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學散步》讀后感
《美學散步》讀書心得
《美學散步》是宗白華先生的代表作,幾乎匯集了他一生的最精要的美學文章,其中以一種浪漫抒情的文字,充滿詩意的心情寫下了這些文章,他教我們如何欣賞藝術作品,教我們如何建立一種審美的態度,直至形成藝術的人格。而這正是中國藝術美的精神所在。閱讀這部書本身,就是一種藝術的享受,在這部書里,宗白華先生用他抒情的筆觸,愛美的心靈引領讀者去體味中國和西方那些偉大藝術家的心靈,去體味那些風流瀟灑的晉人的心靈,待得我們散步歸來,發覺自己的心靈也得到了升華與凈化。
這是一本小書,講述有關詩(文學)和畫的分界,精髓在于題目“散步”兩字。全書分兩部分,第一部分為“小言”,第二部分為“詩(文學)和畫的分界”。在“小言”中,宗白華指出了散步的意義,他說散步和邏輯“并不是絕對不相容的”,例如“西方建立邏輯學的大師亞里士多德的學派卻喚作‘散步學派’”。散步是一種自由自在的活動,是一種對于心情和感悟的自由抒發,因此,散步沒有刻意的追求,也許在路旁我們可以采摘一朵美麗的小花,或者拾起一塊晶瑩亮澤的小石,就像我們在海灘上觀賞一片轉瞬即逝的小小浪花一樣。但我們也不用刻意保存這些小花、小石。我們可以放在桌上,“當作散步后的回念”。這就是散步的意義。它是一種悠閑散步、興之所至、偶有所得的境界。美學的散步也應當如此,漫不經心,拈花微笑。
接著,在“詩(文學)和畫的分界”中,宗白華領著我們漫步在詩與畫的小道上,讓我們在悠閑中用一種會心的微笑來表達心中的感悟。首先,宗白華引用蘇東坡論述王維的話:“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詩曰:‘藍溪白石出,玉石紅葉稀,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此摩詰之詩也。”宗白華認為,王維的這首詩的確是一首“詩中有畫”的詩,他說“‘藍溪白石出,玉石紅葉稀’,可以畫出來一幅清奇冷艷的畫”,不過,他又說,這首詩的后兩句‘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卻不容易在畫中表現出來:如果畫家畫一個人穿著濕衣服走在山道上,則詩的意境全無。所以,宗白華說,詩中可以存畫,畫中可以存詩,但詩和畫畢竟還是不同的。他列舉18世紀德國思想家萊辛的《拉奧孔》來說明詩畫的不同。《拉奧孔》敘述的是雕像和史詩的區別。詩和畫的分界也是如此,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但“詩和畫各有它的具體的物質條件,局限在它的表現力和表現范圍,不能相代,也不必相代”。
以下是我閱讀此書后大致歸納的一些特點:
1、形散而神不散
宗白華先生的《美學散步》正像書名所暗示的那樣,書中所選文章是宗白華先生在不同時期對美學問題的探索,雖然章與章之間有所聯系,但每篇都可以獨立成章。但那并不意味著這本書就毫無章法可言,相反的是,這本書猶如散文般形散而神不散,宗白華先生緊緊抓住詩、書、畫、舞、樂、建筑等相關藝術門類所體現的共同特征,廣泛聯系古今中外的藝術作品,在一個廣闊的舞臺中探討美學的基本規律,介紹著自己的透徹之悟與藝術之思。細心的人會注意到,在這本書中,始終有幾個詞如“實虛”、“空靈”、“意境”等貫穿其中。由此可說明,宗白華先生尤其重視對空間意識的論述。我認為以上這些詞極其類似,雖然不能將其完全等同,但在宗白華先生的文章里卻貌似都指向相同的事物,而那相同的事物在我看來應該是他反復提到的美學思想。
