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更輕松:換位思考
換位思考,讓班主任工作更輕松
著名教育家魏書生說過:“世界也許很小很小,心的領域卻很大很大。班主任是在廣闊的心靈世界中播種、耕耘的職業,這一職業是神圣的,愿我們以神圣的態度,在這神圣的崗位上,把屬于我們的那片園地管理得天清日朗,以便我們無愧于自己的學生,以使我們的學生無愧于生命長河中的這段歷史。”
是啊!相信我們在座的每一位班主任老師都在自己的崗位上兢兢業業、不辭辛苦地勞作著。我們一方面承受著來自各種因素帶來的壓力,另一方面也被學生的純真感動著。如果我問在座的班主任老師:當班主任老師累不累?大家一定說累;如果我問:苦不苦?也許一部分老師會說苦。現在的孩子嬌生慣養,行為習慣較差,充滿個性,對于優良的傳統和道德不屑一顧,是越來越難“管”了。老師管得越嚴他的小毛病越多,老師給他講道理有時他的道理反而比老師的還多。班主任老師才會感覺到“累”“苦”。
我當班主任已經十五年了,我也有過這樣的困惑,也不斷地反思著,到底怎樣才能管理好“我的這片天地”。怎樣讓我的工作輕松起來。
經過長時間的探索與實踐,我發現:當你真正站在學生的角度,從他那個位置去思考時,所有的問題就簡單多了,班主任工作就會很輕松了,因為那時候,你就已經真正地尊重著他,他的好奇他的需要得到了滿足,他就會自覺起來。既然孩子不想讓人管,那我就給他一個自由的舞臺,讓他去用自己的方式解決問題。
(案例一)
就拿排座位來說吧:
我以前都是強行安排的,個矮的前排,個高的后排,學習好的搭一個學習弱的,也不管他們是否樂意,反正我是為了讓學習弱的能夠獲得學習好的學生的幫助,哪怕是受到一點點好習慣的影響也好。再說了,也可以讓學生好的學生懂得幫助別人。老師的初衷是好的吧,為了孩子好嘛。可是后來我才發現,低年級孩子倒好說,哄哄他們就樂呵呵地照做了;可是中、高年級可就不好哄了,他們有了自己的想法。記得四年級第二學期排座位時按照老規矩排了,剛開始都沒有什么意見,可座了兩天,有的學生就找來了,說:“老師,我不想和他坐了,他上課小動作太多了,提醒他了他還不聽,還說我沒資格管他。”于是我把他的同桌找來,苦口婆心地教育了一翻,他也表示,以后上課好好聽講,不會影響同桌了。可是,沒過幾天我發現,那個孩子上課狀態明顯不對,也不積極參與討論了,和同桌也不怎么說話了,我想他們肯定是因為上一次的事鬧翻了。以這樣的狀態學習,效果肯定不好。尤其是在我這個班里,50個人中就有33個借讀生,在家里無人監督,學習全靠在校時間,連同桌關系都處理不好,他又能和誰討論、學習呢?更別說提高學習成績了。反過來一想,如果是我,遇到喜歡的人肯定也愿意和他多聊一會兒、多相處了,何況孩子們的喜好又是那么強烈地表現著。于是我就想:如果讓他們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選擇同桌會是什么結果呢?
于是在五年級的第一學期開學的時候,在與搭班的李老師交換意見之后,開始了我的大膽嘗試。我先要開一個班會,讓學生明白“同桌的含義”,才能讓他們選。
那天,我走進教室,看著這些和我相處了四年級多的孩子,我對他們的信任就像他們對我的信任一樣,我相信這些孩子有能力幫助我解決座位的問題。
剛開始,我故意表現出發愁的樣子,先拋給他們一個問題:“新學期又開始了,我們又要排座位了,可這座位要怎么排才能讓大家每天愿意坐到這里,開心地學習呢?”有的孩子站起來無所謂地說:“老師怎么排,我們怎么坐唄。”這時我看到有的孩子嘴巴厥的老高,明顯不樂意。又有人小心翼翼地說:“能不能讓我們自己選同桌呢?”我一聽,好,這可是你們自己出的主意啊!我連忙干脆的說:“行啊!只要他也愿意,并且是能夠開心地一起學習,并且都能提高學習效率就行。”這下班里可炸開了鍋,每個人眼里都流露出新奇的目光,各自尋找著最佳同桌。我一看機會來了,接著往下說:“那么選同桌是不是要有個標準呢?”
