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學年度第二學期四年級下《校本課程》教學工作總結

學年度第二學期四年級下《校本課程》教學工作總結

2024-08-01 閱讀 8444

**~**學年度第二學期四年級下冊《校本課程》教學工作總結

一學年結束了,對于這一年的工作,有喜有憂,為了總結經驗,并從經驗中取得進步,現將本學期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教學思想方面:

本人思想進步,積極向上,擁護中國共產黨,以黨的方針政策作為指導思想。注意團結同事,不做不利于學校發展或有損學校利益的任何事情。本人教育思想端正、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尊重每一個學生,教書育人,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認真執行課程標準和教學計劃,積極完成本職工作,從不無故遲到或早退。本學期,為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并能適應新時期教學工作的需要,本人從各方面都嚴格要求自己,勤勤懇懇,積極向各位教師請教,學習他們的優點,克服自己的不足。

二、教學工作與學習方面:

在教學上我的一貫作風是:

1、認真備好課,一方面鉆研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了解教材的結構,重點與難點,掌握知識的邏輯,并能運用自如,知道應補充哪些資料,怎樣教才能更好。另一方面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的質量,他們的興趣、他們的需要、他們的學習方法及他們的學習習慣,學習新知識可能會有哪些困難等等,在讀透教材與學生后,及時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制定符合學生的教學方法及教學內容。在課堂上激發學生的情感,使他們產生愉悅的心境,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課堂語言簡潔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復的毛病,課堂提問面向全體學生,注意引發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

2、要提高教學質量,還要做好課后輔導工作。

學生愛動、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學習上不能按時完成作業,針對這種問題,我做好學生的思想教育,還要做好對學生學習的輔導和幫助工作,對調皮的學生我做到從友善開始,從贊美著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理解和尊重,對他的處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還有在批評學生之前,先談談自己工作的不足。這樣,學生對我也就漫漫的喜歡和尊重,也開始喜歡學習這門課程。總之,抓住教學工作的主動性,作業布置得有針對性,有層次性。

3、為提高自己教學質量,博采眾長,彌補自己的不足,以提高教學水平。隨著課程改革的推進,對教師的素質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將更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發揚優點,改正缺點,開拓前進,為美好的明天奉獻自己的力量。

三、取得的成績及反思:

通過努力的工作,教學上也取得一定的成績。本這一學年,我作為一個平凡的人,雖然沒有很顯著很耀眼的成果,但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盡心盡力做完我該做的,做好我該做的,我無愧于我的學生,無愧于我的工作。

總之,嚴格遵守勞動紀律,一切以學生為主,一切為了學生的終身發展。為人師表,處處以身作則。

篇2:城海二小校本課程總結

城海二小校本課程總結

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滿足全體學生的興趣愛好,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我校開發校本課程,實施校本課程全面教學,至今已經開課四個學年度了,為了總結經驗,汲取教訓,推進下步工作,現將本學期校本課程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我們根據教師和學生的愛好及需求,根據每個季節的不同特點,以學校和教師為主體,開發旨在發展學生個性特長的、多樣的、可供學生選擇的課程。將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的校園歌曲,古詩詞,氣候的變化,節日文化等內容進行選擇、改編、重組、整合、補充、拓展等方式,對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進行再加工、再創造,使之更符合學生、學校和社區的特點。我們稱之為“四季之歌”?!端募局琛贩譃椋捍褐?、夏之戀、秋之實、冬之夢四個部分,又將每個部分均分為四項內容--歌聲飛揚、詩園漫步、科學發現、節日探訪。

通過學校課程開發的實踐探索,我們感到學校課程就在我們身邊?,F將我校對校本課程開發的探索和思考簡述如下。

第一、對《四季之歌》開發的探索歷程

首先,探索校本課程開發的目標。小學生是人生中愛唱歌的年齡,但他們審美能力低下.什么都拿來唱。要使小學生成長為健康、有用的人才必須加以引導。在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正確發揮音樂的教育功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顯得尤為重要。我們選擇以校園歌曲作為突破口,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其次,從“學校辦學理念和培養目標”出發,發動老師積極參與《四季之歌》開發與探索。(一)開發“四季校園歌曲”,旋律優美,易學易唱,具有濃郁的校園生活氣息,培養學生審美能力;(二)“四季之詩”,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激勵著學生熱愛祖國,積極奮進的精神風貌;(三)節日探訪,中國是一個古老而傳統的民族,我們的祖先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節日。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陽,從中我們可以體會到樹正氣、揚美德、顯智慧、懲惡揚善的民族精神?!拔逅摹薄ⅰ捌咭弧薄ⅰ鞍艘弧?、“十一”,這些記載著我們的黨、我們的軍隊、我們的國家所走過的光輝歷程。這些節日雖然產生于不同的年代,它們的歷史意義也不盡相同,但是它們共同構成了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上的光輝篇章,中華人民永遠為它們感到自豪,振奮和感動。(四)“四季科學探索”,激發了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

