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鄉鎮工作安排計劃

鄉鎮工作安排計劃

2024-08-02 閱讀 2821

20**年是搶抓機遇,實施跨越式發展的一年,的工作意義重大,任務艱巨。

20**年鎮工作思想是:以和“”思想為,和全國兩會精神,以*****為,,改革,開拓創新,團結奮進,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產業化進程。

20**年鎮總體工作思路是:發展為要務核心,招商引資,“一區兩廊”建設(即是東湖、濤景旅游度假區,325國道邊十里工業長廊,那田路、合田路沿線一帶十里效益農業長廊),工業發展走上快車道,把**建設**東部的工業重鎮。以水庫移民新村建設為龍頭,積聚城鎮人口,城鎮化建設。產業結構,穩健農業產業化。財政收入、民營經濟、招商引資、城鄉建設的新,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20**年和任務:預計20**年工農業總產值達9.6億元,增長16%,工業總產值7.6億元,增長16%,農業總產值2億元,增長10%;稅收收入3200萬元,增長15%;鎮財政預算收入750萬元,增長16%;農民人均純收入5100元,增長5%;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7‰以內。

上述任務,上下要團結,拼搏,機遇意識、危機意識和創新意識,情況,性的工作,20**年鎮主要八工作:

一、優化產業結構,工業提速發展。

著重扶持企業發展。實施扶優扶強政策措施,培育發展主業、力強、發展潛力大的企業。工業結構,依托地緣優勢,以325國道為軸心的生態工業長廊開發建設工作,引進高新科技技術產業和稅收效益型企業,企業集群發展。

實施項目戰略。以落戶**的龍頭企業作拉動,引進新項目,實施項目互聯互動,年內計劃引進新上馬項目4個,超億元企業1間。承接珠三角經濟發達地區產業轉移,簽約項目。威年華紅酒廠和全能電器的建設工作,年內建成投產。著重濤景度假村和東湖旅游建設,優化投資環境,更多的企業落戶,新的經濟增長點,工業經濟躍上新。預計20**年工業總產值達7.6億元。

二、創新招商,招商引資新。

優化招商環境,鎮內工業園區基礎配套設施,爭創招商新優勢。企業服務中心職能作用,辦事和服務質量,營造優良的投資環境。創新招商,轉變招商引資理念,健全招商引資激勵機制,招商引資力量,搞活以商招商,拓展園區招商,招商引資性和實效性,由粗放型招商向專業化招商轉變。區位優勢招商,交通便捷、緊靠珠三角地區位優勢,吸引投資者到投資。招商引資,把握發達地區產業轉移新,向上,篩選編報符合政策的項目,引進科技型、環保型、效益型、稅源型的大項目落戶。六是旅游、農業、城建領域招商,、多領域的招商引資新格局。

三、發代農業,農業產業化。

以農業增效為核心,以產業結構為,發展效益農業、農業,推廣良種良法,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拓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空間。荔枝、龍眼、西瓜農產品標準化生產,規模,水果生產基地。年內計劃發展水果種植面積6.8萬畝,蔬菜種植面積1.8萬畝,穩定水稻種植面積3.2萬畝。農業生產條件,實施農田水利基礎建設,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東湖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建設。資金扶持,建設好山塘渠道、中小型水庫農田水利設施,從上農業基礎條件。支農惠農政策,農村經濟補貼政策,調動農民生產性,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活力,鼓勵農民生產,農民收入。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管理和服務,按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發展多種的適度規模經營。六是優化畜牧業結構,好的補貼政策,畜牧業生產能力。七是動植物疫病防控體系建設,動植物疫病防控工作,吃上放心肉,放心菜。八是農村飲水工程,農村飲用水安全。九是農村勞轉移,勞務輸出,農民工利益。十是農業企業發展環節,推廣“公司+基地+農戶”經營模式,健全農業服務體系,農業技術推廣,農業機械化,現代農業發展進程。預計年末農業總產值2億元。

四、城鎮規劃和管理,建設宜居新城鎮。

總體規劃,對工業園區、居民住宅、街道建筑、道路改造高標準規劃、設計,布局,設施配套。高標準建設,把水庫移民新村城鎮建設的“頭號工程”,抓實。建設好道路硬底化,美化、綠化、亮化市政配套工程,力爭把**水庫移民新村建設乃至的模范水庫移民住宅小區。能管理,和健全城鎮管理長效機制,綜合執法,整治城鎮環境,解決亂擺亂賣、亂搭亂建問題,城鎮管理。

五、財源建設,稅收收入新。

扶持企業做大做強,支持中小型企業擴產增產,培植財源稅源,財政增收基礎,財政實力。財政支出管理,財政資金使用效益,投資,項目、基礎設施和民心工程建設的投入。控制性支出,收支平衡。力爭20**年財稅收入3200萬元。

六、“一區兩廊”及項目建設。

密切陽江濤景度假村基礎配套設施的建設,那田路建設工作。**自來水廠工程力爭上半年上馬建設。按計劃水庫移民新村安居工程。市、縣招商引資建設東湖旅游度假區,使之的旅游亮點和經濟支柱項目。加塊325國道沿線的“十里工業長廊”的建設步伐,以珠江啤酒廠、亞洲飛輪、協升紙業、艾威爾全能電器和中星木業規模企業為基礎,把**建設**東部區域的工業重鎮。那田路、合田路沿線一帶的“十里效益農業長廊”建設,發展有的效益農業,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七、民生,社會穩定。