“要能夠幫助我進步的。”
“還要能夠給我講題的。”
“最好是能夠讓我的學習有進步的才行。”
這時,我笑著說:“光想讓別人幫助自己,自己不想著別人,那肯定沒人樂意和你坐了。”
又有人補充到:“同桌應該是互相幫助,共同進步的。”
“同桌上課時還不能隨便說話,做小動作,如果這樣,那就不配坐在一起了”
“還有,首先要靠自己努力才行,不能等著同桌幫忙。”
我繼續引導:“嘴巴和牙齒那么親密,有時還會被咬到呢,同桌久了也會產生矛盾,那怎么辦?”
“那就不要坐在一起了。”
“不行”有人反駁道“有了矛盾要自己解決,同桌也是好朋友,我想彼此只要互相信任,就能夠解決好同桌間出現的矛盾的,只有自己解決了,同桌才會坐得時間長!”在一片熱烈的掌聲中我看到了孩子們的思想在閃光。
這時我嚴肅地說:“那么還有最最需要我們幫助的同學啊!他們怎么辦呢?”所有的人心里都明白我指的是誰:學困生,調皮鬼,這時的孩子們沉思了。突然楊麗同學站了起來堅定地說:“老師,我想和胥旭昌做同桌。”我很驚訝,其他同學一樣吃驚。楊麗同學是個學習非常刻苦的女孩子,家里對她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而胥旭昌同學從轉來到現在一年多了,課堂作業從來不能按時上交,家庭作業沒有完成過。這樣的學生竟然有人愿意和他坐?
我急忙問:“為什么?”
“因為我認為我有能力幫助他提高成績,最起碼能夠監督他讓他把作業完成了。胥旭昌就是手慢,腦子其實也挺靈的,相信他自己再努力一下,作業肯定能按時按時完成的,我相信他。”這時,我看到胥旭昌已經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我順勢輕聲問了一句:“胥旭昌,你有信心嗎?”
“有”他的聲音雖然很低但非常堅定。
我感慨著說:“同學們聽到了沒有,我們班沒有笨孩子,只有不自信的孩子,自信會讓我們的表現更優秀!”
經過整整一節課的討論,我和孩子們一起訂下了同桌的標準:(1)兩個人都同意;(2)共同進步,互相幫助;(3)出現矛盾,友好協商。有了這一節課做鋪墊,我的座位只用了10分鐘就解決了。同時還兼顧了課堂中小組合作的搭配。為了保住這一成果,我還讓學生當堂制定了“同桌協議”堅定他們的信念。
簡簡單單的一個自由選同桌,讓孩子們演繹得如此生動感人,孩子們那種純真、樸實著實讓我感動,我也更加堅信:給學生一個舞臺,學生將還你一片精彩。其實這也是互相信任的結果。
這樣排座位之后的一個月內,他們各個精神飽滿,學習熱情高漲,上課狀態別提多好了,作業質量也有了明顯的提高,連平時不敢回答問題的李培培竟然每節課都舉手,胥旭昌的課堂作業竟然主動交來了,“臭美女孩”徐春苗竟也把“邋遢小妹”劉德品感染地“頭上扎了兩朵小花”,“嬌氣包”朱東明竟然也被“勞動小能手”王浩然帶動得主動拖地了……每個人都更加熱愛這個班集體,都自愿地為她增添榮譽。這一切的進步,都證明了孩子是有潛力的,他們能夠處理好自己的事情了,老師要做的是尊重他們的選擇,及時提供給他們一些方法,鼓勵他們保持這份熱情。并且留心學生的觀察學生的變化。
當然,再有多高的熱情也會有消逝的一天,那時,做班主任的我就要讓他們明白“堅持就是勝利。”這個道理。
到了后半學期,優秀生幫助學困生的一部分人就堅持不下來了。我們班有個女孩叫賈丹陽,特別懂事,她也是主動挑起了監督學困生王寶宣的重任的。王寶宣特別調皮,愛勞動,愛上課,就是不愛寫作業,再加上父母特別忙,家庭作業就更別指望了,多虧了同桌長期的輔導與監督,作業都還完成得不錯。有一天,賈丹陽在日記中寫到:“老師,對不起,我原以為和王寶宣坐到一起會有更多時間照看他的學習,沒想到反而更忙了,給他講題,他總是有那么多廢話,一講題他就打岔,學習效率一點都不高。我現在擔心自己帶不好他。老師真是非常抱歉。”
看到這里,我細細想了想,是啊!如果沒有這些善良誠實的孩子幫助我監督那些學困生,靠我一個人怎么能管理得過來啊!如果給我,我也不會有那么大的耐心啊。于是,我在她的日記后面寫道:“老師要感謝你,你已經非常盡職了,在你的影響下,王寶宣已經不拖拉作業了,質量也明顯提高了,而且課堂上也愛舉手了……這些都是你的功勞啊!老師真心地謝謝你,我相信你能繼續做好的!如果你實在有困難,那么我來另做安排,你看可以嗎?”
