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創業講座觀后感
創新與創業觀后感
馬云的創業講座主要分享了自己在創業過程中的一些經歷和教訓。仔細看過他的講座視頻,收獲確實不少。我們看到他的失誤,從而在以后的道路,我們可以繞過去,懂得去避免。
對于創新的最為重要的部分,團體,馬云對此表示了他的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東西。一個團隊要找找合適的人。馬云提出:不請名人來加入他們的團隊。因為一個能力強的人是很難真正花時間在差距很大的人的身上,而且你還難以指出他的錯誤。因此我們要懂得,在什么階段,用什么樣的人;還要根據自己的需要,去找自己需要的人的人。最重要的是,不要招入遠超現在公司水平的高手。這里馬云用了一個恰當的比喻。假如你的公司本身機制是一個拖拉機,高手就如同一個波音747的引擎,一裝上去馬達已啟動,拖拉機就四分五裂。團隊的選擇,不要豪華,要平衡;如果真的招入高手,要調整好高手的心態,還要考察他們。真正的伙伴不是告訴你要做什么,而是,告訴你要做什么,而且我可以幫你做的更完善。
馬云深信“明日比今日更好”。他直言:“每一代都有它的機遇。大家都抱怨的時候,你把它做好,就會有機會;如果跟著抱怨,只會成為倒霉鬼!”換言之,馬云認為每一代的年輕人有他們的智慧,一定能找出未來的解決方案;馬云的洞察力猶如寫雙城記的狄更斯的開場白:“這是年輕人創業最好的時代”。
當你準備好創業時,無論做什么事,都要想清楚,一旦想清楚了,就快點著手去做,要明白自己要什么,明白團隊要什么。還有,創業者要多去看別人失敗的原因,因為成功的原因千千萬萬,失敗的原因就那么幾個。知道別人失敗的原因,看看自己有沒有也在那一步做錯,要及時繞過去。然而盲目去學習別人成功的地方,你可能就一敗涂地了。天下所有的陷阱,本質就是貪婪。要懂得繞過,不要活生生的掉入陷阱里。
在中國還沒有聯通互聯網的時候,他在美國看到了,就決定去做互聯網,讓更多人看到。這說明,我們要開闊自己的眼界,去發現更多新奇的東西。在我們決定去發展一項新東西時,我們要堅信他是有前景的,是有未來的,是可以給別人帶來價值的。只要我們覺得有機會,就放手去干,因為即使是失敗的經歷也會是我們最大的財富,創業者要的就是這些經歷和財富。西方社會常以成敗論英雄,但馬云的腦海里是要“習慣失敗”,因唯有累積無數次的失敗,必可帶給未來更大的成功。這番挫折中的正向思考期勉,更是彌足珍貴,主要因為我們現有的教育過程,沒有訓練勇氣與失敗后唐吉訶德式的達觀。他還說“人的一生不會因為做過什么而后悔,而是會在年老的時候因為沒做過些什么而后悔”。創業之路并不平坦,但走下去你會發現風景獨好。
他在談及面對創新產業巨大競爭的時候,表示面對這樣的情況,最重要的三個字“不要慌“,因為“大象是很難踩死螞蟻的,只要躲得好。”只要有良好的策略,是能成功的。在尋找投資者的時候,更要謹慎,并且想清楚。他提出,在創辦公司的時候永遠不要去控股一家公司,并且要給自己手下的人員足夠的理解和支持。因為一家公司領導他人的絕對不是資本,而是智慧,勇氣,戰略;資本不能控制他人,我們不能為資本服務。他當初在經營公司的時候就遇到這樣的情況,體會到那樣的痛苦,被一家大公司壓制著,被資本控制著,自己的意見永遠得不到認可。
當你的理念與老板不和時,你卻想堅持自己的理念時;你可以回過頭來從零開始再度創業,但我覺得這樣需要極大的勇氣及足夠的實力。馬云還提到,我們決定要走的時候不要帶走任何一個人,因為這樣做,你以后的員工也可能會學你,這是一個游戲規則。所以如果真的有想跟你走的人,讓他認真考慮,因為一旦跟著你走,可能待遇會差很多。倘若還是有人愿意跟著你走,那是極大的幸運,還有,這時,你就付起了一定的責任。
篇2:教師業務學習筆記小學生寫作指導專題視頻講座觀后感
11月25日下午,我認真觀看了我市舉行的小學生寫作指導專題視頻直播講座,聆聽了實小沈芳老師的《乘著想象的翅膀飛翔》、吳宏英老師的《陪同在孩子寫作的路上》以及城一小施彩萍老師的《讀寫互動,改作互補》的精彩報告。
