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校園周邊環境專項整治提升方案
全市各單位: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內蒙古自治區凈化社會文化環境工作會議精神,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確保我市各級各類學校的安全穩定,根據滿洲里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制定的《滿洲里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關于深化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凈化社會文化環境專項提升方案》,制定進一步提升我市學校校園周邊環境整治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主義理論為指導,以創造良好的學校及周邊環境為目標,以學校安全工作為重點,積極動員學校師生和社會各方面力量,嚴厲打擊各種嚴重侵害師生人身安全的違法犯罪活動,堅決徹底整治影響校園及周邊治安秩序的各種突出問題,消除各種安全隱患,努力營造優良、健康、文明、安定的教育教學環境,為構建“和諧平安校園”提供保障。
二、工作重點
在文明辦的協調下,積極會同各職能部門,緊密結合各校實際情況,注重校內整治和校外整治相結合的原則,從加強教育入手,在治理上下功夫,探索建立長效機制,確保經過一段時期的集中整治,使我市各校的周邊環境得到改善,周邊環境得到凈化,使廣大師生在一個良好的環境中工作學習。結合各校反饋上來的意見和本地區的實際情況,進一步解決以下幾方面問題。
(一)積極協調交通、公安、交警等部門對全市中小學交通安全情況進行一次大檢查,檢查內容包括車輛超載、無證駕駛等問題積極主動協調相關部門。進一步加大交通安全的監管力度,設監督員,定期和不定期向上級有關部門反饋信息,實施動態管理,及時遏制違法營運,同時要求各校要加大對學生進行交通安全教育的力度,教育學生不準乘坐非“接送學生專用車”和超員車輛,發現類似情況及時向學校報告,提高學生自我保護意識和防范能力。
(二)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嚴厲打擊侵害師生人身、財產安全和身心健康的各種違法犯罪活動,徹底鏟除校園及周邊地區的流氓團伙,黑惡勢力;繼續打擊“flg”*組織違法犯罪活動,特別是通過互聯網傳播歪理邪說和不健康內容的違法犯罪活動。同時,要注意化解影響校園內部的矛盾糾紛確保學校政治穩定。加強法制教育,防止校園出現校園“校霸”和高年級學生欺侮低年級學生現象,防止與校外青年聯絡擾亂正常校園秩序和打群架現象。
(三)配合有關部門取締和繼續清理整頓校園及周邊地區非法經營的錄像廳、歌舞廳、音像書刊點,特別是對于師生及家長反映強烈的校園及周邊的網吧、電子游戲廳要進行嚴格清理整頓,對于不符合規定的和非法經營者堅決要求予以取締,對于符合規定的各種文化場所要求加強規范化管理。要積極配合公安機關對校園周邊的出租房屋等到場所進行認真清理,堅決清除“黃賭毒”等到社會丑惡現象。
(四)整頓校園及周邊的交通秩序,積極爭取設立警示標志。對于違章建筑、無證經營和影響交通秩序的飲食、食品、生活日用品等店外展柜進行徹底清理,防止引發交通事故和一些集體事件的發生。
(五)集中力量對校園內部進行一次安全大檢查,及時發現各種不安全隱患,并認真進行整改,完善各類安全制度和安全責任制,堅決杜絕火災、食物中毒等各種安全事故的發生。
三、具體要求
(一)要求各學校在開學后對校內及周邊的環境進行一次徹底的排查,對影響校園正常秩序、威脅師生人身安全、損害學生身心健康的問題及時上報教育局。教育局將根據反饋情況協調有關部門進行解決。
(二)集中做好校園周邊環境治理的宣傳工作,大力提高師生的自我防范意識,交通安全意識。大力開展好法制教育、安全教育、自護教育、犯罪預警教育、網絡管理和網絡文明教育。要教育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操行觀,杜絕一些社會上不良風氣的侵蝕,全面提高師生的思想道德意識。
(三)積極協調有關部門解決存在的突出問題。教育局將會同文化、公安、工商等部門集中對市區內的網吧和其它文化經營場所進行突出檢查,各校對本校內的學生違反規定的要進行嚴肅處理,借此專項整治進一步嚴肅校規校紀,保護青少年健康成長。
(四)及時上報有關工作信息。各校要及時將活動開展進展情況和各部門予以解決的問題上報。
根據方案要求,全面組織開展校園周邊環境整治各項工作,6月和11月將對各項活動進行抽查。
篇2:六尾岔工區運輸安全環境專項整治推進計劃
根據認真貫徹落實段發1號文件要求,確保運輸安全環境專項整治活動有序看著,根據工區真實情況特做出如下方案:
一、成立組織
組長:胡玉棟
組員:六尾岔工區全體職工
二、具體要求
1、事故救援的基本原則、基本程序和方法
鐵路運輸事故救援的基本原則是,以最短的時間起復機車車輛,修復線路,保證鐵路正線、車站咽喉道岔的迅速開通,使鐵路運輸暢通,減少事故對整個鐵路運輸的干擾和影響,將事
