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我的教育理想演講稿

我的教育理想演講稿

2024-08-02 閱讀 4361

演講稿一:我的教育理想演講稿

各位領導、老師們:

大家好!

著名的中國教育風云人物朱永新先生曾說過“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日不能,心向往之”,他把自己心目中的教育帶上了理想化的色彩。作為一名引領學校教育發展的校長,如果對自己摯愛的教育事業沒有理想的話,就不可能有追求卓越的精神,就無法找到教育工作的幸福感。我是一名最普通的、最基層的農村中學校長,我沒有能力把我的事業,把我們學校的理想像杜郎口、洋思一樣的全國名校,更不能把我校的學生理想到個個成清華、北大的才子,但我也有我的教育理想。

我理想中的學校是一所依山傍水、干凈、整潔、美麗、井井有條、處處洋溢著濃濃學習氛圍的學校。

我理想中的學生是一群和睦相處,教師有學者風度,知識淵博,綜合素質高,學生文明禮貌,懂規矩,溫文爾雅的群體。

根據我的理想,小學部應是突出教學教研和書香校園建設為特色發展的學校。我計劃從以下方面來實現我的教育理想。

首先,我們要認真貫徹執行黨的教育方針,扎實細致的做好各項工作。

學校建設方面,高標準建設好教育局所定的建設項目,小學部完善好各項基礎設施,大力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小學部突出綠色文化和書香校園文化特色建設。

教師隊伍建設方面,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培養,在教師中掀起講正氣,講學習運動。經常開展教研活動,教師文化活動,讀書演講活動,以此來凝聚教師形成較強的團隊精神,創造各種條件,組織教師參加上級舉辦的各項教研活動,和跟班學習,提高教師教學教研能力。

教育教學方面,小學部營造濃郁的書香氣息,學生古詩文朗誦、經典名句的背誦,杜郎口模式的普及,“學儀導練”教學模式的探討,文明禮儀習慣養成,使全體學生溫文爾雅,孺性十足。

這就是我一個最基層的教育理想,它雖不是豪言壯語,不是氣貫長虹,但只要我們朝著我們理想努力,處處從細小入手,我們學校,我們炎陵教育定會結出豐收的碩果。

演講稿二:我的教育理想演講稿

各位領導、老師們:

大家好!

一個優秀的教師,必須具有遠大的理想,不斷地給自己提出追求的目標,同時又要有激情。對一個成長中的教師來說,平靜的思考是需要的,但更要富有理想與追求并付諸于實踐。而我的教育理想則是要讓學生具備較高的人文素養,擁有遠大的理想與抱負。

曾經學生人文素養的缺失讓課堂在無形中充滿枯燥與無味,教學目標按部就班,教育效果讓人失望至極。教師怕走進課堂,因為看到的不是一雙雙求知的眼睛,而是慵懶與煩躁。教與學似乎都成了任務,而不是興趣。為了實現自己的教育理想,我苦苦的思索,努力改變這種狀況,將課堂的容量加大,精編課堂教學內容。以期不斷的豐富學生知識,拓寬他們的視野,鍛煉他們的意志,開闊他們的心胸,凈化他們的心靈,引導他們樹立遠大的理想與抱負,建立正確的是非觀,以達到教育的理想。恰逢新課改,它的施行更讓原來“任務型”的課堂向“參與型”課堂轉變。學生由原來的“被動”接受向“積極主動參與”轉變。自由、開放式的課堂教學,讓教育的理想不再是夢,而是漸趨于現實。

教師這個職業是平凡而辛苦的,因為這不僅僅是份工作,身上還肩負著使命。一種深深的社會責任感與危機感時時鞭策著自己。一個學生,相對于整個班級乃至學校算不得什么,但對于一個家庭,他就是整個希望,整個支撐啊!所以這需要怎樣的愛心、耐心、細心與恒心啊!

