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培訓講話稿:色彩感知培養內容與要求
幼兒教師培訓講話稿:中班幼兒色彩感知的培養內容與要求
幼兒眼里的世界是五彩繽紛的,幼兒內心的世界是絢麗多彩的。幼兒喜歡色彩,幼兒對色彩有不同于成人的敏感和想象力,他們會以他們特有的色彩符號來描繪自己的所想所看,這種符號有著天性的不受拘束,大膽創新的表現力。色彩作為傳達形象的外在表現形式,可以說是幼兒美術的生命,唯有色彩最能調動幼兒的情緒,最能加強幼兒審美情感的刺激。然而,在當今的幼兒美術教育中,對幼兒喜愛的色彩不夠重視,過多注重幼兒對形體的把握和線條的控制,對色彩的要求也僅僅局限于按物體固有色來繪畫,把幼兒對色彩的感受理解為亂涂。這一切只能使幼兒充滿色彩的世界越來越暗淡,幼兒對色彩的感知、情感、理解趨于平淡,把幼兒的個性、色彩的天份扼殺在搖籃之中。為此,我們根據幼兒不同年齡階段色彩感知規律和運用情況,在中班幼兒中進行初步色彩教學的嘗試,力圖通過一些基本色彩知識的傳授,保留幼兒那份色彩的童真,并且使幼兒在欣賞和創造美的過程中,色彩的感知和運用能力更趨于協調、美感,促進幼兒審美心理能力的提高。
一、中班幼兒色彩感知和運用情況
1.幼兒色彩的感知規律。幼兒對色彩的感知和幼兒辨色能力有關。有關心理學研究表明:小班幼兒已能正確辨別各種基本色即紅、黃、藍、綠,但在辨別一些混合色(橙、紫等)的時候往往會犯錯誤。他們不能正確而鞏固地把顏色的名稱聯系起來,也不能很好地區別各種顏色的色度(如藍和天藍、紅和粉紅)。從中班開始,在教育的影響下,幼兒能基本辨別混合色,顏色和它的名稱能鞏固地聯系起來,細微地區別各種色調的明度和飽和度的能力也逐漸發展起來。可見,中班幼兒是幼兒辨色能力發展的關鍵期,對幼兒色彩感知能力的發展有關鍵作用。
2.幼兒色彩的運用情況。小班幼兒主要以自己的偏愛和興趣來選擇色彩,他們能辨認的紅、黃、藍、綠等基本色,也是他們最喜歡選用的顏色了,但繪畫缺乏目的性,從不考慮用色的結果,滿足于繪畫過程色彩給予視覺上興奮和快感。我們把這一時期稱之為“花哨色彩”時期。
“花哨色彩”在小班幼兒身上是非常突出的,中班初期幼兒還時常如此。但在老師的經常的按物體的固有色來涂染物體的要求下,中班后期幼兒開始“花哨色彩”逐漸減少,而物體固有色彩卻逐漸增多。我們把中班后期和大班幼兒色彩運用的情況稱之為“物體固有色彩”時期。在概念化固有色彩里,樹葉是一色的綠,花朵是紅,幼兒眼里的色彩不再是變幻無窮了的。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加德納認為,早期兒童的繪畫活動的確是一種創造性的活動,這種活動在進入學校門以后卻逐漸消失了。面對反復地要求幼兒按物體固有色來選擇色彩時,那么我們是在培養幼兒美術的能力還是在扼殺滲透著稚嫩、天真的美的心靈?