故損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事故救援的基本程序和方法。行車事故救援實行單一指揮,以救援列車主任或救援隊長為事故救援起復指揮人,由指揮人統一組織實施救援起復方案,明確分工,迅速實施;對事故地
段設備復舊工作同步實施,事故起復一處,線路、信號等必須立即修復一處;對機車車輛的復舊,以開通線路為前提,應先行清出線路,搶通線路,隨后組織復舊。在救援列車進入事故地點之前,有關部門應積極做好救護傷員,移開其他機車車輛,清出線路等前期工作,為救援列車進入現場提供條件。
2、應急處理的基本措施以迅速開通線路為前提,對有條件開通便線行車的,
要先期迅速組織撥接便線,改道開通;對少量機車車輛脫軌的,應及時組織機車自救,或組織救援隊利用救援起復設備起復,將事故損失和影響減少到最低限度。
3、救援列車等主要事故救援設備的工作原理救援列車應編組成出動時不需改編的完整車列并配備一定的人員、器材,經常保持完備狀態,隨時準備出動。軌道起重機應置于救援列車的一端。軌道起重機是以柴油機為動力的起吊設備,起吊噸位從60t至160t不等,具體作用是將脫軌、顛覆的機車、車輛吊起復位。復軌器是事故救援的基本器具,一般用鑄鋼制造,其特殊的形狀可使脫軌車輛在牽引機等設備的牽拉下,車輪由地面沿復軌器斜坡面滾動升高至鋼軌頂部復軌。液壓破切設備也是救援列車的基本設備之一。其工作原理是由
電動機帶動液壓泵,產生高壓油,驅動液壓剪,剪開破損變形的機車、車輛鋼板或鋼梁,救出被困的受傷人員。柴油發電機組的作用是,在無外接電源的事故現場向各種救援機具提供電源。
三、安全防范措施
1.防止機車車輛沖突脫軌事故的安全措施
嚴格執行行車作業的標準化,認真落實非正常行車安全措施,加強機車車輛檢修和機車出庫、車輛列檢的檢查質量,提高線路道岔養護質量,加強貨物裝載加固措施和商檢檢查作業
標準等。對車輛轉向架側架、搖枕實行壽命管理,凡使用年限超過25年的配件全部報廢;車輛入廠、段修轉向架除銹后進行翻轉分解探傷,重點檢查;加強制動梁端軸分解探傷檢查等安全措施。加強停留機車車輛的防溜措施。編組站、區段站在到發線、調車線以外線路上停留車輛,應連掛在一起,并須擰緊兩端車輛的手制動機,或以鐵鞋牢靠固定。中間站停留車輛,無論停留線路是否有坡道,均應連掛在一起,擰緊兩端車輛的手制動機,并以鐵鞋牢靠固定。車站對停留車輛防溜措施執行情況每天要實行定期檢查。機車在中間站停留時,乘務員不得擅自離開機車,并保持機車制動。
2.防止機車車輛傷害事故的安全措施提高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確保作業人員班前充分休息;班中嚴格遵章作業,線上施工作業確保2人以上,加強安全防護,來車按規定提前下道等。健全道口安全管理制度,認真落實道口員崗位責任制,加強嘹望和防護,提前立崗;完善道口報警和防護安全設施;開展治安聯防,加強與地方的安全聯控,共同落實道口安全防范措施。
3.防止電氣化鐵路接觸網觸電傷害事故的安全措施電氣化鐵路上網作業前必須先停電后作業,并落實接地和作業區段安全防護措施,作業人員防護設施和絕緣工具必須檢測
可靠良好;車站對作業區段的進路、道岔要落實鎖閉,防止電力機車錯誤進入停電檢修作業區。在列車發生火災爆炸等事故及車輛頂部和貨物發生異狀情況時,必須先斷電后處理,并及時將肇事車輛調入無電線路,待處理妥當,人員撤離后方可恢復供電。
4.防止營業線施工事故的安全措施施工實行分級管理,
分別由負責部門領導(干部)負責對施工計劃安排、組織實施、安全防范、現場指揮和質量驗收,實行全過程組織實施和監督把關,落實責任,確保安全。嚴格按施工計劃組織施工,實行施工組織單一指揮;按規定距離設置防護信號,保證施工聯系暢通,加強施工中相關工作的聯系協調,嚴格落實施工安全措施。施工后必須嚴格確認具備放行列車的開通條件,方可按允許運行速度放行列車。原則上施工后放行第一趟列車不安排旅客列車;線路允許速度必須根據運行條件逐步提高,嚴禁盲目臆測放行列車。施工機具、設備必須統一管理,專人負責檢修、保養及使用,保證狀態良好。機具、設備下道必須存放穩妥,嚴禁侵入限界;機具、設備上道使用,必須落實專人防護措施。
篇3:中學教師辦公室環境衛生制度
為貫徹校長室關于改善教師工作作風,提高工作效率,創建文明處室的通知精神
,做好辦公室內部環境衛生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一、建立、健全衛生值日制度,值日人員須每天打掃室內衛生,保持窗明幾凈。
二、全體人員要努力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不亂扔紙屑、煙頭,不隨地吐痰等。
三、文明用語,不得在辦公室大聲喧嘩談笑,保持辦公場所的安靜嚴肅與和諧。
四、辦公室要每天打掃衛生一次,垃圾實行袋裝化,及時清理垃圾,保持地面清
潔,桌面整潔。做到地面無雜物、無積水、無痰跡;墻壁無污垢、無蜘蛛網,無
私扯亂掛;桌椅、門窗無灰塵;室內物品、資料放置整齊。
五、全體人員應嚴格遵守工作制度,按時上、下班。
六、勤儉節約,愛護學校公共財物(桌、椅、飲水機、電腦等),節約用電、用水
。
七、建立獎罰制度,由校長室組織人員不定期地檢查各辦公室的環境衛生狀況,
對于優秀者及時給予表揚、獎勵;對于不合格者,限期改正;整改仍不合格者,
給予處罰。
八、本制度自20**年3月8日起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