日記發下去不久,賈丹陽的本子又悄悄跑到了我的辦公桌上,后面綴上了幾個漂亮的字:“老師,你對我這樣信任,我又有信心了,相信我吧。”“堅持就會取得好效果!”看到這里,我還有什么顧慮呢?這都是自由排位帶來的意外收獲啊!
在取得賈丹陽同學的允許后,我把那份日記給她的同桌王寶宣看了,王寶宣看完后臉就紅了,我沒有多說,她臉紅說明她已經知道自己的毛病了,先讓他自己改吧!我請他把同桌的日記還給人家。
兩天后那本日記上又多了一行小字,不丑但也不漂亮:“謝謝同桌的幫助,我會努力的了。”另一行寫了幾個漂亮的大字:“我們共同努力,做一個好同桌。”有了這樣的孩子,我還害怕什么呢?所有的問題他們都會和我一起解決。
我越來越堅信,換一個角度,換一種思維,充分信任你的學生,我的班主任工作將會更輕松。膽兒再大一點兒,方法再新一點兒,落實得再到位一些,我們的班主任工作的舞臺將會越來越寬敞,只要相信:“心有多大,我們的舞臺就有多大”。
(案例二)
可以說我是一名幸運兒,2000年7月份畢業,9月份上班,第一天就擔任了語文老師兼班主任的工作。教改的春風陣陣襲來,我接受到的都是教育教學改革前沿的理念。沒有傳統教學管理模式的束縛,工作中碰到的一切都是嶄新的,這對我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我開始煩躁,覺得自己那么粗心,怎么能做好班主任這項細致活呢?越是對自己沒信心,工作起來越縮手縮腳。不想干了,就想辦法推掉,但是象我們學校的情況,班主任工作是推不掉的,那就踏踏實實地干吧,我就不信我帶不好班,孩子的問題嘛,能有多復雜?當真正把心沉下來工作時,才覺得一切都還是好解決的。尤其是當問題出現的時候,靜一靜,給自己一點兒時間,也給孩子一點兒思考、改錯的機會,或許問題會迎刃而解。我總結的就是:一慢,二聽,三解決。這期間,一定要相信自己的學生有改錯的能力,因為如果你是他們也一定會想辦法改錯的。
五年級第一學期上半學期,我的班里發生了這樣一件事,有幾個學生合伙向胥旭昌同學要錢,并私自支配,買了帶子彈的玩具槍。像這樣的事是沒有人敢向老師反映的,我又是怎么發現的呢?聽我慢慢講:
那天早晨,我發現我們班樓道里有幾顆黃豆大小的小珠子。由于習慣,我隨手揀起來放進兜里,也沒多想,走進教室照常上起課來。當學生讀課文時,我下去來回巡視,卻發現教室里有好多同樣的黃色小珠子,還有綠色的,我又揀了幾顆裝起來,心里還嘀咕:今天的值日是怎么做的呀!下午一定抽空批評他們一下。
下課以后,我剛走到樓梯口,就聽身后“咚咚”地跑步聲,我馬上轉身喝道:“跑什么,樓上還跑,不怕撞到人啊!”只看見前面的朱東明抿著嘴手背在后面,沖著我笑,后面的鄒志林、白永聰也立刻停下來,撞到了一起,手也背到了身后。可能是胡小飛沒聽到我說話,這時也從教室里沖了出來,不同的是,他的手里提了一把嶄新的銀灰色玩具槍。他們都沖我不好意思地笑,我看到他們停下了也就沒再說什么,隨口說到:“呦,胡小飛你們玩警察抓小偷呀!下樓去玩吧!”他們幾個人快步往樓下走去,胡小飛從我身邊過時,我叫住了他,“我看看你的槍。”他把槍遞給我,我沒留意,槍口對著自己,手卻還扣著扳機。只聽胡小飛喊道:“小心,有子彈!”還有孩子眼疾手快,把我的手擋了一下,“啪”的一聲,一顆小珠子飛出玩具槍,打到了對面的墻上,在樓梯上彈了幾下,停住了。我定睛一看,和我兜里的小珠子一模一樣,這下我才明白教室里的小珠子是怎么回事了。我真想臭罵他們一頓,再一看胡小飛滿臉驚慌,眼光躲閃,我的心又軟了下來。心想,算了吧,讓他們先想想吧!我稍帶生氣地對他們說:“這槍多危險呀,剛才要是打到老師的眼睛怎么辦?”
