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初一級年級班規細則

初一級年級班規細則

2024-08-02 閱讀 8483

初一年級班規細則

為了更好地規范班級成員的行為,形成一個健康向上、團結互助的集體氛圍,特制定如下班規:

一、穿戴整潔,樸素大方,不燙發,不染發,不化妝,不佩戴首飾,男生不留長發,女生不穿高跟鞋。

二、講究衛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廢棄物。

三、按照學校作息表,按時到校;按時就座等候上課,按計劃進行課程。

四、舉止文明,不看色情、兇殺、暴力、封建迷信的書刊、音響制品,不聽不長不健康的歌曲,不參加迷信活動。

五、自習課自覺學習各門課程,安靜而專心。

六、愛護公共環境和公共財物,不在黑板、墻壁、課桌、布告欄等處亂涂改刻畫,不亂拋垃圾。

七、不在教室內打牌或進行其他影響他人正常活動的行為。

八、語言文明,不打架、不賭博、不罵人、不說臟話。舉止、發言有分寸,尊重和維護他人的正當權益。

九、勞動積極,依照安排各自完成應盡義務。(每日的清潔工作包括清掃衛生區、清掃教室、擦黑板、抹走廊欄桿、擺正桌椅,并把清潔工具擺放整齊。)

十、自覺維護班集體利益,離開教室時注意關閉門窗。

十一、依照學校規定穿著,注意儀表的整潔大方;樸素節約,不攀比、顯擺身外之物。

十二、遵守宿舍和學校食堂的規章制度,愛惜糧食,節約用水,服從管理。

十三、住校生在學校遵守學校的一切規章制度,不允許在宿舍內私拉電線,如發現有違反者,后果自負。

十四、非住校生放學后進行正當的活動,在家堅持學習,可閱讀健康有益的課外書籍和觀看科學性的電視節目。不去網吧和游戲廳及其他娛樂場所。

※具體的獎懲標準

每人原始分80分,以周為單位計算加減結果。

(一)以下行為屬于違紀:

―升旗儀式中不肅立,不行禮,甚至是說話打鬧。(3-5)

-遲到、早退、無故缺席(1-3分)

-儀表不合要求,穿拖鞋,留長發、戴首飾、留長指甲、化妝、襯衫紐扣沒有扣全、穿鞋沒有拉起后跟等。(1-3分)

-課堂上睡覺;吃東西、玩小物件、傳紙條、亂扔雜物;看課外書;交頭接耳、嬉笑打鬧;擅自換座位、離座、中途離開教室者。(1-3分)

-課間制造巨大噪音、狂奔亂跳;滋擾同學,無事生非;聚眾打牌甚至賭博。(3-5分)

-毀壞公物且沒有及時修補;破壞環境衛生;(3-5分)

-清潔值日缺勤,或袖手旁觀,勞動拖拉、懶惰(2-3分)

-課后騷擾同學(粗言穢語、跟蹤、電話、書信);敲詐勒索、打架;抽煙;偷竊(對他人的東西不問自取,亦視為偷竊)(5-10分)

-進入網吧、游戲機室等未成年人不得進入的場所(10分

-欺瞞、頂撞師長;對同學惡言相向。(5-10分)

―損壞課外讀物,在課外閱讀室亂涂亂畫,或者私自把課外讀物帶走。(5分)

※以下行為值得表彰:

+主動清理教室內外的環境;放學后主動返回課室關閉門窗。(2分)

+連續一周無遲到早退、缺勤(2分)

+連續一周無拖欠作業,無課堂違紀現象(2分)

+每周勞動積極,工作細致周到(2分)

+每次口語交際主動上臺發言者(1分)

+主動協助老師工作,熱心幫助同學解決困難(2分)

+連續三十天無不良舉止言談,與同學關系融洽(5分)

+在各項競賽(運動會、球賽或知識競賽等)中獲得名次(3-5分)

+舉報不良現象;拾金不昧(2-5分)

+知錯能改,表現較前周有較大改善者。(3分)

備注:

◎另外,以小組為單位,連續一周無任何人違紀的,全組每人加一分;連續一周無任何人拖欠作業的,每人加一分。但若某日的評分欄中衛生扣分,當天的清潔值勤組則要每人扣一分。

◎以班為單位,連續一周評分欄中滿分者,打掃的那幾組每人加兩分。如果被評為流動紅旗,那周打掃衛生的幾組,每人加三分。

◎加減分依據考勤記錄、紀律監察記錄、衛生情況記錄、作業登記記錄等

◎小組長負責記錄組員的在校的各方面表現,尤其是衛生、紀律、儀表等方面。對好人好事也要及時發現、登記。每周評選三名優秀組員。

◎班長負責整體情況的調控。每周評選一名優秀組長。

◎班干之間要有充分的溝通,盡量使記錄公正、周全。

◎每周召開簡短班干會議,匯報一周紀檢情況。結果在班會上公布。

個人分數聯接項目:

○結合學生在各方面的扣分情況做相應的即時處罰,一般體現為勞動補償和字文抄寫。違紀情況嚴重的,必須在班會課當眾作出檢討。情節嚴重的另行處理。

○得分在80分以上者,操行評“良”;90分以上者,操行評“優”;80分以下,操行評“中”以下。

○評選三好學生、優秀班干、團員、學雷鋒標兵等榮譽項目以此為參照。

○每周加減分超過10分者,即時向家長匯報情況。

○每周扣分超過15分者,請家長到學校協助教育。

篇2:談幼兒園小班規則形成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談幼兒園小班規則的形成

培養幼兒自我服務的意識。

現在的寶貝做任何事情都是家長代勞,無需寶貝做任何事情“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因此,幼兒在生活自理上的能力就會很差。作為教師我們要引導幼兒積極參與到自我服務的活動中來,學習自我服務。

