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骨干班主任培訓有感
參加市骨干班主任培訓有感
為提高全市中小學班主任隊伍的整體素質和履行崗位職責的能力,培養班主任的責任感、自豪感和榮譽感,更好地發揮班主任在教育改革和發展中的示范、帶動和輻射作用,全面提升中小學班主任隊伍的整體素質和水x。
7月21-23日在*實驗小學參加了為期3天的全市骨干班主任培訓,為本次培訓的專家有:企業培訓師、心理咨詢師、道本教育創始人:陳*;課改專家、中國教師報總編助理:李*;*二中校長助理、特級教師、全國優秀班主任:李x;特級教師、齊魯名師、全國十佳班主任:鄭*。
一、知識技能很重要,但關鍵是有沒有懂學生。――陳*
一千四百多年前,韓愈在《師說》中慨嘆:師道之不存,久矣。而如今,師道之不存,更久矣!教育到了需要規律、回歸心靈的時候了!教育最需要的是以道為本、以規律為本!讓孩子做快樂的自己,為自我的生命負責;讓自我成長看到生命的本原價值,綻放生命原有色彩。
學習不等于成長。一個人有知識不一定有文化,只有將所學的知識,細化、內化為行為,才可以稱為有文化。
博士算命知識改變命運。博士去算命,算命先生摸骨、相面、算八字后,說,你二十歲戀愛,二十五歲結婚,三十歲生子,一生富貴x安家庭幸福晚年無憂。此人先驚后怒,博士道:我今年三十五歲,博士,光棍,木有戀愛。先生聞言,略微沉思后說:“年輕人,知識改變命運啊。”
養花需要澆水,但養同一種花,有的人能把花養的枝葉茂盛,但有的人也澆水但花卻漸漸死去。大家都知道養花的技能方法是要澆水,但還要懂得花的習性,什么時間澆澆多少水很關鍵。
子女如花,都需要教(澆),但前提是要懂心(習性)。
二、孩子的成長,家庭教育百分百。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家庭教育是播種,是根本;學校教育是開花,是行為表現;社會教育是結果。三者不能替代,特別是學校教育不能替代家庭教育。
在家庭教育中,關系大于習慣,關系重于教育。三種關系:
1、親子關系父母和孩子就像一條生命的河流,父母是上游,孩子是下游,要想讓下游的河水保持清澈,應在上游預防,如果下游的河水已經被污染,治理上游才會根本解決。
毛竹故事。
孩子的教養是爸爸的教育,媽媽的涵養共同的結果。孩子1-6歲養育的職責重要是媽媽孩子,讓孩子有安全感、自信開朗、勇于承擔、懂得感恩等品格對一生奠定基礎,打上底色,這叫涵養。7歲以后,爸爸教育孩子。
起跑線上無輸贏,終點結果論英雄。
2、夫妻關系:婚姻的品質決定著孩子的成長品質。爸爸是天,媽媽是地,孩子是天地中間的一個人。對成長中的孩子來說,父母不在身邊,天昏地暗,父母整天吵架,天搖地動,父母離婚,天崩地裂,父母冷戰,天寒地凍。
安全的“安”字,字的構成表示:室內有女人,為安。每次進門會問“我媽呢”“你媽呢”
3、自我關系:親子關系、親密關系中所有的困惑都源自于自我關系,自我執著、自我批判、自我貶損、自我壓抑、自我否定、自我標榜、自以為是、自以為傲等是一切的根源。
二、教育是教師修禪的“法門”―李炳婷
李炳婷教授認為:做教育本質上是做“性格”、做“精神”,教師要敢于“用針挑刺”,不斷“再生”,實現自我生命的高價值。守定、持戒、日行。教師日行五一:1、每天保持一個好心情,2、每天做一件好事,3、每天送一句寄語,4、每天記錄一段敘事,5、每天上一節好課。
前段時間讀歐陽彥之《曾國藩-一代大儒的16堂人生成功課》中也講到曾國藩一生嚴于律己、勤奮學習,為此他為自己設定了12門課程,自48歲起,就未曾間斷。這12門課程是:(1)主敬:整齊嚴肅,清明在躬,如日之升。(2)*:每日不拘何時,*四刻,正位凝命,如鼎之鎮。(3)早起:黎明即起,醒后不沾床。(4)讀書不二:一書未完,不看它書。(5)讀史:讀二十三史,每日圈點十頁,雖有事不間斷。6)謹言:刻刻留心。(7)養氣:氣藏丹田、無不可對人言之事。(8)保身:節勞、節食、節欲。(9)日知其所無:每日讀書,記錄心得語。(10)月無忘其所能:每月作詩文數首,已驗積累多寡、養氣之盛否。(11)寫字:飯后寫字半個時辰(12)夜不出門前3條是為讀書做準備的,第4、5、9、10、11條是讀書的方法,而第6、7、8、12條實質上是要求自己集中精力讀好書,是保證讀書質量的重要手段。日積月累不斷修煉,終究成為中國近代史上叱咤風云的人物,被譽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為師為將為相一完人”。
他又講了:傳統文化中,道家抱一,佛教知止,儒家守正。學校的任務不是傳承文化,而是發現文明,“化性”“立魂”“得道”。
我會把專家名師的好方法和技巧,片面的運用到班級管理和教學中,有時會覺得效果不好,原因沒有深入思考、沒有弄清指導思想。科學賦予我們知識,只有哲學才能賦予我們智慧,哲學其實就是人的思想過程。
課堂是一個讓學生修心、強志、練膽、啟智的過程,是通過學習知識而完成的,教師關注的不應該是知識,而是通過知識激活思維,找出規律,樹立信心,成長信念
一個好教師意味著什么?首先意味著他是這樣的人,他熱愛孩于,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種樂趣,相信每個孩子都能成為一個好人,善于跟他們交朋友,關心孩子的快樂和悲傷,了解孩子的心靈,時刻都不忘記自己也曾是個孩子。
教育并不有老師完成的,而是自然過程在人身上的發展。教育并不是通過聆聽詞語而獲得,而是孩子通過對環境的反應而形成的經驗。老師的職責不是說教,而是為孩子在特別的環境中準備和安排一系列從事文化活動的主題……所造就的不是一個學校,也不是一套教育方法,而是人本身:一個有著顯而易見的偉大品格的人,乃至直接的思想壓制易經對他無能為力、限制不了他的內在發展、征服不了他的精神。――蒙臺梭利
總有一天,我要讓整個世界說這個人從事的是一項偉大的事業!
