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宣傳媒體應對應急預案
新聞媒體應對應急預案
一、編制目的:
加強新聞宣傳和媒體應對工作,正確引導輿論,有效地維護公司形象。
二、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公司所有事件的新聞宣傳和媒體應對工作。
三、工作原則:
根據要求,新聞媒體采訪的應急處理,要在第一時間向單位主要管理人員匯報。所有員工未經授權不得接受任何與事件相關的采訪。對違反宣傳工作紀律的,將嚴肅追究責任。
四、信息收集與發布:
突發事件信息的收集應快速、詳細、準確。由事件發生地主要負責人在第一時間向分管主管報告,同時告知上級領導。經研究判斷后,形成統一口徑,由上級領導授權并確定信息發布人,在第一時間以適當方式作出回應。
五、新聞宣傳和媒體應對:
突發事件一旦發生,即刻啟動《媒體應對應急預案》。
(一)沉著、冷靜應對,迅速、果斷采取措施,阻止突發事件進一步擴大;
(二)及時向上級、領導和相關部門報告有關情況;
(三)加強現場巡邏;
(四)事件發生地負責人要立即召開緊急會議,穩定員工情緒,教育員工不要亂發議論,把握說話技巧。遇到自己的知識盲點,不瞎說,不逞強。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向外部散播對事件不利的信息;
(五)事件發生地要加強值班,接到新聞媒體人員打來的電話,要詢問對方所在的單位、姓名與聯系電話,查明意圖,并立即向上級領導和相關部門匯報。
(六)值班人員對前來采訪的媒體記者,要有禮貌地驗明證件,登記姓名,并向突發事件新并向上級領導和相關部門通報。
(七)對打電話要求前來采訪和已經來到事件發生地的新聞媒體采訪人員,請他們撥打上級領導和相關部門的電話。
六、必須以維護公司和廣大員工的權益為前提,應對和處置突發事件。使處置應對工作法制化,規范化,制度化。加強對員工的危機教育,只有危機意識成為了全員的共同意識才能有效化解危機。
七、任何負面事件背后都有新聞危機,特別是關于公共衛生,質量,管理方面的問題以及涉及到公共利益與社會安全的事件。在各項日常工作中加強管理,規范操作,按章依法行事,防止出現意外。加強各類法律法規的學習與執行,防止出現被媒體炒作的素材。
八、責任與獎懲:
新聞宣傳和媒體應對工作實行責任追究制。對做出突出貢獻的先進集體和個人要給予口頭或書面的表彰和獎勵;對遲報、謊報、瞞報和漏報突發事件重要情況或應對新聞宣傳和媒體應對工作中有其他失職、瀆職行為的,將嚴肅追究有關部門和個人的責任。
篇2:應急預案宣傳制度
為強化和規范應急管理、應急知識的宣傳工作,提高全民危機意識和應對突發事件的自救、互救能力,增強快速反應、協同作戰和高效處置水平,結合我廠實際,制定本制度。
1、宣傳原則
堅持“分級負責、形式多樣、注重實效”的原則。
2、宣傳形式
采取“應急宣傳、發放宣傳單、設置宣傳欄、應急演練”等多種形式。
3、責任分工
(1)每年至少組織一次應急知識和突發事件法律法規宣傳活動。
(2)應組織人員對本部門進行應急知識宣傳,要采取多種多樣的形式。
4、宣傳對象:全廠干部職工。
5、宣傳內容
(1)、應急管理相關法律法規和規范性又件。
(2)、總廠和維修廠應急預案;
(3)、當前應急形勢、應急管理工作的措施和要求;
6、宣傳程序
(1)、制定方案。按照年度宣傳計劃,制定具體宣傳方案,包括:宣傳時間、地點、內容、對象等。
(2)、宣傳準備。包括宣傳場地、宣傳資料等。材料準備包括宣傳方案、宣傳通知、宣傳總結等。
(3)、組織實施。按宣傳實施方案組織實施。
(4)、宣傳總結。宣傳結束后,及時進行總結,整理相關宣傳資料,并上報領導。
7、宣傳保障
(1)、制定應急管理宣傳工作計劃,根據我廠的實際隋況,采取多種形式開展應急宣傳活動。
(2)、將應急宣傳工作納入應急管理建設的重要內容進行部署和規劃。
(3)、應急領導小組對廠部各生產部門應急宣傳工作開展情況進行不定期檢查,加強指導督促。
篇3:食品安全宣傳教育培訓方案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及省、市、區食品安全相關文件精神,進一步加強全鎮食品安全知識宣傳培訓教育工作,營造良好的食品安全輿論氛圍和社會環境,確保食品安全工作各項目標任務圓滿完成,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大、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以*****統領食品安全工作全局,緊緊圍繞區委、政府食品安全工作的總體部署,以維護廣大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為目標,通過有組織、有計劃地開展食品安全宣傳教育活動,增強全社會的食品安全意識,提高全鎮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二、工作目標
食品安全宣傳教育工作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原則,以正面宣傳為主,突出重點,服務改革、發展和穩定大局。牢牢把握正確輿論導向,堅持食品安全普法教育和普及科學知識宣傳相結合,通過大力宣傳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和基本知識,增強廣大群眾的食品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增強鎮內食品生產經營者的食品安全法制觀念和責任意識,強化政府對食品安全負總責的責任意識,提高食品安全工作人員的科學監管能力和服務水平,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和輿論氛圍,確保人民群眾的飲食安全,全面促進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和提高食品安全水平。
