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歷史老師培訓心得
文
章來源制度大全課件
qiquha.coM
初一歷史老師培訓心得
開學初期,區教研室從*請來著名教師王*老師,為全區政史老師做了一次關于怎樣上好一節歷史課的幾點思考的培訓。雖然這次培訓主要講的是關于歷史課的思考,但是向來政史是不分家的,對于教政治的我也有很大的啟發。
一、教學目標是一節課的靈魂
教育是以育人為本,教育的根本任務是,不但要培養人才,還要提高國民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這是三維目標的核心。而三維目標是一個相互聯系,密不可分的整體。知識目標是能力目標的載體,能力目標是知識目標的運作,一定知識的積累,能夠促進人的學習能力的提升。對于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主要體現了課標對歷史學科的高度重視。學習知識的過程,也應該是學會學習方法的過程,要寓才于教,重視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同時,對于教學目標的制訂,我們要依據課標要求,課程內容,學生的學情,學生情況,以及認知水平等方面考慮。要制訂明確、恰當、可實現的教學目標。還要有學習方法,史論結合,論從史出,結論應占有大量材料。
二、倡導學生主動學習,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構建探究式教學模式
現代教學的本質是由教師組織學生,進行有目的、有計劃、有效的學習活動過程。教學過程是以學為重心,教的目的是學,所以學生以及學生的學習活動是主題。而衡量一堂課的質量,主要看學生的學習狀態,是否能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中來。王老師還提倡構建探究式歷史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興趣是促進學生探究的動力,有了興趣,才會主動學習。而教師要善于設問質疑。設置具有開放性的問題,允許學生發表錯誤的觀點,鼓勵學生獨立思考,發表意見,靈活運用教學方法、手段,營造和諧民主的教學環境,努力讓學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設置討論的問題時,要適當組織教學課堂討論,討論的主題要明確,有思考的價值,同時,討論前要作鋪墊,保障課堂上學生的活動時間,進而優化課堂效率。
三、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
要求教師能夠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和方法,讓幾種教學方法達到最優結合。多媒體應用是輔助教學的一種技術手段,王老師強調,教學中不能把多媒體教學變輔為主。同時,多媒體的應用要簡明規范,不應用的過多。
四、語言是教師的基本功
教師的語言基本要求是簡明準確,力求鮮明生動,富有感情色彩。教師在課堂上要少講“字”話要適當口語化,能深入淺出,讓學生聽會聽懂。對于教學內容,現在對教材處理的問題,為了便于學生學習,教師可適當處理,但要做到科學、準確,處理教材要有一定的創意,至少要有教師個人的理解體會。
五、專業功底與文化素養是教師的安身立命之本
王老師強調,每一位教師要對自己有高標準,特別是青年教師,要“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課堂教學所講的內容不能只局限在課本、教參的范圍內,這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最后,王老師給每一位老師提出了建議,要揚長避短,重點突破,形成自己的特色,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無。
文
章來源制度大全課件
qiquha.coM
篇2:小學老師《上好一堂課》培訓心得
2.19日是新學期開始上班的第二天,今天上我們進行了以“如何上好一堂課”為主題的培訓交流會,會議以自主討論開始,然后是孫主任的精彩培訓,我認為培訓主要講解了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一堂好課有什么特點,二是一堂好課的標準,三是怎樣講好一堂課。
一、一堂好課有以下幾個特點:
1、學生積極參與
2、學壞能夠獨立思考
3、學生有主動探索的過程
4、學生善于合作
5、學生課堂中自由表達
6、學生是富于想象的
7、學生敢于否定
8、學生興趣濃厚
二、一堂好課的標準
一堂好課應該是多元化的,應該崇尚差異、主張開放、重視平等、推崇創造、關注邊緣群里,實現和諧課堂,使每個學生都得到發展是一堂好課的基本要求。同時一堂好課也沒有定論的,教學不僅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如何搞好教學,是值得我們教師永遠探究的一個課題。
