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焚燒爐余熱鍋爐及煙氣凈化系統(tǒng)性能考核試驗方案

焚燒爐余熱鍋爐及煙氣凈化系統(tǒng)性能考核試驗方案

2024-08-03 閱讀 8828

中航工業(yè)南充可再生能源有限公司焚燒爐-余熱鍋爐及煙氣凈化系統(tǒng)性能考核試驗方案

西安熱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20**年7月

版本更新記錄

版本編號更新日期版本說明編制審閱批準

R.020**/07/03

初版

西安熱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技術方案

目錄

1前言.1

2試驗內容.1

3性能保證值.2

4試驗依據.3

5測量項目及方法.3

6試驗日程計劃.11

7試驗組織機構.11

1前言

南充市生活垃圾焚燒發(fā)電廠一期工程設

2臺日處理

400噸的爐排型垃圾焚燒爐,焚燒爐排及液壓系統(tǒng)、燃燒控制系統(tǒng)等由日本日立造船株式會社制造,配套2臺青島捷能汽輪機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N12-3.8型中溫中壓式凝汽式汽輪機,汽輪機具有三級非調整抽汽,一級抽汽供空氣預熱器;二級抽汽供除氧器,三級抽汽供低壓加熱器。

根據供貨合同規(guī)定,在每臺機組完成(72+24)小時試運后,根據業(yè)主安排將進行性能考核試驗工作。

本方案為焚燒爐-余熱鍋爐及煙氣凈化系統(tǒng)性能考核中各項試驗的指導性文件,制定了試驗的方法及為確保測試精度所應采取的測試手段。

2試驗內容

((11)焚燒爐)焚燒爐--余熱鍋爐系統(tǒng)性能試驗內容(余熱鍋爐系統(tǒng)性能試驗內容(100100%%MCRMCR負荷)負荷)

(a)單臺焚燒爐垃圾處理量

(b)爐渣熱灼減率

(c)垃圾低位熱值

(d)焚燒爐-余熱鍋爐熱效率

(e)過熱器入口煙氣溫度

(f)余熱鍋爐出口煙氣溫度

(g)煙氣在≥850℃區(qū)域內的停留時間

(h)額定主蒸汽壓力

(i)額定主蒸汽溫度

(j)鍋爐主蒸汽蒸發(fā)量

(k)供貨設備的噪聲

((22)煙氣凈化系統(tǒng)性能試驗試驗內容()煙氣凈化系統(tǒng)性能試驗試驗內容(100100%%MCRMCR負荷)負荷)

(a)煙囪出口污染物排放濃度(顆粒物、HCl、HF、SOx、NOx、CO、TOC、Hg及其化合物、Cd及其化合物、Pb、其它重金屬、煙氣黑度)

(b)活性炭消耗量

(c)消石灰消耗量

(d)尿素消耗量

3性能保證值

序號保證值項目單位保證值備注

1每條線年運行時間h≥8000

2負荷變化范圍(MCR的)%60~100

3最大熱負荷工況下連續(xù)運行時間h2h/24h

4鍋爐額定主蒸汽壓力MPa(a)4.1

5鍋爐額定主蒸汽溫度℃

400

-5℃、+10℃

6鍋爐額定主蒸汽流量t/h36.53

7鍋爐熱效率%≥80.0

8煙氣在≥850℃區(qū)域內的停留時間s≥2

9單臺焚燒爐垃圾處理量t/24h400

10爐渣熱灼減率%(重量)≤3

11供貨設備的噪聲dB<85

煙囪出口污染物排放濃度(標準狀態(tài)、干態(tài)、11%O2)

煙塵mg/N

m3≤20

HClmg/N

m3≤22

HFmg/N

m3≤2

SO2mg/N

m3≤80

NOxmg/N

m3≤200

TOCmg/N

m3≤20

COmg/N

m3≤60

Hg及其化合物mg/N

m3≤0.05

Cd及其化合物mg/N

m3≤0.05

其它重金屬mg/N

m3≤1.0

12

煙氣黑度林格曼級≤1

13石灰消耗量kg/t

(垃圾)23.4

14活性炭消耗量kg/t

(垃圾)1.34

15尿素消耗量kg/t

(垃圾)

4試驗依據

1)《電站鍋爐性能試驗驗收規(guī)程》GB10184-88

2)JIS

B

8222-1993

Land

boilers-Heat

balancing,for

calculation(陸用鍋爐――熱平衡計算方法)

3)GBT16157-1996固定污染源排氣中顆粒物測定與氣態(tài)污染物采樣方法

4)GB18485-20**《生活垃圾焚燒污染控制標準》

5)FDBRGuideline“AcceptanceTestingofWasteIncinerationPlants”,edition04/2000

6)供貨商與業(yè)主簽訂的合同及合同附件

7)供貨商提供的性能測試程序

8)《空氣與廢氣分析方法(第四版)》

5測量項目及方法

5.1垃圾處理量

試驗前后,保持料斗料位一致。

性能測試前業(yè)主已對垃圾吊進行過校驗,校驗合格。

試驗期間,未使用其它燃料作為輔助燃料。

采用DCS數據記錄。

在試驗期間,將每小時垃圾投入量數據加總起來。總量除以試驗期間的小時數,然后乘以24小時,便可以算出每天(或24小時)的實際垃圾處理量。

5.2主蒸汽溫度、壓力、流量

利用在線儀表測量,采用DCS進行數據記錄,每60秒鐘記錄1組。

根據所獲得的數據,算出試驗期間的鍋爐主蒸汽流量的平均值;然后利用修正曲線及計算公式進行修正,修正后的數值用于與保證值進行比較。

5.3鍋爐效率

按照《PT_00_12_001_Att03_CN_Boiler_efficiency》進行計算。需測量及計算鍋爐排煙熱損失、輻射和傳導熱損失、爐渣未完全燃燒熱損失、飛灰未完全燃燒熱損失和煙氣CO未完全燃燒熱損失等。

