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工作安排計劃
20**年,我鄉工作將突出“發展經濟和改善民生”兩大重點,把各項工作抓緊抓好抓落實。繼續關心群眾,改善民生,維護穩定、化解矛盾。再接再厲,鼓足干勁,團結一致,克服困難,迎接新挑戰,抓住新機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構建和諧***,為***的經濟發展作出貢獻。
一、指導思想
以*理論和“____”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________精神,牢固樹立*****,貫徹落實中央、省、市縣委的相關文件精神,按照縣委、縣政府建設目標要求,抓好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并立足長遠,把握大局,以產業結構調整為主線,以農民增收為目的,以為人民服務為宗旨,為實現“十一五”計劃的各項工作目標而努力。
二、目標任務
20**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為:全鄉完成生產總值2460萬元,地方財政收入45萬元,農村固定資產投資15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290元,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5‰以內。
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是一項長期任務,我們將在更大空間和更高層次上,合理布局農業生產力,充分發揮資源優勢,繼續緊扣“茶葉、核桃、竹子”三大重點產業,加快“烤煙、甘蔗、木薯”三大后續產業發展步伐。
新植茶葉200畝、核桃500畝、竹子500畝,科學種植,強化管理,發展與管理并重。
穩步推進烤煙生產,以科技推廣為突破口,強化烤煙育苗、移栽、中耕管理、烘烤、收購等全過程服務,提高煙葉質量,增加農民收入。計劃種植烤煙2500畝,新建群體烤房10群100座,小改密40座,完成煙葉收購15萬公斤。
三、具體工作
(一)抓好基層黨建工作。
1、加強班子建設,建設團結奮進,和睦相處,拼搏進取的領導班子。
2、發揚基層黨組織,落實黨務、政務、村務、校務公開;
3、抓好黨員的發展、培訓和教育管理;
4、完成黨費收繳工作;
5、抓好遠程教育工作;
6、抓好黨風廉政建設和機關效能建設工作。
(二)抓好農業農村工作和產業結構調整。
1、抓好農業生產,計劃糧食種植面積26500畝,其中大春糧食18600畝,小春糧食7900畝,解決農民的吃飯問題;
2、以抓“茶葉、核桃、竹子”三大產業為重點,加快“烤煙、甘蔗、木薯”后續產業發展,完成11年烤煙種植任務。
3、強化茶葉、核桃、竹子管理,鞏固甘蔗、木薯種植面積。
4、加強種子市場的整頓,確保農民的利益受到合法保護;
5、實現水稻、玉米栽培、種植和管理技術的規范化、科學化,并加強蔬菜種植、除蟲菊及油菜栽培、管理,農作物病蟲害防治等科學技術的培訓和推廣。
6、抓好農用機具的推廣和使用。
7、抓好畜牧建設,辦好示范點,切實加大養殖業發展力度,提高畜牧業在經濟發展中的比重,帶動全鄉畜牧業的發展,促進農民增收。
8、抓好定單農業,簽訂購銷合同,發展小米辣。
9、完成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200人(次)。
(三)積極營造良好的工業經濟投資環境。
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強對群眾的教育和引導,為投資者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加大對現有企業的服務和管理,積極爭取企業技改資金,整合現有資源,提高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完善茶葉項目儲備,引進資金和人才,通過品牌掛靠、資產重組、聯合投資、承接產業擴散等方式,進行資本和生產領域的融合;加強水電招商項目管理,積極推進在建工程;強化以金、銅、石棉等為主的礦資源管理,尋求新的工業經濟增長點。
(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1、多方籌措資金,全面推進農村人畜飲水工程建設和農用灌溉管道工程,力爭在11年春季前完成冬春修溝渠。
2、完成馬平水泥公路建設工程、積極爭取村級公路的改造和修建;
3、爭取立項修建主體工程360m2的文化中心。
4、積極爭取項目和資金,逐步排除小學危房。
5、抓好20**年的整村推進項目。
6、完成民居地震安全加固改造和拆除重建工程、
7、完成地質災害治理及搬遷工程。
8、完成集鎮亮光工程建設。
(五)抓好社會各項事業。
1、抓好人口與計生工作,完成各項指標任務;
2、抓好安全生產工作,確保無重大安全事故發生;
3、抓好綜治維穩工作和“平安村寨”的創建鞏固;
4、繼續落實農村教育“三免一補”的政策,強化“兩基”教育,鞏固“普九”成果,改善辦學條件,優化教師隊伍,不斷提高素質教育;
5、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保證參合率達95%以上,進一步改善鄉村衛生醫療條件,提高應對公共衛生安全的能力;
6、抓好其他相關工作。
20**年,我鄉黨委、政府將一如既往按照縣委、縣政府的制定目標和任務,繼續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樹立和落實*****,解放思想,轉變作風,真抓實干,完善工作措施,狠抓落實,逐步完成各項工作任務,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構建和諧社會的目標而努力奮斗!