二、靈與詩的融合
宗白華先生在《美學散步》的“小言”中說:“散步是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行動。”所以他的文字總是顯得那么隨性灑脫,字里行間盡是信手拈來的詩性與靈氣。
在他的文章中,優美的語言和直覺的思維,以及其中詩性的表達,很好的繼承了中國傳統的審美特征。他以一種優美抒情的筆調展開理論論述和評價,雖然寫的是深奧的美學的理論,卻用詩性的語言闡發,語言文字卻如同一首首韻律豐富的詩歌,一幅幅色澤生動的畫面,靈性和詩情的融和是其最為突出的特點之一,也是此書最吸引我的特點,在閱讀時總會被先生字里行間透露出的靈性所吸引,不知不覺深陷其中。
三、直覺與邏輯的統一
在《美學散步》中,宗白華先生除了對直覺的重視之外,還對邏輯性和系統性同樣給予了相當的重視。在書的小言中,先生是這樣寫的:“散步是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行動,它的弱點是沒有計劃、沒有系統。看重邏輯統一性的人會輕視它,討厭它,但是在西方建立邏輯學的大師亞里士多德的學派卻喚作‘散步學派’,可見散步與邏輯并不是絕對不相容的。”從這里我可以看出宗白華先生對直覺領悟和邏輯分析是同樣看重的,并且將他們看成是可以互幫互助地結合起來的那種關系的。
這一點在書中表現得也是相當明顯的,翻開《美學散步》,宗白華先生一方面在具體的行文中,通常區分具體的章節,然后列出簡明的小標題以強化內在邏輯關系,另一方面,他把藝術類別也進行了系統劃分:一種是對不同類型的藝術種類進行分別的專門研究,一種是對不同類別藝術之間的綜合性研究。
四、理論與實例的統一
宗白華先生并沒有刻意追求在文章中將理論論述表達得那么嚴謹周密、艱難晦澀,很少使用純粹的使用概念、判斷和推理等抽象的方法來研究闡釋美學。相反他時常采用具體的藝術實例來對某個美學問題進行闡釋。
比如宗白華先生在《中國詩畫中所表現的空間意識》中,論述中國的詩和畫所表現的空間意識,不同于希臘輪廓的空間感覺,也不同于歐洲精神中追求的深度空間,而是音樂性的,有“俯仰自得”的節奏化的空間意識。就例舉了唐代大畫家吳道子請裴將軍舞劍助氣的例子。這樣的闡釋和論證,直觀而生動,非常容易被大家理解與接受,使得我們這些初學者也能領略美學的風采。
5、凸顯中國傳統文化
宗白華先生的《美學散步》是實現其美學理想的一種方式也是實現其凸顯中國文化個性學術理想的方式,他傳承中國古典美學精髓,注重哲學在美學思想中的根本價值,美學研究是建立在哲學等文化思想的基礎之上,因此,他美學研究中的“散步”表現出明顯的文化風格。
自中華民族開始近代進程以來,如何對待西方文化和中國傳統文化就是一個從未終止過的話題,《美學散步》在這方面提供的思路是值得借鑒的,也是相當有效的。在中國現當代文學發展史上也有過類似的經驗。比如在新詩的接受上,戴望舒和舒婷的詩歌能被更多的人喜歡,與他們對古典詩歌意象的化用是分不開的;比如張愛玲的小說能擁有如此多的讀者,與她小說中的古典意蘊、尤其是受《紅樓夢》風味的浸潤是分不開的。他們的作品更適合中國人傳承下來的審美心理,但又不僅僅是回歸古典,同時也呈現了一個現代中國人的眼光與體驗。宗白華先生亦是如此。
宗白華先生的《美學散步》展現了他詩人的氣質和古典藝術的魅力。一時間,我們似乎和“美”有了更加親密的接觸,無論是康德的哲學,羅丹的雕塑,還是南北朝的文風,江南建筑的飛檐,宗白華先生一邊“散步”一邊為我們講述他對美的理解,支撐他的是淵博的學識還有博大的胸懷。他的一生都在尋找美,解釋美,批判美,贊揚美,這不僅是學術上的成就,更是先生詩意人生的闡述。愿每個尋找“美”的人都能在這本書中感受到生活中無處不在的“美”。