對教師的基本要求:多一點耐心和包容,以無分別的心無條件接納兒童。一切在心!愛學生、懂學生、用學生。
教學的三大智慧:有一種愛叫放手;有一種強大叫示弱;有一種藝術叫利用,無微不至是一種傷害。
成為好教師的秘密:愛是最高的師德、興趣是最好的教學、研究學生是最大的課程。
三句經典:欲戴王冠,必承其重。讓一個人呆在一個不成長、不進步的環境里,就是最大的野蠻和假慈悲。在一個頂高不足一米五的房間里量身高,所有的人都不超過一米五。
篇2:優秀班主任培訓有感:做一個優秀班主任
做一個優秀的班主任
――中小學優秀班主任培訓有感
因為今天上午參加比賽的原因,沒能到二中參加培訓,心里實在是遺憾,因為上午的班會課和一線班主任的“現身說法”一定能讓我收獲很多。就是這樣,每一次的培訓都很珍惜,錯過每一堂講座都很遺憾,因為我要學習的還有很多很多……
回想到昨天的培訓。上午的開班儀式上,向部長做了精彩的講話,在一個多小時的講話中,讓我感受到了作為一名班主任的重要性。向部長多次談到“班主任的自豪感和優越感”。是啊,雖然作為班主任管得寬,事情多,雜事小事多,但是真是因為這些原因,和學生接觸的時間也更多,在學生中的威信也更高。這就是付出得到的收獲,來自學生的尊重更顯得班主任工作值得,來自領導的肯定更使我有了前進的動力。
在向部長的講話中,還有一個重要的內容就是教會我們如何做新時代的班主任:能力強,作風正,形象美。要不斷增強作為班主任的統籌協調能力,作為班主任就不能只關心自己的學科,還應該站在更高一點的位置,統籌協調好各學科之間的關系,關心學生的均衡發展。班主任還要做好學校和家長之間的紐帶,和諧處理好與家長的關系,讓家長樂于參與孩子的教育,使家校擰成一股繩,為孩子的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其身正不令則行”,作風正更是每一個班主任應該具有的素質,注意教師形象,不做不合適的事不說不恰當的話,讓學生“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所謂的形象美,一開始我還以為是注意外表的穿著,后來仔細聽才知道,這個形象,更多的是內心的形象,良好素質體現出來的外在形象。比如班主任的寬容、幽默、愛學習,給學生的正面形象引導。
向部長的講話,理論結合實際,常常聽著不由得想要鼓掌。因為,對照著這些班主任的要求來看,我很慶幸,自己具有一個優秀班主任的潛質。既然方向是對的,那么我就要在班主任的路上好好走下去。
開班儀式以后,四川理工大學應用心理學教授趙雪給大家進行了講座,講座中有心理測試,有解決班主任情緒煩惱的辦法,也有一些勵志故事,讓在座的老師們積極參與到講座中。使大家明白好的心態,健康的心理對一個班主任的重要性。是啊,班主任沒有健康的心態又怎么能帶出一個健康的班級呢?
下午,**二中鐘**校長就自貢本土文化和德育工作進行了講座。在他的講座中,自貢的歷史、風土人情一一展現。四川人“閑適”的心態研究,自貢的鹽商文化、飲食文化等等,讓我們對家鄉的了解更近了一步。一個班主任,如果對自己家長的文化多一份了解,不僅能豐富自己的學識,也更能贏得學生的尊重。而更為重要的是,這樣可以帶出一個和自己一樣了解家鄉,以家鄉為自豪的班級,培養更多有愛的人。
一天的培訓是短暫的,但學到的知識是永恒的。以自己是班主任為自豪,以所學中的內容為引導,如果能把領導和專家的講話逐步落實的話,自己一定會成為一名優秀的小學班主任。
從合格,到優秀到卓越,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