根據所獲得的數據,算出試驗期間的鍋爐效率;然后利用修正曲線及計算公式進行修正,修正后數值用于與保證值進行比較。

5.4850℃以上煙氣停留時間

按照文件《PT_00_12_001_Att06_CN_2seconds_retention_time》進行計算。

5.5熱灼減率

從振動輸送機上取樣,每2小時取樣一次。按照下述公式計算熱灼減率。

A-B

P=Ax100

式中

P:熱灼減量(%)

A:環(huán)境溫度下干渣重量

(g)

B:在600+25oC下灼燒3小時然后冷卻到環(huán)境溫度下的重量

5.6噪音

聲壓級測量采用ND2型精密聲壓級計。在規(guī)定的測點上選用聲級計的“慢”檔,讀取被測設備運行時的A計權聲壓級。

測量點距離設備或其隔音面

1米遠

測量設備:爐排液壓驅動裝置推料器、一次風機、二次風機、爐墻冷卻風機、引風機、控制室等。

每條線均進行測量。在MCR負荷工況下,測量一次。

5.7入廠垃圾、出廠灰、渣量根據電廠統(tǒng)計報表(71月份、8月份數據)獲得。

5.8煙溫、風溫測量

測量項目:省煤器出口煙氣溫度;空預器進出口一次風、二次風機出口溫度及爐墻冷卻風與一次風混合前風溫。

按照等截面網格法布置相應的試驗測點,采用西安熱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儀表測量,主要包括

II級精度

K型鎧裝熱電偶,K型補償導線、數據采集儀及英國Solartron公司生產的IMP(IsolatedMeasurementPod)分散式數據采集系統(tǒng)。每20秒記錄一組數據,典型系統(tǒng)如圖1所示。

5.9環(huán)境條件

試驗期間采用膜盒式大氣壓力計測量大氣壓力,半小時測量一次。

采用干濕球溫度計測量空氣溫度和濕度,每20分鐘記錄一組數據。

5.10煙氣成分測量

在省煤器出口煙道按照等截面網格法布置測點抽取煙氣,抽取的煙氣樣品用橡膠管引至特制的煙氣混合器實施過濾處理,然后再將過濾后的煙氣樣引至德國M&C公司生產的煙氣前處理裝置實施清潔、除濕處理。最后將預處理后的煙氣接入ROSEMOUNT公司生產的NGA2000型煙氣分析儀。典型的煙氣取樣分析系統(tǒng)如圖2所示。

煙氣成份分析的主要項目有:O2、CO、CO2。

煙氣濕度采用濕度槍在省煤器出口煙道進行測量。

圖1數據采集系統(tǒng)

圖2煙氣取樣分析系統(tǒng)

5.11一次風、爐墻冷卻風、二次風流量

考核試驗前先進行輔助性試驗。用標準畢托管、電子微壓計、熱電偶及點溫計實測一次風(總管)、二次風和爐墻冷卻風(與一次風混合前)風速,根據管道面積計算獲得一次風、二次風和爐墻冷卻風流量。同時記錄表盤一次風、二次風和爐墻冷卻風流量。

根據實測獲得的一次風、二次風和爐墻冷卻風流量與表盤數據相比,獲得一次風、二次風和爐墻冷卻風流量的修正系數。

性能考核試驗期間記錄表盤一次風、二次風和爐墻冷卻風流量,然后根據獲得的流量修正系數得到性能試驗期間真實的一次風、二次風和爐墻冷卻風流量。

5.12煙氣流量

根據省煤器熱平衡進行計算獲得。

5.13垃圾低位熱值

《PT_00_12_001_Att03_CN_Boiler_efficiency》進行計算。

5.14鍋爐

10%過載負荷試驗

試驗前機組在100%MCR負荷下穩(wěn)定運行2小時以上。然后開始逐步增加負荷,至(100%+10%)MCR

負荷后維持穩(wěn)定,開始測試。測試時間不小于兩小時,整個測試過程機組在(100%+10%)MCR負荷下穩(wěn)定運行,包括垃圾量、主汽流量、一次風量、過剩空氣量及有關蒸汽參數盡可能地維持穩(wěn)定。測試結束后,負荷降至100%MCR并穩(wěn)定運行1小時以上。

5.15物料消耗

(1)消石灰

半干式洗煙塔處的消石灰漿噴射量由儀器FIC-n40提供,每隔1分鐘讀取該數據一次,消石灰漿濃度由儀器DIA-***提供,每隔1分鐘讀取該數據一次。將試驗期間的消石灰消耗加總起來。將試驗期間的垃圾處理量加總起來。

計算LHV(低熱值)的平均值。如果LHV(低熱值)的平均值大于6908kJ/kg,則根據修正公式調整垃圾處理量,然后將調整好的數值用來計算消石灰消耗率。

Limeconsumption(kg)

消石灰消耗量(kg)

Limeconsumptionrate(kg/twaste)

消石灰消耗率(kg/t垃圾)

=Waste

throughput

(tons)

垃圾處理量(tons)

