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幼兒園小一班半日活動計劃

幼兒園小一班半日活動計劃

2024-08-02 閱讀 1130

幼兒園小一班半日活動計劃

時間:**年5月4日上午地點:小一班教室

實習生:指導老師:

一、入園接待

1、提醒個別幼兒主動向老師、阿姨問好。

2、觀察幼兒衣著情況,提醒個別幼兒脫掉外套。

二、戶外活動

觀察幼兒是否流汗,及時地助其脫、換衣服。

提醒幼兒跟著音樂節奏做操。

三、盥洗、點心

1、觀察幼兒洗手情況,保育員協助提醒幼兒用正確的方法洗手,不玩水。

2、觀察幼兒喝豆漿的情況,鼓勵幼兒專心喝完自己的一杯豆漿。

四、集中教育活動

活動一:

(一)活動內容:語言活動――誰會爬

(二)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內容,并學會念準“蟲兒鳥兒魚兒”等兒化音并能完整朗讀。

2.在理解作品的基礎上,大膽想象學習更換動物名詞。

3.體會學習問答歌帶來的樂趣。

(三)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有關草地藍天大海的背景圖一張有蟲兒鳥兒魚兒等動物。

(四)活動流程:激發興趣――幼兒學習兒歌――師幼問題形式朗誦――啟發思考

(五)指導要點:

1激發興趣

教師戴上小蟲小魚小鳥頭飾提問幼兒蟲兒怎樣爬?魚兒怎樣游?鳥兒怎樣飛?

2幼兒學習兒歌

教師有感情地朗誦兒歌第一遍,提問:誰會爬?誰會游?誰會飛?

教師邊結合教具邊朗誦兒歌第二遍,提問:蟲兒怎樣爬?魚兒怎樣游?鳥兒怎樣飛?

3師幼用問答形式朗誦

師提問。幼兒回答。結合指導幼兒發準鳥兒蟲兒魚兒等兒化音

幼兒分組朗誦兒歌

4啟發思考:

在草地上除了蟲兒會爬還有誰會爬?

在水里除了魚兒會游還有誰會游?

在天空中除了鳥兒會飛還與歐誰會飛?

5活動自然結束

五區域活動

名稱:你、我、他(擺圖說話)

目的:

1、能自選圖片構成故事情景。

2、培養幼兒看圖說話的興趣與能力。

材料介紹:

1、材料提供:小兔、小貓、小狗等動物圖片3張,皮球或毽子等圖片1張,胸牌1、2、3背景圖一張。

2、材料使用:

(1)自己擺放實物圖片在背景圖上,構成小動物玩球等情景,然后說說,如小狗、小貓、小兔三個好朋友一起玩拍球,小狗對小貓說:“我先拍球,我第一,你第二,他第三。”最后根據順序上各自的胸牌1、2、3。

(2)可任選一動物講述,玩的順序可任意安排。

六、餐前準備、午睡、散步

1、懂得說出“今天吃什么”

2、鼓勵幼兒吃完自己的一份飯菜,坐在椅子上吃.

篇2:第二學期幼兒園半日活動計劃

文章來

源制度大全

**年第二學期幼兒園半日活動計劃

集體教學活動計劃樣例

大班集體教學活動:寶寶從哪來(健康、科學、社會)

活動目標

1、萌發探索生命由來的好奇心,增進愛媽媽的情感。

2、感知媽媽孕育、哺育寶寶的辛苦和喜悅,樂意參與討論,能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3、初步了解生命的由來以及寶寶在媽媽肚子里的生長過程。

活動準備

1、活動前幼兒自主調查了解人體生命的由來、生長過程及媽媽懷孕后的變化,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記錄。

2、教師準備:胎兒形成及生長的課件;母親述說孕育、撫育過程的視頻;嬰兒、胎兒成長及母親懷孕前后的圖片;相關音樂。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嬰兒圖片,導入活動。

(1)提問:這是誰?小寶寶是從哪里來的呢?

(2)幼兒表達自己調查了解的情況。

2.教師播放課件,引導幼兒初步了解人體生命的由來及生長過程。

(1)師幼共同觀看課件。

(2)幼兒提出自己的疑惑,相互答疑解惑。

(3)教師結合圖片,進行梳理小結。

3.教師播放音樂,幼兒自主表現胎兒的形成過程及在媽媽肚子里的活動。

4.幼兒觀察圖片,感受媽媽懷胎十月的辛苦與不便。

(1)教師出示媽媽懷孕前后的照片,幼兒進行對比觀察,發現媽媽懷孕前后外形的不同。

(2)在觀察的基礎上,討論媽媽懷上小寶寶后其他方面的變化,感知媽媽的辛苦與不便。

5.幼兒觀看媽媽述說孕育、哺育過程的視頻,萌發愛媽媽的情感。

(1)幼兒觀看視頻,感受媽媽孕育、哺育寶寶的辛苦,體會媽媽的幸福與喜悅,

(2)提問:聽了媽媽說的話,你想對媽媽說些什么呢?

