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六年級班級朗誦社團活動總結

六年級班級朗誦社團活動總結

2024-08-01 閱讀 4275

朗誦社團,旨在培養學生朗讀興趣,激發學生在各種活動中的朗讀欲望,有勇氣在公眾面前表達自己,展示自己。本學期主要通過形體訓練、禮儀訓練,吐字發音訓練等,學習朗誦方法和技巧,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朗誦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本社團成員來源于9個班對朗誦有興趣的同學,共33人。社員們學習態度端正,每個人都給自己設定了計劃和目標,帶著任務參加社團。每次社團活動之前,指導老師能做到學習任務心中有數,每一位學生都能夠“時常切磋”、“實戰演練”,從而有所獲、有所得,老師能對孩子的每次上臺表演作出評價和肯定,學生也在自我評價、互相評價中有所收獲。

本學期的朗誦社團,始終圍繞新課標指出的,朗讀是閱讀教學中最經常、最重要的訓練。學生朗讀能力的提高也能激發其對語文和中國文化的熱愛。

備課時,我常會思考課堂中如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朗讀積極性。然而,有時候看似熱鬧的朗讀,卻缺乏明確的目標指引,只是為了“讀”而“讀”,它似乎成了形式而不是需要,這樣的讀,也許效果和意義并不大。

本學期社團起點于學生想學什么,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板塊來教學:發聲發音、繞口令、禮儀教學(坐姿、站姿與走姿)、表演技巧、現代詩朗誦。

字音字詞是基礎,首先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仔細聽他們的朗讀,我發現主要存在兩個問題,一是讀錯音、讀別音,這主要是因為孩子不認識字或者多音字不能準確運用,孩子們讀準字詞,是讀準句子的前提,同時也應該多積累識記一些簡單常用的多音字。二是多字、漏字,低段的孩子們讀書時“指讀”,也許能讓孩子們做到口、眼、心、手并用,提高注意力,達到讀準確、讀通順的目的。

繞口令是為了激發孩子的興趣,同時鍛煉舌頭的靈活度,以比賽形式進行,孩子們興趣高昂。在禮儀教學設計中,是從儀態角度出發,為孩子的表演打基礎,之后進行學生的表演,寓教于樂,教學運用。童謠表演給學生充分的想象空間,自己設計動作,小組合作表演,靈活運用之前課堂所學的發音和禮儀等,力求在讀中悟情,在演中體會,在合作中分享快樂與成功。

詩詞朗誦也是孩子們非常喜歡的一項活動,課堂中大家配動作,看視頻,學會了不少詩詞,既有鞏固已學的古詩,又學了新的詩歌,在音樂節奏中加深了記憶。同時,教師聲情并茂的范讀和演唱又具有一定的感染力,能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看到孩子們臉上的笑容,相信孩子們的狀態會越來越棒,這學期的社團課也有不少收獲,真好!

篇2:嘉咸小學妙手生花社團活動總結

嘉咸小學“妙手生花“社團活動總結

本學期絲網花小組活動已經告一段落。在活動中,我主要讓學生注重欣賞,善于動手,鼓勵學生動手、動腦,讓他們進行合作學習,注重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動腦能力和創造精神。學生對這項活動很感興趣,在活動中他們的積極性很高,都能參與到活動中來。他們學得也非常認真,都有很大的進步?;灸芰突炯记傻玫搅朔浅4蟮奶岣摺V饕憩F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激發了學生的興趣

絲網花藝術,對喜愛它的同學來說,都有較大的吸引力。美麗的圖案,五彩繽紛的色彩,都深深吸引了她們,這都能引發學生的極大興趣。由于在活動中他們體會到較大的樂趣,所以興趣更濃了。俗語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中我切身體會到了這一點,每次活動,他們做的比較認真,都能有較大的進步。

二、提高了學生的能力。

經過這一學期的活動,每個小組成員能力都得到較大的提高。有剛開始的鐵圈都不會做,到做出成型的花朵,每個成員的表現都讓老師欣喜。雖然在過程中有些學生,開始有些急躁,但在老師的耐心細心的引導下,心情逐漸平穩下來,進入狀態。