如:孩子在如廁前后教師都要求幼兒洗手,自己使用自己的毛巾擦手,搬小椅子時要輕拿輕放。等等一系列的活動可以說環節較為眾多,對幼兒來說,就需要教師時刻提醒,對幼兒施以一定的幫助。經過一段時間的堅持,孩子們都能學會這些重復的動作,而且感受到成功的樂趣。

二、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建立規則的意識。

小班幼兒年齡小,自控能力差,接受事物以感性經驗為主,在幼兒規則意識的建立中,需要我們從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出發,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逐步樹立幼兒的規則意識。

1、巧用標記。幼兒對標記感興趣遠遠超過教師的說教。如果把生活中的規則繪制成形象有趣、色彩鮮艷的標記,粘貼在相應的環境中,相信幼兒會被這些圖示潛移默化的影響。一改往日教師苦口婆心地教育,而且效果還微乎其微。如:幼兒要到區域里進行活動,可區域里需要幼兒脫掉鞋子并將鞋子擺放整齊。這時,我們可以將一雙雙小腳丫繪制好,幼兒看見標識就會照做,逐漸地養成了進區域脫鞋子并擺放整齊的習慣。

2、妙用兒歌。朗朗上口的兒歌,很容易被幼兒記憶并進行模仿。如果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環節變成朗朗上口的兒歌,相信會很快被幼兒接受。如在幼兒疊衣服時候,可這樣進行兒歌輔助教育。“衣服平平擺,關好兩扇門,左手抱一抱,右手抱一抱,鞠躬彎下腰”幼兒會被這些形象的句子所吸引,同時減少了以往的說教。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何樂而不為呢?這些規則便會深深印在每一位孩子的腦海里,在孩子的心里扎根,潛移默化地教育著孩子。

3、善用表揚。幼兒最喜歡受到老師的表揚,在規則形成過程中,我們不妨多用一些表揚,激發幼兒的正能量。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我們要善于捕捉,而且要及時表揚。如:在離開幼兒園時,總會有小朋友主動將小椅子插好,我們就要把我住這個教育契機,即使表揚,在他之后接的幼兒就會學習他的插小椅子的行為。在幼兒間相成一定的示范效應。

三、形成家園合力,推進規則的建立。

“養不教、父之過”很顯然,家長在教育過程中,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如果幼兒在幼兒園表現很好,一回家,家長往往隨其自便,不能嚴格要求,使幼兒園的規則教育就會功虧一簣。因此,要形成家園合力,讓家長參與規則教育,配合幼兒園培養幼兒良好的規則意識。這樣,幼兒便會形成良好的思想意識,將幼兒園的所學、所感延伸到家庭教育中。

小班規則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師的智慧引領和不斷堅持,唯有這樣,幼兒才能漸漸由他律變為自律,成為守規則的快樂寶貝。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篇3:班主任工作總結:制定班規

班主任工作總結:制定班規的思考

聽了這個專題我很受啟發,使我有種頓悟,班主任一方面承擔教學工作,另一方面又是班集體的組織者和管理者,雙重身份有利于班主任履行“教書育人”的重任。教書的目的也是為了育人,培養出有理想、有道德、有良好的行為習慣的人;而育人的最高境界就是“無為而治”,要讓學生能自覺的規范自己的行為,自覺自愿執行。因而我對班規的制定有這樣一些想法:

一、讓學生明確班規制定的目的:我們每個人都是班級中的一個成員,要快樂的在班級中成長,有一定的權利同時也有一定的責任,班級要能正常的運轉,要想成為一個優秀的班級,就需要有一定的班規來約束每個人的行為,需要人人付出愛心和責任,,這就是“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二、班規制定的方法:

1、班規的制定要學生和老師共同商討。小學生雖然年齡小,但讓他們參與到制定班規中聽聽他們的心聲很必要,現在都在提倡“以人為本”,孩子接受的信息不一定比老師少,他們的想法可能與老師接近,但從他們口中說出來其他孩子更容易接受。我想可以先根據孩子們的能力把大家分成幾個小組,教師可以先拿出一個大致的方案,比如從:學習、紀律、生活方面分,還是從其他方面入手,讓能力強、學習好、有威信的帶領大家討論、細化。

2、班規的內容力求少而精。內容太多會讓學生感到繁瑣而且記不住,因而要盡量少而精,注重實效性、操作性和可行性。

3、班規的形式要多種多樣。不拘泥于僅僅文字的形式,還可以是連環畫、漫畫等多種形式,總之是學生樂于接受喜歡的形式。

4、班規要求要合理、有彈性。主要指獎懲方面的措施,可以是有所選擇的,而不是單一的。班規的制定也要對老師有所約束,同樣對老師也有所獎懲,班規面前師生平等,這樣有利于學生的心服口服。

三、班規的實施和結果:“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實施的過程中要公平、公正,在講究原則的前提下可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比如考慮學生的主觀動機,考慮學生的性格和心理承受能力等,把班規作為一種手段而非目的,主要以表揚、鼓勵為主,懲罰為輔。讓班規的執行與德育手冊等掛鉤,表揚用喜報,批評用小紙條。

總之,有班規的目的最終是讓學生學會自我管理,自我約束,共同促進班級文化建設,形成一個健康、積極向上的班級氛圍,讓學生在小學階段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班主任制定班規的目的最終是要達到學生人人心中有班規的美好境界,希望我的班級在我的管理下“無為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