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調解委員會工作方案
簡述:
靜安寺商務區寫字樓集中,形成以“樓宇經濟”為特色的商務區域,吸引諸多優秀企業包括世界500強企業入駐辦公,針對該特點,靜安區政府靜安寺街道司法調解工作,因地制宜,借鑒以往社區調解經驗,開始從傳統的家庭糾紛、相鄰矛盾,向商業商務領域過渡;從公民與公民之間的糾紛轉向公民與法人,法人與法人之間的糾紛,以此進一步展開法律宣傳,糾紛化解,維護樓宇的穩定運作,通過配有律師、專家的調解委員會機制,提高寫字樓的聲譽和品質!
工作啟動思路:
1建立信息登記制度(制作入駐單位名冊),每位單位確認一位信息員(行政負責人或法務主管)。
召開動員會,宣傳調委會的宗旨、作用及工作方式,結合企業實際關心的案例,進行講解,調動入駐單位的積極性。
2根據動員情況,制作調研表,讓入駐單位填寫具體糾紛情況,并表明參與調委會成員意愿。同時對入駐單位保持關注和溝通,相互熟悉。
3對調研表進行綜合分析,確認調委會成員(在靜安寺街道調委會指導下,以樓宇物業公司為平臺、組建樓宇調解委員會)。
4定期召開人民調解員列席會議,進行信息互動和反饋,每期確定一個專項法律講座,反饋的同時,開展法律宣傳提高單位的法律意識。
具體工作:
1目標:
發現、控制、疏導、化解各類商務矛盾、法律矛盾,樓宇糾紛增多,影響樓宇的聲譽,調委會力求解決此類矛盾,并以調處為主要手段,所謂“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孫子兵法.謀功篇),通過律師委員介紹訴訟的優勢及劣勢,讓大家培養事前防范意識,并優先調解,控制企業損失,維護樓宇聲譽及品質。
2原則:
保護商業秘密及個人隱私,尊重當事人訴訟(調解會遵守合法、自愿的原則,調委會重在疏導矛盾,并非限制和壓制企業訴訟,且在遇到有必要的訴訟時,通過律師委員,提供專業建議,引導企業合法解決問題)
3日常工作:
(1)召開聯席會議:介紹樓宇常見問題,房屋租賃、物業管理、合同簽訂、經濟糾紛、勞資糾紛,入駐單位員工普遍存在高學歷、高收入、高技能的三高“白領”,針對他們常發的借貸、婚姻、房產、保險等法律問題提供案例解說
(2)通過信息登記表,每月郵件發送案例解說
針對企業特定糾紛,進行專項法律宣傳和定期的法律法規通俗解答。
針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憲法宣傳日等節假日,開展法律講座
(3)開展調委會的宣傳工作a結合樓宇企業實際情況,進行糾紛排查、匯總,b印發調解宣傳冊備置各入駐單位,在宣傳冊上寫明調委會的受理范圍、申請程序和要求。c在宣傳冊上附人民調解員聯系卡,注明咨詢熱線及定期的物業坐班時間。d在大堂放置調委會的宣傳資料
(4)借助街道調委會的律師平臺,開展樓宇專家會診,法律咨詢。
篇2:人民調解委員會制度
人民調解委員會各項制度
人民調解委員會工作制人民解委員會主要職責矛盾糾紛排查制度矛盾糾紛登記制度矛盾糾紛交辦制度督查、督辦制度共同調解制度矛盾糾紛調處回訪制度調解工作總結評比制度
人民調解委員會工作制度
1、人民調解委員會在城區黨工委、辦事處的領導下,負責本單位的調解工作。
2、調解工作堅持:“防激化、創三無、爭先進”為主要目標,積極維護社會穩定。
3、經常向職工進行法制宣傳教育使職工自覺學法、懂法、用法、不違法。
4、調查了解并及時掌握每個家庭及其它不安全因素,做到經常分析、研究、及時進行教育,及時化解,使一般糾紛不出單位,重大糾紛及時報告。
5、建立調解登記薄,做到調解有登記,件件有著落,使調解工作逐漸走向制度化、規范化。
6、調解委員會要經常組織調解人員進行學習有關黨的方針、政策、熟悉調解工作。
7、調解人員要經常深入群眾,工作要扎實,方法要靈活,頭腦要清醒,政策要明確。
人民解委員會主要職責
1、堅持"調防結合,以防為主"的方針,不斷加強民事調解組織建設網絡化。
2、及時發現,依法調解,妥善處理和疏導矛盾糾紛,減少訴訟,防止矛盾激化,避免民轉刑案件和非正常死亡的發生。
3、通過民間糾紛調解工作,宣傳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教育居民遵紀法,尊重社會公德,努力減少民間糾紛的發生。
4、搞好矛盾糾紛信息工作,及時將轄區內民間糾紛的發生、發展和調處情況及建議,向和上級主管部門匯報。
矛盾糾紛排查制度
1、各矛盾糾紛調處機構要認真做好排查工作,及時排查處理各類不安定因素;
2、矛盾糾紛排查工作實行定期排查與不定期排查相結合的方式,每月的8號、18號、28號對轄區矛盾糾紛進行集中排查,并作好登記上報工作;
3、各基層社區定期排查與不定期排查的結果,每月7號、17號、27號報城區辦事處調處中心;