(2)活性碳

活性碳投入速度與活性碳推料器轉速之間的關系應在試驗之前就確定完成。轉速

數據(SIC-n45)由DCS記錄。根據該關系和轉速數據,便可算出活性碳投入速度。

將試驗期間的活性碳消耗加總起來。將試驗期間的垃圾處理量加總起來。

計算LHV(低熱值)的平均值。如果LHV(低熱值)的平均值大于6908kJ/kg,則根據修正公式調整垃圾處理量,然后將調整好的數值用來計算活性炭消耗率。

Activated

carbon

consumption(kg)

活性碳消耗量(kg)

Activated

carbon

consumption

rate

(kg/twaste)

活性碳消耗率

(kg/t垃圾)

=Waste

throughput

(tons)

垃圾處理量(tons)

(3)尿素

SNCR系統(tǒng)的尿素溶液的耗水量由儀器FIC-n46提供,每隔一分鐘讀取該數據一次,而其每小時的平均值記錄在DCS日報上。尿素濃度由電廠化學化驗,每天上午、下午各化驗一次。

尿素溶液耗水率如下計算;

Urea

solution

water

consumption(kg)

尿素溶液耗水量(kg)

Urea

solution

water

consumption

rate

(kg/twaste)

尿素溶液耗水率

(kg/t垃圾)

=Waste

throughput

(tons)

垃圾處理量(tons)

根據上述尿素溶液耗水率和尿素溶液濃度(CU%)如下計算尿素消耗量;

Urea

pellet

consumption

rate

(kg/twaste)

尿素消耗率

(kg/t垃圾)

=Urea

solution

consumption

(kg)xCU(%)

尿素溶液消耗量(kg)×CU(%)

5.16煙氣中的污染物排放

污染物排放測試包括兩部分測試工作,一是在鍋爐出口(反應塔入口),測量項目包括煙塵、HCl、HF;二是在煙囪入口,測量項目包括煙塵、HCl、HF、SO2、NOx、CO、TOC、Hg及其化合物、Cd及其化合物、Pb及其化合物、其它重金屬、煙氣黑度。

試驗時這兩處采用交替測量的方法。

100%MCR

負荷下:每個工況在反應塔入口(鍋爐出口)和煙囪入口各測三次污染物排放;

鍋爐出口污染物排放測試每次取樣時間為30分鐘,煙囪入口污染物排放每次取樣時間為30分鐘

各工況測試的平均值與性能保證值進行比較。

5.16.1

SO2、NO、CO、O2采用德國M&C公司生產的PSP4000系列加熱取樣探頭和ROSEMOUNT公司生產的NGA2000型煙氣分析儀測量。測試系統(tǒng)如圖3、4所示。

5.16.2折算排放濃度

將煙氣污染物和顆粒物排放濃度折算為標準狀態(tài)下含

11%O2干煙氣的排放濃度,

SO2O2煙道2μm

過濾器

蠕動泵

泵8L/Min

冷卻器

超細過濾

煙氣分析儀

預處理

分析

信號

采集系統(tǒng)

伴熱管線

加熱頭

旁路

圖3SO2取樣測試系統(tǒng)

圖4煙氣取樣分析系統(tǒng)

公式如下:

drymeas

Odry

O

CC,,2

%11,21

1121

式中:

―標準狀態(tài)下含

11%O2干煙氣中污染物或顆粒物的排放濃度,mg/m3;

2%11,Odry

C―標準狀態(tài)下實測干煙氣中污染物或顆粒物的排放濃度,mg/m3;C―實測干煙氣含氧量,體積分數。

drymeasO,,2

5.17運行參數記錄

鍋爐其它主要運行參數均采用機組配套DCS系統(tǒng)采集,每30秒記錄一組。

注:試驗涉及到的現場表計業(yè)主方已在試驗前進行了校驗;西安熱工研究院有限

公司提供的試驗儀表已由熱工院在性能考核試驗前完成校驗。

6試驗計劃

試驗初步安排如下表所示。

工作內容

第1天各方關于試驗實施過程及細節(jié)進行最后協商,并達成共識。

第2天TPRI

現場安裝、校驗測試儀器,所有儀器準備就緒。

第3天

1#線輔助性試驗。

1#線

100%負荷下進行性能測試工況

1(8小時)。

第4天1#線

100%負荷下進行性能測試工況

2(8小時)。

第5天

1#線

100%負荷下進行性能測試工況

3(8小時)

1#線

100+10%負荷下進行性能測試工況(2小時)

第6天1#線儀表拆除、2#線儀表安裝,調試。

第7天2#線

100%負荷下進行性能測試工況

1(8小時)。

第8天2#線

100%負荷下進行性能測試工況

2(8小時)。

第9天

2#線

100%負荷下進行性能測試工況

3(8小時)

2#線

100+10%負荷下進行性能測試工況(2小時)

第10天備用

7試驗組織機構及人員安排

試驗總指揮由電廠派員擔任,負責指揮試驗的全部工作,協調各方相互友好地協作,下達試驗的開始和結束時間,仲裁各方意見,確保試驗順利進行。

(a)總體工作

廠方指定本次試驗的總體協調人,負責試驗期間各項工作的總體協調。按照試驗要求,廠方負責機組負荷申請,并負責機組運行穩(wěn)定。

(b)熱工專業(yè)

1、配合接入試驗儀表;

2、熱控專人負責編制DCS數據采集程序,并保證DCS運行參數記錄系統(tǒng)投入正常運行,每天試驗工況結束后進行DCS數據的提取。要求數據文件格式為txt或excel。

(采集清單試驗前由熱工院提供)

(c)電氣專業(yè)