1、優化發展教育事業。農村免費義務教育,統籌農村薄弱學校建設,優化教學設備。教育投入,山區教師待遇。師資培訓,培養高素質教師隊伍,教育教學質量。

2、醫療衛生。**新衛生院建設,衛生院硬件設施。醫療衛生管理,規范醫療服務,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基層衛生工作上新。初級衛生保健,“億萬農民健康行動”。艾滋病綜合防治工作,健全疫病預防控制,食品、藥物監管,保障的飲食和用藥安全。

3、新農村建設。鄉村規劃,村莊整治,以東園村、外寨村為新農村建設先行點,新農村建設樣板。建設,多渠道籌集建設資金,美化村容村貌,農村生活環境,新農村建設向更高的發展。

4、社會穩定。“穩定壓倒一切”的思想,的思想工作,信訪工作的和質量。和信訪管理長效機制,屬地、屬事管理和包案責任制,依法規范信訪程序。健全突發事件應急機制,矛盾糾紛排查調處,預防和處置群體性事件。資金投入,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健全治安防控體系,盜搶、賭博犯罪活動,的社會環境。安全生產責任制,防范措施,安全事故隱患整改,保障生命財產安全。

5、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設。基層民主和村民自治,政務、村務、廠務公開。“五五”普法工作,全民法制意識。思想道德建設,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生活,公民整體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的社會風尚。

6、統籌發展社會事業。計劃生育利益導向機制,人口計生層級管理,“穩定低生育,人口素質”的工作,以宣傳教育為主,基層基礎,人口與計劃生育考核指標。農村合作醫療及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工作,如期任務。環境保護工作,依法有序開發土地、森林、礦產資源,生態平衡。次全國經濟普查工作。婦女兒童、殘疾人和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武裝、雙擁、殯改、檔案、保密工作,社會事業發展。

八、自身建設,行政效能。

民主法制建設,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實施依法行政綱要,《行政許可法》,法定程序行使權力,職責,建設法治型。*****,,創新發展思路,性地工作,把握機遇謀發展,建設創新型。牢固勤政為民宗旨,執政能力建設,為民辦實事、好事,建設責任型。的政績觀,行政體制改革,工作和服務質量,行政效能,建設服務型。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遏制腐敗,行政監察,塑造清政廉潔的形象,建設廉潔型。

篇2:鄉鎮法庭工作制度

鄉鎮法庭工作制度

一、鄉鎮法庭負責人由東光縣人民法院專職法官兼任,同時配備書記員1名,人民陪審員4名,共同開展工作。

二、鄉鎮法庭負責人每周一定期到鄉鎮法庭開展工作。因特殊情況當天不能到庭開展工作,順延至周二、周三。每周最低到鄉鎮開展工作一天。其他時間,根據工作需要,由鄉鎮黨委、政府預約,隨時到庭開展工作。

三、鄉鎮法庭設立專門調解室,為鄉鎮法庭負責人和人民陪審員開展調解工作的專用場所。

四、各法庭人民陪審員根據到訪群眾歸屬轄區情況開展工作,對矛盾糾紛發生地在本轄區或糾紛雙方當事人均為本轄區的做好解釋接待,認真調解,并做好登記工作;對單方屬于本轄區的做好解釋接待工作,根據訴求建議到相關部門解決,并做好備案工作。法院立案庭將適合調解的案件,引導當事人自愿接受調解,并填寫申請書后,立“調字號”,根據轄區管轄移送到有管轄權的法庭或調解中心。各庭、調解中心接到“調字號”,進行登記、開展調解。調解不成的,指導案件當事人按照相關規定和流程轉立案庭立案。

五、鄉鎮法庭負責人,對人民陪審員承辦的調解案件,開展全程法律業務指導。對調解成功并簽訂調解協議的,指導當事人盡量當場履行;不能完全履行的,依當事人的申請,由審判員免費出具(****)...民特...號民事裁定書進行司法確認。一方當事人拒絕履行或未全部履行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六、建立工作檔案。鄉鎮法庭負責人和人民陪審員根據工作性質建立相應工作日志,鄉鎮法庭負責紀錄每周到庭開展工作的具體情況。人民陪審員將日常工作及時進行民事糾紛調解登記工作,對調解成功的糾紛建立“一案一檔”,內容包括:訴前調解立案審批表、起訴狀或雙方調解申請、當事人的身份證明、相關證據材料及調解筆錄、調解協議、司法確認裁定文書、送達證明等。

篇3:關于將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工作列入鄉鎮年度考核項目的請示

關于將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工作列入鄉鎮年度考核項目的請示

市政府:

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工作是黨中央、國務院部署的一項重要工作,是農村家庭承包經營制度從耕地向林地的拓展和延伸,是對農村土地經營制度的豐富和完善,事關我市農村綜合改革和新農村建設大局,事關我市經濟發展、生態保護、農民增收、社會穩定。

當前,我市的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工作已全面鋪開,但進展較為滯后。主要原因是:一是部分鎮的主要領導不夠重視,林改工作采取應付、觀望的態度,造成工作被動,進展緩慢。二是由于宣傳工作不到位,老百姓不了解林改政策,造成老百姓抵觸林改工作,影響了林改的進度,浪費了人力物力。三是干部沒有真正掌握、吃透林改政策,沒有真正發揮林改的優越政策,林改工作走過場,流于形式。

為此,我委懇請市政府將將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工作列入鄉鎮年度考核項目,以促進工作的開展,按時、按質、按量完成省政府下達的目標任務。

妥否?請批示

二OO九年七月二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