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心得體會
展現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精神
以實際行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黨的**大以來繼*****、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等之后的又一重要理論創新成果,黨的**大報告用24個字分三個層次精辟的概括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從國家層面看,是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從社會層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從公民個人層面看,是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主義的主流意識形態,是公民思想道德建設的核心。作為黨員干部,我們不僅要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要不斷提升自我素質,積極為社會奉獻,發揮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發揚新時代精神,大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曾有人說過:人的一生百分之五是精彩的,百分之五是痛苦的,而另外百分之九十是平淡的;人們往往被百分之五的精彩誘惑著,忍受著百分之五的痛苦,而在百分九十的平淡中度過。我想沒有堅定的信念,注定不能體會那百分之五的精彩,而要承受更多的痛苦。信念的力量可以凝聚人心,振興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當下,無數黨員先鋒模范引領時代風尚。王忠誠、郭明義、史伯紅等人的事跡遍布全國各地,家喻戶曉。他們的先進事跡深入民心,是時代精神的體現,更是促進社會和諧的潤滑劑。他們有著共產黨人崇高的情懷和精神,用真誠、熱情和執著,踐行著黨的偉大事業,雖然平凡,但都做出了不平凡的事,不愧是新時代共產黨員的楷模,更是人民群眾值得深深信賴的人。
因此,每一名職院的教師,都應該學習優秀共產黨員的事跡,在自已的崗位上用實際行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首先我們要淡泊名利、志存高遠,這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根本前提。教育需要執著和無悔。一生只做教育者,終生追求師更高。把自己選定的人生目標堅持到生命的最后一息,是一種人生的最高境界。教師這一偉大職業被冠以“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的美名和許多美麗的光環。這些光環不僅要求教師有高尚的師德、無私奉獻的敬業精神,而且要求教師時時為人師表、處處為人示范。但是教師往往是清貧的,在目前的社會經濟環境的大背景下,金錢和權利的誘惑無時無刻不在沖擊著人們的價值觀,作為當代教師,我們不能僅僅把教師這一職業當成謀生的需要,而是要把它當成一項事業來追求。教師要盡到教書育人的責任,最重要的任務之一便是眼睛向內、超越自我,信守心靈的寧靜,建設好自己的精神樂園。
其次我們要熱愛本職工作,這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要途徑。用平常心來看待自己的職業,用平常心對待自己的工作;用主人公的心態投入工作,用主人公的責任感激勵自己。在工作中能夠投入自己的心血,播撒自己的汗水,用自己的滿腔熱情喚起學生們的激情和動力,這是優秀教師的基本素質。對教師來說,敬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價值要求,也是對教師比較高的價值要求。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授者和學生成長成才的指導者,其對工作的投入程度和努力程度,直接關乎教育事業的成敗,關乎億萬青少年的發展。敬業價值觀要求廣大教師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和水平,以飽滿的熱情和和藹的工作態度對待每一個學生,時刻關愛學生的健康成長,言傳身教、為人師表,為讓每一位學生適應時代的發展作出自己應有貢獻!
再次我們要自覺學習,善于學習,這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延伸。“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當今時代是一個飛速發展的時代,新的事物、新的理念、新的思想、新的知識,層出不窮。隨著學生獲取知識、信息的渠道的多樣化,教師作為學生唯一知識源的地位已經動搖。我們每天面對的是活生生的生命,這些生命每天都在不斷發展,不斷提高,不斷進步。如果我們再拿十幾年前的教學方法來教育學生,根本不會起到任何效果,甚至還會起到相反的作用。即使我們把一年前或幾天前的方法來處理同樣的事情,也不見得取得同樣的效果。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教師要不斷學習,不斷進步。教師需要重新定位,以學習來促進自身發展,從而改變自己工作和生存的狀態。新時代教師責任之一是終身學習,不斷地豐富自己的知識,拓展自己的能力。只有這樣,教師才能滿足學生對于學習的渴望。為師者,欲做在知識海洋里探海人的導航燈,就必須不斷自我“充電”,電足光強,射程深遠,使得求知學子,鮮有迷津。只有勤于學習,刻苦學習,對知識“吐故納新”,不斷探索,不斷反思,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
最后我們要勇于創新、奮發進取,這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渠道。人們常講:“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引用在此,“高處”不是指職位的升遷,而是水平的提升、人格的提升、思想的提升、能力的提升……“求進”就是要不懈追求,努力成為師者之師、仁者之仁;要勇于向名師奮進,向大師挑戰;要不斷開拓創新,與時俱進。教育要面向未來,教師必須走在時代前列,關注教育觀念與教育現狀的發展,關注先進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論,關注教師自身的可持續發展,關注對學生的發展性評價。教師不僅培養有現代基礎和基本技能的學生,而且要培養有獨立學習能力和創新進取精神的人才,而這種人才的培養,十分重要的是變學生的維持型學習為創新型學習。教育的創造往往是從教師開始的,而教師的創造源于教師的人格特征。學生對知識的好奇心是由教師培養的,教師的好奇心越強,學生的創造性就越高漲。作為教師特別要加強對教學方法的創新,不斷探索多種方式和手段,把沉睡在學生身上的創造潛能最大限度地激活起來、釋放出來,努力培養學生的探索和創新精神。
老師們,讓我們攜手共進,為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而一起努力吧!
