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青林小學語文個人研修總結

青林小學語文個人研修總結

2024-08-01 閱讀 1920

學期教學教研活動立足于教師個人的自我發展,充分體現了當前素質教育的理念。從學習的意義上來說,教師也是學生。因材施教,變被動培訓為主動自修,這一原則性變化為我們的學習指明了方向,也給我們搭建了一個認識自我,反思教育,自覺提高的平臺。我樹立新課程理念,初步實現教育教學方式、學習方式和教研方式的轉變,提高新課程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一、研修內容:

1、進一步研讀《語文、數學課程標準》,深入理解、掌握新課程的基本理念。

2、學習新教材,走進新教材,把握教材的特點。

3、結合學情,探索語文教學的有效途徑,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

4、探索適合學生運用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更加愿學、樂學。

5、更好地運用多媒體教學,以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二、研修方式:

(1)專題培訓

交流研討、教學設計、說講評課等形式,將培訓學習與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緊密結合起來。

(2)專題總結

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和教學經驗,對以優化教學過程的基本原則、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習慣和學習能力的教學模式、在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課堂教學評價標準等方面進行探索和專題總結。對其他教師的專題總結、論文、教案等進行分析與系統整理。

(3)網上學習

充分利用我校網絡資源優勢,在網上查找所需學習資料,進行互相學習和交流。

三、研修內容:

(一)積極參加教師集體學習活動。

1、認真參加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動,做好學習筆記,與專家、學者、其他教師主動交流。

2、參加教師讀書活動。補充新知識,改變理念,開拓眼界,并做好讀書筆記。

3、積極參加教研室組織的公開課聽課、評課的活動。

(二)進行自主研究

1.在研讀《語文、數學課程標準》的基礎上,學習新教材,通過與舊教材比較,把握新教材的編排體系。

2.要掌握每一單元的教學重點和難點,及知識的生長點,達到掌握傳授知識的深淺程度。

3.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更要注重對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及自學能力的培養和終身學習的意識的養成。

4.認真總結課改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及解決辦法,并形成書面材料,在不斷反思中積累經驗,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三)進行自我剖析

1、本學期高質量地完成三節公開課。

2、每節課后認真完成反思。

3、積極與組內老師交流。

(四)參加各種形式的校本培訓

1、教育教學課題研究活動。

2、以學校發展和教師發展為主旨的講座、研討。

3、專題培訓。

4、收看教育教學的光盤、錄像

篇2:暑期語文組集中研修總結

暑期語文組集中研修總結

六天的緊張又忙碌的集中研修生活即將結束。六天來我組組員以極高的積極性投入學習,收獲很大,現具體總如下:

一、由于學校分工的不同,我組組員研修期間“分身有術”。

王莊小學的孫校長,學校正在重建幼兒園,他身心一邊系于研修學習,一邊系于學校工程,觀看視頻,學習文本、研討發帖,他哪一樣都不甘落后,趁著午休,他趕回工地查看工程進度,50多歲的孫校長每天奔波于兩者之間,學習的精氣神兒卻一點兒不減,是青年們的榜樣。

幼兒園負責人丁主席,一邊負責著幼兒園老師的研修,一邊還得完成自己的語文研修任務,真的是忙得顧得了這頭顧不了那頭兒,所以他只好用晚上的時間細心學習資料并完成作業。

學校會計劉老師,自己那攤子活兒又細又多,但是他為了學校的統一安排有章有序,只好白天和我們一起學習,晚上和空余時間加班加點完成他的會計業務。

信息員釗主任每天忙忙碌碌,為采集信息不辭勞苦,有時為了信息的斟詞酌句經常加班到深夜。老教師王老師一絲不茍地參加每天的學習,向我們展示了老教師的風采。

二、在研修期間,青年教師團體中形成了有一股你追我趕、共同提高的氛圍。

年輕的美女們人人怕自己落后于他人,都擔心因為自己的不認真給學校抹黑,于是每天都按時到校認真學習,積極討論,主動發帖,無一人因為怕熱怕累請假或遲到早退。經常會為研修模塊統計里的紅燈不變綠燈急得團團轉,因為“綠”慢了,縣里最辛苦的指導老師就更著急。自己著急還好說,如果因為自己的失誤指導老師著急那就感覺過意不去了。

正是因為基于這樣的精神、這樣的境界、這樣的責任、這樣的組員,我組取得了點滴成績:

隨筆縣級推薦:10篇;作業縣級推薦:4篇;話題討論推薦被推薦5篇;有一篇隨筆被省專家推薦省。

我們取得了一點成績,當然不僅是指被獎勵了分數,更重要的是我們更新了教育理念,學到了許多以前不知道的東西。我們雖然高興,但沒有滿足,我組會在開學后分散研修中再接再厲,努力做得更好,把學到的理念運用到教育教學實踐中去。

在此,我代表全組成員由衷地感謝我縣指導老師,你們辛苦了!特別是于里小學的孫老師給予我們的指導、支持與鼓勵!另外我為我們組所有成員在研修期間的優秀表現感到特別自豪和驕傲!

