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法辦案檢察工作思路
一、抓規范促管理
堅持以規范化建設作為加強管理的著力點,進一步提高檢察隊伍戰斗力。著力解決執法辦案和隊伍建設中的突出問題,建立執法規范、績效考核、選人用人、監督管理的長效機制,推動執法規范化、隊伍專業化、管理科學化和保障現代化。
(一)不斷改進工作作風,樹立良好檢察形象。以作風促進工作,以工作樹立形象,把法律監督、維護穩定、服務大局作為檢察工作重心抓緊抓好。始終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把心思用在干事業上,使每項檢察工作都經得起歷史、實踐和人民群眾的檢驗。
(二)多管齊下,提高隊伍的整體素質。繼續以“爭創全國、全省先進檢察院”活動為載體,突出抓好領導班子建設,以班子帶隊伍;加快人才培養步伐,以人才促工作;加強檢察文化建設,以文化提升檢察機關的活力;努力抓好崗位培訓、崗位練兵、崗位競賽等活動,使各項檢察工作都能有提高、有成績、有亮點、有創新,為我院爭創全國、全省先進檢察院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加強紀律作風和反腐倡廉建設,提升隊伍的整體形象。堅持嚴格要求、嚴格管理、嚴格監督,從規范干警的執法執紀行為入手,進一步加強檢務督察工作。堅持紀律嚴明,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
二、抓監督促穩定
堅持以強化法律監督為主線,進一步提高檢察機關的公信力。全面落實*****,以服務大局、關注民生為根本,充分發揮法律監督的職能作用,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一)認真履行批捕和起訴職能,切實維護社會穩定。堅決依法懲治危害國家安全犯罪和嚴重刑事犯罪,加大對黑惡勢力犯罪、嚴重暴力犯罪、多發性侵財犯罪、涉眾型經濟犯罪和毒品犯罪的打擊力度,增強人民群眾的安全感。積極探索寬嚴相濟刑事政策與打擊犯罪、維護公平正義的有機統一。
(二)關注新農村建設,加大對涉農職務犯罪案件的查處,做好農村職務犯罪預防工作。保障農村基礎設施、民生工程的投入和農業補貼款項的規范使用,保障各種富農惠農政策的有效實施。
(三)圍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大打擊涉及民生問題的職務犯罪的力度,用辦案的力度和成效來促進民生問題的解決。重點查處社會保障、勞動就業、征地拆遷、移民補助、搶險救災、醫療衛生、招生考試等領域的職務犯罪、危害土地、礦產、森林等能源資源和生態環境以及重大安全生產事故、重大食品安全事件背后的瀆職犯罪。切實解決涉及群眾利益的難點、熱點問題。
(四)加大訴訟監督工作力度,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從強化偵查監督、刑事審判、民事和行政訴訟活動的監督力度入手,引導干警從實踐中提高敢于監督、善于監督的能力和水平。積極采取從源頭開始監督,滲透各個環節的方法,不斷拓展法律監督的深度以及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堅持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作為檢察機關的價值追求,讓人民群眾從檢察機關辦理的每一起案件、處理的每一起糾紛、接待的每一個訴求、化解的每一個矛盾中,感受到檢察機關維護公平正義的公信力。
(五)自覺接受黨的領導和各界監督,進一步堅定檢察工作的政治方向。堅持黨的領導和人大的監督,把堅持黨的領導與依法獨立行使檢察權統一起來,把執行黨的大政方針與執行法律監督統一起來,繼續堅持主動匯報請示和廣開言路的方式,加強和改進法律監督工作。
三、抓服務促和諧
堅持以*****為統領,進一步提升服務大局、服務基層、服務群眾的能力,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并以此作為推動檢察工作發展的實踐動力。
(一)把保增長、保穩定、保民生作為檢察機關服務大局的主題,正確處理檢察工作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關系,提高服務的層次和效果。配合相關職能部門關注環境保護問題,促進鶴山生態環境建設,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和諧統一。
(二)正確處理檢察基礎工作與長遠發展的關系,拓寬服務的途徑和領域。把反腐倡廉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辦案中不斷積累工作經驗,研究和探討本地區各類犯罪傾向和趨勢。創新預防工作機制,強化權力制約和監督,繼續加大預防職務犯罪工作力度。