1、配合在空預器進出口附近連接220v電源,供試驗儀器供電試驗。

2、配合對主要輔機電耗和廠用電進行測試。

(d)化學專業(yè)

1、化學試驗室提供相關儀器(天平、臺秤、烘箱、馬弗爐等),以便熱工院試驗進行分析化驗。

2、化學試驗室提供相關試劑(氫氧化鈉、碳酸鈉、硫酸、硝酸、鹽酸、高錳酸鉀、30%雙氧水等優(yōu)級純各一瓶),以便熱工院試驗進行分析化驗。

(e)運行專業(yè)

總指揮

TPRI

試驗負責人

試驗聯絡

值長檢修、化學試驗小組

運行當值設備檢修熱工儀表渣分析

電廠試驗負責人

供貨商試驗負責人

1、試驗期間安排運行人員每天早晨9點前完成對鍋爐等設備的全面吹灰、排污、取樣和系統(tǒng)隔離等工作。

2、每個試驗工況前,負責調整負荷、運行參數等至試驗要求值。

(f)試驗組織

試驗總指揮由電廠派員擔任,負責指揮試驗的全部工作,協調各方相互友好地協作,確保試驗順利進行。試驗負責人負責具體的試驗工作,確保機組安全穩(wěn)定運行,各試驗人員統(tǒng)一聽從試驗負責人的工作安排。

試驗總指揮:

試驗副總指揮:

試驗負責人:

電廠試驗人員:

西安熱工院試驗人員:曹峰(186280)

廠家試驗人員:

8試驗安全注意事項

1)熱工院全體試驗人員均應在試驗前熟悉試驗工作內容及試驗安全措施。

2)熱工院試驗負責人、專業(yè)技術人員和技術工人的技術素質須符合試驗要求。

3)試驗機械、工器具及安全防護設施、安全用具必須滿足安全需要。電廠方負責在現場搭建的腳手架、圍欄等必須滿足安全要求。

4)試驗期間,熱工院指派***同志擔任鍋爐側試驗安全員,負責本試驗項目的有關安全工作。

5)熱工院試驗過程中應嚴格執(zhí)行《電業(yè)安全工作規(guī)程》、《電業(yè)生產事故調查規(guī)程》、《電力設備典型消防規(guī)程》等有關規(guī)定和電廠的《“兩票”管理制度》、《消防保衛(wèi)管理規(guī)定》及安全文明生產的相關規(guī)定、制度。

6)在有危險性的電力生產區(qū)域內作業(yè),有可能造成火災、爆炸、觸電、中毒、窒息、機械傷害、燒燙傷等及可能引起生產設備停電、停運事故時,熱工院必須事先報經電廠同意。

7)對于現場運行設備的操作,必須經電廠方同意,并由電廠相關人員完成,熱工院負責指導。

8)熱工院必須接受電廠安監(jiān)和保衛(wèi)人員的監(jiān)督,對安監(jiān)保衛(wèi)部門提出的意見必須及時整改;發(fā)生人身事故或危及生產運行的不安全情況,必須立即報告電廠安監(jiān)部門。

篇2:焚燒爐余熱鍋爐及煙氣凈化系統(tǒng)性能考核試驗方案

中航工業(yè)南充可再生能源有限公司焚燒爐-余熱鍋爐及煙氣凈化系統(tǒng)性能考核試驗方案

西安熱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20**年7月

版本更新記錄

版本編號更新日期版本說明編制審閱批準

R.020**/07/03

初版

西安熱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技術方案

目錄

1前言.1

2試驗內容.1

3性能保證值.2

4試驗依據.3

5測量項目及方法.3

6試驗日程計劃.11

7試驗組織機構.11

1前言

南充市生活垃圾焚燒發(fā)電廠一期工程設

2臺日處理

400噸的爐排型垃圾焚燒爐,焚燒爐排及液壓系統(tǒng)、燃燒控制系統(tǒng)等由日本日立造船株式會社制造,配套2臺青島捷能汽輪機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N12-3.8型中溫中壓式凝汽式汽輪機,汽輪機具有三級非調整抽汽,一級抽汽供空氣預熱器;二級抽汽供除氧器,三級抽汽供低壓加熱器。

根據供貨合同規(guī)定,在每臺機組完成(72+24)小時試運后,根據業(yè)主安排將進行性能考核試驗工作。

本方案為焚燒爐-余熱鍋爐及煙氣凈化系統(tǒng)性能考核中各項試驗的指導性文件,制定了試驗的方法及為確保測試精度所應采取的測試手段。

2試驗內容

((11)焚燒爐)焚燒爐--余熱鍋爐系統(tǒng)性能試驗內容(余熱鍋爐系統(tǒng)性能試驗內容(100100%%MCRMCR負荷)負荷)

(a)單臺焚燒爐垃圾處理量

(b)爐渣熱灼減率

(c)垃圾低位熱值

(d)焚燒爐-余熱鍋爐熱效率

(e)過熱器入口煙氣溫度

(f)余熱鍋爐出口煙氣溫度

(g)煙氣在≥850℃區(qū)域內的停留時間

(h)額定主蒸汽壓力

(i)額定主蒸汽溫度

(j)鍋爐主蒸汽蒸發(fā)量

(k)供貨設備的噪聲

((22)煙氣凈化系統(tǒng)性能試驗試驗內容()煙氣凈化系統(tǒng)性能試驗試驗內容(100100%%MCRMCR負荷)負荷)

(a)煙囪出口污染物排放濃度(顆粒物、HCl、HF、SOx、NOx、CO、TOC、Hg及其化合物、Cd及其化合物、Pb、其它重金屬、煙氣黑度)