4、各排查單位將排查的不安定因素認真匯總,及時調處,按時上報,重大情況隨時上報。
矛盾糾紛登記制度
(一)、當事人的基本情況。包括雙方當事人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所在單位、家庭住址等。
(二)、發生糾紛的情況。包括發生糾紛的時間、地點、原因、后果以及雙方當事人爭執的焦點和要求等。
(三)、糾紛的調解過程。包括調解糾紛的時間、地點、方式、次數、主持調解人員和參加調解人員的姓名,調解人員在調解過程中做了哪些工作,收集了哪些證據,以及調解人早對糾紛的看法和處理意見等。
(四)、調解結果。調解結果包括調解成立和不成立兩種情況。不論哪種情況,均應進行記載。調解成立的,主要記明雙方當事人達成協議的內容,并由雙方當事人和調解人員簽名或者蓋章。調解不成立的,也應該記載不成立的主要原因。
(五)、對不屬于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的糾紛或調解不成功的糾紛應注明移交的有關部門和移交的承辦人。
矛盾糾紛交辦制度
1、縣城區辦事處調處中心對受理的各類矛盾糾紛進行認真梳理分類,分流交辦;
2、對應分流交辦的矛盾糾紛,由調處中心填寫交辦單,當事人持交辦單到指定單位處理;
3、對于重大矛盾糾紛,調處中心在分流交辦的基礎上做好協調協助,共同處理。
督查、督辦制度
1、調處中心對應歸口辦理的矛盾糾紛實行轉辦、交辦制度,由對口單位負責辦理;
2、調處中心對分流案件的調處情況隨時進行督查督辦;
3、通過督查督辦,確保矛盾糾紛按照規定程序和時限得到依法、及時處理
共同調解制度
為使發生在我轄區及附近單位的民間糾紛得到及時、妥善正確的調處,結合單位實際,現制定本制度。
1、不論為主持調解還是協助調解,均應本著對當事人負責,對群眾負責的精神,認真對待。
2、積極與有關各方保持聯系,進行調查研究,收集糾紛的事實材料;主動采取措施,防止糾紛激化;對當事人進行說服教育,促使當事人達成協議;敦促當事人履行調解協議。
矛盾糾紛調處回訪制度
矛盾糾紛調處回訪制度是指人民調解委員會為了鞏固調解成果,防止糾紛反復,而對糾紛調解已達成者所進行的檢查訪問制度。
1、人民調解委員會對于糾紛調解已達成者或未造成者一律要執行回訪制度。特別是對重大疑難糾紛,調解員要定期進行回訪。
2、人民調解委員會在糾紛回訪過程中,要注意發現、糾正調解工作中的錯誤,改進工作,聽取群眾的意見和要求,以鞏固調解的成果。
3、回訪的對象主要是當事人和知情人,聽取他們的意見。同時,要注意收集群眾的反映,以便全面了解情況。
4、人民調解委員會在進行回訪時,要了解當事人的思想動態,繼續進行法制宣傳與道德教育等思想工作,督促雙方履行協議。
5、對未能達成調解協議并結束調解后,人民調解委員會應主動上門回訪糾紛當事人,了解矛盾糾紛解決與否及發展動態,勸告當事人冷靜、理智、正確對待,依法辦事,不可感情用事,擴大糾紛事態,以防止糾紛擴大激化或轉化。
6、人民調解委員會對每次回訪必須有詳細的回訪紀錄并存檔。
調解工作總結評比制度
1、人民調解工作實行一年兩總結制度,半年初步總結,一年全面總結;
2、總結內容是:半年或一年來開展調解工作的基本情況與估介,調解、預防糾紛的成功經驗和典型案例,工作中的教訓、失誤及其原因,以及今年工作的安排;
3、參加人員為辦事處調解委員會及各基層調解委員會成員;4、總結的目的是發揚成績,找出差距,克服缺點,改進工
作。
篇3:公司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組織工作條例
公司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組織及工作條例
云陽縣供電公司
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組織及工作條例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的有關規定,為保障公司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以下簡稱調解委員會)及時、有效地開展工作,妥善處理各種勞動爭議,化解各種矛盾,結合公司實際,特制定《公司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組織及工作條例》。
一公司調解委員會的工作原則
1.公司調解委員會是調解本公司勞動爭議的組織;
2.調解委員會的工作接受公司工會的指導;
3.調解委員會應建立必要的工作制度,做好調解的登記、檔案管理和分析統計工作。
二公司調解委員會的組織原則
1.調解委員會的辦事機構設在公司工會;
2.調解委員會主任由公司工會代表擔任;