根據幼兒色彩感知規律和運用情況,我們提出了從“花哨色彩”時期向“體固有色彩”時期轉變的中班,特別是中班前期,在幼兒美術活動中進行初步的色彩教學嘗試,以豐富幼兒的色彩反應,轉變幼兒概念化、程式化的色彩認識,培養幼兒色彩感知和運用能力,以發展幼兒的藝術思維。確定具體的培養目標是:
(1)繼續培養幼兒對“花哨色彩”的興趣,保留其稚嫩、天真的獨特性。
(2)幼兒能用色彩符號來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3)培養幼兒對色彩的審美感受力、想象力和創造力。
二、中班幼兒色彩感知和運用能力培養的內容和要求
在幼兒眼里,色彩并不是神秘的,它和其它許多事情一樣的好學好玩,因而只要方法得當,幼兒是完全可掌握一些色彩運用的原理。中班幼兒色彩運用能力的培養具體內容和要求如下:
中班第一學期內容和要求:
1.掌握主要繪畫用具的性能和使用方法。掌握彩色鉛筆的輕柔淡雅、蠟筆的色彩鮮艷、油畫棒的渾厚生動、水彩筆的勾輪涂色等的不同繪畫性能,并能根據畫面表達的需要選用不同的繪畫用具。
2.正確認識顏色和掌握調配顏色方法。能正確認識和叫出12種顏色名稱:大紅、深紅、玫瑰紅、桔黃、土黃、淡黃、深綠、淡綠、深藍、淡藍、咖啡色、黑色。掌握主要繪畫用具調色方法:點彩法、重疊法。
3.色彩感覺的訓練。能把11種顏色(不包括黑色)按冷色和暖色區分開來。體會色彩的冷暖給人的感覺和感情的聯想。能選用和調配不同冷暖色彩來表現高興、溫暖、寧靖等情感反應。
中班第二期內容和要求:
1.色彩的色調訓練。能欣賞和把握圖畫的主色調,掌握簡單的紅色調和綠色調給人的感受和具體運用。
2.色彩的深淡訓練。掌握單色、彩色深淡組合畫面,初步學會用深色、單色為背景,以襯托畫面。
3.色彩的調和訓練。能掌握用色彩的面積的大小和用黑色等勾線方法,使對比強烈的色彩穩定協調,把豐富的色彩統一在和諧的畫面中。
篇2:合同制幼兒教師培訓方案
根據上級的要求,在對我區的幼兒教師開展培訓需求調研和總結組織實施幼兒教師培訓工作有效經驗的基礎上,從提升我區幼兒教師的師德水平、業務能力、綜合素質的目標出發,堅持“教師專業發展為本、培訓實效為上”的培訓思路,制定我區*年合同制幼兒教師培訓方案。
一、基本現狀
我區學前教育,以公辦中心幼兒園建設為重點,以教育教學研究和師資培訓為中心,以規范化管理為突破口,全區學前教育事業有了長足的發展。目前,我區幼兒園教師隊伍建設有待加強,抓好學前教育,做好幼兒教師的崗前培訓,提高幼兒園教師整體素質是我們當前的重要任務。
二、培訓目標
今年的幼兒教師崗前培訓將立足我區幼兒教育、教師現狀和崗位實際來開展培訓,使幼兒教師進一步養成良好的師德行為,具有較強的幼兒保教職業相關的專業意識、專業態度、專業修養和專業能力,具備勝任幼兒保教相關工作的能力,使教師迅速成長成熟起來。通過一個半月的學習,全面提升我區合同制幼兒教師的整體素質。
三、培訓對象:
我區*年新招聘的合同制幼兒教師。
四、培訓時間
*年3月―4月(具體時間見附件3:幼兒教師培訓課程安排表)
五、全員培訓內容及形式
1.培訓內容
對新招聘的合同制幼兒園教師開展的崗前培訓以“師德師風教育和新理念、新《指南》、新技能、新技術”為重點內容。
(1)師德師風教育。教育法律法規,幼兒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與修養,幼兒教師心理健康知識,幼兒安全管理,幼兒教師名師事跡報告等。
(2)教育部發行的《3―6歲幼兒學習與發展指南》知識的培訓。解讀《3―6歲幼兒學習與發展指南》及《3―6歲幼兒學習與發展指南》五個領域的解析等。
(3)新技術培訓。幼兒教師學習應用現代教育技術的重要意義,幼兒教育活動與現代教育技術整合的理念、方法和技能,運用教育技術開展學習和研究活動的方法技能。
(4)新技能培訓。教師進行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所特有的音樂、美術、舞蹈、語言、科學等職業技能培訓。