教育的理想不是面對一個群體,而是一個個個體。早在兩千多年前孔子便提出了“因材施教”。高中生是個備受社會關注的群體,因為他們正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經歷著人生與命運的選擇。其中不僅有身體素質的要求,精神狀態的自我調適也尤為重要,這需要我們老師細心的體察,耐心的幫助。這樣我們的學生才會更積極的投入到學習與生活中去,成為富有朝氣與激情的有為青年。

朱永新教授說,“我們新教育人,應該心中有理想,扎扎實實植根于田野之中,懷抱著一種合作的精神,努力作出一番公益的事業,去成就我們的人生,去成就我們的教育,去成就我們的民族。”

篇2:讀書筆記《我的教育理想》

《我的教育理想》讀書筆記

帶著夢想去追尋,帶著理想去實踐,帶著渴望去閱讀,我見到了教育的理想和理想的教育。

教育是神圣而崇高的,教育是育人的事業,理想也是神圣而崇高的,理想是行為的動力;教育因為有了理想而更有目標,更有理性。理想因為有了教育而薪火相傳,色彩斑斕;教育的理想要堅持面向現代化,理想的教育要有輿論支持。(朱永新教授語)

一、理想的德育

1、理想的德育,應該重視在自然的活動中養成學生的德行,讓學生在游戲和豐富多彩的自主活動中體驗和感悟道德的境界。

2、理想的德育,應該重視讓學生與書本為友,與大師對話,在人類優秀文化遺產中凈化自己的靈魂,升華自己的人格。

3、理想的德育,應該重視培養學生健康的生活情趣和才藝,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在美的氛圍中推進善的教育。

4、理想的教育,應該注重為學生尋找生活的榜樣,用真實、感人的道德形象極力學生,培養學生的英雄主義精神。

5、理想的德育,應該科學合理地設置循序漸進的德育目標,使其兼具現實性和理想性的雙維視角,形成層次遞進、不斷完善的德育目標體系。

6、理想的德育,應該重視心靈的溝通,建立起溫馨的對話場景,使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詢活動能在學校的教育中安營扎寨。

7、理想的德育,應該教給學生自警、自誡、自勵等自我教育的方法,使學生在陶冶情操、磨礪意志的過程中形成“不教之教”的自律習慣。

8、理想的德育,應該在全社會形成“做人為本”的共識,建立家庭、學校和社會三位一體的德育合力網絡,使各種力量形成時空交叉影響的德育優勢力量。

德育是整個教育的靈魂。學生的德育教育讓學校領導和老師們筋疲力盡,為之也操碎了心。為什么學校的德育會如此蒼白無力?

朱教授告訴我們:

首先,道德教育要結合平時的活動,潛移默化地進行,重要的是行為的熏陶,實踐的感染,習慣的堅持。使道德教育達到潤無心無聲的境界。

其次,讓學生的心靈在經典中憩息,在閱讀書籍中凈化靈魂。其實就是讓學生有健康的思想,與經典中的人物對話,在書中自然地呼吸,得到新鮮的空氣,使自己的整個心空都明亮起來。

然后,我們的道德教育體系沒有層次性。小學與大學的德育目標簡直顛倒,對小學生的教育太過空洞,太過遠大。應該向蘇霍姆林斯基當時所在的學校那樣:對剛入學的孩子就是進行“愛媽媽的教育”,只有愛自己的媽媽,才能去愛別人,愛社會,愛祖國。

最后,我們的道德教育太過于說教,太不注重環境的創設。德育更需要一種寬松、寬容和溫馨的環境。我們應該聯合社會、家庭建立三位一體的德育網絡,形成德育優勢力量。重要的是讓孩子形成良好的習慣,讓孩子在好習慣中時刻反省自己的行為,完善、教育自己,達到自我教育的效果。

二、理想的智育

1、理想的智育,應該超越知識,走向智慧,激發創造,健全人格,為學生將來擁有終生幸福的精神生活打下堅實的知識能力基礎。

2、理想的智育,應該充滿民主精神,真正“以人為本”,把“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體現于教學的全過程。

3、理想的智育,應該面對個性,沒有失敗,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讓學生快樂地學習,讓每個學生體驗學習的成功,享受學習的快樂。

4、理想的智育,應該注重協調和諧,融德智體美勞諸育于一體,著眼于學生的全面發展,著力于“合格+特長”的個性養成。

5、理想的智育,應該教學活動走出分數的誤區,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人文情懷,使學生成為人類文明之花的傳薪者。

