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間食品生產防護管理制度
一目的
在食品生產加工過程中加強產品防護,防止食品出現污染或損壞。
二職責
2.1倉庫負責輔料、包裝材料防護工作。
2.2生產車間負責生產加工過程中產品及源水防護工作。
2.3倉庫負責成品防護工作。
3原輔料包裝材料防護
3.1運輸輔料、包裝材料所用的容器、工具和車輛必須清潔,輔墊物、遮蓋物應干凈衛生,不能將食品與有害、有毒、有異味的物品同車運輸。
3.2輔料、包裝材料貯存時應分類放置,一般應存放在墊板、貨架上或容器中。
3.3輔料、包裝材料庫房采取防塵、防潮、防鼠、防蟲等措施。
3.4輔料、包裝材料應先進先出。
4源水及生產加工過程中產品防護
4.1源水儲水箱及管道要保持清潔,確保源水質量。
4.2原輔材料與半成品、成品分開,防止物料與食品的交叉污染。
4.3生產工人應搞好個人衛生,進入車間應穿戴好工作服、帽,及時對手進行消毒,防止對食品造成污染。
4.4及時對設備、容器、工具進行清洗、消毒,防止機油、殘留的清潔劑、消毒劑等對食品的污染。
4.5搞好車間環境衛生,采取防塵、防鼠、防蟲等措施,對生產設施及時進行維護保養,防止灰塵、臟水、屋頂上的脫落物、水珠及蚊蠅、蟲鼠等對食品的污染。
4.6產品轉運過程中所用的容器、工具和車輛必須清潔,輔墊物、遮蓋物應干凈衛生,不能將食品與其他物品同車運輸。
5成品防護
5.1成品轉運過程中所用的容器、工具和車輛必須清潔,輔墊物、遮蓋物應干凈衛生。
5.2成品應采用規定的運輸工具進行運輸,不得將食品與有害、有毒、有異味的物品同車運輸;應輕拿輕放,不得重壓;避免日曬、雨淋。
5.3成品貯存時應分類放置,一般應存放在墊板上;不得與有害、有毒、有異味或對產品產生不良影響的物品同處貯存。
5.4成品庫房采取防塵、防潮、防鼠、防蟲等措施,控制環境溫、濕度,使其符合規定要求。
篇2:生產車間防護用品制度
1目的
1.1為保障員工在生產中的安全與健康,合理配備個人防護用品,根據國家有關法規和標準,制訂本制度.
1.2本制度規定了勞動防護用品發放原則及管理要求.
2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企業全體員工.
3總則
3.1現場作業人員在正常作業過程中,必須規范穿戴和使用本崗位規定的各類特種防護用品,不得無故不使用勞動防護用品.
3.2特種勞動防護用品每次使用前應由使用者進行安全防護性能檢查,發現其不具備規定的安全職業防護性能時,使用者應及時向企管部提出更換,不得繼續使用.
3.3氨機房,高壓配電房等作業場所,有關分廠車間必須重點加強員工個人勞動防護用品的使用監督和管理,以保障員工的安全和健康.
3.4在生產設備受損或失效時可能發生氨氣泄漏的作業場所,應在現場醒目部位放置必需的防毒護具,以備應急使用.
4職責
4.1企業管理部是勞動防護用品的主管部門,負責制定月采購計劃,修訂勞動防護用品發放標準和質量標準,負責監督勞保用品的配備和使用.。并根據勞動防護用品采購計劃和質量標準,負責勞動防護用品的采購,保管和發放.
4.2各車間負責督促本單位員工按標準穿戴或佩戴勞動防護用品.
5發放防護用品的原則及使用期限
5.1發放防護用品的原則是根據勞動條件確定的,要堅持同條件,同工種,發放同樣防護用品的原則,對同工種條件不同者應有所區別.
5.2工作服,工人工作服使用期限規定4年一套
5.3防寒用品,冷凍分廠從事庫房低溫作業的工種,冬季發給棉大衣或棉襖棉褲,.使用期限:棉大衣,棉祆棉褲為四冬,由職工本人保管,自己洗補,使用期滿領新不交舊.
5.4毛巾,肥皂,生產車間工人毛巾每年二條,肥皂每月一塊;
5.5.其它防護用品根據需要按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發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