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廣東省科普工作統計實施方案

廣東省科普工作統計實施方案

2024-08-02 閱讀 3760

一、科普工作統計的內容和任務

科學技術普及是實施科教興粵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手段,對提高公民的科學文化素質,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促進科技進步,提高綜合競爭力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科普統計是科技統計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政府制定科普政策、實施全省科普工作管理的一項基礎性工作。科普統計的目標就是要準確及時地監測我省科普資源概況,掌握我省科普工作運行質量,為制定和調整科普政策做準備。

我省科普工作統計是全國科普工作統計的有機組成部分和主要內容之一,是配合科技部開展的全省性科普工作。其內容和任務是:

(一)調查我省地方科普資源投入狀況。科普資源是指科學技術知識傳播的媒介和載體,包括了科普人力資源、科普財力、科普場館設施以及科普傳媒網絡等。

(二)了解我省科普工作運行狀況。通過把握全省科普活動狀況,掌握科普活動的基礎數據,為進一步制定本省和地方科普政策提供依據。

(三)分析匯總全省科普工作統計數據上報國家科技部,為國家進一步制定各項科普政策提供依據。

二、科普工作統計的范圍

本次為全社會科普工作統計,范圍包括省、市、縣(市、區,以下簡稱縣)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和直屬單位。

三、科普工作統計的組織

廣東省的科普工作統計由省科技廳牽頭,會同省科普工作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各地級市科技局及有關部門共同組織實施;負責制定統計方案,提出工作要求,指導和協調各級地方科技管理部門統計工作的進行。

各市、縣科技管理部門牽頭組織轄區內所屬單位的科普工作統計。各地可根據地方工作需要,組建地方科普工作統計領導班子,研究部署該工作的落實。

科普工作統計的操作步驟詳見“廣東省科普工作統計組織流程圖”。

四、調查表說明

調查表分為《科普工作統計匯總表》(粵科調kp1-01~05)和5個基層表。基層表是指《部門科普工作統計年報表》(粵科調kp2)、《場館類科普工作統計年報表》(粵科調kp3)、《非場館類科普基地工作統計年報表》(粵科調kp4)、《學校科普工作統計年報表》(粵科調kp5)、《媒體科普工作統計年報表》(粵科調kp6)。為了填報方便,針對不同的部門發放《科普工作統計匯總表》和相應的基層表同時使用。請各有關單位按照報表的填報說明、指標要求認真填報。

五、科普工作統計的操作步驟

我省科普統計工作按省、市、縣分級實施:

(一)省科技廳負責全省科普工作統計。

⒈向同級單位布置、組織科普工作統計。

⑴向省科普工作聯席會議成員單位發放并回收粵科調kp1-01~05表和粵科調kp2表。粵科調kp1-01~05表數據由省科普工作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及其各直屬單位填報的粵科調kp2表數據匯總產生。其中省委宣傳部、省教育廳、省新聞出版局、省廣播電影電視局和省科協的科普統計工作安排按下面說明進行。

各部門直屬單位中,凡屬于國家級、省級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或國家級、省級科普教育基地的單位,不在此進行統計。

⑵向省委宣傳部、省廣播電影電視局和省出版集團發放并回收粵科調kp1-01~05表和粵科調kp2表、粵科調kp6表。其中粵科調kp2表由省委宣傳部、省廣播電影電視局和省出版集團及其直屬單位填報。粵科調kp6表分別由南方日報報業集團和羊城晚報報業集團,省出版集團所管的省級綜合類報社、科技類報社、雜志(只統計有正式刊號、書號的報紙、雜志)、出版社、科普網站,與省廣播電影電視局有行政隸屬關系的省級電視臺、電臺等單位填報。粵科調kp1-01~05表數據由粵科調kp2表和粵科調kp6表數據匯總產生。

⑶向省教育廳發放并回收粵科調kp1-01~05表和粵科調kp2表、粵科調kp5表。其中粵科調kp2表由省教育廳及其直屬單位填報,粵科調kp5表由省級全日制大、中、小學填報。其中小學部分的統計數據可按其級別由同級教育部門直接填報。粵科調kp1-01~05表數據由粵科調kp2表和粵科調kp5表數據匯總產生。其中,屬于國家級、省級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或國家級、省級科普教育基地的單位,不在此進行統計。