6、理想的智育,應該具有開放性,注重實踐性,與生活相聯系,與社會相溝通,使學生關注窗外的世界、校外的天空。

7、理想的智育,應該讓課堂充滿活力、情趣與智慧,讓課程具有豐富性、回歸性、關聯性和嚴密性,使學生真正成為教學活動的主人。

8、理想的智育,應該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更新學習工具,拓寬智育途徑,讓學生在網絡世界的時空中縱橫馳騁。

既要面向全體學生,又要注重“因材施教”,讓每個孩子在自己原來的基礎有所進步;既要保證考試取得高分,又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我們的學校,離這樣的目標有多遠?我們的老師,敢不敢說分數是次要的,我注重的是能力的培養?不追求分數的高低,不以分數論英雄,讓每個孩子愉快地享受學校生活,這樣的理想離我們有多遠?

教育需要理想支撐,理想需要教育實現。雖然理想顯得那么遙遠,可是有理想就有希望,帶著理想快樂地前行,我清楚地知道我的方向。

在新世紀第一縷陽光投來的時候,我們需要教育的危機感和憂患意識,只有對未來有憂患意識的民族,才會奮力拼搏,戰勝危機,擺脫和超越困境,我們需要教育的自信心和崇高理想,只有對未來有崇高理想的民族,才會消除恐懼,拋卻悲觀,樂觀地擁抱未來。

――朱永新教授語

三、理想的體育

1、理想的體育,應該能體現奧林匹克精神,培養學生在人生路途上追求“更快、更高、更強”,并能完善自我,體現人性之崇高。

2、理想的體育,應該注重磨練學生的意志,使學生永不言敗,永不停歇,養成堅忍不拔的品質。

3、理想的體育,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集體情懷和愛國情操,使體育活動成為德性養成的重要途徑。

4、理想的體育,應該是注重培養學生遵守規則,學會公正、公平的觀念,遠離弄虛作假,形成誠實的品格。

5、理想的體育,應該培養學生坦然面對競爭和勝不驕、敗不餒的心態,學會自我心理調節和科學訓練,養成健全的心理素質。

6、理想的體育,應該在注重體能訓練的同時,為學生打開世界體育之窗,感受力和美的和諧。

7、理想的體育,應該尊重學生的個性和特長,不把體育作為懲罰學生的手段,而使學生在體育活動中發現自我,享受自我。

8、理想的體育,應該使學校體育與社區體育有機聯系起來,充分利用社區或民間的體育資源,同時向社會開放學校的體育設施,體現體育發展的社會化、生活化、終生化的趨勢。

體育,代表著力量、競爭,體現著拼搏,謙讓,為我們展現了無數美的瞬間,定格了無數美的永恒,也讓無數人為之瘋狂,為之傾倒。可是,目前學校的體育教學,真的做到了對學生的意志品質,心理素質等能力的培養嗎?應該是微乎其微的吧。現在的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在家里眾星捧月的被小心呵護著,在學校的體育課上,天熱怕曬著,下雨怕淋著,跑步怕摔著,游戲怕撞著,怎不令人擔憂?

四、理想的美育

1、理想的美育,應該是一種“自然之美”,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的情懷,讓學生親和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

2、理想的美育,應該是“生命美育”,應該引導和教育學生熱愛生命,珍惜生命,享受生命,優化生命,激揚生命。

3、理想的美育,應該是“生活美育”,應該引導和教育學生熱愛生活,創造生活,做生活的強者與生活的主人。

4、理想的美育,應該是“藝術美育”,應該引導和教育我們的學生熱愛藝術,欣賞藝術,并具有一定的才藝。

5、理想的美育,應該是“立體美育”,應該樹立大美育觀,形成立體化、網絡化的美育模式,構建濃郁的美育氛圍。

6、理想的美育,應該是“示范美育”,它必須緊緊依靠具有審美素養的教師,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走向美麗的人生。

7、理想的美育,應該是“精神美育”,應該注重通過美育讓學生形成完美的人格,擁有美的心靈。

8、理想的美育,應該是“創造美育”,應該注重在美育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激發創造的沖動與欲望,享受創造的快樂。

