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心存感恩醫院義工活動策劃書

心存感恩醫院義工活動策劃書

2024-08-02 閱讀 2890

一、活動背景:

五四精神代表著誠實的,進步的,積極的,自由的,平等的,創造的,美的,善的,和平的,相愛互助的,勞動而愉快的,全社會幸福的統一體。身為大學生,我們有必要感恩社會,為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勇于探索、敢于創新、解放思想是五四精神的精髓。義工活動是社會民眾愛心和良知的集體表現,是民眾回饋社會的一種具體形式,為此,我們用行動佐證,到醫療機構做義工,培養集體主義觀念,增強團支部活力,為構建和諧社會貢獻力量,更是愛國主義精神的體現。

二、活動目的:

為活躍團的生活,調動支部團干部和團員青年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增強團的凝聚力,培養團隊精神,加強團員的社會責任感,為附院提供義工服務,開展本次附院義工服務的活動。通過本次活動,同學們的社會責任感可以得到加強,為我們提供了課余社會實踐的機會,也為附院的病人和家屬帶去我們誠摯的服務,親切的問候。與此同時,更是為附院義工注入一股新的力量,擴大義工的影響力,讓醫院的服務水平更上一個階層。

三、參與人員:

廣東醫學院第一臨床學院11級第一二、九十團支部

四、活動時間:五一假期期間

五、活動地點:廣東醫學院附屬醫院

六、服務項目:

1.到門診做護送義工,為年老體弱及行動不便的就診病人排隊掛號、檢查、收費、取藥等,為不熟悉醫院環境的病人指引方向,甚至整個過程的陪診等。

2.在醫院可能遇到一些情緒低落或暴躁惹事的病人或家屬,這時,我們不應該等病人來找我們,而是主動地接觸病人,替他們解圍,給予心理疏導、解釋、安慰,使其理解醫院的難處,以及幫病人建立與病魔作斗爭的信心和勇氣,積極配合醫生治療。

3、和客戶服務部的護士老師一起合作,在附院門口為病人及其家屬提供有用的信息和服務。

七、活動流程:

1.活動策劃宣傳階段:

各班宣傳委員通過海報,橫幅等各種形式,在校內進行宣傳,并于活動期間,在附院掛橫幅宣傳。

2.活動準備階段:

(1)4月28號早上9:00團支書與組織委員前往附屬醫院了解相關要求,并與教工團委書記聯系,道明義工活動的具體計劃,協商好有關本次活動的一切事宜。

(2)由于考慮到人數上的問題,我們將從四個團支部里挑選出三十位責任心強,有愛心,善于溝通的高素質人選做義工。并在26號,邀請兩名義工聯成員于下午2:30在第十四課室對我們進行培訓。

3.活動階段:

(1)具體活動時間定在5月1號至3號,從早上8:00-11:30,下午2:30-4:30。由各團支書帶領義工志愿者步行到附屬醫院做義工活動。出發前應向每位志愿者說明注意事項,人員分為3組,每組跟隨一名有經驗,做過義工的師兄師姐(事先已聯系),安排好每組的服務內容,例如:維持秩序,咨詢服務,導診引診。

(2)到達醫院后與義工聯主席聯系,按照擬定計劃開始義工工作。

4.活動的結束:在這一系列義工活動結束后,與義工聯主席、領導和醫務人員道別。

5.活動總結階段:由各團支書組織全體團員開一次總結會議,匯報工作,分享心得體會。

八、注意事項:

1.各團員出發時必須注意安全,聽從組織安排。

2.外出時應注意學生形象,遵守醫院的規章制度。

3.注意基本的禮儀,服務態度,以及措辭用語。

4.為了制服的統一,我們可以向義工聯借義工服。

5.不要在病人面前表現出對疾病的恐懼,但要做好自身保護。

九、預期效果:

通過本次活動,知道義工,認識義工,了解義工,樹立良好的義工思想,服務社會的信念,形成一種關懷互助的社會新文明。從中不僅可以對醫療機構有進一步的了解,更是為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時非常感謝義工聯的大力支持,在學校以及社會上推廣義工“助人自助”的精神理念,并營造一個和諧互愛的人文社會氛圍,提高附院的知名度以及服務水平。

十、活動可行性:

本次活動地點位于廣東醫學院附屬醫院,學生對附院有親切感,工作起來會有更多的熱情!義工在把關懷帶給社會的同時,也傳遞了愛心,傳播了文明,這種“愛心”和“文明”從一個人身上傳到另一個人身上,最終會匯聚成一股強大的社會暖流,所以社會需要義工,相信在義工聯的配合下,我們這次義工活動能夠做得更好更出色。此外,醫院內人流眾多,在其中舉行活動,有利于擴大義工的影響力,提高醫學院學生形象。

篇2:3月班義工活動方案與總結

長郡中學1119班將于*年3月8號在登仁橋社區進行為期兩小時的義工活動。本次活動由胡燁同學領導,參與總人數為20人。活動以慰問孤寡老人,送上一些生活用品,幫助其打掃衛生為主。我們會將活動參與人員分為3―4個小組,分別派往各個家庭中,進行義工活動。

春天的溫度

――記一次義工活動

三月8號,天氣晴好。在這樣讓人倍感幸福的初春陽光里,我們1119班開展了一次義工活動――去看望社區里的老人家。臨行前幾經商定,確定下來的人仍有二十多個,且還有不少同學表現了極高的熱情。突然覺得這樣的同學們都很可愛,雖然已經高二了,但心底仍存著一份英雄情結,想要努力為別人做一點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可愛的同學們艷羨的目光里,我們出發了,帶著期盼,帶著心急。

出校區后走了不久,就到了社區的志愿者服務站,在與站里的工作人員交涉過后,我們這20多個人被分成了兩組,去往不同的地點。

我們這一組去拜訪的是一位老奶奶。當工作人員領著我們走到老奶奶家里時,她正坐在自家門前,像是在沉思,又像在發呆。我們的到來顯然使這位老奶奶有些受驚,領我們去的工作人員大聲地向她解釋了幾句,她才重新坐下,恢復了一種老人家特有的慈祥而安穩的神態。這時工作人員拍了拍一位同學的肩膀,示意接下來的事就交給我們了。大家立刻忙碌起來。因為奶奶只會講長沙話,所以幾個會講長沙話的女孩子主動上前噓寒問暖,詢問老人平日里的生活起居,又問是否有什么需要幫忙的地方,老人笑著搖了搖頭,紅色的襖子穿在她身上顯得整潔而精神。幾個女孩子于是陪奶奶聊起天來,聊過去,聊起那些黯淡了顏色的歲月,同學們默默的聽著。我想,在這樣的時代,當我們習慣了電子記憶,到我們古稀之時,又是否還能像眼前的老人一樣對自己的過往如數家珍,娓娓道來呢?

正當我們與老奶奶聊天的時候,一位中年婦女抱著一個可愛的小孩走過來。奶奶說這是她的重孫。幾個男孩子忙湊上前逗小孩兒,我們一邊幫老奶奶收衣服,一邊看著平日里穩重的男同學像孩子一樣也不由得笑出聲來,一時間,小小的庭院里,歡聲笑語不斷。

時間過得很快,當陽光一點一點黯淡下來,我們知道分別的時刻就要到了,老奶奶仍是安穩而慈祥地坐著,卻不忘說希望我們能多去看她,一下子覺得心里有點難過,老人家平時大概沒有可以說話的人吧。這樣想著,就堅定了下次也一定要來看望這位奶奶的想法。

回程的路上,走在長長的巷弄里,呼吸著一磚一瓦散發出來的老長沙的氣息,我心頭雖然還有著離別時的感傷,但又多了一份雀躍,我希望,在這美麗的初春里,老奶奶不僅感受到了晴空里的陽光,也能感受到,我們帶去的心靈上的溫柔的光。

1119班周云鶴

3月8日義工活動

我們班做義工,都是去看望社區中的老人。到老人家,也無非是幫她們做做家務,聊聊天,或順路帶點柴米油鹽。所以每次去的人不用多,三五個到老人家里,就剛剛合適。而且老人家們也受不了吵鬧,人去多了,人聲嘈雜,對做義工反無利,且有貪多求名之嫌。今日三家老人,卻去了十多人,有點多了,這是以后要注意的。