這時候已經有許多同學圍了過來,只聽有的人大聲吼起來:“那槍勁可大了,打到身上特別疼”“要是打到眼睛上肯定會打瞎的”我一看,還有幾個其他班的同學,影響不太好。于是趕緊對胡小飛他們說:“你們把剛才的事向班里所有有玩具槍的同學說一下,討論一下怎么解決,想好了下午老師聽,可以嗎?”他小聲地“恩”了一下,我把槍還給了他。
下午朱東明、鄒志林等人提了一個小袋子來到辦公室,朱東明說:“老師,我們把槍上交,不玩了。”我還有些生氣:“你們的東西交到我這里做什么?”鄒志林連忙說:“老師,我們錯了,這槍會傷著人的,我們決定不玩了,你先替我們保管一下,可以嗎?”我想:“這還像句話。”“那就先放我這兒吧,什么時候想玩了,覺得不會傷到別人了再來取回去。不過,這股‘玩具槍風’你們要負責壓下去,不能讓其他人傷到同學了。”“知道了,一定做好。”
當我還沉浸在剛才的成就感中時,突然聽到門口有人說了一句:“那槍一把要8塊錢呢!”我一想:“8塊,他們哪來的錢。不行,我得好好問問。”
下午放學后,我又單獨找了他們5個人,專門找了個沒人的辦公室,仔細的調查了一下。這才知道,是劉文文出的主意,宋昊昊去向胥旭昌要的錢,一次就要了50元,買了5把槍,余下的錢買零食了。因為是在學校外面發生的事,他們不說,這事沒人知道。
這件事的性質算是非常惡劣的了,尤其是在我們班33個借讀生中有十幾個家長都是老板,孩子隨便從家里弄出點錢來家長是不會發現的,更何況這些家長一學期都不問問自己的孩子表現如何?即使老師向家長反映了問題,頂多回家一頓暴打,起不了多大作用啊!
當時我非常生氣,把他們幾個好好教育了一番,又威脅道:“說,怎么處理這件事?要不要把這件事告訴家長?”其實我也沒想要告訴家長。這下把孩子們嚇壞了。幾個孩子都流著眼淚乞求道:“老師,別告訴家長行嗎?”我生氣地說:“為什么不告訴他們,你們在家犯的錯,應當由他們出面解決,何況50塊錢呢,你們怎么還?”鄒志林哽咽著說:“老師,我們知道錯了,求您了,千萬別告訴我爸媽,他們在胥旭昌家干活特別辛苦,我不但幫不了他們還給他們惹事,他們會把我送回老家的,我不想一個人回老家。老師,求求您千萬別告訴我爸媽。”看到他們一個個那么大的男孩子滿臉淚水,我真不忍心再說什么了。我冷靜下來,說:“你們既然什么都懂,為什么還要那樣做啊!這是犯法的知道不?好了,回家去想一想這件事應該怎么處理?我暫時不會向家長說的。”
目送他們離開學校,我不禁沉思:“法制教育的缺失,讓多少孩子走到了犯罪的邊緣啊!家庭教育的盲目,又讓多少農村孩子失去了正確的引導啊!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啊!你們又教給孩子什么了呢!班主任啊這時候的責任多么重大啊!”
