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年度第一學期高一年級組工作計劃
**―**學年度第一學期高一年級組工作計劃
一、工作指導思想
以學校整體思路為指針,圍繞學校中心工作,認真貫徹落實“精細化管理、內涵式發展”的管理理念,發揚“團結拼搏,自強不息”的精神,帶領年級組朝向卓越的方向,努力把高一年級組建設成為一個團結、和諧、積極、進取的集體。
二、工作重點與目標
1.逐步養成學生良好的日常行為習慣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2.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教學實力,夯實學生基礎。
3.充分發揮備課組長和骨干教師的榜樣示范作用,提高各備課組的備課質量,組織有效教學。
4.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努力提高班主任的管理水平。
5.狠抓教學常規管理,落實教學各環節,提高課堂效率。
6.認真做好貧困學生的資助工作,力求做到精準資助,資助育人。
三、具體工作與措施
(一)學生管理:
1.實施德育學分管理
各班級利用班會課,組織學生學習《泰州市第二中學德育學分管理細則》,在民主評議、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制定出適合本班班情的班級德育學分管理細則。依據班級德育學分管理細則對學生的常規遵守情況、好人好事情況、活動參與情況、違反紀律情況進行量化考核。班上組長、課代表、值日班長、任課教師、班主任都可以對學生日常規范遵守情況進行打分。每月底,各班班長將本月的班級德育學分量化考核表交到政教處,政教處建立每個學生的德育學分檔案,學期末形成每個學生總的德育學分,并與學生的評優、評先掛鉤。《班級德育學分管理細則》的制定,學生共商,《班級德育學分管理細則》的實施,學生執行,學生既是立法者,執法者,又是守法者。
德育學分的實施貫穿德育教育,注重實效。通過德育學分管理,激發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積極性,引導學生自我評價、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2.認真上好每一節班會課
班會課尤其是主題班會是學校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主陣地,必須高度重視這一陣地的經營。提倡多上主題班會,主題班會應以學生為主體:主題班會的主題主要由學生確定,主題班會的過程可指導由學生設計,學生主持,主題班會課應是學生各種思想碰撞、統―提高的場所。班主任適時點評,只發表自己的看法和提一些指導性的意見,課堂氣氛應是熱烈、民主的。
主題班會要朝向卓越的方向,努力培養學生的民主意識,鍛煉學生的膽量、思維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選學生感興趣的話題作為主題班會的內容,學生自己的看法和意見可以自由表達,通過大家的討論與交流,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接受正確的意見,提高學生認識;班主任努力使主題班會課應成為學生最自主、最喜歡的課程。
3.開展“泓園之星”評選
為了充分展現我校學生朝氣蓬勃、積極進取的精神風貌,展現優秀學生的青春風采,使有特長的學生脫穎而出,本學期擬開展兩次“泓園之星”評選活動。“泓園之星”評比活動采用學生自薦、政教處審核的方式進行。通過開展“泓園之星”評比活動,在學生中樹立積極、健康、向上的學習榜樣,在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全面提高的同時,發展學生個性特長,培養優良校風,提升校園品位。
“泓園之星”的評比,不設名額限制,不設稱號限制,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長、優點自我推薦,自己命名,自己闡明自薦理由,政教處審核通過后進行表彰。評選“泓園之星”很好地發揮了先進學生的榜樣作用,這些學生的優秀品德由個體影響到局部,再由局部影響到整體,促進了良好校風的建設,從而為我校教育教學工作順利開展創造了和諧、健康的教育環境。
4.切實做好貧困學生的資助工作
期初及時宣傳泰州市貧困學生資助政策,建立年級組資助工作領導小組,根據貧困學生的實際情況及上級文件的資助標準進行科學認定,做到精準資助。資助工作,既要做到資助助人,更要做到資助育人。
5.布置班級文化環境
大力創新德育載體,不斷豐富德育內涵,通過打造特色鮮明的班級文化對師生進行“潤物細無聲”的文化浸潤和思想熏陶。
每天,各班利用黑板一角書寫一條勵志、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給學生以感悟和啟迪;各班教室外,統一安裝“班級文化展示牌”,標牌上有班徽、個人照、集體照、“班主任寄語”“班級目標”“班級精神”六個元素。“班級文化展示牌”的內容,通過班會、班委會、學生代表會議討論確定,不僅明確個人和班級的奮斗目標,也規范了學生的日常行為,更增強了集體榮譽感和班級凝聚力。通過這些充滿人文性、思想性、教育性的校園文化創新舉措,使學校成為育人的理想場所,使師生在求真、求善、求美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啟迪和教育。