沈芳老師和吳宏英老師的講座使我深刻感受到閱讀的重要性。閱讀是寫作的基礎,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至關重要,教師要引導孩子從閱讀走向寫作,從仿到創。家長更要重視孩子的閱讀與寫作,老師要經常主動與家長聯系,家校合作,指導孩子閱讀、寫作。作為二年級的老師,我也開始嘗試著讓學生動手寫一寫。在指導學生寫的過程中我深刻感受到興趣的重要性。
聽完本次小學生寫作指導專題視頻直播講座,我腦海中一直縈繞著一個詞:興趣。我們做事情時可以感受到,感興趣的事情更愿意做,做得更好。成年人尚且如此,更何況孩子。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注意力不集中,貪玩好動的孩子來說更重要。想要提高孩子的寫作水平就必須要吸引孩子的寫作興趣。寫作的興趣并不是獨立的,它與學生的閱讀密切相連,想要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要激發學生的閱讀與寫作的興趣。
一、激發閱讀興趣
提升學生寫作水平首先是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一直以來,我們農村小學語文教學在聽、說、讀、寫方面,往往傾向于聽、寫而輕說、讀。學生對說、讀興趣不濃,缺乏學習熱情。尤其是“讀”更為突出。激發閱讀興趣,增加閱讀量,提高閱讀水平,創設閱讀氛圍就至關重要。教學中要努力引導孩子多讀書,愛讀書。我們再課堂閱讀教學時要適時引導學生拓展閱讀,激發閱讀興趣。平時我還和班級孩子一起閱讀,進行師生PK閱讀,激發閱讀興趣。從一年級開始我就介紹好書給學生閱讀,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和愿望,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和認知水平。另外,我再班級中定期開展閱讀心得交流會,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
二、激發寫作興趣
提升學生寫作水平其次是要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一直以來,學生都對作文有著畏難、甚至恐懼的心理,寫出來的作文大多是“任務式”的“瞎子”作文。學生不會在作文中說自己的話,更沒有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成了一個空心的人。那么,我們如何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呢?
1.從感覺入手,吸引興趣。讓孩子親眼看,親耳聽,親手摸。讓孩子把看到聽到感覺到的東西說出來,你將這些東西都寫在黑板上,在孩子面前連綴成一篇漂亮的文章,孩子會覺得非常好玩,會躍躍欲試,主動說出自己的句子,你不斷鼓勵他們,慢慢的孩子會覺得寫文章是好玩的事情。孩子在游戲中學東西效率是非常高,如此訓練一段時間,讓他們自己試煉,各種文體的開頭結尾都練習一下,孩子會喜歡作文課的。只要不要過于拘泥刻板,孩子的想象力比我們預料得要驚人。
2.創設情境,提高興趣。對新鮮事物好奇與好問,是兒童的天性。作文教學可以利用生活、實物、圖畫、音樂、語言、表演等途徑,創設豐富的、形象生動的情境,然后引導學生對情境進行細致觀察。這樣,既提供了豐富的寫作素材,又使學生獲得愉悅的感受。
3.賞識學生,抓牢興趣。學生的習作,都希望得到老師的賞識和同學的贊美,無人喝彩,無人賞識,就無法滿足其自我實現的需要。根據小學生學習動機的特點,對其行為大有影響的不僅在于知識本身,更重要在于他人對自己的評價。因此,賞識性的評價,是促使他們邁向成功寫作的第一步。