初春時柳樹枝頭的一抹新綠,盛夏里透過樹梢的斑駁光影,秋日里梧桐樹下飄落的第一片葉子,寒冬中草叢上的一層薄霜,都是美麗的。但是,在我們的學生眼中,可能就覺得習以為常了,感受美的能力有些欠缺,發現美的眼睛少之又少。

要說現在的孩子沒有機會接受藝術美育,那肯定沒人同意。瞧瞧雙休日的少年宮里,琴行里,到處都是孩子們忙碌的身影,學聲樂、鋼琴、舞蹈、書法、繪畫比比皆是,真恨不得孩子們“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啊!如此強化下的藝術多少帶上了功利性,失了一些真,失了一些美。

五、理想的勞動技術教育

1、理想的勞動技術教育,應該注重在勞動中培養學生尊重勞動、熱愛勞動、以勞動為榮的觀念和態度,讓學生經常體驗到勞動的艱辛與喜悅。

2、理想的勞動技術教育,應該鼓勵和教育學生從學會自我服務入手,積極參加各種有益的社會實踐活動,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

3、理想的勞動技術教育,應該注重勞動實踐活動的多樣性,增強勞動的智力含量,引導學生手腦結合,培養學生的創造性,使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得到充分的施展。

4、理想的勞動技術教育,應該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在立足學校課堂教育的基礎上,讓學生盡可能多地走出校門,接觸社會,并通過富有特色的勞技教育基地,培養學生的勞技特長。

5、理想的勞動技術教育,應該注重與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的內在聯系,在勞技教育中“樹德”“增智”“強體”“審美”,形成學生的良好品德和個性心理素質,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

6、理想的勞動技術教育,應該注重學生的個性和年齡差異,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在教學過程中采用“項目課程和行為引導教學發”,培養學生的計劃、工作、社交等“關鍵能力”。

7、理想的勞動技術教育,應該注重學校、家庭和社會齊抓共管的合力作用,構建“大勞育”的教育體系。

8、理想的勞動技術教育,應該有一支優秀的勞技師資隊伍和一套具有實用性、特色性的課程教材,為實施勞技教育提供基本的保證。

勞動最光榮!這話耳熟能詳,可是現實中的情景卻極具諷刺意味。你聽,“不好好學習,你長大當掃垃圾的!”“你又打架了,給班級扣了分,罰掃一周!”聽著這些“名言”長大的孩子,還能感受到“勞動是光榮”的嗎?還會信服“勞動是光榮”的嗎?

六、理想的學校

1、理想的學校,應該是一所有特色的學校。

2、理想的學校,應該是一所有品味的學校。

3、理想的學校,應該有一個富有人格魅力、有遠大理想的校長。

4、理想的學校,應該有一支創新型的、有活力的教師隊伍。

5、理想的學校,應該擁有一批善于探索、具有良好習慣的學生。

6、理想的學校,應該有一個面向所有學生的校本課程體系,

7、理想的學校,應該有一個永遠對學生開放的圖書館和計算機房。

七、理想的教師

1、理想的教師,應該是一個胸懷理想、充滿激情和詩意的教師。

2、理想的教師,應該是一個自信、自強、不斷挑戰自我的教師。

3、理想的教師,應該是一個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師。

4、理想的教師,應該是一個充滿愛心,受學生尊敬的教師。

5、理想的教師,應該是一個追求卓越,富有創新精神的教師。

6、理想的教師,應該是一個勤于學習,不斷充實自我的教師。

7、理想的教師,應該是一個關注人類命運,具有社會責任感的教師。

8、理想的教師,應該是一個堅韌、剛強、不向挫折彎腰的教師。

八、理想的校長

1、理想的校長,應該是一個能夠清晰認識自己的價值與使命,具有奉獻精神和人文關懷的校長。

2、理想的校長,應該是一個珍惜學校的名譽勝過愛護自己的眼睛和自己生命的校長。

3、理想的校長,應該是一個不斷追求自己人生理想和辦學理念,具有獨特辦學風格的校長。

4、理想的校長,應該是一個具有海納百川的寬廣胸懷,具有極強的感召力和凝聚力的校長。

5、理想的校長,應該是一個善于協調上下左右關系,能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力量以促進學校發展的校長。