(5)“幼兒教師資格”考試科目的培訓。
(6)到幼兒園考察學習
2.課程設置、形式及時間見附件1。
四、加強培訓管理
1.成立*年臨潼區幼兒教師培訓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許壁區教育局副局長
副組長:王建利區教育局人事科科長
程水寬區教育局教育科科長
韓經虎區教師進修學校校長
成員:楊宏朝、楊號明、李雪莉、陳麗、王曉利
2.培訓班級安排專職班主任,做好班級的組織管理工作。
3.每次活動開始前學員要自己簽到,班主任負責在活動結束時檢查學員的聽課筆記。
4.每次活動結束都布置相應作業。
5.培訓結束,參訓學員需完成培訓活動的評價。培訓工作領導小組綜合學員的筆試、才藝展示、簽到、筆記、作業、以及研討中的發言等情況評估培訓效果,為完成培訓任務的教師頒發結業證書。
附件1:合同制幼兒園教師培訓安排
附件2:合同制幼兒園教師培訓費預算
附件3:幼兒教師培訓課程安排表
臨潼區教師進修學校
*年2月22日
附件1:合同制幼兒園教師培訓安排
周次
培訓內容
培訓形式
備注
第一周
師德師風教育(教育法律法規、幼兒園教師職業道德與修養、幼兒園教師心里健康知識、幼兒安全管理、幼兒教師名師事跡報告等)
專題講座、互動交流研討等。
第二周
第三周
教育部發行的《3―6歲幼兒學習與發展指南》知識的培訓。解讀《3―6歲幼兒學習與發展指南》及《3―6歲幼兒學習與發展指南》五個領域的解析等。
專題講座、互動交流研討等。
第四周
1、新技術培訓。幼兒教師學習應用現代教育技術的重要意義,幼兒教育活動與現代教育技術整合的理念、方法和技能,運用教育技術開展學習和研究活動的方法技能。
2、“幼兒教師資格”考試科目的培訓。
專題講座、學員上機操作、模擬考試等。
第五周
新技能培訓。教師進行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所特有的音樂、美術、舞蹈、語言、科學等職業技能培訓。
專題講座、學員交流研討、個人展示等
第六周
到幼兒園考察學習
聽經驗介紹、聽課、實習等
篇3:參與式幼兒教師培訓實踐與思考
關于參與式幼兒教師培訓的實踐與思考
摘要:
當代幼兒教師培訓應當旨在提高幼兒教師的整體專業水平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實踐中培訓對象復雜,起點不同,需求各異。傳統的以專家講座為主的傳遞式培訓不能充分實現符合時代要求的培訓目標。實踐證明,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導下的參與式幼兒教師培訓是培訓新時代專業化幼兒教師的有效方式。
【關鍵詞】幼兒教師培訓傳遞式參與式一、把握培訓目標與對象
(一)明確培訓目標,當前專業化的幼兒教師還應當具有新的時代特征。首先,要具備完整的專業素養。應當具有良好的專業情意修養、完善的知識技能體系和全面的專業能力體系。第二,幼兒教師應當有終身學習、自主發展的能力。學前教育發展迅速,學前教育又是為人的終身學習奠基的重要階段,幼兒教師應當成為終身學習的典范。第三,幼兒教師還應當有反思研究、改革創新的能力。學前教育“小學化”傾向的克服,學前教育改革的推進,需要依靠廣大幼兒教師的反思研究和改革創新的能力。第四,當代專業化的幼兒教師還應當是個性化的教師。
(二)了解培訓對象
我們組織的幾期培訓班的學員構成都較為復雜。
