換位思考。讓自己的“虛榮心”也經(jīng)常的得到一點滿足。這樣孩子們就會有足夠的賞識來讓她(他)們的內(nèi)心充滿自信。如此的日積月累,我們的孩子就會成為“神童”就會成為“天才”。
此次講座也僅僅是引入了一種思考。如果想從根本上轉(zhuǎn)變就需要調(diào)整在教育方面的思維模式。多用鼓勵的話語來滋潤孩子的內(nèi)心,經(jīng)常在時間充足的時候鍛煉孩子的身體。讓她(他)們健康快樂的成長。我們應當在平等的語境中,站在孩子的角度,對孩子真誠地去愛、去關心。把我們的孩子變成生活中的“強者”。
我們留給孩子的物質(zhì)財富是有限的,而留給她(他)們的智慧是無限的。愿每個家庭都幸福,祝每個孩子都快樂。
篇2:教師業(yè)務學習筆記小學生寫作指導專題視頻講座觀后感
11月25日下午,我認真觀看了我市舉行的小學生寫作指導專題視頻直播講座,聆聽了實小沈芳老師的《乘著想象的翅膀飛翔》、吳宏英老師的《陪同在孩子寫作的路上》以及城一小施彩萍老師的《讀寫互動,改作互補》的精彩報告。
沈芳老師和吳宏英老師的講座使我深刻感受到閱讀的重要性。閱讀是寫作的基礎,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至關重要,教師要引導孩子從閱讀走向?qū)懽鳎瑥姆碌絼?chuàng)。家長更要重視孩子的閱讀與寫作,老師要經(jīng)常主動與家長聯(lián)系,家校合作,指導孩子閱讀、寫作。作為二年級的老師,我也開始嘗試著讓學生動手寫一寫。在指導學生寫的過程中我深刻感受到興趣的重要性。
聽完本次小學生寫作指導專題視頻直播講座,我腦海中一直縈繞著一個詞:興趣。我們做事情時可以感受到,感興趣的事情更愿意做,做得更好。成年人尚且如此,更何況孩子。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注意力不集中,貪玩好動的孩子來說更重要。想要提高孩子的寫作水平就必須要吸引孩子的寫作興趣。寫作的興趣并不是獨立的,它與學生的閱讀密切相連,想要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要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與寫作的興趣。
一、激發(fā)閱讀興趣
提升學生寫作水平首先是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一直以來,我們農(nóng)村小學語文教學在聽、說、讀、寫方面,往往傾向于聽、寫而輕說、讀。學生對說、讀興趣不濃,缺乏學習熱情。尤其是“讀”更為突出。激發(fā)閱讀興趣,增加閱讀量,提高閱讀水平,創(chuàng)設閱讀氛圍就至關重要。教學中要努力引導孩子多讀書,愛讀書。我們再課堂閱讀教學時要適時引導學生拓展閱讀,激發(fā)閱讀興趣。平時我還和班級孩子一起閱讀,進行師生PK閱讀,激發(fā)閱讀興趣。從一年級開始我就介紹好書給學生閱讀,激發(fā)他們的閱讀興趣和愿望,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和認知水平。另外,我再班級中定期開展閱讀心得交流會,激發(fā)他們的閱讀興趣。
二、激發(fā)寫作興趣
提升學生寫作水平其次是要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一直以來,學生都對作文有著畏難、甚至恐懼的心理,寫出來的作文大多是“任務式”的“瞎子”作文。學生不會在作文中說自己的話,更沒有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成了一個空心的人。那么,我們?nèi)绾渭ぐl(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呢?
