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小學五年級后進生幫扶總結
學困生在每個班集體都是一個老大難問題,也是屬于特別關心的群體。雖然為數不多,但對他們的關心與否,關系到一個班集的班風、學風等。
一、輔導方式和方法
雖然多數學生都接受了學前教育,但從平時的作業來看,以及從測試成績來看,有張金飛、程晴、等同學應該掌握的基礎知識沒有掌握特別是拼音還不能熟練拼讀,聽寫生字,寫不出來,存在原因分析:一是由于家長缺乏輔導、甚至家長外出打工缺乏管教,二是自己不認真完成作業,三是本人對學習不感興趣,沒有動力,不愿接受新知識。所以,面對這些學生,首先從思想教育入手,引導他們從最基本的知識開始。如生字,每課一定要會讀,會寫,還要聽寫得出來,一旦發現他們的長處,立即給予表揚和鼓勵。上課總要想到他們,一是課堂提問教師要把較小較易較淺的問題的問題讓他們回答,讓他們也有表現的機會,而不是將他們放在被“遺忘的角落”里無人問津。對他們身上迸發出來的閃光點要及時表揚,使他們增加自信心,對學習不再恐懼。布置作業時,先想到學困生,讓他們“吃小灶,一是從數量上照顧,只求準確度,不求數量多,他們的作業可減半;二是從難易程度上來照顧,后進生只需作基礎題,對難度大的題目可以不做。實行“優生帶差生”活動,利用同桌的優勢,讓好學生管好后進生,促進后進生的轉化。采用個別輔導與小組輔導相結合的方法進行后進生的輔導。教師輔導把學困生放在“優先發展的地位”,充分利用早讀時間,對后進生進行耐心輔導。批改作業時,要想到后進生,后進生的作業要優先批改,要當面批改,要精批細改,不是簡單地打“√”或“”了事,不但要在錯誤處打上記號,還要幫助學困生找出原因,加以改正。評講作業時,要想到學困生,對于學困生哪怕是只有點滴進步,也要給予充分的肯定。在此基礎上,還要充分發揮群體的力量,開展“一幫一、一對紅”的活動,幫助后進生進步。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聯系起來,充分利用家庭教育的力量,家校結合。要轉變學困生,爭取家長的支持是很重要的。因此,教師只有與家長密切配合,才能收效顯著。所以經常家訪,加強與家長聯系的強度,隨時了解學生在家中的情況和思想動態,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和家長的思想觀念。
二、充分利用教材中平時應掌握的知識點
在每次的練習中,先引導他們做最簡單的組詞,練習說話,認真做作業,把字寫工整,慢慢地培養他們的學習習慣。
三、收到效果
一學期以來,總體分析得出明顯有一定效果,一部份有了學習興趣,在習慣上也逐步形成,不論是書寫,都有一定的進步,特別是高升、張金飛、也考及格了,這充分證明他們有好的開始。
總之,轉化學困生的工作是比較艱苦的事,但是要有耐心,有信心,目的是一定能達到的。
篇2:關愛后進生學困生后進生轉化
關愛后進生學困生淺談后進生的轉化
【論文摘要】轉化教育學困生,是班主任一項重要的工作。抓好這一工作對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有重要的意義。學困生向來不被人重視,一旦遇上愿意接納他們、關心他們的班主任,這些學困生的反應會特別強烈,轉變往往也最大。對待學困生,不能要求太高,要盡量挖掘他們的優點和長處,讓他們多點信心,只要他們有少許進步,就立即加以稱贊,并向其他老師“宣傳”,以改善其他老師對他們的印象。只要不先入為主地對學困生存有偏見或抗拒心,只要肯花時間,班主任的轉化教育工作就一定會有收獲。
【關鍵詞】班主任學困生轉化教育了解尊重
所謂“學困生”,是指在心理素質、學習態度和成績或道德品質等方面存在某些問題,暫時處于后進狀態的學生。他們的自制力差、上課紀律差、與各科老師的關系差,此外,他們經常出事(吸煙、打架等),又常常欠交作業。最令人頭疼的,是許多學困生的問題都源于有問題的家庭,因此見家長亦往往解決不了問題。下面結合本人多年來的班主任工作實踐及思考,就如何抓好學困生轉化教育工作的問題,談幾點粗淺的看法。
一、要調查研究,全面了解
轉化教育學困生的前提是了解學困生。沒有準確全面的了解,就沒有有的放矢的轉化教育。對學困生的了解,可從兩個方面入手:學困生的長處短處和學困生的生存環境。
第一,了解學困生的長處短處。不論屬于何種類型的學困生,他們都絕非一無是處。他們的心靈也許受到創傷,他們的天賦或許沒有得到充分發揮,但他們仍然向往真善美,他們渴望自己有所進步,渴望周圍環境對他的注意和尊重,這是學困生的共同心理特征。一般說來,學習成績差、紀律觀念淡薄、道德行為不良這樣的“綜合病癥”很難出現在同一個學生身上。有的學習成績差但紀律觀念強;有的自由散漫但無不良道德行為;有的道德行為不端而學習能力較強。還有的對文化知識的接受能力較差但在音體美方面富有天賦;有的學生對文史不感興趣卻偏愛數理化。班主任對此應有全面準確的了解,以求在轉化過程中揚長避短。