三、基本內容
1、宣傳食品安全相關的政策和法律法規知識。宣傳《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法規選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等食品安全監管方面的法律法規,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方針政策和省、市關于食品安全工作相關會議、文件精神,區委、政府關于食品安全工作的決策部署,使食品安全法律法規意識深入人心,食品生產經營者依法生產經營,消費者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2、宣傳我區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各項舉措。宣傳我區深入開展食品安全“三網”建設、“食品放心工程”、“無公害食品行動計劃”、“食品安全整頓”等取得的成效,宣傳優質食品、優良品牌和食品放心企業,動員社會各方積極支持和參與食品安全工作,提高我區食品企業信譽,增強群眾食品消費信心。
3、宣傳食品安全常識。采取多種形式,積極開展食品安全科普知識宣傳,倡導科學、合理、健康的飲食方式,增強人民群眾的食品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四、主要措施
1、運用農村現代遠程教育網絡開展食品安全宣傳,通過收看電化教育碟片,豐富群眾的食品安全知識,增強群眾的食品安全意識,提高群眾的自我保護能力,營造全社會“關愛生命,關注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圍。
2、開展食品安全宣傳“六進”活動。在企業、學校、集市、農村、社區和家庭廣泛開展食品藥品安全常識普及工作。采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宣傳食品安全政策法規和安全知識,倡導科學、合理、健康的飲食方式,樹立科學、理性的食品消費觀念,增強廣大人民群眾的食品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3、開展食品安全整頓和重大節慶期間宣傳教育活動。在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12.4”等特定宣傳日和重大節慶期間,深入開展食品安全宣傳教育。同時,結合食品安全專項整頓工作,融入食品安全宣傳教育。
4、開展《食品安全法》培訓工作。提高全民食品安全意識。重視搞好食品監管部門工作人員和村、社區食品安全協管員、信息員的培訓,提高其依法履行職責能力。
5、抓好食品生產經營者教育培訓。完善食品生產經營商的教育培訓機制,對食品從業人員堅持實行“先培訓、后上崗”制度,強化食品生產、經營商食品安全責任意識。監管部門按照職責分工,結合具體工作,對所轄各環節的食品生產、經營企業主開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規、食品安全知識輪訓,使負責人具有相應的食品安全知識,掌握食品安全法律法規知識,做到依法生產經營。
五、工作要求
1、加強組織領導。食品安全宣傳教育是一項公益性社會事業,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各單位要從堅持*****、切實維護人民群眾根本利益、建設和諧社會的高度出發,充分認識開展全民食品安全宣傳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加強組織領導,切實做好食品安全宣傳教育工作。
2、完善工作機制。鎮監管部門要加強與新聞媒體的通聯,主動通報信息,充分發揮輿論監督作用,公開揭露暴光違法生產、經營偽劣食品的行為,重大案件按照統一要求報道,杜絕虛假新聞,防止輿論誤導。鎮食安辦要主動搞好綜合協調,加強與有關各方的聯系和溝通,確保食品安全宣傳教育工作順利開展。
3、狠抓工作落實。要把食品安全宣傳教育與監管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制訂宣傳教育計劃,針對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集中人力、物力、財力,重點突破,全面推進,把一些行之有效的宣傳形式和方法制度化、經常化,扎實開展好本年度食品安全宣傳教育活動,務求取得實效。
4、加強檢查指導。鎮食安辦要加強對食品安全宣傳教育工作的檢查指導,及時研究解決食品安全宣傳教育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各單位要按照計劃積極開展活動,抓好宣傳教育工作的落實。要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宣傳教育檔案,做到宣傳培訓有計劃、有落實、有總結。
*鎮人民政府
*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