3.調解委員會委員應當由具有一定勞動法律知識、政策水平和實際工作能力、辦事公道、為人正派、密切聯系群眾的人員擔任;
4.調解委員會委員調離本公司或需要調整時,應由按規定另行推舉或指定。
三公司調解委員會的工作職責
1.負責調解本公司內發生的各種勞動爭議與勞動矛盾;
2.檢查和督促爭議雙方當事人履行調解協議;
3.對職工進行勞動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做好勞動爭議的預防工作。
四公司調解委員會的調解范圍
1.因公司開除、除名、辭退職工和職工辭職、自動離職發生的爭議;
2.因執行國家有關工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勞動保護的規定發生的爭議;
3.因履行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4.因勞動工作發生的各種矛盾。
5.法律、法規規定應當調解的其他勞動爭議。
五公司調解委員會應當遵循的調解原則
1.當事人自愿申請,依據事實及時調解;
2.對當事人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3.同當事人民主協商;
4.尊重當事人申請仲裁和訴訟的權利;
5.公司調解委員會調解勞動爭議未達成協議的,當事人可以自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六個月內,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6.對因勞動工作發生的各種矛盾應當無條件的接受調解。
六公司調解委員會應當遵循的調解受理程序
1.當事人申請調解,應當自知道或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三十日內,以口頭或書面形式向調解委員會提出申請,并填寫《勞動爭議調解申請書》。
2.調解委員會接到調解申請后,應征詢對方當事人的意見,對方當事人不愿調解的,應作好記錄,在三日內以書面形式通知申請人。
3.調解委員會應在四日內作出受理或不受理申請的決定,對不受理的,應向申請人說明理由。
4.對調解委員會無法決定是否受理的案件,由調解委員會主任決定是否受理。
5.發生勞動爭議的職工一方在三人以上,并有共同申訴理由的,應當推舉代表參加調解活動。
七公司調解委員會應當遵循的調解程序
1.及時指派調解委員對爭議事項進行全面調查核實,調查應作筆錄,并由調查人簽名或蓋章;
2.調解委員會主任主持召開有爭議雙方當事人參加的調解會議,有關單位和個人可以參加調解會議協助調解,簡單的爭議,可由調解委員會指定一至二名調解委員進行調解;
3.調解委員會應聽取雙方當事人對爭議事實和理由的陳述,在查明事實、分清是非的基礎上,依照有關勞動法律、法規,以及依照法律、法規制定的公司規章和勞動合同,公正調解;
4.經調解達成協議的,制作調解協議書,雙方當事人應自覺履行,協議書應寫明爭議雙方當事人的姓名、單位、職務、爭議事項、調解結果及其他應說明的事項,由調解委員會主任(簡單爭議由調解委員會)以及雙方當事人簽名或蓋章,并加蓋調解委員會印章,調解協議書一式三份(爭議雙方當事人、調解委員會各一份);
5.調解不成的,應作記錄,并在調解意見書上說明情況,由調解委員會主任簽名、蓋章,并加蓋調解委員會印章,調解意見書一式三份(爭議雙方當事人、調解委員會各一份)。
6.調解委員會調解勞動爭議,應當自當事人申請調解之日起三十日內結束。到期未結束的,視為調解不成。
八調解委員會成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當事人有權以口頭或書面形式申請,要求其回避:
1.是勞動爭議當事人或者當事人近親屬的;
2.與勞動爭議有利害關系的;
3.與勞動爭議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調解的。
4.調解委員會對回避申請應及時作出決定,并以口頭或書面形式通知當事人。調解委員會的回避由調解委員會主任決定;調解委員會主任的回避,由調解委員會集體研究決定。
九公司調解委員會應當遵循的調解紀律
1,參加勞動爭議各類調解的人員應當堅持原則,秉公辦事,不得自作主張亂下結論;
2.勞動爭議當事人應遵守調解紀律,維護調解秩序,不得激化矛盾;
3.在調解過程中故意傷害調解委員的,按照公司有關規定處理;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十本規則由公司工會負責解釋。
十一本規則自2005年元月1日起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