1.從感覺入手,吸引興趣。讓孩子親眼看,親耳聽,親手摸。讓孩子把看到聽到感覺到的東西說出來,你將這些東西都寫在黑板上,在孩子面前連綴成一篇漂亮的文章,孩子會覺得非常好玩,會躍躍欲試,主動說出自己的句子,你不斷鼓勵他們,慢慢的孩子會覺得寫文章是好玩的事情。孩子在游戲中學東西效率是非常高,如此訓練一段時間,讓他們自己試煉,各種文體的開頭結(jié)尾都練習一下,孩子會喜歡作文課的。只要不要過于拘泥刻板,孩子的想象力比我們預料得要驚人。
2.創(chuàng)設情境,提高興趣。對新鮮事物好奇與好問,是兒童的天性。作文教學可以利用生活、實物、圖畫、音樂、語言、表演等途徑,創(chuàng)設豐富的、形象生動的情境,然后引導學生對情境進行細致觀察。這樣,既提供了豐富的寫作素材,又使學生獲得愉悅的感受。
3.賞識學生,抓牢興趣。學生的習作,都希望得到老師的賞識和同學的贊美,無人喝彩,無人賞識,就無法滿足其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根據(jù)小學生學習動機的特點,對其行為大有影響的不僅在于知識本身,更重要在于他人對自己的評價。因此,賞識性的評價,是促使他們邁向成功寫作的第一步。
4.仿寫作文,鞏固興趣。什么是讀寫結(jié)合中的仿寫呢?寫作理論告訴我們,所謂仿寫,就是作文者模仿某些范文的立意、構思、布局謀篇或表現(xiàn)手法,進行作文的一種寫作訓練方法。實踐證明,仿寫不失為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一條有效之法,是讀寫結(jié)合的好形式。只要教師把規(guī)律教給學生,學生掌握了它,就會從讀中悟出寫的門徑。久而久之,學生的閱讀水平和寫作能力就會得到同步提高。
5.觀察生活,延伸興趣。生活是寫作材料的源泉,觀察是寫作的門徑,一切外部信息要通過觀察才能進入大腦。只有熱愛生活并且善于觀察的人,才能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許多可寫的素材,并產(chǎn)生強烈的寫作愿望。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觀察奇異的自然現(xiàn)象和參與沸騰的生活。小學生智能發(fā)展尚處于低級階段他們的意志內(nèi)控力弱,情緒性突出,觀察事物往往比較粗略,缺乏精細的辨別能力。針對學生觀察過程中的特點,我利用一些電教手段,指導學生如何觀察。
篇3:quot;霍懋征老師講座quot;觀后感
"霍懋征老師講座"觀后感
今天在教師師德培訓會上看了一段錄像,是中國教育的脊梁--霍懋征老師的講座,使我受益匪淺,心情澎湃,久久不能平靜。霍老師用自己博大的師愛滋潤灌溉著每一個手下的孩子,從來沒有對學生發(fā)過一次火,從來沒有懲罰過一個孩子,從來沒有讓一個孩子掉隊,她班的孩子語文平均分97.5分,46人中有44人是優(yōu)等的成績,而她為了事業(yè)忍著一個母親的悲痛,告訴我們這些教師:"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教育不好的學生;要用愛心、激勵、期待、耐心來對待自己的學生。"我深受感動,雖然我還有很多的不足,有很大的差距,但我要努力做一個霍老師那樣的人,把我所有的愛都奉獻給我的學生們。讓他們健康成長,一定不能責罵他們,要用自己的愛心,激勵后進的學生,耐心的期待,等待他們成長。霍老師被周總理和溫總理稱為教師中的"國寶",因為她始終如一沒放棄過任何一位學生,并且始終對學生投入那么深切的關愛。而且霍老師一生八十八年,經(jīng)歷過那么多的坎坷,還能一如既往的熱愛教育教學工作,能夠站在教育教學的第一線,關愛學生,她真是一位人格純粹的人,高尚的人。
霍老師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用真誠去關愛學生的話,一味的批評對學生的起不到應有的作用,更達不到預期的效果。一個被學校快要遺忘的學生,在她的教育下能夠得到大隊輔導員的表揚,多么神奇啊。我想霍老師是愛學生的,更是有辦法的,所以她說:"教育是科學,也是藝術"。也就是說,在管理學生方面,要講究方法,要能讓學生體會到老師是多么愛他,是多么賞識他,是多么期待他能夠成才。
霍老師能夠在數(shù)學和語文教學工作游刃有余,并且對教學工作做了很多創(chuàng)造性的改革,可見霍老師是一位懂教學,愿意潛心研究教學,而她不僅僅懂教學,更加懂學生,生僻的知識在她的課堂上變得栩栩如生,活生生的有生命力。
這也許就是霍老師說的:"教學是一門藝術,需要自己不斷鉆研,不斷學習"吧。在摸索中找到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將粗糙的知識講的生動靈活。
最令我感動的是霍老師的經(jīng)歷,一位平凡的老師,在遭受了人生最刻骨的打擊(失去自己心愛的一子一女)之后,仍然有梅花般的堅忍不拔,在那樣的心情下,那樣的人生境遇中,堅強的挺過來,把痛苦轉(zhuǎn)化成對教育工作深深的愛。這不禁讓我想起霍老師的另一句名言:"沒有什么能把我打垮,沒有什么能摧毀我對教育事業(yè),對孩子們的愛。"想想自己,生活在如此幸福和平的年代里,遇到一點工作的壓力,就會叫苦連天,想想怎能教書育人,怎能用自己的言行舉止,影響學生?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一定要以霍老師為精神導師,努力做好教書育人的工作,以霍老師的精神鞭策自己,為社會主義文明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