細細考慮以后,我覺得還是尊重孩子的選擇比較好,不把這件事通知家長了,但一定要讓他們自己明白錯在哪里了,應該怎樣去解決。回到家后,我從網上下載了幾則青少年犯罪的案例,特別是與這件事相似的案例,還找了幾篇關于朋友的感人故事。第二天到校打印出來,在全班召開了一個以“朋友”為契機的法制教育討論會,讓全班同學再次明白什么是朋友,什么是真正的朋友,朋友間的友誼又是什么?有位同學一句話說到我心里了:“真正的朋友會在發現我出現錯誤錯誤的時候及時提醒我,幫助我改正。”又有同學說:“像案例中的那些同學不是好朋友嗎,他們眼看著自己的同學走上犯罪道路,不但不提醒他,還幫他一起犯罪,我們交朋友,可不能交這樣的朋友啊”“還有那個給錢的同學也是,別人向他要錢,他就給啊,沒錢了還偷家里的,應該及時告訴家長或老師嘛!”
我看到與之相關的那幾位同學個個面紅耳赤,把頭低了下去,沒有人知道他們為什么這樣。班會上我沒有說多余的話,因為通過孩子們的發言我知道他們已經明白道理了。那就讓他們想辦法解決問題吧!
為了防止他們私自行動,又出現什么岔子,下課后,我悄悄給他們中最懂事的邵志林說:“你們商量好解決問題的辦法先來告訴我好嗎?”“好”他說。
中午放學前,他們找到了我。
“老師,我們都知道上午的班會是特意為我們幾個人開的,也謝謝老師沒有點我們的名,我們一定好好處理這件事,以后再也不那樣做了。”劉文文說:“老師,我們商量好了,決定攢錢來還給胥旭昌,并向他道歉。”
我追問:“你們哪來的錢攢呢?要多久每人才能攢夠10塊錢呢?”
“要不,”另一個同學結結巴巴地說:“要不您出面幫我們把槍退掉一部分錢吧。”
我又說:“誰的責任誰負,即使退貨也要你們自己去呀!”劉文文很為難地說:“我們去肯定不給退。”
“那好,你們去找陳堯來,請他爸爸代售玩具槍(他家開小賣店),收回多少錢是多少錢。”經過商量,陳堯的爸爸非常爽快地以每把六元的價格回收了玩具槍。這樣一來就有30元了,他們每個人再湊4元錢就夠了。
下午他們每個人都帶來了4元錢,我怕他們又偷拿家里的錢,細細尋問了一番,才知道這些錢是他們攢下來周末滑旱冰的。幾個人早有預謀啊!他們看我還不太相信,急忙表示:“真的是自己攢的,再也不敢偷拿家里的錢了”“再說了,老師費那么多時間幫我們把這么大的事解決了,我們也不能去做那些錯事了。”“老師,相信我們吧!”