三、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在活動中我還注重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給他們感悟藝術品的機會。我帶領她們,經常用各種渠道欣賞一些絲網花手工作品,在欣賞的過程中,感受藝術的魅力,體會藝術創造美真諦,引導學生進行比較、評價。使她們的審美能力比以前也有很大的提高。

四、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

在活動中我還注意培養他們的互助合作精神。在分小組時,我適當讓她們搭配在一起,較好的學生主動幫助較差的學生,形成一種互相合作,互相學習的氛圍。當他們有不會的時候,旁邊的同學就會主動幫助她們。暫時落后的學生,在遇到困難時,也積極主動的向較好的學生詢問,現在小組中的學生都已形成互相幫助的良好品質。

在本學期的活動中學生有較大的收獲,也有很多的不足:如有的學生在活動時會不注意衛生,把一些碎紙、線頭等東西扔到地上;個別學生在活動前不能把活動所需要的東西準備好;還有的學生做出來的作品質量不高等等。在以后的活動中,我會吸取一些經驗和教訓,揚長補短,使興趣小組的工作在原來的基礎上,更上一層樓。

篇3:嘉咸小學美圖繡繡學生社團活動總結

嘉咸小學“美圖繡繡”學生社團活動總結

“美圖繡繡”小組學生不但完成了學習目標,而且自己還有了一些小收獲,鍛煉了動手實踐的能力,增強了伙伴之間的合作能力與團結意識。

一、本課程的開設可以說是培養學生良好意志品質和穩定品質的最佳手段,是鍛煉學生動手能力和合作精神和高雅的情趣與審美能力的關鍵環節。為此,在教學方法上:積極探索靈活性多樣性,富有實效的十字繡教學方法。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

我們采用的教學方法主要有三種,一是體現教師的主導性,由教師向學生傳播教學內容,主要利用講授法、演示法、呈現法等。如:通過多媒體的教學手段展示多種十字繡作品,欣賞十字繡作品,先從視覺上引起學生的興趣;其次,放大教師的操作過程,讓學生看清操作過程。二是師生互動,借助師生對話來共同思考、共同操作、共同解決。針對個別動手能力低下的學生,采取手把手教的教學方法。三是體現學生的自主性,主要采用分組合作法,在繡作品時,讓學生運用自身原有的知識與能力,自己確定表現主題,將圖案分化,學生分工協作、完成作品。在此過程中,每個小組分工到人,各負其責,培養了學生的合作學習精神,提升了學習效率與學習動機,掌握十字繡知識和技能。

二、正確評價。

在作品評價上,我們注重培養學生學習興趣與思維能力,同時兼顧學生十字繡基本功的實踐操作,重視課堂展評,出示學生的作品,讓全班學生欣賞,增強學生的成就感,通過展評交流,同學們都會深深的體會到:做十字繡必須要有信心、耐心。自從十字繡課程開設以來,大多數學生克服了浮躁的情緒,做事更為細心周密了;從學生的語言上就流露出了他們的成就感“十字繡不但提高我們的動手能力,還激發我們的學習興趣,在這之前,我從沒拿過針,也不會用針,十字繡讓我不但會拿針,用針,還能繡出一幅美麗的小作品”......

三、活動的收獲:

促進了學生的個性發展:一段時間的教學實踐,鍛煉了學生的雙手的靈活性和協調性,養成學生的專心、細心,耐心等良好的習慣和品質,并遷移到學習和生活中。

四、存在的不足與采取措施

1、現在的孩子獨生子女占多數,可能有些孩子從來沒有拿過針,領悟能力稍微低一些,所以對這部分學生重點放在動手能力的培養上。

2、學生有時會出現忘帶工具的現象,應該由班級統一布置帶活動的工具。

十字繡的開設,不僅使學生獲得了許多課本上沒有的知識,而且開闊了眼界,鍛煉了動手操作、團結協作等能力,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陶冶性情,修身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