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八年級第二學期《地方史譚》備課組教學計劃

八年級第二學期《地方史譚》備課組教學計劃

2024-08-01 閱讀 1519

章來源制度大全課件

qiquha.coM

八年級第二學期《地方史譚》備課組教學計劃

教材分析:

本教材根據國家基礎教育課程的浙江省基礎教育地方課程教科書,是根據地方經濟文化和社會發展的具體情況和實際,為促進溫州初中生的全面發展而設置的。

甌越文化包括甌越民俗,甌越藝術,甌越文學,甌越名流。

本學期的教學內容,通過整體教學計劃與教學方案,通過對溫州文學和溫州名流的了解。領悟溫州文化的豐富內涵,懂得溫州文化,培養了溫州人精神。將圍繞教材重點與個案情境展開,深入淺出,以點帶面,結合教材中穿插的活動欄目鏈接和提供的一些小資料,幫助學生更好的開展“自主、合作、探究”地學習。給學生帶來一種親切的感受和真切的體驗,更能增添我們的責任感,讓我們為溫州而自豪,以主人翁的姿態關注思考溫州的發展,尊重歷史關愛家鄉,為家鄉的進步發展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教學方法與措施: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結合課本實際,同時了解新溫州人的家鄉歷史文化。聽讀寫做,當堂完成作業。課堂植入一些關于溫州歷史文化的視聽內容使課堂更加豐富,如鄉土教材電視系列片――《溫州我的家鄉》,幫助學生了解家鄉的歷史傳承、風土人情,認識家鄉社會發展的狀況,感受奮發向上的“溫州精神”,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如溫州社區教育課程《城市大學堂》的“學說溫州話”,在課堂中,僅作為一種文化給學生學習,且能讓學生關注到搶救和普及穩住啊的重要意義。

減負高效提質的策略:

在教學過程中多多提供課本內容,制作ppt內容進行展示,讓學生養成讀書做筆記的良好習慣。一些“活動鏈接”當堂解決,且上網充實“小資料”。

教學過程:

A、甌越文學:8課時

永嘉詩韻:4課時

山水詩宗永嘉四靈南曲之祖

文學名家:4課時

詩人唐

篇2:八年級科學備課組學期工作計劃

文章來

源制度大全課件

八年級科學備課組學期工作計劃

(一)教研組情況分析:

備課組共有9名科學教師,這9名教師各有特色、各具風格。而且都有著豐富的教學經驗,善于做學生的思想工作,還有幾個老師一直擔任畢業班教學工作,在中考中取得了優異成績。正是每位教師各有自己的優點.因此如何有效發揮教研組團隊的作用,已成為影響我校數學成績的關鍵.

(二)學期工作目標:

本學期以切實提高教學質量為核心,以抓好雙基知識為基礎,以實驗教學為重點,以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為突破點,探索學案制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育教學效果,為初三中考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具體方法、措施:

1.看準教材中的教學內容,做好準備,扎扎實實抓好課堂教學。

科學課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充分利用教學資源,鼓勵教師自己組建教學資源,可以是文字、圖片、音頻、視頻、幻燈片等課件。利用U盤搞好電視教學。復習要做好計劃和復習資料。備課活動要到備教法,備學法,充分發揮實踐共同體的作用,群策群力提高教學質量。組織好相互聽課活動,夯實備課、說課、聽課、評課、反思等教研環節。做好復習材料和復習計劃,優化復習過程和方法,提高教學成績。

2.以實驗教學為主,全面提升教學質量。

科學教學中應以《科學新課程標準》為依據,以教材為基準,以科學探究為課堂的活動路徑,幫助學生在探究中構建科學知識,形成六大能力。科學知識是抽象的,它必須在一定的條件下通過具體的探究過程與方法才能得到落實,而這種過程與方法就是觀察、實驗、調查、訪問、查閱資料等。要充分利用實驗室、多媒體和實物投影儀等教學設備。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觀察能力與創新精神成為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

3.關注每位教師的平時課堂教學,全面提升教學質量。

與教師一起建構教學四環節教學下的學案制教學模式,優化教學過程,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教師教學資源協調好,做好分工合作,取長補短。

文章來

源制度大全課件

篇3:學年度八年級語文上備課組工作計劃

**―**學年度八年級語文上冊備課組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依法執教,以人為本,兼顧教學環節。教學工作圍繞教學對象,教為學服務,以我校初二學情為主要研究對象,以分層教學帶動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綜合運用能力,向課堂45分鐘要質量,努力減輕師生雙方的課業負擔。擺脫應試教育的桎梏,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品德教育和生活常識,引領學生不盲目崇拜名人和古人,不盲目跟隨時尚某些頹廢潮流,而是努力培養學生的獨立人格和感恩情懷,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而不辱師生的使命。

二、年級學情分析:

本學期學校班級和任教語文老師維持初一原狀,大家配合默契,關鍵看學生的學習狀態如何。初二年是初中階段情緒波動最大的階段,小學學習習慣不好等秉性,即將產生大爆發,這將成為產生學習成績不穩定的一個重要因素。那些不愛學習的孩子可能凝結成小團伙,拉幫結派,幫助這些孩子順利度過初二危險期,不僅是班主任的任務,也應該成為語文教學不可推卸的職責。語文教材中的鮮活人物形象極其美好品格,應該成為感染孩子心靈的最佳良藥。對基礎不同的孩子,作業布置和學習成績上的要求,應該分類善待,特別是外來農民工子女,更要讓他們感受到家的溫暖,讓孩子們快樂健康成長。

三、本學期教學目標:

1、閱讀記敘文,要注意敘事性作品中人物與事件,對作品中感人肺腑的形象,驚心動魄的情景和各具特色的語言,有自己的的心得和評價,還要努力提高默讀的質量和速度。

2、熟讀記敘文,從中了解敘事,描寫表達方式,揣摩記敘文語言的特點。

3、閱讀說明文,注重說明文對象,說明順序,說明方法等知識性的學習,體會說明文語言準確性與嚴密性。

4、閱讀難度大一點的文言文,能借助工具書讀懂文言文大意,能在反復誦讀中領會文章的內涵和精彩語言,并積累一些生動的文言文詞語。

5、能進一步寫好寫人敘事的記敘文,以培養學生的語感為重點,還要能寫好短小的說明文。

四、教材簡析與教學安排:

本冊教材六個單元,五六單元是古文。現在的學生對古文學習存在很強的排斥心理,明知道古文很重要,就是疲以應對,甚至討厭背誦,所以本冊教材中兩個單元的古文分別安排在三個單元中的第一位,即先教古文再教現代文,上半學期與下半學期一樣。

五、工作措施:

1、備課組活動:

①備課組各成員要抓好課堂教學,扎實有效地有目標的進行,著力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響應上級與學校號召,每節課講課時間不要超過20分鐘。

②統一課程進度,統一教學目標,統一命題。每個單元進行單元考,并改卷公布成績。

③集體備課做到人人參與,體現集體的智慧,備課組活動中心發言人要引導備課組成員討論教學目標,教學新想法,教學困惑,要集中制定好復習計劃及復習的策略和內容。

④備課組成員之間要經常相互聽課、評課。

2、課堂教學:

①課堂教學注重培養學生的語感,重視語言的品味與積累。

②寫作要貼近學生的生活、緊扣教材、以改擴課文促進寫作,并要求全年級同題作文。

3、語文課外活動:

①要重視語文學習的環境的設置,多閱讀課外讀物并養成摘抄的好習慣。

②成立語文閱讀興趣小組。

③、實行一幫一學習語文,幫助中后等生學習語文。

④通過開展一些作文競賽、讀書競賽、語文知識競賽,辯論賽活動,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激發學習興趣。

六、教學進度安排:

第一周(9、1―9、4):期初摸底考1日―2日;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放假

第二周(9、7―9、11):《桃花源記》3節、《短文兩篇》2節

第三周(9、14―9、18):《短文兩篇》1節、《核舟記》1節、《大道之行也》1.5節

《杜甫詩三首》1.5節

第四周(9、21―9、25)第五單元復習考試與講評2節,《寫作:學會說點兒道理》1節

《新聞兩則》2節

第五周(9、28―9、30)《蘆花蕩》2節、《蠟燭》1節(三天)

第六周(10、8―10、10)《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1節、《親愛的爸爸媽媽》1節、《寫作:學習寫消息》1節(三天)

第七周(10、12―10、16)第一單元考試與講評2節,《阿長與〈山海經〉》2,《背影》1節

第八周(10、19―10、23)《背影》1節,《臺階》1節,《老王》1節,《信客》1節《寫作:敘事要詳略得當》1節,綜合性學習《讓世界充滿愛》1節

第九周(10、26―10、30)第二單元復習考試及講評2節,附錄詩前五首3節

第十周(11、2―11、6)名著導讀《朝花夕拾》1節,期中復習與考試4節

十一周(11、9―11、13)期中考講評1.5節,《三峽》2節,《短文兩篇》1.5節

十二周(11、16―11、20)《觀潮》1節,《湖心亭看雪》1節《詩四首》3節

十三周(11、23―11、27)《寫作:多角度描寫景物》1節,《綜合性學習》1節,復習考試與講評2節,名著導讀《駱駝祥子》1節

十四周(11、30―12、4)《中國石拱橋》2節,《橋之美》1節,《蘇州園林》2節

十五周(12、7―12、11)《故宮博物院》2節,《說屏》1節,《寫作:說明要抓住特征》1節,復習考試與講評1節

十六周(12、14―12、18)《大自然的語言》2節,《奇妙的克隆》1節,《阿西莫夫短文兩篇》2節

十七周(12、21―12、25)《生物入侵者》1節,《落日的幻覺》1節,寫作《使用恰當的說明方法》1節,綜合性學習《走上辯論臺》1節,附錄詩后五首1節

十八周(12、28――1、1)第四單元考試與講評2節,名著導讀《駱駝祥子》《鋼鐵是怎樣煉成的》2節,古詩小測1節

十九周(1、4―1、8)期末復習一周

二十周(1、11―1、*日)期末考試

20*年8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