(三)正確處理執法行為與執法形象的關系,以“執法為民”的理念規范執法辦案行為,以“執法為民”的理念體恤民情、溫暖民心,樹立檢察機關和檢察人員可信、可親、可敬的良好形象。
(四)認真履行控告申訴檢察職能,積極化解矛盾糾紛,促進社會和諧。堅持“走出去”戰略,把檢察信訪工作延伸到農村、社區,努力使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
四、抓創新促發展
把創新改革作為提升檢察工作水平的基本源泉,堅持解放思想,銳意改革,不斷創新檢察工作的方式方法,促進檢察事業科學發展。
(一)進一步推行和完善批捕與起訴、起訴與審判“兩個銜接”機制、偵查與起訴聯動機制、刑事司法與行政執法銜接機制、輕微刑事案件快速辦理機制,提高辦案質量和效率。探索試行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暫緩起訴制度、輕刑事案件和解制度以及不起訴案件聽證制度,努力加大訴訟改革的力度和深度。
(二)推行職務犯罪案件“三個一機制”(一案一評估、一案一建議、一案一教育)和“三書一制度”(告知犯罪嫌疑人權利義務書、告知犯罪嫌疑人羈押情況書、對犯罪嫌疑人實施同步錄音錄像知會書、協助律師會見犯罪嫌疑人制度),促進文明執法。積極探索技術偵查措施在職務犯罪案件中的運用技巧,增強以證據為核心的職務犯罪案件偵查中的科技含量,不斷提高職務犯罪案件偵查的有效性。
(三)積極探索“陽光檢務”長效機制,整合細化檢察業務工作流程和執法規范,建立和完善“陽光檢務”的制度措施,提高執法透明度和公信力,使檢察工作始終在陽光下運行。
(四)探索案件管理新模式,完善執法監督。以建立案件管理中心為抓手,努力研究案件管理的新方式,使案件管理由靜態變為動態,由松散變為集中,由事后監督變為過程監控,促進案件管理科學、規范、高效。
(五)堅持科技強檢的方針,加強檢務保障和信息化建設。繼續完善oa辦公系統、錄音錄像系統和案件電子查詢系統,努力實現辦公自動化和辦案科技化,以科技現代化推動檢察工作現代化。
篇2:瀆偵局辦案工作機制辦法
瀆偵局辦案工作機制瀆偵局辦案工作機制
為了認真貫徹高檢院關于職務犯罪偵查工作要“加大辦案力度,提高執法水平,確保案件質量”的總體要求,落實院黨組提出的爭創“學習型檢察院”的舉措,提高發現和突破案件的能力,總結近幾年我院瀆偵局查辦瀆職侵權犯罪的偵查實戰經驗,結合本院實際,特制訂如下工作機制:
一、人員配置
1、根據院配備我局人員,結合辦案需要,全局共分3個偵查隊,每隊配副局長1名、隊長(副隊長)1名,分兩個基本辦案組;
2、各隊對外仍沿用瀆偵局偵查一隊、二隊及綜合室編制,每隊全年立辦瀆職案不少于1件;
3、內部職能分工:為強化責任,培養專家型偵查人才,對內在職能和罪名管轄上,試行同類案件專辦制,即偵查一隊主攻司法機關工作人員瀆職案件,簡稱司法領域瀆檢隊;偵查二隊主攻行政執法機關工作人員瀆職案件,簡稱行政執法領域瀆檢隊;綜合室主攻經濟監管部門工作人員的瀆職案件,簡稱經濟監管領域瀆檢隊。
二、基本要求
1、全局干警都必須認真學習瀆職侵權檢察的偵查基本規律、偵查技戰術,熟練掌握所管轄的41種案件的罪名、構成要件、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的界限;
2、案件分工:
(1)偵查一隊即司法領域瀆檢隊,聯系縣法院、公安局、司法局、看守所等機關,負責以下9類案件:枉法追訴、裁判案,民事行政枉法裁判案,私放在押人員案,失職致使在押人員脫逃案,徇私舞弊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案,辦理偷越國(邊)境人員出入境證件案,放行偷越國(邊)境人員案,不解救被拐賣、綁架婦女、兒童案,阻礙解救被拐賣、綁架婦女、兒童案,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案,等等。
(2)偵查二隊即行政執法領域瀆檢隊,聯系縣林業局、土地局、工商局、交通局、水利局、建設局等機關,負責以下五類案件: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案,違法發放林木采伐許可證案,非法批準征用、占用土地案,非法低價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案,放縱銷售偽劣商品犯罪行為案,等等。
(1)綜合室即經濟監管領域瀆檢隊,聯系縣人行、國稅局、地稅局、技術監督局、畜牧局、衛生局、教育局等部門,負責以下七類案件: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稅款案,徇私舞弊發售發票、抵扣稅款、出口退稅案,違法提供出口退稅憑證案,濫用管理公司、證券職權案,環境監管失職案,傳染病防治失職案,招收業務員、學生徇私舞弊案,等等。
(4)把查辦“侵權”犯罪作為局辦案工作重點之一,要求各隊都必須掌握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非法拘禁、非法搜查、刑訊逼供,暴力取證、報復陷害、破壞選舉和體罰虐待被監管人員等7類案件,遇案發時聽候局調遣。