第二,了解學困生的生存環境。這里的生存環境包括家庭、班級和交往環境。1.了解家庭環境。這可以把握學困生在家庭受教育情況及在家中的地位。有些學困生在校內校外犯錯誤,卻在家庭中得到呵護;有些在班級中孤獨,在家庭也不受歡迎。對這類學困生,班主任應尤其注意,以免加劇其自暴自棄甚至鋌而走險心理的產生。2.了解班級環境。班級整體素質好、班風正,學困生就有可能會近朱而赤,轉化教育工作相對較易開展;班級整體素質不高、班風較差,學困生就有可能會近墨而黑,轉化教育工作難度增大。因此,班主任要營造一個積極融洽班風正的班級環境,這有助于做好轉化教育工作。3.了解交往環境。通常情況下,學困生總是愿意與他本人基本情況相似的學生交往,這種現象被學困生戲稱為交往中的“門當戶對”。他們借此獲得思想上的相互溝通,精神上的彼此慰藉。尤其是他們犯錯誤之后,更希望在盟友中尋求幫助和支持,而不愿與家長和老師溝通,不愿接受家長和老師的正面教育。更有甚者,他們還可能會與不良社會青年甚至黑社會勢力交往。因此,在轉化教育過程中,班主任要盡可能采取適宜的方法和有效措施,與家長、學校配合,限制學困生之間的交往,切斷其與不良社會青年和黑社會勢力的聯系。
二、要關懷尊重,耐心幫助
篇3:激發后進生動手做實驗興趣
淺談如何激發后進生動手做實驗的興趣
韋林丹寨縣羊甲小學
[摘要]轉化后進生一直以來是教師們最頭痛的問題,后進生其實就是后來進步的學生。他們開始也有學習的興趣,只是他們在接受新知識的能力相對較差一些,教師們在開始的幾次測試后就把一部分學生認定是后進生,今后在教學過程中忽視了他們,否定了他們,使他們也自然地否定了自己。因此,為了轉化后進生,提高后進生的整體成績,可以從激發后進生動手做實驗的興趣著手。
[關鍵詞]激發后進生動手興趣
一、引言
如果說,信念是最好的學習動力,那么,興趣就是最好的老師,在轉化后進生的教學過程中更應該如此。在小學階段,科學教材加大了科學實驗的內容,尤其是學生的動手分組實驗;而現今多數教師都放棄了后進生的轉化工作,沒有發現后進生的閃光點,對后進生沒有抱任何的希望,甚至放棄了后進生。對此,在小學科學的實驗教學中,激發后進生的動手實驗興趣,提高他們的動手操作能力,培養良好的操作習慣,發現后進生好的另一面,最終提高后進生的整體成績,是科學教學的一種突破。
二、善于發現后進生的閃光點,激發他們動手做實驗的興趣。
后進生,即后來進步的學生。后進生在部分老師的眼里是笨蛋、是無可救藥的、是朽木不可雕。但是老師們并沒有真正了解他們,也不想去了解。在課堂上,老師們的眼光也沒有注意到后進生,更不會叫他們起立回答問題,課堂上幾乎就是沒有后進生的存在。久而久之,后進生的心里也逐漸形成了一種定式:我是差生,我是笨蛋,我不如其他同學。他們變得沉默寡言、內向。可是,當我們帶學生去室外上課時,或是帶學生上勞動課時,我們不難發現:后進生變得積極了,他們在活動中愛講話了,他們也變得開朗了,和課堂上的后進生判若兩人。其實這就是后進生的閃光點。我們就利用這個閃光點,把它運用到科學課中的動手做實驗中去,讓后進生做他們喜歡做的事,激發他們的動手實驗興趣,充分挖掘后進生的潛能。培養他們的愛好:“哇,原來做實驗是這么好玩。”教師從中適時引導:“其實,學習和動手做實驗是一樣的,都是這么好玩,都是這么簡單。”
三、運用多媒體設備,促進后進生動手做實驗的動力。
目前,多媒體設備已是教師教學手段的得力助手,在進行一些人體內部器官觀察時,如:心臟的跳動和血液循環。學生往往覺得很抽象,難理解,這些我們平時很難觀察到的東西經過多媒體設備展示在學生面前時,總會引起學生“哇噻”的驚叫聲,學生沒有想到原來人體內部器官這么神奇,這些器官也在為人類持續生命而不停地運作著,激發學生熱愛生命和探索科學世界奧秘的興趣。通過多媒體設備,學生基本了解了心臟的動跳和血液循環的知識后,再讓學生動手做分組實驗:心臟跳動的快慢和哪些因素有關。這樣,后進生動手做實驗的積極性會有明顯的提高。
其實,在教學中恰當運用多媒體設備,對教師,對學生同樣是學習,同樣是進步,同樣是激發興趣,尤其是后進生。
四、創設趣味實驗,培養后進生的注意能力。
好的實驗能使課堂氣氛生動活潑,學生學習興趣增強,注意力集中。這就要求我們要特別重視常規實驗,在每次的實驗中保證做到:事先做好充分的準備,即實驗器材準備充分;實驗要規范,保證讓全班同學看清、看懂,不能忽視后進生,可以更關注后進生;這樣做的目的是使全班同學特別是后進生注意觀察,后進生能理解,后進生會做。如果后進生的注意力集中了,能理解了,會做了,會改變后進生的學習觀念和大大地激發了他們探索科學、揭示奧秘的興趣。久而久之,后進生也和其他同學一樣進入了學習心理的最佳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