(b)活性炭消耗量

(c)消石灰消耗量

(d)尿素消耗量

3性能保證值

序號保證值項目單位保證值備注

1每條線年運行時間h≥8000

2負荷變化范圍(MCR的)%60~100

3最大熱負荷工況下連續(xù)運行時間h2h/24h

4鍋爐額定主蒸汽壓力MPa(a)4.1

5鍋爐額定主蒸汽溫度℃

400

-5℃、+10℃

6鍋爐額定主蒸汽流量t/h36.53

7鍋爐熱效率%≥80.0

8煙氣在≥850℃區(qū)域內的停留時間s≥2

9單臺焚燒爐垃圾處理量t/24h400

10爐渣熱灼減率%(重量)≤3

11供貨設備的噪聲dB<85

煙囪出口污染物排放濃度(標準狀態(tài)、干態(tài)、11%O2)

煙塵mg/N

m3≤20

HClmg/N

m3≤22

HFmg/N

m3≤2

SO2mg/N

m3≤80

NOxmg/N

m3≤200

TOCmg/N

m3≤20

COmg/N

m3≤60

Hg及其化合物mg/N

m3≤0.05

Cd及其化合物mg/N

m3≤0.05

其它重金屬mg/N

m3≤1.0

12

煙氣黑度林格曼級≤1

13石灰消耗量kg/t

(垃圾)23.4

14活性炭消耗量kg/t

(垃圾)1.34

15尿素消耗量kg/t

(垃圾)

4試驗依據

1)《電站鍋爐性能試驗驗收規(guī)程》GB10184-88

2)JIS

B

8222-1993

Land

boilers-Heat

balancing,for

calculation(陸用鍋爐――熱平衡計算方法)

3)GBT16157-1996固定污染源排氣中顆粒物測定與氣態(tài)污染物采樣方法

4)GB18485-20**《生活垃圾焚燒污染控制標準》

5)FDBRGuideline“AcceptanceTestingofWasteIncinerationPlants”,edition04/2000

6)供貨商與業(yè)主簽訂的合同及合同附件

7)供貨商提供的性能測試程序

8)《空氣與廢氣分析方法(第四版)》

5測量項目及方法

5.1垃圾處理量

試驗前后,保持料斗料位一致。

性能測試前業(yè)主已對垃圾吊進行過校驗,校驗合格。

試驗期間,未使用其它燃料作為輔助燃料。

采用DCS數據記錄。

在試驗期間,將每小時垃圾投入量數據加總起來。總量除以試驗期間的小時數,然后乘以24小時,便可以算出每天(或24小時)的實際垃圾處理量。

5.2主蒸汽溫度、壓力、流量

利用在線儀表測量,采用DCS進行數據記錄,每60秒鐘記錄1組。

根據所獲得的數據,算出試驗期間的鍋爐主蒸汽流量的平均值;然后利用修正曲線及計算公式進行修正,修正后的數值用于與保證值進行比較。

5.3鍋爐效率

按照《PT_00_12_001_Att03_CN_Boiler_efficiency》進行計算。需測量及計算鍋爐排煙熱損失、輻射和傳導熱損失、爐渣未完全燃燒熱損失、飛灰未完全燃燒熱損失和煙氣CO未完全燃燒熱損失等。

根據所獲得的數據,算出試驗期間的鍋爐效率;然后利用修正曲線及計算公式進行修正,修正后數值用于與保證值進行比較。

5.4850℃以上煙氣停留時間

按照文件《PT_00_12_001_Att06_CN_2seconds_retention_time》進行計算。

5.5熱灼減率

從振動輸送機上取樣,每2小時取樣一次。按照下述公式計算熱灼減率。

A-B

P=Ax100

式中

P:熱灼減量(%)

A:環(huán)境溫度下干渣重量

(g)

B:在600+25oC下灼燒3小時然后冷卻到環(huán)境溫度下的重量

5.6噪音

聲壓級測量采用ND2型精密聲壓級計。在規(guī)定的測點上選用聲級計的“慢”檔,讀取被測設備運行時的A計權聲壓級。

測量點距離設備或其隔音面

1米遠

測量設備:爐排液壓驅動裝置推料器、一次風機、二次風機、爐墻冷卻風機、引風機、控制室等。

每條線均進行測量。在MCR負荷工況下,測量一次。

5.7入廠垃圾、出廠灰、渣量根據電廠統(tǒng)計報表(71月份、8月份數據)獲得。

5.8煙溫、風溫測量

測量項目:省煤器出口煙氣溫度;空預器進出口一次風、二次風機出口溫度及爐墻冷卻風與一次風混合前風溫。

按照等截面網格法布置相應的試驗測點,采用西安熱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儀表測量,主要包括

II級精度

K型鎧裝熱電偶,K型補償導線、數據采集儀及英國Solartron公司生產的IMP(IsolatedMeasurementPod)分散式數據采集系統(tǒng)。每20秒記錄一組數據,典型系統(tǒng)如圖1所示。

5.9環(huán)境條件

試驗期間采用膜盒式大氣壓力計測量大氣壓力,半小時測量一次。

采用干濕球溫度計測量空氣溫度和濕度,每20分鐘記錄一組數據。

5.10煙氣成分測量

在省煤器出口煙道按照等截面網格法布置測點抽取煙氣,抽取的煙氣樣品用橡膠管引至特制的煙氣混合器實施過濾處理,然后再將過濾后的煙氣樣引至德國M&C公司生產的煙氣前處理裝置實施清潔、除濕處理。最后將預處理后的煙氣接入ROSEMOUNT公司生產的NGA2000型煙氣分析儀。典型的煙氣取樣分析系統(tǒng)如圖2所示。