篇3:小學語文新課標培訓研修總結

努力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和人文修養

-------------研修總結

泉州市豐澤區第二中心小學連青萍

“一切為了學生,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新課改提出的教學理念,提高課堂教學生機與活力,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是我們每個小學語文教師的追求。那么,如何才能以新課程理論為指導,優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讓課堂成為學生向往的天堂呢?

一、優化教材,實現學生與教材的有機統一

教材是授課的藍本,要創造性地運用教材以發揮教學藝術性,就必須依據新課標對教材進行必要的優化。對教材的優化,一是要把握整體,在通覽全冊教材的基礎上搞清教材分幾組、每組幾篇課文、能力要求是什么、能力要求與各篇課文的關系。通過對課文內容和能力訓練的剖析,把握語文知識(字、詞、句、篇、標點等)的點和線,從而使全冊教材通盤在胸。二是要合理取舍。教材對學生知識的傳授是有所側重的,教師要把握編者的意圖,明確哪些是了解的、哪些是理解的、哪些是掌握的,對教材進行靈活的優化,在課堂教學中實現作者的心、編者的心、教師的心和學生的心相通,讓文路、編路、教路和學路統一。三是要合理遷移。教育心理學表明:學生新知識的獲取是以原有知識為基礎的。教師要依據學生的認知結構,確定教學內容的遷移,結合新舊知識間的聯系處理教材。如學習《小蝌蚪找媽媽》,可引導復習《小壁虎借尾巴》,幫助學生理清結構、理解內容、探究寫法;學習《凡卡》,可引導回憶《賣火柴的小女孩》,促進學生順利把握、深入理解新課文的中心。

二、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純真情感

劉勰說:“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觀文者,披文以入情。”情感是文章的源頭活水,文章是情感的自然結晶。作為語文教師應該創設與文本對應的教學情境,輕輕撥動學生情感的琴弦,激發學生的純真情感,使師生的思想感情與課文的思想內涵融為一體,進而引發新的聯想、迸發新的靈感、產生新的感悟。在教學《葡萄溝》一課時,我們用維吾爾族民歌和著flash動畫向學生展示了一位身著維吾爾族服裝、頭頂維吾爾族小帽的小姑娘,徜徉在風光秀美的葡萄溝里,并由小姑娘帶領全班同學在爬滿了密密層層翠綠葡萄葉的葡萄架中游覽。教師依據課文調控畫面節奏,配以妙語連珠,把學生帶進了那如詩如畫的葡萄溝,宛如真的置身于茂密的葡萄架下,欣賞著維吾爾族民歌,品嘗著色鮮味甜的葡萄干,享受著維吾爾族老鄉的熱情招待。直觀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入情入景,身體內的每一個細胞都充滿了愉悅,從情感深處感嘆到: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于歡聲笑語中不知不覺就識記了“最”、“坡”、“梯”、“夠”、“修”、“味”、“留”等生字,感悟了“梯田”、“山坡”、“茂密”、“五光十色”、“熱情好客”等詞語及句子。

三、啟發質疑,誘使學生積極主動思維

古人云:“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一堂課上得好不好,重要標志之一就看課堂上產生了多少“問號”、這些“問號”處理得質量高不高。作為教師要準確把握課文,啟發、引導學生于細微處發現疑問,達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效果,誘使學生積極主動思維,通過自讀、探討,尋找具有合理性的答案。就《少年閏土》中“我們沙地里,潮汛要來的時候,就有許多跳魚兒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兩個腳……”這句話,我們啟發學生:“‘兩個腳’后面的省略號在這里指什么?”學生思索后回答:“指閏土還講了很多話。”我們又啟發學生設想:“講了什么話?應該是什么內容?”這一下學生愣住了,一時答不上來。恰是這樣的疑問誘發了學生積極的思維和討論。我們引導學生再讀課文,從中揭開謎團。當學生們讀到作者發出了這樣的內心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