篇2:鄉鎮法庭工作制度
鄉鎮法庭工作制度
一、鄉鎮法庭負責人由東光縣人民法院專職法官兼任,同時配備書記員1名,人民陪審員4名,共同開展工作。
二、鄉鎮法庭負責人每周一定期到鄉鎮法庭開展工作。因特殊情況當天不能到庭開展工作,順延至周二、周三。每周最低到鄉鎮開展工作一天。其他時間,根據工作需要,由鄉鎮黨委、政府預約,隨時到庭開展工作。
三、鄉鎮法庭設立專門調解室,為鄉鎮法庭負責人和人民陪審員開展調解工作的專用場所。
四、各法庭人民陪審員根據到訪群眾歸屬轄區情況開展工作,對矛盾糾紛發生地在本轄區或糾紛雙方當事人均為本轄區的做好解釋接待,認真調解,并做好登記工作;對單方屬于本轄區的做好解釋接待工作,根據訴求建議到相關部門解決,并做好備案工作。法院立案庭將適合調解的案件,引導當事人自愿接受調解,并填寫申請書后,立“調字號”,根據轄區管轄移送到有管轄權的法庭或調解中心。各庭、調解中心接到“調字號”,進行登記、開展調解。調解不成的,指導案件當事人按照相關規定和流程轉立案庭立案。
五、鄉鎮法庭負責人,對人民陪審員承辦的調解案件,開展全程法律業務指導。對調解成功并簽訂調解協議的,指導當事人盡量當場履行;不能完全履行的,依當事人的申請,由審判員免費出具(****)...民特...號民事裁定書進行司法確認。一方當事人拒絕履行或未全部履行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六、建立工作檔案。鄉鎮法庭負責人和人民陪審員根據工作性質建立相應工作日志,鄉鎮法庭負責紀錄每周到庭開展工作的具體情況。人民陪審員將日常工作及時進行民事糾紛調解登記工作,對調解成功的糾紛建立“一案一檔”,內容包括:訴前調解立案審批表、起訴狀或雙方調解申請、當事人的身份證明、相關證據材料及調解筆錄、調解協議、司法確認裁定文書、送達證明等。
篇3:關于將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工作列入鄉鎮年度考核項目的請示
關于將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工作列入鄉鎮年度考核項目的請示
市政府:
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工作是黨中央、國務院部署的一項重要工作,是農村家庭承包經營制度從耕地向林地的拓展和延伸,是對農村土地經營制度的豐富和完善,事關我市農村綜合改革和新農村建設大局,事關我市經濟發展、生態保護、農民增收、社會穩定。
當前,我市的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工作已全面鋪開,但進展較為滯后。主要原因是:一是部分鎮的主要領導不夠重視,林改工作采取應付、觀望的態度,造成工作被動,進展緩慢。二是由于宣傳工作不到位,老百姓不了解林改政策,造成老百姓抵觸林改工作,影響了林改的進度,浪費了人力物力。三是干部沒有真正掌握、吃透林改政策,沒有真正發揮林改的優越政策,林改工作走過場,流于形式。
為此,我委懇請市政府將將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工作列入鄉鎮年度考核項目,以促進工作的開展,按時、按質、按量完成省政府下達的目標任務。
妥否?請批示
二OO九年七月二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