(二)班主任管理:
1.以按時到校、胸卡佩戴、車輛管理、發式服飾、衛生保潔、課堂紀律、課間秩序、作業情況為抓手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
2.組織班主任參加德育培訓活動,加強自我學習,提高自身教學水平和業務能力。
3.加強班級常規管理。帶領班級制定班級公約,實施德育學分管理,發揮班干部作用。
4.重視貧困生的資助工作,堅決做到公正、公開、公平,認真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問題。
5.嚴抓安全問題,經常開展交通安全、飲食安全、運動安全、心理安全等方面的教育。
6.認真備好每周二下午的班會課,充分發揮班會課的積極作用,同時小結上周工作并布置下周任務。
7.認真做好《班務日記》、《班主任工作手冊》的記載工作,迎接期中、期末的檢查。
8.班主任積極協調好科任教師,調動科任老師參與年級、班級的管理的積極性,協助科任教師抓好課堂紀律,對后進生開展一對一的幫扶。
(三)任課教師管理:
1.抓好教學日常管理,對到崗情況、班級值班、年級值日、備課上課、作業批改、考試評價等加強督查,確保教學秩序正常進行。
2.切實加強集體備課,做到資源共享、集思廣益、共同進步。備課時要備好復習課的高度、深度和效度:復習課的內容既要抓住每一個考點、知識點,又必須做精要歸納、高度概括,幫助學生構建學科知識網絡和體系。
3.做好年級教師課堂教學質量情況的調查工作,對照課堂質量標準,針對薄弱學科、薄弱班級做好調查診斷工作,不定期召開年級部分教師教學研討會。
4.做好學困生轉化工作。班主任、任課教師要及時解決學困生思想上和心理上的困惑,幫助他們克服學習、生活上的困難。
5.注重對重大考試的管理力度,加強對學生考試方法和習慣的指導,強化考試研究,加強對考試的科學分析,力爭每次考試對以后的教學工作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6.加強學習方法的指導,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一是教給學生培養好習慣的方法,二是各班開好學習經驗交流會。
7.深入開展評教評學活動。年級組將配合教務處的教學調查,認真落實評教和學風評價活動,并及時反饋信息。全體教師要重視學生的意見和建議,及時調整教學行為,確保學生滿意。
高一年級組
**年8月
篇2:高一年級組教學工作總結
高一年級組教學工作總結
光陰荏苒,轉眼間,一學期的教學工作即將結束。本學期來,高一年級緊緊圍繞校長以______為指導,以安全質量為重心,以三生教育、禁毒防艾為主題,以創造和諧校園為主線,加強學校內部管理和建設的學期工作指導思路來安排高一年級組的各項工作。本著努力打造和諧年級、學習年級、平安年級的總體目標,和教學夯實基礎,管理狠抓落實、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理念,重點做了年級良好教風、學風的形成,新課改精神的貫徹、教學常規的落實、學生的養成教育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現將本學期的工作情況作如下總結。
一、學生管理方面
(1)、著眼學生可持續發展,狠抓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
高一年級作為高中階段的基礎年級,是對學生進行行為養成教育的關鍵時期,應充分利用這一時機對學生進行養成教育。
1:開學伊始,我們就以新生軍訓為契機,配合政教處召開了以習慣書寫人生,態度決定結果為主題的新生入學教育大會,宣講學校各項管理措施,對新生提出明確要求,重點培養學生的吃苦耐勞精神及自律、自理、自強能力,磨練他們堅強的意志。
2:班主任有針對性地做工作。盡快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各課任教師也經常在班上反復闡明行為規范對學習、對人生的重要性,使學生做到自覺遵守各項紀律,養成良好的個人習慣。為下一階段的學習打下了堅實的習慣基礎。逐步形成一個規范、勤奮、進取、團結的年級集體。
3:在各班級為每位學生建立學生成長記錄袋,積極探索和構建符合學習實際的學生發展性評價體系,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著想。
(2)、努力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培養學生高尚的情操:
在本學期,我們主要利用班會課及年級學生會議對學生進行愛校教育和日常行為規范教育及感恩教育。
1:我們從9月10日起以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朋友為主題,分宣傳、實施、總結三個階段進行感恩教育活動。
2:按學校要求認真策劃組織了高一年級《中國心中國情》愛國主義演講比賽。