煙氣成份分析的主要項目有:O2、CO、CO2。

煙氣濕度采用濕度槍在省煤器出口煙道進行測量。

圖1數據采集系統(tǒng)

圖2煙氣取樣分析系統(tǒng)

5.11一次風、爐墻冷卻風、二次風流量

考核試驗前先進行輔助性試驗。用標準畢托管、電子微壓計、熱電偶及點溫計實測一次風(總管)、二次風和爐墻冷卻風(與一次風混合前)風速,根據管道面積計算獲得一次風、二次風和爐墻冷卻風流量。同時記錄表盤一次風、二次風和爐墻冷卻風流量。

根據實測獲得的一次風、二次風和爐墻冷卻風流量與表盤數據相比,獲得一次風、二次風和爐墻冷卻風流量的修正系數。

性能考核試驗期間記錄表盤一次風、二次風和爐墻冷卻風流量,然后根據獲得的流量修正系數得到性能試驗期間真實的一次風、二次風和爐墻冷卻風流量。

5.12煙氣流量

根據省煤器熱平衡進行計算獲得。

5.13垃圾低位熱值

《PT_00_12_001_Att03_CN_Boiler_efficiency》進行計算。

5.14鍋爐

10%過載負荷試驗

試驗前機組在100%MCR負荷下穩(wěn)定運行2小時以上。然后開始逐步增加負荷,至(100%+10%)MCR

負荷后維持穩(wěn)定,開始測試。測試時間不小于兩小時,整個測試過程機組在(100%+10%)MCR負荷下穩(wěn)定運行,包括垃圾量、主汽流量、一次風量、過剩空氣量及有關蒸汽參數盡可能地維持穩(wěn)定。測試結束后,負荷降至100%MCR并穩(wěn)定運行1小時以上。

5.15物料消耗

(1)消石灰

半干式洗煙塔處的消石灰漿噴射量由儀器FIC-n40提供,每隔1分鐘讀取該數據一次,消石灰漿濃度由儀器DIA-***提供,每隔1分鐘讀取該數據一次。將試驗期間的消石灰消耗加總起來。將試驗期間的垃圾處理量加總起來。

計算LHV(低熱值)的平均值。如果LHV(低熱值)的平均值大于6908kJ/kg,則根據修正公式調整垃圾處理量,然后將調整好的數值用來計算消石灰消耗率。

Limeconsumption(kg)

消石灰消耗量(kg)

Limeconsumptionrate(kg/twaste)

消石灰消耗率(kg/t垃圾)

=Waste

throughput

(tons)

垃圾處理量(tons)

(2)活性碳

活性碳投入速度與活性碳推料器轉速之間的關系應在試驗之前就確定完成。轉速

數據(SIC-n45)由DCS記錄。根據該關系和轉速數據,便可算出活性碳投入速度。

將試驗期間的活性碳消耗加總起來。將試驗期間的垃圾處理量加總起來。

計算LHV(低熱值)的平均值。如果LHV(低熱值)的平均值大于6908kJ/kg,則根據修正公式調整垃圾處理量,然后將調整好的數值用來計算活性炭消耗率。

Activated

carbon

consumption(kg)

活性碳消耗量(kg)

Activated

carbon

consumption

rate

(kg/twaste)

活性碳消耗率

(kg/t垃圾)

=Waste

throughput

(tons)

垃圾處理量(tons)

(3)尿素

SNCR系統(tǒng)的尿素溶液的耗水量由儀器FIC-n46提供,每隔一分鐘讀取該數據一次,而其每小時的平均值記錄在DCS日報上。尿素濃度由電廠化學化驗,每天上午、下午各化驗一次。

尿素溶液耗水率如下計算;

Urea

solution

water

consumption(kg)

尿素溶液耗水量(kg)

Urea

solution

water

consumption

rate

(kg/twaste)

尿素溶液耗水率

(kg/t垃圾)

=Waste

throughput

(tons)

垃圾處理量(tons)

根據上述尿素溶液耗水率和尿素溶液濃度(CU%)如下計算尿素消耗量;

Urea

pellet

consumption

rate

(kg/twaste)

尿素消耗率

(kg/t垃圾)

=Urea

solution

consumption

(kg)xCU(%)

尿素溶液消耗量(kg)×CU(%)

5.16煙氣中的污染物排放

污染物排放測試包括兩部分測試工作,一是在鍋爐出口(反應塔入口),測量項目包括煙塵、HCl、HF;二是在煙囪入口,測量項目包括煙塵、HCl、HF、SO2、NOx、CO、TOC、Hg及其化合物、Cd及其化合物、Pb及其化合物、其它重金屬、煙氣黑度。

試驗時這兩處采用交替測量的方法。

100%MCR

負荷下:每個工況在反應塔入口(鍋爐出口)和煙囪入口各測三次污染物排放;

鍋爐出口污染物排放測試每次取樣時間為30分鐘,煙囪入口污染物排放每次取樣時間為30分鐘

各工況測試的平均值與性能保證值進行比較。

5.16.1

SO2、NO、CO、O2采用德國M&C公司生產的PSP4000系列加熱取樣探頭和ROSEMOUNT公司生產的NGA2000型煙氣分析儀測量。測試系統(tǒng)如圖3、4所示。