6、理想的校長,應該是一個十分重視教育科學研究,并能成為學校教育科研工作出色的組織者和身體力行的校長。

7、理想的校長,應該是一個能夠給教師創造一個輝煌的舞臺,善于讓每一位教師走向成功的校長。

8、理想的校長,應該是一個能夠使學校具有優美的自然環境和濃厚的文化氛圍的校長。

學校、教師、校長,這三者之間是相輔相成的,一個理想的學校,一定有一個理想的校長,而有了理想的校長,也一定有理想的教師。

一個理想的校長,必定是時刻想著為學校謀發展,讓教師更快更好的成長,讓學生輕松快樂地生活,讓校園充滿人文充滿陽光。對于曾經引領我成長行進的校長,心存太多的感激,對于現在正努力引領我們走向未來的校長,充滿著詩意的期待。

很希望,所有的校長都能像李鎮西那樣,放下身姿,與教師平等地談心、交流;很希望,所有的老師都能像薛瑞萍那樣,融入孩子,與孩子們心平氣和地對話;很希望,所有的學校都能像巴學園那樣,寬容而溫情地接受一個個淘氣的“小豆豆”。

九、理想的學生

理想的學生應該是品行端正、善解人意、熱愛生活、富有理想、朝氣蓬勃的學生;應該是積極進取,敢于創新,敢于標新立異,富有個性,富有自己獨特見解和思想的學生;應該是自信自強,永不放棄,在困難和挫折面前永不低頭,充滿旺盛斗志和樂觀精神的學生;應該是有豐富的精神生活、廣泛的興趣愛好和一定特長的學生;應該是一個善于和人合作,善于和人相處,有著和諧的人際關系,受人歡迎的“人緣兒”;應該是有著扎實的基礎知識,善于學習,勤于思考,有豐富的想象力,并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用最少的時間贏得最高學習效率的學生。

這真是唯美的理想呵。如果每個學生都能如此完美,那老師真的顯得多余了。

十、理想的父母

1、理想的父母,應該是把孩子的人格健全、道德完善放在首位,努力培養孩子追求卓越、獨立自主、持之以恒、勤儉節約等個性品質和良好的父母。

2、理想的父母,應該是永遠保持年輕心境,懂得把童年,童心還給孩子,讓孩子輕松、自由、愉快成長的父母。

3、理想的父母,應該是善于發現孩子天賦,善于挖掘孩子潛能,善于培養孩子特長的父母。

4、理想的父母,應該是以大朋友的平等身份來對待孩子,而不是以長輩的身份來壓制孩子和以棍棒的方式教訓孩子的父母。

5、理性的父母,應該是有著和諧家庭關系,能以身作則,一諾千金的父母。

6、理想的父母是永不對孩子失望,決不吝嗇自己的表揚和鼓勵,決不使用侮辱性批評的父母。

7、理想的父母,應該是善于學習,具有教育理性和自覺性,能夠善于利用各種教育情景,富有教育機智的父母。

8、理想的父母,應該是努力配合學校、社區對孩子進行全方位、多層次的教育,從而促使孩子健康、快樂成長的父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這樣的父母,的確是太理想了。擁有了如此優秀的父母,孩子想不成才都難。如果每個父母都這樣,對學校,對老師來說,真是太幸福了!太完美了!現在的情況是,很多父母都向老師訴苦:沒辦法,我管不到他。為人父母,難道只管把孩子生下,養大?難道只管為孩子擇校,擇老師?

理想是那樣美好,卻又是那么遙遠。心中有理想,就多了一份溫暖,多了一個方向!

篇3:我的教育理想演講稿

演講稿一:我的教育理想演講稿

各位領導、老師們:

大家好!