⑷向省科協發放并回收粵科調kp1-01~05表和粵科調kp2表、粵科調kp3表、粵科調kp4表。其中粵科調kp2表由省科協及其直屬單位填報,粵科調kp3表、粵科調kp4表由國家級(駐粵)、省級科普教育基地填報。粵科調kp1-01~05表數據由粵科調kp2表、粵科調kp3表、粵科調kp4表數據匯總產生。其中,同時屬于國家級、省級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的單位,不在此進行統計。

⒉向國家級、省級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包括場館類和非場館類科普基地發放并回收調查表。其中,向各類科學技術博物館(主要指科技類博物館、天文館、水族館、標本館和設有自然科學部的綜合博物館)、科技館、青少年科技館、青少年科技活動中心(站)以及室內植物園等發放粵科調kp3表;向非場館類科普基地,包括動物園、植物園、青少年科技夏(冬)令營基地、國家地質公園及科技類農場等發放粵科調kp4表。

⒊向市科技局發放并回收《科普工作統計匯總表》和基層表,組織人員進行培訓。

⒋省科技廳對上述科普活動單位、市科技局上報的數據資料進行統計、審核和匯總,形成全省的《科普工作統計匯總表》,建立全省科普統計數據庫,并將全省的科普統計數據上報科技部。

(二)各市科技局負責市級科普統計。

按照分級實施的原則,各市科技局牽頭,協調市級各有關單位與縣科技局負責本市的科普統計。市科技局依照省科技廳科普工作統計方式進行市級的科普工作統計、審核工作,在審核過程中注意先排除重復填報的數據。最后匯總形成本市的《科普工作統計匯總表》,上報省科技廳。其中,屬于國家級、省級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或國家級、省級科普教育基地的部門不在此進行統計。

(三)縣科技局(委)負責縣級科普統計。

縣科技局依照省科技廳科普工作統計方式進行縣級的科普工作統計、審核工作,在審核過程中注意先排除重復填報的數據。最后匯總形成本縣的《科普工作統計匯總表》,報市科技局。其中,屬于國家級、省級、市級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或國家級、省級、市級科普教育基地的部門不在此進行統計。

六、報表下載和數據上報

科普工作統計匯總表和年報表由省科技廳分發,各有關單位可以同時從科學技術部網站上下載。科學技術部網址:。

省科普工作聯席會議各成員單位和各市科技局請于4月30日前,將本單位的匯總表(需加蓋單位公章,并提交excel格式的數據電子版)和基層單位匯總表報送省科技廳。

七、注意事項

本次科普工作統計是第一次在全省范圍內開展的有組織、大規模的統計工作,具有量大、面廣、協調性強等突出特點,請各有關單位予以高度重視,安排專門人員負責本項工作,明確分工,迅速組織實施,充分保障數據準確,不重不漏。實施過程中,如有任何問題與建議,請及時與省科技廳聯系。

中央、國務院直屬單位不參加所在地區的科普統計。

篇2:科普教育導師崗位職責職位要求

職責描述

崗位職責

1、6到12歲學生科技啟蒙教學、教案編寫,培訓青少年進行科技DIY作品制作;

2.參與教學研發教學與教學設計;

3、配合教學要求完成公開課,宣傳等活動;

4、完成教務部安排的其他任務。

5、做事認真,積極,有責任;具有團隊意識,有良好的團隊協作能力;

6、本科及以上學歷,師范類及理工科專業(計算機,電子信息,自動化,機械設計等)優先;

7、有創客教育經驗者優先;

8、持有教師資格證者優先。

崗位要求

學歷要求:大專

語言要求:不限

年齡要求:不限

工作年限:無工作經驗

篇3:辟謠科普類新媒體運營主管工作職責與職位要求

職位描述

工作職責

1、深入垂直細分領域,利用現有資源打造20+新媒體賬號,形成集群優勢,打造垂直品類頭部賬號;

2、制定流程化制作模式,快速搭建短視頻矩陣;

3、組建新媒體制作團隊,創造優質/爆款內容;

4、根據業務進展制定報價和報價更新體系,保證成單率。

職位要求

1、本科及以上學歷;

2、有1-3年新媒體矩陣公司從業經歷,具有IP孵化及運營管理經驗者優先;

3、具有新媒體矩陣,品牌聯盟經驗,自帶新媒體資源優先;

4、擅長從素人、零粉絲起步孵化網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