3:針對學生中存在的早戀現象,我們于12月13日晚召開了《美麗女生、美麗心靈》年級女生會議,由我和余紅梅老師主講,通過精心制作幻燈片,從科學的角度和系統的分析、講解早戀及過早發生性行為對女生身體及身心的危害,教育女生做個自制、自尊、自愛的女生。
4:以班主任為核心,充分發揮年級學生會分會、團支部集體力量,日常教育與集體監督相結合,在期末,從各班評選年級之星,及時表揚表現優秀的的同學,對各方面習慣差的同學逐步糾正,逐漸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3)、重視學生明確學習目的教育及科學學習習慣的培養。
只有目標明確,才有奮斗的動力。只有方法得當,才能事半功倍。
1:在開學初,我們在各班進行了《放飛夢想》教育宣傳活動,讓學生設立三年后的高考目標,并激勵他們為目標持之以恒的努力。
2:在11月29日到12月1日期間請師大支教教師董瑋、徐曉俞對年級學生進行《我的理想與大學生活》專題講座,激起學生對大學生活的向往,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3:本學期,我們還要求每班建立讀書一角,倡導每位科任教師把自己看過已不用的好書捐贈給自己所教的班級,以培養學生的閱讀熱情及閱讀習慣。
4:平時,我們也不定期召開年級部分學生座談會,了解學生的學習動態、困惑及要求,及時為他們解決學習中的困難。
(4)、狠抓班風、學風建設,重視營造教室文化,為學生成長創造良好的環境:
本學期,我們還發動年級所有力量,以自習紀律為突破口,狠抓班風學風建設。1:年級組于9月初組建了年級學生分會,對學生的一些違紀情況進行督查及通報,以協助年級組進行日常管理。
2:推行一幫一學生導師制,讓班上的每位學生選擇一位自己喜歡的任課教師作為自己的德育導師,要求德育導師做到四個一:一周與學生談話一次,一個月幫學生總結一次,一學期家訪一次,教一份導師總結,讓所有任課教師都有意識的參與班級管理,形成教育合力。
3:建立了班主任值日制,保證年級教學樓及宿舍每天都有班主任巡查、管理。
4:為強化班風學風,我們制作了《高一年級上課情況記錄表》要求各任課教師發現學生中存在如考勤、紀律、作業等方面的問題及時記錄并反饋班主任,對學風不太好的班級,提出整改建議,達到全年級一盤棋。
5:此外,我們還要求各班建設具有班級特色的教室文化,爭取讓教室每一面墻壁都會說話,營造濃郁的教室文化,達到潛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篇3:學年度第一學期高一年級組工作計劃
**―**學年度第一學期高一年級組工作計劃
一、工作指導思想
以學校整體思路為指針,圍繞學校中心工作,認真貫徹落實“精細化管理、內涵式發展”的管理理念,發揚“團結拼搏,自強不息”的精神,帶領年級組朝向卓越的方向,努力把高一年級組建設成為一個團結、和諧、積極、進取的集體。
二、工作重點與目標
1.逐步養成學生良好的日常行為習慣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2.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教學實力,夯實學生基礎。
3.充分發揮備課組長和骨干教師的榜樣示范作用,提高各備課組的備課質量,組織有效教學。
4.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努力提高班主任的管理水平。
5.狠抓教學常規管理,落實教學各環節,提高課堂效率。
6.認真做好貧困學生的資助工作,力求做到精準資助,資助育人。
三、具體工作與措施
(一)學生管理:
1.實施德育學分管理
各班級利用班會課,組織學生學習《泰州市第二中學德育學分管理細則》,在民主評議、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制定出適合本班班情的班級德育學分管理細則。依據班級德育學分管理細則對學生的常規遵守情況、好人好事情況、活動參與情況、違反紀律情況進行量化考核。班上組長、課代表、值日班長、任課教師、班主任都可以對學生日常規范遵守情況進行打分。每月底,各班班長將本月的班級德育學分量化考核表交到政教處,政教處建立每個學生的德育學分檔案,學期末形成每個學生總的德育學分,并與學生的評優、評先掛鉤。《班級德育學分管理細則》的制定,學生共商,《班級德育學分管理細則》的實施,學生執行,學生既是立法者,執法者,又是守法者。
德育學分的實施貫穿德育教育,注重實效。通過德育學分管理,激發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積極性,引導學生自我評價、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2.認真上好每一節班會課
班會課尤其是主題班會是學校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主陣地,必須高度重視這一陣地的經營。提倡多上主題班會,主題班會應以學生為主體:主題班會的主題主要由學生確定,主題班會的過程可指導由學生設計,學生主持,主題班會課應是學生各種思想碰撞、統―提高的場所。班主任適時點評,只發表自己的看法和提一些指導性的意見,課堂氣氛應是熱烈、民主的。