篇2:《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思想政治課教學》報告會學習心得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思想政治課教學》報告會學習心得
“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黨的**大從國家、社會和公民三個層面概括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凝練而厚重的24個字,內容豐富而深刻,如何全面深刻的理解,如何在工作中潛移默化的運用,如何內化為自己的理想與追求,如何引領學生自覺理解踐行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難題。
20**年9月8日上午__市教研室舉行了“高中思想政治課學習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報告會”,黃老師作了關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報告,從三個方面指導我們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我們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思想政治課結合,并為我們如何內化為理想外化為行動,自覺踐行提出了具體途徑。聽完之后醍醐灌頂,備受啟發,收獲頗多。
一、觀后收獲
黃老師從三個方面給我們進行了指導:第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概述,第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思想政治課教學,第三、思想政治課如何踐行核心價值觀。核心價值觀24個字的基本內容,凝練而厚重,豐富而深刻,黃老師第一部分幫我們逐個解讀,深刻理解,理解其內涵,理解其社會背景,學習后受益匪淺,自身加深了理解。如何遷移默化的在思想政治課堂中融入核心價值觀,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難題,難題不破解,豐富的內涵就會成為一紙空文,深刻的道理也會成為空中樓閣。黃老師以《經濟生活》為例指導我們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思想政治課教學融合,深入淺出,具體可操作,聽完這部分茅塞頓開,醍醐灌頂的感覺,一下感覺核心價值觀引領與思想政治課教學是一體的。陶行知說過“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理論從實踐中來,最終歸宿也是實踐。思想政治課如何踐行核心價值觀成為落腳點和重點。第三部分黃老師憑借自身豐富的經驗、深厚的理論功底,帶著對工作的熱忱和對學生的愛,從12個方面提出了具體途徑:師德、教育信仰、真誠、自由、尊重、公正、法制、愛國、態度、敬業、誠信、友善、完美人格。每個方面都展開了論述。慚愧的是,細反思,自己每個方面都沒有做好,唯有不斷學習,不斷努力。
二、觀后思考
思想政治課教學肩負著思想引領,弘揚正能量的使命,因此用核心價值觀引領思想政治課教學是我們不懈的追求。如何將核心價值觀內化為理想信念外化為行動,引領學生自覺踐行?觀看報告后我想可以兩條主線嘗試。
(一)以學科知識為主線
黃老師以《經濟生活》為例指導我們將核心價值觀與思想政治課融合,這是一種引導也是一種思路。我們每節課備課時都有三維目標,都有情景回歸,都要思考教學設計是否引領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都要思考用怎樣的生活素材,能夠打動學生,引領學生自覺踐行,那么也要思考本節課有沒有思想引領,有沒有潛移默化的核心價值觀引領。
(二)以生活為主線
生活是最好的教科書。以近期的學生生活出發,進行了如下嘗試。
20**年9月3日,紀念中華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放假回來軍訓。20**年9月10日,教師節,20**年9月27日,中秋節,20**年10月1日,國慶節。這是高一新生的生活,也是進行“愛國”教育的契機。9月3日,放假3天,全民看紀念中華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式,感受威嚴,珍惜和平。放假回來后我問同學們:大家看9.3閱兵了嗎?竟然有好多同學沒看。我在班級給大家看大閱兵,看到升國旗的時候,有名同學問我:老師,我們站起來吧!得到我的允許后,喊起立,全班站起來,當國歌響起時,同學們也唱了起來。高一剛入學的學生,甚至互相還不認識。這一幕讓我非常震驚,而這個震驚又讓我非常慚愧,我們每個國民理應這樣自覺踐行。我覺得這是一個“愛國”教育的契機。愛國主義是我們民族精神的核心,人民有信仰,國家才有力量。我又給同學們放了《開學第一課:愛國、勇敢、團結、自強》的第一部分“愛國”。其中開篇就講到了升國旗,接著用趙一曼與左權的例子,同學們看的非常關注,有很多淚流滿面。結合快中秋節了,引領同學們感恩父母,從愛小家開始,愛集體,愛國家。結合軍訓,引領同學們愛班級、愛學校、愛國家,投入集體,團結產生力量。軍訓中唱《走向復興》《中國軍魂》《保衛黃河》等歌曲,感受愛黨、愛人民、愛同學、愛國家,并在行動中團結友善、禮貌待人,提高素養,自覺踐行。我相信國慶節,同學們回家肯定會有更多的同學開始關注國家大事。
(三)藝術性方法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青少年一代的壯麗征途,將核心價值觀內化為理想信念外化為行動,引領學生自覺踐行需要藝術性的方法,讓學生潛移默化中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黃老師在報告中第三部分提到:追求和實施藝術化課堂。課堂應有《岳陽樓記》般豪邁,有《牧羊曲》般悠揚,有《阿凡達》般的視覺沖擊力,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記,帶來美的享受。
在上述過程中,我用了兩個素材:“大閱兵”和“開學第一課”。閱兵式中,護旗隊伍的莊嚴、整齊,感染了學生,學生不自覺的對國旗敬畏,軍訓中不怕苦、不怕累。開學第一課用了母親與父親的例子拉近了與學生的距離,同學們有感悟,生活中有踐行。素材的感染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此,日后,我要不懈努力,不斷追求真善美的課堂,將核心價值觀融入思想政治課課堂,弘揚正能量,引領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