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高二政治學科第一學期教學工作總結

高二政治學科第一學期教學工作總結

2024-08-01 閱讀 6717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

課件

高二政治學科第一學期教學工作總結

根據學校統一安排,本學期從事高二年級政治學科教學任務。現從七個方面對本學期教學工作做一個扼要總結,以期發揚成績,糾正不足。

1、學情分析:本學期根據學校安排,擔任高二年級五個班的政治教學任務,其中高二(6)班為文科班,其余(1、7、8、9)為理科班。理科班主要工作要求是落實學業水平考試目標和新課標教學目標,文科班按照新課標和高考大綱要求落實教學。教學內容為《文化生活》全冊和《生活與哲學》部分。文科班學生總體學習品質較好,有較強的學習主動性,作業按時按量完成。少數體育特長生,學習的隨意性較大,課后訓練跟進不及時,課本熟悉度較低。男生作業的整潔度總體水平不高,不及女生,規范書寫不夠。

2、教學內容:《文化生活》是本學期的主要內容。知識的整天架構上,體現從一般到特殊。課本前半部分從一般意義上介紹文化定義,文化作用,文化交流、繼承和創新。后半部分從特殊意義上介紹中華文化與建設中華文化。文化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五大文明之一,作為人文知識的主要組成部分,對國家、民族、社會和個人意義重大,是國家軟實力的體現。學習《文化生活》不僅是高考的需要,更是社會發展的需要,當然更是個人健康成長的需要。

《生活與哲學》第一單元,主要向學生介紹哲學的產生和發展概況,為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知識做準備。

3、教學設計:本學期根據年級學生的情況和年級教學總體要求,在課堂教學設計上,采用以學生主體自學、互動探究學習為主,把四十分鐘的課堂分為四個相關聯的部分來落實教學任務:“自學―探究―梳理―練習”,以自學和探究為主,梳理知識要點和體系與學生的課堂筆記相結合,練習與資料同步銜接,課上與課后結合。一方面提供課堂效率,一方面適當減輕課后壓力。教師講解與學生的互動探究融為一體,形成師生互動、學生互動的生動活潑課堂,讓政治課堂有趣有效有益。

4、教學準備:為有效落實教學目標,教學準備在兩個方面同時并提前進行。一是學生的預習準備。年級備課組為學生選定《名師一號》教輔資料,資料內容系統且詳實,體系健全,講練結合。要求全體學生課前對課堂內容進行預習自學,初步了解知識,發現知識難點。一是自我備課準備。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首先導課材料準備,要求是材料新穎,時代性強,社會關注度高,學生中有一定的知曉度。力爭將課本資料和現實材料統一起來;其次課堂重難點預案。學生在預習和互動探究中可能提出意想不到的甚至是尖銳的現實問題,包括陌生概念解釋;課后鞏固訓練題的編輯。

5、教學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如何,學習的行進軌跡的監控,學習情緒的調控,都需要教學評價來鑒定和激勵。本學期將對學生的評價與課堂學習及作業聯系起來,將統一作業批閱和單獨面批結合在一起,將學法與問題結合起來,將學生存在的問題與考試要求聯系起來,將成績與成長結合起來。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由一開始的不適應到逐步接受,再到雙方良性互動,不僅使學生學習上而且在成長上受到教益。

6、教學研究:教研是提高教師教學水平和能力的重要手段。本學期根據大組教研安排,積極參加組內教研活動,上好公開課,深入探究研討每一節公開課,認真聽取其他老師的評點,取長補短,相得益彰。教研的主要任務還是自我專研和備課組內的隨時隨地的研問。大量的教學準備,日常對經濟、政治、文化、生活等社會重大事件的關注,及時收集和記錄,并養成完善自己的教學博客的習慣,使得教學材料的選用方便快捷;每次周清、月考、復習訓練典題的應用,考后的分析和教學微調,都滲透在研究之中。大高三思想也在促使高二的教學研究必須為高三服務。實際教學研究中,對學校和高三年級轉發的有關高考信息都特別重視,包括系統的高三政治復習對策,特別是高中政治教材內容與新高考要求,更是反復學習,做到心中有數,心中有備。

7、教學反思:本學期,新入職春暉學校,面對新的教學對象,新的教學環境和要求,難免有一個適應和磨合過程。實踐證明,還需要進一步加強自我調整。教學過程是師生相長的過程,不僅學生要適應老師,老師更要適應學生。從親其師,信其道的角度看,教師不僅課堂上是良師,課外還應該是學生的益友。在這個方面自我感覺做得不夠,師生交往局限在教學環節中,沒有必要的更寬泛的拓展,這不僅影響到自己對學生的親和度,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到學生對政治學科的興趣。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