篇2:小學生暑期快樂閱讀讀后感征文活動方案
小學生暑期快樂閱讀讀后感征文活動方案
一、指導思想:
為營建“羊城書香校園”氛圍,進一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學生多讀書、讀好書,豐富小學生的語言積累,構建小學生健康的閱讀生活,本學期廣州市小學語文教研會擬組織開展“小學生暑期快樂閱讀讀后感征文活動”。
二、活動主題:暑期快樂閱讀
三、參加對象
廣州市各校1―6年級全體小學生。
四、比賽要求
1.學生可根據推薦書目自主參加閱讀活動。在認真閱讀書本的基礎上,充分感受閱讀快樂,并把自己的感受以讀后感的形式寫下來。
2.低年段字數不限,中年段不少于350字,高年段不少于400字。可以圖文并茂,但要注意文字與配圖內容吻合。
五、組織辦法:
(一)以自愿為原則參加活動。
(二)采用市、區組織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六、活動形式:
(一)初選:
1.由各校評選,按比例選出入圍文稿送區參加復評。
2.上交時間:第13周周五前上交。
(二)復選:(參賽征文表格填寫見附件)
1.由各區評選,各年段選出12份作品送市評審。
2.上交時間:第15周周五前上交。
(三)定評:
由市組織評審組按比例評出一、二、三等獎。
定評時間:17周
七、評獎辦法
每年段將評出一等級24名、二等獎48名、三等獎若干名。評出優秀學校組織獎,優秀指導教師獎若干,并頒發獎狀。
八、組織單位
廣州市小學語文教研會
20**-6-18
附件1:推薦書目
一年級:8本
《小螞蟻濁濁》
《好同學小米》
《大自然的秘密》
《世界兒童文學名著精選連環畫》
《中國名人小時候的故事》
《少兒童話故事》(少兒注音版)
《最著名的中國童話》
《爺爺一定有辦法》
二年級:8本
《甜點心》
《力力不喜歡女孩》
《解開秘密的快樂》
《安徒生童話》
《喜羊羊與灰太狼》(少兒版)
《丁丁歷險記》
《大個子老鼠小個子貓》
《十萬個為什么》(動植物類)
三年級:8本
《彩色的風》
《飛吧,飛吧,美麗的生命》
《啊唔一口就吃掉》
《木偶奇遇記》
《愛麗斯漫游奇遇記》
《伊索寓言》
《成語故事》
>《窗邊的小豆豆》
四年級:8本
《聽!聽!說不完的風中傳奇》
《杰羅尼摩的歡樂假期》
《一朵花是一個家》
《愛的教育》
《昆蟲記》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一千零一夜》
《中外神話傳說》
五年級:10本
《最后一只黑足雪貂》
《心靈的眼睛》
《三個“虎崽”的故事》
《綠野仙蹤》
《愛麗斯漫游奇境記》
《西游記》
《童年》
《森林報》
《父與子》
《三國演義》
六年級:10本
《幽靈船上的狗吠》
《紅麥田》
《心靈島上的燈塔》
《海底兩萬里》
《科學改變人類生活的100個瞬間》
《誰動了我的奶酪》
《朱自清散文集》
《湯姆索亞歷險記》
《魯濱孫漂流記》
《會飛的教室》
篇3:體育教師讀書筆記《體育心理學》讀后感
在上大學時就認真學習馬啟偉老師主編的《體育心理學》,暑假里結合13、14兩屆訓練又把該書讀了一遍,其中體育與心理的關系、體育參與的動力系統、運動技能學習、心理技能訓練、體育教學心理、體育比賽心理對我們的訓練起到很大的作用。特別是體育參與的動力調節系統是第三章的內容,主要闡述體育參與的動力調節問題,參與體育活動要靠本人的積極性,同時人的動力調節系統是在外部環境的影響下,以個人的需要為基礎,由動機、興趣、態度、習慣等多種心理因素組成,就學習心得與大家一起探討。