主題班會要朝向卓越的方向,努力培養學生的民主意識,鍛煉學生的膽量、思維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選學生感興趣的話題作為主題班會的內容,學生自己的看法和意見可以自由表達,通過大家的討論與交流,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接受正確的意見,提高學生認識;班主任努力使主題班會課應成為學生最自主、最喜歡的課程。
3.開展“泓園之星”評選
為了充分展現我校學生朝氣蓬勃、積極進取的精神風貌,展現優秀學生的青春風采,使有特長的學生脫穎而出,本學期擬開展兩次“泓園之星”評選活動。“泓園之星”評比活動采用學生自薦、政教處審核的方式進行。通過開展“泓園之星”評比活動,在學生中樹立積極、健康、向上的學習榜樣,在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全面提高的同時,發展學生個性特長,培養優良校風,提升校園品位。
“泓園之星”的評比,不設名額限制,不設稱號限制,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長、優點自我推薦,自己命名,自己闡明自薦理由,政教處審核通過后進行表彰。評選“泓園之星”很好地發揮了先進學生的榜樣作用,這些學生的優秀品德由個體影響到局部,再由局部影響到整體,促進了良好校風的建設,從而為我校教育教學工作順利開展創造了和諧、健康的教育環境。
4.切實做好貧困學生的資助工作
期初及時宣傳泰州市貧困學生資助政策,建立年級組資助工作領導小組,根據貧困學生的實際情況及上級文件的資助標準進行科學認定,做到精準資助。資助工作,既要做到資助助人,更要做到資助育人。
5.布置班級文化環境
大力創新德育載體,不斷豐富德育內涵,通過打造特色鮮明的班級文化對師生進行“潤物細無聲”的文化浸潤和思想熏陶。
每天,各班利用黑板一角書寫一條勵志、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給學生以感悟和啟迪;各班教室外,統一安裝“班級文化展示牌”,標牌上有班徽、個人照、集體照、“班主任寄語”“班級目標”“班級精神”六個元素。“班級文化展示牌”的內容,通過班會、班委會、學生代表會議討論確定,不僅明確個人和班級的奮斗目標,也規范了學生的日常行為,更增強了集體榮譽感和班級凝聚力。通過這些充滿人文性、思想性、教育性的校園文化創新舉措,使學校成為育人的理想場所,使師生在求真、求善、求美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啟迪和教育。
(二)班主任管理:
1.以按時到校、胸卡佩戴、車輛管理、發式服飾、衛生保潔、課堂紀律、課間秩序、作業情況為抓手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
2.組織班主任參加德育培訓活動,加強自我學習,提高自身教學水平和業務能力。
3.加強班級常規管理。帶領班級制定班級公約,實施德育學分管理,發揮班干部作用。
4.重視貧困生的資助工作,堅決做到公正、公開、公平,認真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問題。
5.嚴抓安全問題,經常開展交通安全、飲食安全、運動安全、心理安全等方面的教育。
6.認真備好每周二下午的班會課,充分發揮班會課的積極作用,同時小結上周工作并布置下周任務。
7.認真做好《班務日記》、《班主任工作手冊》的記載工作,迎接期中、期末的檢查。
8.班主任積極協調好科任教師,調動科任老師參與年級、班級的管理的積極性,協助科任教師抓好課堂紀律,對后進生開展一對一的幫扶。
(三)任課教師管理:
1.抓好教學日常管理,對到崗情況、班級值班、年級值日、備課上課、作業批改、考試評價等加強督查,確保教學秩序正常進行。
2.切實加強集體備課,做到資源共享、集思廣益、共同進步。備課時要備好復習課的高度、深度和效度:復習課的內容既要抓住每一個考點、知識點,又必須做精要歸納、高度概括,幫助學生構建學科知識網絡和體系。
3.做好年級教師課堂教學質量情況的調查工作,對照課堂質量標準,針對薄弱學科、薄弱班級做好調查診斷工作,不定期召開年級部分教師教學研討會。
4.做好學困生轉化工作。班主任、任課教師要及時解決學困生思想上和心理上的困惑,幫助他們克服學習、生活上的困難。
5.注重對重大考試的管理力度,加強對學生考試方法和習慣的指導,強化考試研究,加強對考試的科學分析,力爭每次考試對以后的教學工作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6.加強學習方法的指導,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一是教給學生培養好習慣的方法,二是各班開好學習經驗交流會。
7.深入開展評教評學活動。年級組將配合教務處的教學調查,認真落實評教和學風評價活動,并及時反饋信息。全體教師要重視學生的意見和建議,及時調整教學行為,確保學生滿意。
高一年級組
**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