這時的我才是云開霧散,眼前一片明媚。我告戒自己遇到學生出現的問題關鍵不能急噪,不能罵,更不能打,那樣不能解決問題,只能讓問題更復雜,一定要激發學生自己改錯的意識,幫助他們自己改正錯誤,只要那樣他們才會勇敢地承擔自己的責任,才是真正的成長。
我微笑著說:“那我就看你們以后的表現了。去向胥旭昌道歉吧。我給你們換一張整錢。”鄒志林又低下頭說:“老師,胥旭昌常常偷拿他爸錢!我親眼看見的,他爸做生意忙,錢就放在他家的小抽屜里,有時候都不鎖,我不讓他拿,他還說,拿了他爸也不會發現的。我們今天還他錢,他肯定也不會放進去的。”剛才了晴日又飄來一片烏云。
原來問題出在這兒啊,真是蒼蠅不叮無縫的蛋,胥旭昌是誘惑呀。我說:“你們把你們的問題先解決好,他的事我有辦法。”
放學時,我特意把胥旭昌和他上六年級的姐姐叫來,經過單獨調查,才發現事情真如鄒志林所說,胥旭昌的爸爸媽媽根本不管他。看著胥旭昌手里的50元錢,我知道那五個同學已經向他道歉了。我又開始躊躇,像他這樣的學生,學習差,習慣又不好,又沒人管,該怎么處理呢?此時,胥旭昌已經是手腳發抖了。我又想起上次請他爸爸來,說輕了不管用,說重了也不管有人沒人就是拳打腳踢,我都看著害怕呢,更別說胥旭昌了。
足足有3分鐘,我看著他思考這些問題,似乎他也有些堅持不住了,帶著哭腔說:“老師,我再也不敢偷拿家里的錢了,再也不敢了。”他話還沒說完眼淚就已經流了下來。
“那你說,他們幾個人還問你要錢怎么辦?”我決定從他這里下手,防患于未然。
“我第一個告訴您。”他說得很干脆。
“那好,你給老師寫張收條,我說你寫:‘今收到朱東明、鄒志林、胡小飛、劉文文宋昊昊還的50元錢,由老師證明。胥旭昌。’好,今天想辦法把錢還回去,向你爸媽承認錯誤吧!自己來安排。”
隨后,我又告訴他姐姐,請她轉告她媽媽,把家里的錢都鎖好,看著她弟弟把錢放進去,其余的話沒說。像他這類學生自覺性較差,就要求老師監督好。第二天,他媽媽打來電話說:“胥旭昌昨晚給了我50元錢,說自己錯了,再也不偷錢了,還說讓我把錢鎖好,真是出乎意料。”
這件事好象到這里就算處理完了,但是我不敢保證他們能說到做到,畢竟是剛上五年級的孩子啊!這時候的孩子心理已經發生微妙的變化,對朋友(他們自認為的)相對來說很看重,總覺得向老師同學們揭發一些事情就對不起朋友了。于是,在之后的一周里,我總是利用自習、下課時間給他們講些關于友情的小故事,潛移默化中相信不僅僅是他們懂得我的用心,其他孩子對朋友的含義也會有更深的認識。
令我欣喜的是,有一天,其中一個男孩主動給我打電話說:“老師,我不知道該怎么辦了。我的好朋友宋昊昊又準備向胥旭昌要錢。”我說:“那你想怎樣幫他呢?”“我不敢說。”“老師相信你能勇敢地,真誠地去勸告你的朋友。不讓他犯錯誤。”
之后,我發現他們幾個人關系依然很好,經過調查也再也沒又發生類似的事情了。并且期末有兩位家長來學校與我交流時我又了解到,這兩個孩子已經向父母都承認了錯誤。至于其他三個人對不對家長說已經不重要了。
其實班級中出現這類問題,很大原因是家長的監控不到位,老師完全可以打電話告訴家長來協調,但對于這些打工的父母來說,他們自己協商不會有好的結果,一是因為文化素質不高,二是也不太關心子女教育,他們的方法就是打和罵。所以像這樣的學生出現了問題老師就要肩負起一部分家長的責任了,針對自覺性強的學生首先要尊重他們的想法,認真聽取他們的話語,其次是要給予他們最大的信任,相信他們能夠自覺糾錯,給他們改錯的機會。“是人都會犯錯誤,犯錯不可怕,改了就行。”同時老師要給他們提供行之有效的措施來彌補造成的損失。而對于另一類學生,由于長期的自卑、無人監管,缺少自覺性,老師就更要給他們寬容,并多關注。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而這所以問題的處理基礎就是多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尊重學生的意見,信任自己的學生。這樣我們的班主任工作才會越來越輕松。
篇2:小學班主任隨筆:溝通從心開始