第二、校本課程內容與實施。

“校本課程”開發內容由三方面決定:一是學生的需要,二是教師的開發能力,三是學校的教育理念,三者綜合形成學校的特色。我?!靶1菊n程”的開發內容有以下幾個方面

1、選擇性開發:由教育系統或學校提供一系列供選擇的清單,學校或教師根據需要和能力確定開發項目。

2、課程改編:“主要是指教師對正式課程的目標和內容加以修改以適應他們具體的課程情境?!卑ㄒM課程的翻譯和本土化改造。

3、課程整合:指“超越不同知識體系而以關注共同要素的方式來安排學習的課程開發活動”。課

程整合把受教育者所需要的不同的知識系統聯結起來。

4、課程補充:指“以提高國家課程的教學成效而進行的課程材料的開發”,包括必要的練習、報刊、聲像材料、電影短劇、電腦光盤等。

5、課程拓展:指“以拓寬課程的范圍為目的而進行的課程開發”。

6、課程新編:指全新的課程開發,比如突出學校特點的“特色課程”、地方性專題課程、時事專題課程等。

第三、課程實施:

具體實施中,我校全體老師團結協作,將校本課程常態化。

1、主講教師要根據學校校本課程實施方案制定課程綱要,包括課程目標、實施策略、課程內容(課程安排表)、評價建議四個部分。

2、教學要符合總體目標要求與學生的年齡特點與知識結構特點。按照綜合學科四項常規要求進行設計,每次教學活動結束后要注重記錄與反思,收集與整理學生有關作品。例如設計教學過程,低段可按這樣的程序:讀一讀,演一演,寫一寫,比一比,找一找??傊?,教學設計思路簡單,讓自己與學生都能上。

第四、評價與考核

學生方面:

(1)校本課程不采用書面的考試或考查方式,以學生體驗感悟為主,但要作考勤評價記錄。

(2)教師根據每個學生參加學習的態度進行評價,可分為"優秀"、"良好"、"一般"、"待定"記錄。

(3)學生成果可通過實踐操作、作品鑒定、競賽、評比、匯報演出等形式展示。

教師方面:

(1)教師從教必須有計劃、有進度、有教案,有考勤評價記錄。

(2)教師應按學校整體教學計劃的要求,達到規定的課時與教學目標。

(3)教師應保存學生的作品、資料及在活動、競賽中取得的成績資料。

(4)一學期每位上校本課程教師要上交優秀教材、教案兩篇,開展一次優秀教案評比。

存在困惑與設想

(1)盡管我們付出了很大努力,但是仍難免存在或多或少的不足與困惑。

1、教學方法與教學思路上還存在著一定的模糊現象。如校本課程研究與國家課程在課堂教學的方法與思路上有什么異同,校本課程究竟要講到什么程度才是合適狀態。

2、教材問題?,F在,學生手里沒有教科書,原因是資金問題,學校承擔不起,又不能向學生收費。

(2)下步設想。

1、加強教師培訓,加強教學方法與教學思路的探索與研究。

2、努力探索資金解決途徑,力爭盡快讓學生拿到實驗教科書。

篇3:屯東小學二年級校本課程總結

屯東小學二年級校本課程總結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一個人積極完成一件事物的重要前提和條件。二年級小學生年齡還比較小,穩定性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要改變這種現象,必須使小學生對數學課產生濃厚的興趣,有了對學習的興趣,他們就能全身心地投入學習中。那么,怎樣才能使使他們產生學習的興趣呢?

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興趣。創設問題情景是在教學中不斷提出與新內容有關的情景問題以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思考,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方法,也可以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信心。

因材施教,減少坡度,保持興趣。減少坡度,這一點對差生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差生就好象公路上的爛殘車,不堪負重,如何使這部爛殘車平穩地行使呢?就是讓他們選擇比較平坦的道路上行走,坡度大的路只能使這部“爛殘車”拋錨,打擊學習的信心,這一點作為教師是值得注意的。

二、結合基礎知識,加強各種能力和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

在重視學生掌握數學基礎知識的同時,也發展他們的智力,培養他們的判斷、推理能力和分析綜合能力。

三、充分利用校園內的各種植物進行教學,使學生能夠正確認識校園內的植物-樟樹、玉蘭樹、水杉等。并且在教育過程中,在完成知識的教育外,還應該對學生進行綠色植物與我們生存環境關系的教育,從小就要養成愛護環境、保護環境的好習慣。

教育學生用后的紙千萬不能亂丟,應養成講衛生,保護環境的良好習慣,知道良好的行為習慣應從小培養。

由于二年級的學生太小了。自主能力比較差。所以導致教學工作有一定的難度。但我一定會努力。爭取更好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