4.仿寫作文,鞏固興趣。什么是讀寫結合中的仿寫呢?寫作理論告訴我們,所謂仿寫,就是作文者模仿某些范文的立意、構思、布局謀篇或表現手法,進行作文的一種寫作訓練方法。實踐證明,仿寫不失為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一條有效之法,是讀寫結合的好形式。只要教師把規律教給學生,學生掌握了它,就會從讀中悟出寫的門徑。久而久之,學生的閱讀水平和寫作能力就會得到同步提高。
5.觀察生活,延伸興趣。生活是寫作材料的源泉,觀察是寫作的門徑,一切外部信息要通過觀察才能進入大腦。只有熱愛生活并且善于觀察的人,才能從生活中發現許多可寫的素材,并產生強烈的寫作愿望。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觀察奇異的自然現象和參與沸騰的生活。小學生智能發展尚處于低級階段他們的意志內控力弱,情緒性突出,觀察事物往往比較粗略,缺乏精細的辨別能力。針對學生觀察過程中的特點,我利用一些電教手段,指導學生如何觀察。
篇3:quot;霍懋征老師講座quot;觀后感
"霍懋征老師講座"觀后感
今天在教師師德培訓會上看了一段錄像,是中國教育的脊梁--霍懋征老師的講座,使我受益匪淺,心情澎湃,久久不能平靜。霍老師用自己博大的師愛滋潤灌溉著每一個手下的孩子,從來沒有對學生發過一次火,從來沒有懲罰過一個孩子,從來沒有讓一個孩子掉隊,她班的孩子語文平均分97.5分,46人中有44人是優等的成績,而她為了事業忍著一個母親的悲痛,告訴我們這些教師:"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教育不好的學生;要用愛心、激勵、期待、耐心來對待自己的學生。"我深受感動,雖然我還有很多的不足,有很大的差距,但我要努力做一個霍老師那樣的人,把我所有的愛都奉獻給我的學生們。讓他們健康成長,一定不能責罵他們,要用自己的愛心,激勵后進的學生,耐心的期待,等待他們成長。霍老師被周總理和溫總理稱為教師中的"國寶",因為她始終如一沒放棄過任何一位學生,并且始終對學生投入那么深切的關愛。而且霍老師一生八十八年,經歷過那么多的坎坷,還能一如既往的熱愛教育教學工作,能夠站在教育教學的第一線,關愛學生,她真是一位人格純粹的人,高尚的人。
霍老師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用真誠去關愛學生的話,一味的批評對學生的起不到應有的作用,更達不到預期的效果。一個被學校快要遺忘的學生,在她的教育下能夠得到大隊輔導員的表揚,多么神奇啊。我想霍老師是愛學生的,更是有辦法的,所以她說:"教育是科學,也是藝術"。也就是說,在管理學生方面,要講究方法,要能讓學生體會到老師是多么愛他,是多么賞識他,是多么期待他能夠成才。
霍老師能夠在數學和語文教學工作游刃有余,并且對教學工作做了很多創造性的改革,可見霍老師是一位懂教學,愿意潛心研究教學,而她不僅僅懂教學,更加懂學生,生僻的知識在她的課堂上變得栩栩如生,活生生的有生命力。
這也許就是霍老師說的:"教學是一門藝術,需要自己不斷鉆研,不斷學習"吧。在摸索中找到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將粗糙的知識講的生動靈活。
最令我感動的是霍老師的經歷,一位平凡的老師,在遭受了人生最刻骨的打擊(失去自己心愛的一子一女)之后,仍然有梅花般的堅忍不拔,在那樣的心情下,那樣的人生境遇中,堅強的挺過來,把痛苦轉化成對教育工作深深的愛。這不禁讓我想起霍老師的另一句名言:"沒有什么能把我打垮,沒有什么能摧毀我對教育事業,對孩子們的愛。"想想自己,生活在如此幸福和平的年代里,遇到一點工作的壓力,就會叫苦連天,想想怎能教書育人,怎能用自己的言行舉止,影響學生?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一定要以霍老師為精神導師,努力做好教書育人的工作,以霍老師的精神鞭策自己,為社會主義文明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