在日常教學中,我們都會遇到“學困生”這一個特殊的學生群體。這部分學生由于長期形成的不良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極大地影響著班級教學和管理工作的質量和水平,同時也極大地影響著良好班風、學風的形成和班集體的利益。
我們班的“學困生”較多,但班風還是可以的,而他們都有一個通病,那就是任你批評或跟他講多少好話,問他十句他都不會回你一句。說實在的,有時跟他們溝通時,我真的覺得是件很折磨自己的事。但班級中一位“學困生”的轉變,讓我相信真正的溝通從“心”開始,還是可以看到希望的。
記得這學期10月底的一個下午,快放學時,我班的好幾位學生匆忙跑到我跟前,像發現了什么驚天大秘密一樣,悄悄地跟我說,“我們班的小曹同學帶手機過來了,并且他經常上課玩手機,他那手機可以上網的!”看他們說地像模像樣的,我便來到教室,把小曹叫到了跟前,因為知道這孩子的個性(對他說兇了他會全身顫抖的),我就慢聲細語地問他:“你帶手機了?”他一語不發,我就知道他會不出聲,我再好好地跟他說“沒關系的,你媽媽讓你帶手機是不是晚上學習好后好聯系你啊?以后只要記得在學校里關機就行。”這時他只是點點頭。就這樣,我跟他講了近半小時的話,他只用偶爾的點點頭或搖搖頭來表示。我從他的肢體語言里大致得出結論是:他有帶手機,也有在上課看手機,至于手機能否上網就不得而知了。說真的,當時我真的是無語,對于一名六年級的學生而言,這樣的舉動真的是很不正常的,但他就不開口說我也沒辦法,這時我就很想放棄了。接著我跟小曹說:“你先站這想幾分鐘先,想想還有沒話要跟老師講。”我就讓他一人站在教室里想想看,回到辦公室我給他家長打了個電話并告知他這件事,他家長反映手機是有帶到學校的,為了晚上學習后好聯系,但手機是不能上網的,給他買的還是很便宜的那種。從他母親那了解后我猶豫了:是不是孩子們和我對他手機上網一事有點冤枉他了呢?我重新來到教室,小曹還是站在自己的位置上,我又自己“嘮叨”了近半小時,他還是不吭一聲,我真的是有點受不了了,就跟他說“那你先回家好吧,在家好好想想。”我打算離開教室,也想“放人”了,但小曹還仍舊不副不肯離開的樣子,一時我想不通了,為什么他不走啊,反正不想說,我現在讓他走應該正合他心意的啊。我還是回到了辦公室,可過了五分鐘,我再回教室時,小曹還呆在原地一動不動的。這可怎么辦,這樣的孩子還真是不知道該怎么去處理發生在他身上的一些問題,學習成績差那就多輔導他,可平常與他溝通卻是件難事啊!
這時離放學已近一小時,小曹還是獨自呆在教室里,我該怎么辦呢?安全也是個問題。我再次走到他跟前,“你真的不走嗎?那你想不想跟我聊聊?”我誠懇地問他。但他還是態度堅決,一點肢體語言都沒有。“那我們去辦公室坐坐好嗎,辦公室里也沒有老師在了。”此時,小曹終于點了點頭。見他跟肯我聊,我也松了口氣。坐在辦公室里的小曹,默默地聽我分析他的性格,我慢慢地跟他講,他這樣的性格對他人生的發展是很不利的,有時覺得我分析的對時,他也會點點頭,但我這時就要求他開口表達是還是不是,不要像幼兒一樣只知道點頭或搖頭。我跟他聊了很久,天也黑了。從我們的交談中,我發現這孩子有點自閉,也很膽小,有時別人冤枉他,他也只會默默地承受不敢反抗。看小曹有點放開了,我就順勢問他,“那你手機能上網嗎?”他說:“可以的。”我愣了一下,原來他的手機真的是可以上網的,他的家人都不知道啊。“那你上網看什么啊?”“看小說。”看小說,這個答案真的有些出乎我的意料,看來“學困生”對于用手機怎么樣上網倒是很熟練啊,他們在有些方面還是挺厲害的嘛!接著我鼓勵小曹,以后無論遇到什么事,不要再悶不作聲了,應該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不要任何事讓自己默默地承受,這樣大家也會更愿意與你交朋友的。
從與小曹同學的溝通中,我也發現,很多“學困生”沒有很要好的朋友,受到同學的欺負時也只會默默地忍受,平時不愛開口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我想,我們真的有關心這個群體嗎?真的有耐心去關心這個群體嗎?如果以后我再碰到一個學生也像他那樣,一個半小時的交談中,只偶爾點點頭或搖搖頭,我會放棄嗎?