在參訓幼兒教師學員中,24%來自省城示范幼兒園,76%來自地縣幼兒園。其中,在來自地縣幼兒園的幼兒教師中,小學轉崗幼兒教師約占1/4。另外,學員中相當一部分擔任幼兒園的領導或管理職務。來自省城示范幼兒園的幼兒教師總體專業水平較高,多為幼師畢業,而且專業能力較強。她們期望更多了解幼兒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新動態,學習現代幼兒教育理論,開展學前教育研究,而對幼兒教育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培訓不感興趣。來自地縣幼兒園的幼兒教師,大多沒有學前教育的專業背景,有一定的學前教育經驗,整體專業水平有限,她們需要進一步提升學前教育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小學轉崗的幼兒教師,她們大多是普通師范畢業,習慣于小學式的教育,學前教育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幾乎沒有,專業水平非常薄弱,她們急需要以學前教育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為主要內容的轉崗培訓;擔任幼兒園領導或管理職務的教師同時還期望安排幼兒園管理方面的培訓內容。
二、選擇有效培訓方式
0:一甲42卑期教童:簍整Q:塑在明確培訓目標和了解培訓對象的基礎上,提高培訓實效性的關鍵在于培訓方式和方法的正確選擇和使用。
(一)傳遞式幼兒教師培訓方式的問題傳遞式幼兒教師培訓存在的主要問題表現在:第一,指導思想落后,傳遞式幼兒教師培訓在指導思想上強調赫爾巴特“主知主義”的傳統教育觀點,認為有了知識和技能就一定會有相應的保教行動能力。這一觀點與現實有巨大的差距;第二,培訓目標缺乏整體性,傳遞式幼兒教師培訓的目標過分強調陳述性或操作性知識的授受,而忽視能力與態度目標;第三,培訓內容狹隘,內容僅局限于陳述性或操作性知識;第四,培訓方法單一。僅局限于“專家講,學員聽”,或者為傳遞操作性知識而采用的練習法;第五,評價具有片面性,僅重視培訓活動結果評價而忽視過程評價,忽視能力和態度指標的評價;第六,培訓缺乏實效性,傳遞式培訓以知識技能傳遞為主,忽視專業情意和專業能力的培養。
(二)參與式幼兒教師培訓方式的特點參與式培訓是富有時代特征的培訓新模式。參與式培訓是以學員通過多種方式參與培訓活動為顯著特征的培訓方式。參與式幼兒教師培訓方式有如下幾方面的特點:第一,指導思想先進。參與式培訓是基于終身教育、全民教育、建構主義教育理論以及素質教育理論等先進的教育思想理論而提出來的。終身教育理論關注人們的自主發展和可持續發展;全民教育思想強調讓所有的人都受到基本的教育;建構主義教育思想強調受教育者認知結構的自主建構,關注學習者在學習中的主體性和參與性;素質教育理論強調知識、能力、態度等的整體發展。第二,培訓目標強調整體性。強調學員整體專業化素質的提升,強調學員的自主發展,可持續發展和研究創新能力的提高。
第三,培訓內容豐富。內容具有全面性、開放性和生成性,涉及專業態度、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等多個方面。第四,培訓途徑和方法靈活多樣。參與式培訓強調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等多途徑的交融,強調通過多種培訓方法開展培訓。第五,評價強調發展性。重視評價主體的多元化,更加關注過程評價。
評價方法多樣化,各項活動的過程狀況、能力展示、態度表現,以及總結反思、經驗交流、方案設計、研究報告等培訓成果都是評價的方法。第六,有廣泛的適應性,更加富有實效性。構建開放的“超市式”課程和生成課程,學員根據自己不同的需要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培訓內容。
三、髑定和實施參與式培調方案
(一)培訓管理與方案研制專業化培訓采用“項目管理”的方式。建立學前教育培訓的項目組和班工作組,項目組負責培訓的領導決策工作,班工作組負責培訓的實施管理工作。項目組和班工作組成員全由學前教育專業人員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