一堂好課應該是有意義的課,也就是一堂扎實的課,而不是圖熱鬧的課。一堂好課應該是有效率的課,也就是充實的課,有內容的課。一堂好課應該是有生成性的課,也就是豐實的課,內容豐富,多方活躍,給人以啟迪。一堂好課應該是常態下的課,也就是平時的課,不管是哪位領導在聽課,心中都只有學生。一堂好課應該是真實的課,即使有缺憾,只要是真實的課,也是成功的課。
三、怎樣講好一堂課
要講好一堂課,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精心備課,是成功上好一堂課的基礎
備課要求我們吃透課標,明確培養目標;把準重點、難點、關鍵點,做到因材施教;備課也要備學生,了解專業,做到因材施教;教案要寫規范。
2、語言藝術,是成功上好一堂課的關鍵
教師講課就如同節目主持人,語言是否具有誘惑力,怎樣能以說話帶動觀眾,hold住全場,需要教師的講課藝術,其實就是語言藝術,吸引住學生。注意語速語調,聲音的抑揚頓挫,重點的地方要語速慢,但是語調要重,聲音也不要怪異、忽高忽低,這樣學生會摸不著頭腦,分不清重點在哪里。除此之外,語言還要具有簡潔性、條理性、趣味性等。
3、精心導入,是成功上好一堂課的良好開端
不同學科有不同的導入方法,導入可以分為銜接導入、懸念導入、典故導入、情境導入、實例導入、試驗導入等。
4、科學提問,是成功上好一堂課的橋梁
提問的時候要做到直截了當,不繞圈子,態度自然,相信學生,適當停頓,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學生回答問題的時候要做到耐心傾聽,及時評價反饋。對于出乎意料的回答要冷靜正確處理。
5、組織教學,是成功上好一堂課的有力保證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難免會批評某個學生,批評學生的時候要尊重學生,盡量不要觸及學生隱私。要明確批評的目的,批評學生不是為了出氣,而是為了讓學生及時改正自己的錯誤。同時還要做到公平批評,學生最怕的不是批評,而是不公平的批評。
這就是今天培訓交流會的所思所想及匯總,今后我會努力做到以上這幾方面,我會努力上好每一堂課。
篇3:小學老師《簡快輕松教與學》培訓心得體會
今年暑假,我們全校教師一起參加了第三期的輕松教與學的培訓。對于這次培訓,我是帶著一種仰慕的心情參加的,因為這次主講的老師是簡快身心療法的李麗英導師,她今年已經66歲了,依然神采飛揚的堅持三天站在我們面前授課,她的精神,她的能量場帶給我的是無限的正能量,感恩李老師,感恩這次培訓!
麗英老師帶給我的除了理論知識,還有方法和技巧;除了身體的互動,還有精神上的愉悅。我的收獲有許多,今天就簡單談以下幾點:
1.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就是架起心靈的橋梁“溝者,渠也;通者,連也”我記得李老師教我們溝通的關鍵是文字意義占7%,語音語調占38%,而肢體動作占55%,她用一系列的活動練習來驗證這點,在今后的工作中和生活中,我也會牢記這點更好的和家人、學生去溝通。
2.李老師解讀的“錯”字和“敗”字讓我印象深刻。她說錯就是過去的錯誤里有金子,而敗字的解釋更有意思,“成功的背后有寶貝?!币院笪乙部梢园堰@個講給學生們來鼓勵他們不怕挫折和失敗。
3.學習李老師有效溝通的八大要訣,其中有兩條我印象很深刻,第一:說得對不對沒有意義,說的有效果才是重要的。第二,問自己:這樣做會使事情的效果更好還是更壞?學習之后,我用這些運用到生活中。例如和兩歲多女兒的談話,我不再盲目的發火,學會了先想后說,也就是先處理好自己的情緒,再處理事情。我學會靜下心來陪伴孩子,不但是在孩子身邊,還要走進孩子的心靈,找到她錯誤的根源,幫助她糾正才是最主要的。也就是李老師所說的:我愛我的孩子,愛她如是,不能愛她如我所愿。
4.在各式活動練習中,記憶猶新的是錄像機說話訓練,只說出看到的客觀事實,不添加自己的感情色彩,這點收獲我想今后可以運用到班級管理當中去,當學生出現問題時,不要添油加醋的咆哮,要做到對事不對人,這樣才能讓失足學生信服。
5.如何對待負面情緒?例如對待憤怒,可以接受自己面對的事情,改變自己,做一個有足夠能量的人,學會把你的力量逼出來,才可以為自己做事;對待痛苦,可以指引我們去尋找一個擺脫的方向;對待失望,學會接受自己,接受一切;對待悲傷,從失去里取得力量,指引方向,使我們更能珍惜自己,仍然擁有化悲痛為力量,提醒我們可以活的更好,學過這些,我的心靈得以凈化和升華,我變得更加開朗。
短暫的培訓過后,我思考的是如何運用所學的知識去聯結他人,走進自己,靜靜地冥想,抽空和自己面對面,鼓勵自己安慰自己,我想學以致用才是對此次培訓最好的交代!今后的工作,這將成為我堅持的法寶,我會更加堅定執著的走在輕松教與學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