我覺得,平時對于“學困生”的表現應該及時給予積極的肯定,哪怕是微小的進步也應充分肯定。這一點至關重要,只有得到及時的肯定,學生才會從心理上有一種成功感,才會有進一步努力的動力,他們也就會敢“抬頭”說話了。還應采取多種有效方法,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緩解“學困生”的心理壓抑,讓他們感到自己是班級中的重要一員,讓他們找到自己在班級中的位置,讓他們朝著積極、陽光的方向發展。
篇3:小學班主任教育隨筆:微笑是校園里一道美麗風景
笑是可以傳染的,你信嗎?不信的老師可以在班里做個實驗,站在學生面前,向他們笑一下,滿面微笑,一句話也不用說,看看會發生什么。他們一定會馬上還你一個微笑,沒錯的,一個小小的微笑。會讓課堂有聲色,微笑雖然沒有顏色,卻可以使人感到輕松愉快;微笑雖然沒有味道,卻可以使學生品嘗課堂里甘甜的雨露;微笑雖然沒有聲音,卻可以使學生感到和諧課堂美妙的旋律!從教幾年來,我始終信奉這樣一句話“有了一顆責任心,才會有一張微笑的臉。”
孩子們在我身邊蹦跳玩耍,每張臉都綻放著天真無邪的笑容。楊海超卻靠在教室的墻壁上偷偷的打量著同學,目光中充滿了無限的羨慕,遲遲不敢上前和同學們一起跳“大面包”。
楊海超同學,學習成績特優秀,但是他由于生理有病,老是愛尿褲子,尿了褲子,自己也不知道,濕透后才感覺,事后只是一臉的無奈和害羞,還有同學們的取笑。所以他從來不敢和同學們一起游戲,只是遠遠的看著偷偷的樂。有一天課后,我一直看著楊海超,他正為同學們開心的笑而偷偷的樂呢!此時,我心里一酸,這樣的童年孩子怎樣健康成長?我慢慢的靠近他,微笑著朝他招手,我親切的說“海超,愿意和老師做游戲嗎?”他慢吞吞的點點頭。我跑進教室,拿支粉筆,像孩子一樣,在地上畫上方框,用手套做沙包,拉起楊海超跳了起來,起初,他很被動,我想了想說:“你愿意和老師比賽嗎?看誰跳的好?”他大聲說敢,并且搶過我手中的沙包,沒有拘束的跳了起來。我班的幾個同學看到了,也爭著要和老師比一比。我借此說:“楊海超可以代表老師,你敢和他比嗎?”于是同學們很不服氣的爭著要比一比。那天的課間活動,同學們玩的好瘋,楊海超笑的好開心,從此以后,每天的課間,同學們都愿意和楊海超做游戲,不管何時,楊海超在校園的哪兒看到我,都會對我微笑,那目光中盛滿了歡樂!他變了,慢慢的被全班同學所接受。以后在教室的角落,我再也沒有看到他偷偷的樂,只看到他們一起快樂的游戲,開心的笑。
從來不知道微笑可以如此生動,如此美麗!給學生一張微笑的臉,用微笑去點燃孩子心中的火花。有誰能像我們當教師的一樣,天天面對的是一張張可愛的笑臉,一雙雙晶瑩的眼睛,一顆顆透明的心,一個個青春的夢!又有誰能夠像我們做老師的一樣,一舉手,一投足,一絲美麗的微笑,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句關切的話語,就能撥動一根根美妙的心弦,就能帶給他們無限的歡樂!
人人彼此微笑,這世界又有誰會發怒呢?只要人人都面帶微笑,我堅信:這個世界自然會改變。
老師們,讓我們用真誠的微笑對待學生,對待自己,對待你身邊的每一個人,我們便將擁有人生無法比擬的美麗和瀟灑。讓我們微笑著舉起希望的火炬,一起走向輝煌的明天,一展生命中燦爛的光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