課件

篇2:學年二學期高二政治《哲學生活》教學心得

20**學年二學期高二政治《哲學生活》教學心得

教學第一線的老師,都喜歡用舊教材與新教材對比,這是很正常的事,也是認識和研究新教材的一種表現。現在,我們已經教學完了新教材《生活與哲學》,因而有了對新教材《生活與哲學》的實踐與體會。在此綜合教研組意見談談對《生活與哲學》的一些認識與教學體會:

一、新教材的遺漏與混亂之處

1、一個新課標中出現但教材卻漏掉了的知識點。新課標在第22頁第2.5條中要求?解析客觀規律是可以認識和掌握的事例,印證人們在尊重客觀規律的基礎上,能夠發揮主觀能動性,自覺地把握客觀規律。但教材卻沒有講解什么是主觀能動性,只是在教材的第41頁提到: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并不是否定發揮主觀能動性。、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要把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尊重客觀規律結合起來。我們認為,還是應該讓學生知道什么是主觀能動性以及怎樣才能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這兩點內容為好。

2、四個新課標中雖然沒有出現、但卻很重要的基本原理沒有講。新課標在第20頁倒數最后一段(也就是《生活與哲學》的總要求)是這樣講的:以*x理論和'______'重要思想為指導,幫助學生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原理,學習運用辨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和方法,正確看待自然、社會和人生的發展,知道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能夠在社會生活中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與行為選擇[制度大全為您編輯],樹立和追求崇高的理想,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說明,《生活與哲學》要求學生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原理,但新教材對下面幾個重要的哲學原理卻沒有講。

①沒有講現象和本質的辨證關系原理、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辨證關系原理

②沒有講內因和外因及其辨證關系原理。

③沒有講科學理論及其重要作用的原理。

④沒有講理想和現實的辨證關系以及科學的崇高的理想對人生的重要導向作用的原理。我們認為,以上四個重要原理,對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然、正確認識社會和正確認識人生是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的。教學中,我們可以補充講授這四個重要的知識。

3、把幾個世界觀先集中講完,然后再統一講方法論。

①集中講完物質和意識的辨證關系、規律的客觀性原理,再集中講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我們認為,這既有可取的一面,又有不妥的一面。說它可取,是因為一切從實際出發,與實事求是二者緊密相聯。說它不妥,是因為二者又有嚴格的區別,不能把二者混為一談。

②集中講完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矛盾的重要方面與次要方面后,再集中講方法論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相統一的方法。我們認為,雖然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的關系、矛盾的重要方面與次要方面,盡管同屬于兩點論和重點論,但二者還是有著嚴格區別的,而且這兩個原理及其方法論是學生最容易混淆的,我們應該讓學生能區分。

③先集中講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后,再講矛盾分析法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我們認為,雖然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有緊密聯系,但二者在內容和方法論上的要求還是有嚴格區別的,應該讓學把它們區別開來。

篇3:上學期高二政治教學工作總結

上學期高二政治教學工作總結

本學期是高二上半學期,本學期擔任高二三個文科班和一個理科班的政治教學任務。所教的文科班分別是勵志班、重點班和普通班。

為使各項教學活動有目的地按步驟進行,從而保證教學質量的提高,做到計劃在先,活動在后。

本學期為了提高教學能力,不斷加強業務學習。認真鉆研教材,研究教法,聯系學生思想實際,做到既備教材又備班級。平時,又注意了解學生思想動態,走近學生生活。從而使備課能緊密聯系實際,為達到良好教學效果奠定基礎。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使課堂教學更具實效性。注重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留給學生相應的時間和空間。凡是學生能看懂的,少講或不講;凡是學生能說的由學生說;凡是學生能分析、概況的,不由老師代替。但老師也充分發揮主導作用,在課堂上精講,注重“四講”--講重點、講疑點、講盲點、講熱點。

在本學期的教學中針對不同班級的學生,使用了不同的教學方法進行有效課堂的探究。針對高二新分班的現狀適時的進行了小組劃分。每個班級劃分成8個教學組。每組推選出組長一名。并為各自小組命名。為方便評比各科的教學組都是一致的。為充分調動各小組學習的積極性,制定了加分評比細則,對學生課堂表現、作業完成情況、考試成績等進行量化評比,每周一小評比獲勝組獲得紅旗獎勵,期中期末進行大評比,(編輯:制度大全)獲勝小組全體成員獲得相應物質獎勵。這種方式調動了小組成員的積極性,增強了小組的團隊意識。如在課堂為了給小組加分,各小組都積極踴躍發言。而為了能講清疑惑,他們都要在課前進行認真的準備,在這一點上就調動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而對于本組成員未講清的問題,小組內其他同學進行補充,培養了他們的合作意識。而其它組也會針對回答提出質疑,在這一過程中培養了他們的探究意識,也活躍了課堂教學的氣氛。

當然這種教學方法還處在摸索階段,不同層次的班級落實的也不盡相同,小組細則還有待細化完善。還有一些課堂內容并不適合小組探究,還需要探究新的教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