5.16.2折算排放濃度

將煙氣污染物和顆粒物排放濃度折算為標準狀態(tài)下含

11%O2干煙氣的排放濃度,

SO2O2煙道2μm

過濾器

蠕動泵

泵8L/Min

冷卻器

超細過濾

煙氣分析儀

預處理

分析

信號

采集系統(tǒng)

伴熱管線

加熱頭

旁路

圖3SO2取樣測試系統(tǒng)

圖4煙氣取樣分析系統(tǒng)

公式如下:

drymeas

Odry

O

CC,,2

%11,21

1121

式中:

―標準狀態(tài)下含

11%O2干煙氣中污染物或顆粒物的排放濃度,mg/m3;

2%11,Odry

C―標準狀態(tài)下實測干煙氣中污染物或顆粒物的排放濃度,mg/m3;C―實測干煙氣含氧量,體積分數。

drymeasO,,2

5.17運行參數記錄

鍋爐其它主要運行參數均采用機組配套DCS系統(tǒng)采集,每30秒記錄一組。

注:試驗涉及到的現場表計業(yè)主方已在試驗前進行了校驗;西安熱工研究院有限

公司提供的試驗儀表已由熱工院在性能考核試驗前完成校驗。

6試驗計劃

試驗初步安排如下表所示。

工作內容

第1天各方關于試驗實施過程及細節(jié)進行最后協商,并達成共識。

第2天TPRI

現場安裝、校驗測試儀器,所有儀器準備就緒。

第3天

1#線輔助性試驗。

1#線

100%負荷下進行性能測試工況

1(8小時)。

第4天1#線

100%負荷下進行性能測試工況

2(8小時)。

第5天

1#線

100%負荷下進行性能測試工況

3(8小時)

1#線

100+10%負荷下進行性能測試工況(2小時)

第6天1#線儀表拆除、2#線儀表安裝,調試。

第7天2#線

100%負荷下進行性能測試工況

1(8小時)。

第8天2#線

100%負荷下進行性能測試工況

2(8小時)。

第9天

2#線

100%負荷下進行性能測試工況

3(8小時)

2#線

100+10%負荷下進行性能測試工況(2小時)

第10天備用

7試驗組織機構及人員安排

試驗總指揮由電廠派員擔任,負責指揮試驗的全部工作,協調各方相互友好地協作,下達試驗的開始和結束時間,仲裁各方意見,確保試驗順利進行。

(a)總體工作

廠方指定本次試驗的總體協調人,負責試驗期間各項工作的總體協調。按照試驗要求,廠方負責機組負荷申請,并負責機組運行穩(wěn)定。

(b)熱工專業(yè)

1、配合接入試驗儀表;

2、熱控專人負責編制DCS數據采集程序,并保證DCS運行參數記錄系統(tǒng)投入正常運行,每天試驗工況結束后進行DCS數據的提取。要求數據文件格式為txt或excel。

(采集清單試驗前由熱工院提供)

(c)電氣專業(yè)

1、配合在空預器進出口附近連接220v電源,供試驗儀器供電試驗。

2、配合對主要輔機電耗和廠用電進行測試。

(d)化學專業(yè)

1、化學試驗室提供相關儀器(天平、臺秤、烘箱、馬弗爐等),以便熱工院試驗進行分析化驗。

2、化學試驗室提供相關試劑(氫氧化鈉、碳酸鈉、硫酸、硝酸、鹽酸、高錳酸鉀、30%雙氧水等優(yōu)級純各一瓶),以便熱工院試驗進行分析化驗。

(e)運行專業(yè)

總指揮

TPRI

試驗負責人

試驗聯絡

值長檢修、化學試驗小組

運行當值設備檢修熱工儀表渣分析

電廠試驗負責人

供貨商試驗負責人

1、試驗期間安排運行人員每天早晨9點前完成對鍋爐等設備的全面吹灰、排污、取樣和系統(tǒng)隔離等工作。

2、每個試驗工況前,負責調整負荷、運行參數等至試驗要求值。

(f)試驗組織

試驗總指揮由電廠派員擔任,負責指揮試驗的全部工作,協調各方相互友好地協作,確保試驗順利進行。試驗負責人負責具體的試驗工作,確保機組安全穩(wěn)定運行,各試驗人員統(tǒng)一聽從試驗負責人的工作安排。

試驗總指揮:

試驗副總指揮:

試驗負責人:

電廠試驗人員:

西安熱工院試驗人員:曹峰(186280)

廠家試驗人員:

8試驗安全注意事項

1)熱工院全體試驗人員均應在試驗前熟悉試驗工作內容及試驗安全措施。

2)熱工院試驗負責人、專業(yè)技術人員和技術工人的技術素質須符合試驗要求。

3)試驗機械、工器具及安全防護設施、安全用具必須滿足安全需要。電廠方負責在現場搭建的腳手架、圍欄等必須滿足安全要求。

4)試驗期間,熱工院指派***同志擔任鍋爐側試驗安全員,負責本試驗項目的有關安全工作。

5)熱工院試驗過程中應嚴格執(zhí)行《電業(yè)安全工作規(guī)程》、《電業(yè)生產事故調查規(guī)程》、《電力設備典型消防規(guī)程》等有關規(guī)定和電廠的《“兩票”管理制度》、《消防保衛(wèi)管理規(guī)定》及安全文明生產的相關規(guī)定、制度。

6)在有危險性的電力生產區(qū)域內作業(yè),有可能造成火災、爆炸、觸電、中毒、窒息、機械傷害、燒燙傷等及可能引起生產設備停電、停運事故時,熱工院必須事先報經電廠同意。