一、注重體育生對體育的興趣
體育興趣是人們力求積極認識和優先從事體育活動的心理傾向。它是與參與體育活動的需要相聯系的意向活動。一個人如果對體育活動感興趣,就會積極參加,全力投入,活動的結果將是需要的滿足并由此得到積極的情緒體驗。所以體育興趣是體育參與的基本動力之一,它影響著人們體育參與的具體活動方向和強度。興趣對促進體育學習有指向和強化的作用。體育興趣與體育學習效果常常是成正比的,在身體素質和原有技能水平大體一致的情況下,有體育興趣的人較無興趣的人活動效果更優。這就是由于體育興趣對體育學習或鍛煉具有指向和強化的作用。
首先我注重隊員對體育的興趣的引導,在13、14兩屆體育生組隊時,提醒學生考學的重要性(考不考學跟40歲的生活環境有直接的關系)。結合訓練成績和語數外成績制定目標,循序漸進,注重周、月目標及短期目標最有實效性,定的太低學生沒有通過努力就超過了此目標,不能充分激發學生練習的積極性,學生的潛力也不能得到充分挖掘;過高目標,學生通過刻苦訓練沒有達到目標,就會有挫折感恐懼感而失去自信心。為此,我們教練要指導學生每個人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一個高考目標和短期目標,短期目標最有實效性,但必須要有高考目標做引導,短期目標如每月的體能目標和每月的月考成績及時反饋,做到及時張貼公布,同時還要做到多鼓勵學生,這樣才能使學生的訓練有動力,學習有方向,讓學生訓練、學習都能夠達到的相應的目標,高考目標相應也就完成,學生的信心也就有了,學生的訓練熱情、斗志也就上來了。
其次對這些體育生紀律較松散,特別是學習的習慣差,目標不明確,所以一開始就幫助學生一一分析:一類是體育成績好,文化成績好如王子瑜、蔣凱等,這類學生是為了考大學選擇了體育訓練,因此對這些學生平時生活、學習、紀律、訓練等方面多關心,對每次月考及時統計并及時小結反饋,幫助他們提高成績;二類是體育成績好,文化課成績還可以如仲偉春、陳修橋李子巖等,這類學生主要加強文化課的學習和紀律的管理,加強考學的理念指導,平時要求嚴,但一定要多關心;三類是體育成績好,文化成績差如袁帥、王磊、楊閏杰、臧秀峰等,對這類學生主要加強文化課的學習的指導,平時與班主任、語、數、外老師多交流,了解他們的平時學習的情況,來提高學生文化成績;四類是體育成績差,文化課成績好如滕超、秦超、劉志文、程子瑤主要加強身體素質的練習,但不能放松文化課的學習;五類是體育成績差,文化課成績差,如劉柳、劉倩、尚冠宇等這類學生是為了鍛煉身體,而且活潑好動、情緒波動較大,自覺性差,對此要加強紀律教育。
第三、注重家長會與家長的溝通,讓家長關注高考、學情,與家長及時交流校表現如紀律、同學之間交往的問題、手機上網的問題、學生打架、談戀愛、星期做作業情況、關注學生的目標或考什么大學問題(強調多與孩子交流,家長是學第一教師),告訴家長:感情+意志力=幸福;合作,人心齊,泰山移,二人同心,其力斷金。
二、創造成功機會、創建愉快情景、滿足需要、教學引趣等多種方式實現
“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學習,將會扼殺學生追求真理的愿望。”(烏申斯基)。教師應通過教學和組織課外體育活動在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方面起到主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