著名的中國教育風云人物朱永新先生曾說過“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日不能,心向往之”,他把自己心目中的教育帶上了理想化的色彩。作為一名引領學校教育發展的校長,如果對自己摯愛的教育事業沒有理想的話,就不可能有追求卓越的精神,就無法找到教育工作的幸福感。我是一名最普通的、最基層的農村中學校長,我沒有能力把我的事業,把我們學校的理想像杜郎口、洋思一樣的全國名校,更不能把我校的學生理想到個個成清華、北大的才子,但我也有我的教育理想。

我理想中的學校是一所依山傍水、干凈、整潔、美麗、井井有條、處處洋溢著濃濃學習氛圍的學校。

我理想中的學生是一群和睦相處,教師有學者風度,知識淵博,綜合素質高,學生文明禮貌,懂規矩,溫文爾雅的群體。

根據我的理想,小學部應是突出教學教研和書香校園建設為特色發展的學校。我計劃從以下方面來實現我的教育理想。

首先,我們要認真貫徹執行黨的教育方針,扎實細致的做好各項工作。

學校建設方面,高標準建設好教育局所定的建設項目,小學部完善好各項基礎設施,大力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小學部突出綠色文化和書香校園文化特色建設。

教師隊伍建設方面,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培養,在教師中掀起講正氣,講學習運動。經常開展教研活動,教師文化活動,讀書演講活動,以此來凝聚教師形成較強的團隊精神,創造各種條件,組織教師參加上級舉辦的各項教研活動,和跟班學習,提高教師教學教研能力。

教育教學方面,小學部營造濃郁的書香氣息,學生古詩文朗誦、經典名句的背誦,杜郎口模式的普及,“學儀導練”教學模式的探討,文明禮儀習慣養成,使全體學生溫文爾雅,孺性十足。

這就是我一個最基層的教育理想,它雖不是豪言壯語,不是氣貫長虹,但只要我們朝著我們理想努力,處處從細小入手,我們學校,我們炎陵教育定會結出豐收的碩果。

演講稿二:我的教育理想演講稿

各位領導、老師們:

大家好!

一個優秀的教師,必須具有遠大的理想,不斷地給自己提出追求的目標,同時又要有激情。對一個成長中的教師來說,平靜的思考是需要的,但更要富有理想與追求并付諸于實踐。而我的教育理想則是要讓學生具備較高的人文素養,擁有遠大的理想與抱負。

曾經學生人文素養的缺失讓課堂在無形中充滿枯燥與無味,教學目標按部就班,教育效果讓人失望至極。教師怕走進課堂,因為看到的不是一雙雙求知的眼睛,而是慵懶與煩躁。教與學似乎都成了任務,而不是興趣。為了實現自己的教育理想,我苦苦的思索,努力改變這種狀況,將課堂的容量加大,精編課堂教學內容。以期不斷的豐富學生知識,拓寬他們的視野,鍛煉他們的意志,開闊他們的心胸,凈化他們的心靈,引導他們樹立遠大的理想與抱負,建立正確的是非觀,以達到教育的理想。恰逢新課改,它的施行更讓原來“任務型”的課堂向“參與型”課堂轉變。學生由原來的“被動”接受向“積極主動參與”轉變。自由、開放式的課堂教學,讓教育的理想不再是夢,而是漸趨于現實。

教師這個職業是平凡而辛苦的,因為這不僅僅是份工作,身上還肩負著使命。一種深深的社會責任感與危機感時時鞭策著自己。一個學生,相對于整個班級乃至學校算不得什么,但對于一個家庭,他就是整個希望,整個支撐啊!所以這需要怎樣的愛心、耐心、細心與恒心啊!

教育的理想不是面對一個群體,而是一個個個體。早在兩千多年前孔子便提出了“因材施教”。高中生是個備受社會關注的群體,因為他們正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經歷著人生與命運的選擇。其中不僅有身體素質的要求,精神狀態的自我調適也尤為重要,這需要我們老師細心的體察,耐心的幫助。這樣我們的學生才會更積極的投入到學習與生活中去,成為富有朝氣與激情的有為青年。

朱永新教授說,“我們新教育人,應該心中有理想,扎扎實實植根于田野之中,懷抱著一種合作的精神,努力作出一番公益的事業,去成就我們的人生,去成就我們的教育,去成就我們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