7)對于現場運行設備的操作,必須經電廠方同意,并由電廠相關人員完成,熱工院負責指導。

8)熱工院必須接受電廠安監(jiān)和保衛(wèi)人員的監(jiān)督,對安監(jiān)保衛(wèi)部門提出的意見必須及時整改;發(fā)生人身事故或危及生產運行的不安全情況,必須立即報告電廠安監(jiān)部門。

篇3:藥物臨床試驗形式審查表

藥物臨床試驗形式審查表

  項目  項目名稱  藥物通用名  NMPA臨床批件號(如有)  藥物注冊分類

  臨床試驗分期

  Ⅰ期□ Ⅱ期□ Ⅲ期□ Ⅳ期□

  其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申辦者

  申辦者名稱

  專業(yè)組

  監(jiān)查員

  電話

  主要研究者

  電話

  安慰劑對照

  是□ 否□

  起止時間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至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多中心臨床試驗

  是□ 否□

  牽頭單位

  送審文件清單

  1申辦者或CRO委托臨床試驗機構進行臨床試驗的委托函

  有 □ 無 □

  2NMPA批件或臨床試驗通知書/備案文件或注冊臨床批件(IV期試驗)

  有 □ 無 □

  3申辦者的資質(營業(yè)執(zhí)照等)、GMP證書或滿足GMP條件的聲明

  有 □ 無 □

  4申辦者給CRO的委托函和CRO資質(如適用)

  有 □ 無 □

  5中心實驗室或第三方實驗室(如適用)資質及室間質評證書

  有 □ 無 □

  6監(jiān)查員委托函、簡歷及資質

  有 □ 無 □

  7我國人類遺傳資源采集、保藏、利用、對外提供的既往審批/備案材料(申請書、受理文件、批件、備案證明等)

  有 □ 無 □

  8組長單位的倫理批件和成員表(如適用)

  有 □ 無 □

  9研究者手冊(版本號,日期)

  有 □ 無 □

  10試驗方案(版本號、日期)

  有 □ 無 □

  11病例報告表(或EDC)樣表(版本號,日期)

  有 □ 無 □

  12研究病歷樣表(版本號、日期)

  有 □ 無 □

  13知情同意書(版本號、日期)

  有 □ 無 □

  14受試者招募廣告(如適用)

  有 □ 無 □

  15其他受試者相關材料(如適用)

  有 □ 無 □

  16試驗用藥品的藥檢證明

  有 □ 無 □

  17試驗用藥品的說明書(如適用)

  有 □ 無 □

  18臨床試驗責任保險單

  有 □ 無 □

  19盲法試驗的揭盲程序(如適用)

  有 □ 無 □

  20申辦者、CRO、統(tǒng)計單位、參加單位信息表

  有 □ 無 □

  21本中心擬參加本試驗的研究者名單

  有 □ 無 □

  22本中心擬參加本試驗的研究者資質

  有 □ 無 □

  23選擇安慰劑對照的原因說明(如適用)

  有 □ 無 □

  24風險管理計劃(如適用)

  有 □ 無 □

  25SMO和CRC資質資料(如適用)

  有 □ 無 □

  26研究者利益沖突聲明

  有 □ 無 □

  國家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臨床研究批件(如有)

  1如有研究批件,批準后三年有效期時間內

  是 □ 否 □

  2臨床試驗中主要關注內容和需補充觀察指標(如有),請描述:

  是 □ 否 □

  藥物臨床試驗方案形式審查要點

  1注明版本號/版本日期, 研究者、申辦者、CRO三方簽字

  是 □ 否 □

  2注明國家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的臨床研究批件號

  是 □ 否 □

  3注明研究計劃起止時間

  是 □ 否 □

  4內容符合GCP要求:

  是 □ 否 □

  流程表

  是 □ 否 □

  研究背景

  是 □ 否 □

  研究目的

  是 □ 否 □

  設計方法和樣本依據

  是 □ 否 □

  適應證診斷標準,受試者入選排除剔除標準

  是 □ 否 □

  療效觀察指標與判定標準

  是 □ 否 □

  安全性觀察指標與判定標準

  是 □ 否 □

  常見ADR與救治措施

  是 □ 否 □

  藥物信息與管理

  是 □ 否 □

  質量控制措施

  是 □ 否 □

  醫(yī)學倫理,有充分安全監(jiān)察計劃,以保證受試者的安全

  是 □ 否 □

  統(tǒng)計方法

  是 □ 否 □

  知情同意書形式審查要點

  1注明版本號/版本日期

  是 □ 否 □

  2語言通俗易懂

  是 □ 否 □

  3如為隨機雙盲對照試驗,注明受試者有被隨機分到試驗組與對照組(可能為空白對照)的可能性

  是 □ 否 □

  4書寫內容全面,符合格式規(guī)范

  是 □ 否 □

  5注明受試者接受操作與檢查次數

  是 □ 否 □

  6注明藥物可能的不良反應和救治措施

  是 □ 否 □

  7告知信息充分,包括可能的風險與受益

  是 □ 否 □

  8保護受試者的隱私和保證數據的保密性

  是 □ 否 □

  9告知受試者隨時可退出研究

  是 □ 否 □

  10受試者簽字和日期

  是 □ 否 □

  11注明研究者簽字和日期

  是 □ 否 □

  12其他(如有)

  是 □ 否 □

  審查單位:XA市中心醫(yī)院藥物臨床試驗機構辦公室

  監(jiān)查員:

  機構辦秘書:

  日期 :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_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