游戲活動計劃樣例

小班體育游戲:烏龜爬

活動目標

1.積極參與爬的游戲,體驗游戲的快樂。

2.模仿烏龜爬,練習手、膝著地爬的動作,進一步鍛煉手腳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3.初步感受分組游戲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小烏龜布偶一只、小鼓一面、輕音樂;地墊、海綿墊山坡。

活動過程

1、導入游戲:幼兒聽音樂模仿小動物走路(走、跳、游、飛)。

2.練習烏龜爬,探索、學習手、膝著地爬的要領和方法。

(1)幼兒自由練習爬,教師觀察指導。

(2)教師強調動作要領:先跪下,再手膝著地向前看。

(3)幼兒聽鼓聲爬行,練習慢爬和快爬。

3.鉆爬綜合游戲。

采蘑菇:帶領幼兒一個跟著一個有序的鉆過鉆圈、爬過小山坡采蘑菇。

送蘑菇:幼兒按蘑菇顏色的不同分成兩組進行鉆爬游戲,將蘑菇送到對應的房子里。

4.放松活動。

師幼共同隨輕音樂舒展身體、互相捶捶背、捶捶腿、活動結束。

區域活動計劃樣例

大班區域活動:表演區、益智區、美工區、閱讀區、建構區

活動目標

1、能按自己的興趣和意愿進入區活動。

2、通過自主活動,發展動手操作能力和創造能力。

3.樂意共享成功和快樂。

活動準備

表演區:廚房餐具一套,各類服裝、假發若干,多種動物頭飾,玩具醫療器具若干,電視機一臺。

益智區:迷宮1-20數字。

美工區:粘貼、畫、折紙、剪紙、橡皮泥等。

閱讀區:適合5-6歲幼兒閱讀的各類書籍。

建構區:各類拼搭積木若干、各類紙盒若干,雪花片若干。

活動過程

1、教師介紹開放區域的名稱,引導幼兒逐一觀察各區的新材料。

2、幼兒討論新材料的玩法及注意事項。

3、幼兒自選區域活動,教師巡回觀察、指導。

(1)表演區:鼓勵幼兒自主分配角色合作游戲。

(2)益智區:第一層次,請幼兒找出最短的一條路;第二層次,指導幼兒對1-20的數字進行連線游戲。

(3)美工區:鼓勵幼兒自主選擇材料進行創作,指導幼兒兩兩合作用多種方法進行繪畫、手工游戲。

(4)閱讀區:引導幼兒安靜地進行閱讀,小聲地自言自語或與同伴輕言細語表述讀到的內容。

(5)建構區:指導幼兒自主選擇材料,進行有主題的拼搭活動,鼓勵幼兒用較完整的語言講述自己拼搭的作品。

4、交流、評價活動情況,收拾材料及場地,結束活動。

文章來

源制度大全

篇3:幼兒在園半日活動計劃

半日活動計劃

一、晨間接待(8:00――9:10)

晨間活動是幼兒在園一日活動的開始,教師應該做好晨間接待工作,讓孩子有個好心情開始一天的集體生活,我將認真做好如下工作:

1.面帶微笑主動問好,迎接孩子入園,讓孩子感受到老師對他(她)的喜愛。對小班幼兒,由于剛入園不久,年齡又小,對父母的依賴感還很強,這時,教師就要擔負起幼兒教師父母親的角色,抱抱孩子,親親孩子,親切地叫叫幼兒的乳名等,這樣會很快地拉近教師與幼兒間的距離,讓幼兒很快地對老師產生信任感、親近感,愉快地開始在園的一日活動。

2.注意觀察,及時發現孩子的異常。注意一摸、二看、三問、四查。如孩子情緒不好,則要了解是由于心情不好還是身體原因或其他。身體不舒服的要與家長交流;心情不好的可以與其交談,幫助調整情緒,還有很重要的一條就是能及時發現孩子是否帶入危險物品并妥善處理好。

3.注重教師與家長溝通,這是家園交流的寶貴契機,教師充分利用這一機會,互通幼兒在園、在家情況,取得家園教育的一致性,形成教育合力,幫助幼兒糾正不良習慣,促進幼兒健康成長,在此過程中,也是幫助家長了解科學育兒知識,潛移默化中轉變家長育兒觀念的好時機。

4、組織幼兒玩橡皮泥,給予適當的指導與幫助。

二、早操(9:20――9:40)

早操是幼兒園第一個集體活動。它對調節幼兒一日活動情緒,發展幼兒基本動作的協調、準確、靈活,對鍛煉人體的肌肉群,培養幼兒的協作能力、合群能力以及對疾病的抵抗能力,吃苦耐勞精神有著獨特的教育作用。早操活動應符合幼兒生長發育需要,做操時應使幼兒頭、軀干、肢體、關節受到鍛煉,幼兒情緒得到一種愉悅振奮的調整。為此,應高度重視早操活動,以飽滿的熱情去帶領幼兒一起鍛煉。早操環節主要順序為:

1、組織幼兒有序的收拾玩具、上廁所(10分鐘)

3、聽音樂、聽口令排隊整隊

4、做早操

5、檢查幼兒背心

三、集中教育活動(9:40――10:00)

集中教育活動教案。(見附件一)

四、喝開水、吃水果(10:00――10:20)

主要順序為:

1、挽袖子、做洗手操、洗手

2、分發水果,分享水果

3、排隊接水、喝水

五、區角游戲(10:20――11:00)

區角活動,是指教師根據教育目標和幼兒發展水平,有目的、有計劃地投放各種材料,創設活動環境,讓幼兒在寬松和諧的環境中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自主地選擇學習內容和活動伙伴,主動地進行操作、探索和交往的活動。我班區角有:小小建筑師、快樂書蟲、益智區、美工區、娃娃家五個區角。本環節主要活動順序為:

1、介紹區角名稱、了解相關區角的游戲規則

2、幼兒自主選擇區角

3、幼兒玩區角游戲,老師巡回指導

4、收拾整理

5、總結(重點各個區角規則的總結)

六、餐前準備(11:00――11:10)

1、洗手

2、手指游戲

3、創設愉快的進餐環境,播放舒緩、愉快的音樂,介紹飯菜(色香味),激發幼兒食欲。

七、午餐(11:10――11:40)

指導幼兒安靜進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