三、辦案流程
1、各職能主攻隊必須掌握所轄罪名案件的構成要件、特點及一般偵查規律,熟悉所聯系對應單位的法律法規、政策慣例,上級文件要求、操作規程,并指派專人分類儲存,閑時局集中學習交流;
2、沒有線索時,由副局長帶領各職能主攻隊去了解各自聯系單位的職能、特點、經費保障及缺口情況、人員動態、福利待遇、案件易發部位及原因等情況,做到知己知彼;
3、總的原則是各職能主攻隊辦理各自所轄案件,本隊發現其他職能隊線索時,由局長掌握交給主攻隊主查,人手不夠時可從本隊優先抽調;
4、當上級或領導交辦瀆職案件線索時,由局長指派職能主攻隊主查,需要調整力量時再由局長辦公會研究決定;
5、涉及其它類瀆職線索的,局再指派人員辦理。
四、本制度自2004年1月1日起執行,未盡事宜由局長辦公會協商解決。
二00四年一月一日
篇3:瀆偵局辦案工作機制
瀆偵局辦案工作機制
為了認真貫徹高檢院關于職務犯罪偵查工作要“加大辦案力度,提高執法水平,確保案件質量”的總體要求,落實院黨組提出的爭創“學習型檢察院”的舉措,提高發現和突破案件的能力,總結近幾年我院瀆偵局查辦瀆職侵權犯罪的偵查實戰經驗,結合本院實際,特制訂如下工作機制:
一、人員配置
1、根據院配備我局人員,結合辦案需要,全局共分3個偵查隊,每隊配副局長1名、隊長(副隊長)1名,分兩個基本辦案組;
2、各隊對外仍沿用瀆偵局偵查一隊、二隊及綜合室編制,每隊全年立辦瀆職案不少于1件;
3、內部職能分工:為強化責任,培養專家型偵查人才,對內在職能和罪名管轄上,試行同類案件專辦制,即偵查一隊主攻司法機關工作人員瀆職案件,簡稱司法領域瀆檢隊;偵查二隊主攻行政執法機關工作人員瀆職案件,簡稱行政執法領域瀆檢隊;綜合室主攻經濟監管部門工作人員的瀆職案件,簡稱經濟監管領域瀆檢隊。
二、基本要求
1、全局干警都必須認真學習瀆職侵權檢察的偵查基本規律、偵查技戰術,熟練掌握所管轄的41種案件的罪名、構成要件、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的界限;
2、案件分工:
(1)偵查一隊即司法領域瀆檢隊,聯系縣法院、公安局、司法局、看守所等機關,負責以下9類案件:枉法追訴、裁判案,民事行政枉法裁判案,私放在押人員案,失職致使在押人員脫逃案,徇私舞弊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案,辦理偷越國(邊)境人員出入境*案,放行偷越國(邊)境人員案,不解救被拐賣、綁架婦女、兒童案,阻礙解救被拐賣、綁架婦女、兒童案,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案,等等。
(2)偵查二隊即行政執法領域瀆檢隊,聯系縣林業局、土地局、工商局、交通局、水利局、建設局等機關,負責以下五類案件: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案,違法發放林木采伐許可證案,非法批準征用、占用土地案,非法低價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案,放縱銷售偽劣商品犯罪行為案,等等。
(1)綜合室即經濟監管領域瀆檢隊,聯系縣人行、國稅局、地稅局、技術監督局、畜牧局、衛生局、教育局等部門,負責以下七類案件: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稅款案,徇私舞弊發售發票、抵扣稅款、出口退稅案,違法提供出口退稅憑證案,濫用管理公司、證券職權案,環境監管失職案,傳染病防治失職案,招收業務員、學生徇私舞弊案,等等。
(4)把查辦“侵權”犯罪作為局辦案工作重點之一,要求各隊都必須掌握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非法拘禁、非法搜查、刑訊逼供,暴力取證、報復陷害、破壞選舉和體罰虐待被監管人員等7類案件,遇案發時聽候局調遣。
三、辦案流程
1、各職能主攻隊必須掌握所轄罪名案件的構成要件、特點及一般偵查規律,熟悉所聯系對應單位的法律法規、政策慣例,上級文件要求、操作規程,并指派專人分類儲存,閑時局集中學習交流;
2、沒有線索時,由副局長帶領各職能主攻隊去了解各自聯系單位的職能、特點、經費保障及缺口情況、人員動態、福利待遇、案件易發部位及原因等情況,做到知己知彼;
3、總的原則是各職能主攻隊辦理各自所轄案件,本隊發現其他職能隊線索時,由局長掌握交給主攻隊主查,人手不夠時可從本隊優先抽調;
4、當上級或領導交辦瀆職案件線索時,由局長指派職能主攻隊主查,需要調整力量時再由局長辦公會研究決定;
5、涉及其它類瀆職線索的,局再指派人員辦理。
四、本制度自2004年1月1日起執行,未盡事宜由局長辦公會協商解決。
二00四年一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