但當起義工來,同學們的熱情與愛心卻令人刮目相看,大家發自內心的關愛,不帶一絲一毫的功利雜念,從每一舉手投足中都可看出。平日所操的普通話,忽地變為了長沙方言,就是為了讓老人不費力氣地聽得懂。“你老人家生活真的蠻幸福咧。”這句話被反復提起,就是希望老人家感到開心與滿足。

而做完義工后,總感自己盡的是綿薄之力。也許,我們心中有熱情,但沒動腦筋去琢磨,到底何為真正的幫助。也許,我們仍未深入社會,去尋找那些需要幫助,需解燃眉之急的人們。思來想去,下次我們也許能夠:(1)帶生活必需品以及水果等營養品,(2)帶老人去檢查身體,(3)幫老人捶背,按摩。

而下次我們幫助的對象也可添加:(1)夏日里的建設工人,(2)睡在外面的乞丐(給他們買被子,枕頭)。

另外,今日老人的一句話發我們深省―“他們在屋里又不做事,還奔到我屋里來做事”干好家中家務,傾聽父母的聲音,這才是我們干好社會之務,傾聽社會的聲音之前提吧

1119班黃北辰

篇3:五月義工活動方案及總結

活動:走訪長沙市第三福利院

一:方案

1.活動時間:*年5月26日下午

2.活動地點:長沙市第三福利院男精神科

3.活動形式:表演節目,游戲,聊天

4.活動安排:

總策劃人:涂汝欣

活動人員:1205班16名義工

5.前期工作:提前與福利院聯系,商討活動方案,確定活動時間。統計人數并制定好參與的計劃。

6.后期工作:將義工手冊手冊交至福利院處蓋章,組織大家寫好義工日志。

二、總結

義工活動總結

5月26日下午一點,1205班義工小隊16名同學從長郡中學校門口出發,前往長沙市第三福利院參加義工服務活動。

天公似乎總有意在我們前行的道路上增添一些險阻,與上次活動時的天氣相似,天色陰沉,還下起了小雨。這樣不算太好的天氣并未讓同學們的熱情降溫,這次服務的對象卻讓同學們著實有些忐忑。與上次不同,四月的義工活動我們服務的地點是女精神科,盡管開始時有些不安,但與她們度過的愉快經歷讓我們忘了緊張和憂慮,很快融入了她們。而這一次要服務的對象是男精神病人,這讓我們有些不知所措。男性不同于女性,該如何相處,節目如何投其所好,若他們不感興趣我們要怎么辦,這些難題都等著我們去解決。

很快便到達了目的地,熟悉的景物映入眼簾,在護士阿姨的帶領下,我們走上四樓,來到男精神科。隔著鐵門看向昏暗的走廊,他們有的穿著睡衣,有的穿著t恤、短褲,頭發蓬松,也不精神,讓我們的壓力又增添幾分。

依然是那個小小的食堂,病人們在護士阿姨的召集下陸陸續續地來到這里,用或期待或不屑的眼光看著我們。我們按捺住緊張和忐忑表演準備好的節目。唱歌、吉他演奏、太極。歌曲大多是上個世紀的流行曲,還和戰友相關,引起了他們的共鳴,跟著我們輕輕哼唱,有的甚至站到我們身邊一起合唱。

氣氛越來越好,我們一起玩起了游戲。在謎語環節,當我們報出那些頗有難度的謎面,他們總能飛快舉手回答,引起同學們陣陣驚呼。而在玩游戲“心有靈犀”時,同學們與病人們相互配合,做出滑稽可愛的姿勢,也引來眾人的歡笑。

我們的活動最終在歌聲中結束,一個伯伯興起竟作了一首詩“醫院多俊才,恰逢義工來,唱歌又跳舞,大家笑開懷!”由于時間緊迫,叔叔伯伯們想為我們展示的節目還未來得及表演,留下了些許遺憾。離開時,他們向我們招手,邀請我們下次再來,我們不舍地走出鐵門,回頭還能看到他們張望的臉。

走下樓梯,義工們興奮不已,有的同學還高呼“這才是真正的義工活動!”在第三福利院的兩次義工活動都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也給參加活動的義工們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這樣的活動讓同學們感受到做義工不僅僅是搞衛生,賣報紙,義工的本質是給需要的人帶來溫暖。義工的活動形式可以很多樣,同學們的切身體會也各有不同。在義工活動中,同學們成長了,走進社會,參與實踐,為未來的生活積累下了寶貴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