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學年中學第二學期研訓工作計劃

學年中學第二學期研訓工作計劃

2024-08-01 閱讀 3619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學年中學第二學期研訓工作計劃

一、研訓組整休分析

語文組共有17名教師,其中高級職稱教師3位,中一職稱教師12位,中二職稱1位。大多數組員在教學上兢兢業業,有自己獨特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加上學期相對頻繁的外出學習培訓,所以語文組老師開始打開了教育教學的新視野,從理論和實踐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長期的“守舊”模式在轉化的過程中提高了對教師能力的要求,因此實踐的效果和活動的有效性仍亟待提升。

二、具體措施

1、課堂變革方面(優化學本課堂):

新課程課堂教學研究方面:

繼續以構建語文“高效課堂”作為主題,探討“學本課堂”的理論及教學評價。繼續深入學習《語文課程標準》,以此為綱領定期組織教學研究活動,組織學課、觀課、議課等形式,使本教研組全體語文教師共同提高,人人受益。

繼續探討學生作業設計的有效性,力求設計出有用、有趣、有效的作業,提升學生作業的含金量,從而完成對高效課堂的后續追求。

注重全面有效提高學生成績,充分利用課前與課后時間,著力關注后40%學生成績,打造和諧課堂,把脈素質教育的精髓。

夯實語文知識的積累,注重語文素養的提高,通過閱讀基礎兩手抓的形式來提高學生對語文的熱愛和關注。

2、學生素養培養方面:

七年級、八年級:閱讀系列競賽

3、主題化校本研訓(優化學本課堂,落實教學新常規):

(1)、學習新課標對語文教學的影響以及學習探討“學本課堂”的理論及教學評價。

(2)、繼續以高效作業為依托點,開展形式多樣的語文活動。例如高效作業理論學習、主題公開課、作業設計大練兵、試卷、作文講評課等。力求把優化作業設計落到實處。

(3)、繼續完善文本細讀,繼續做深、做透,繼續探究文言文教學的玄妙,把追求課堂教學的高效性堅持到底!

4、課程變革方面(拓展性課程建設):

(1)、以文學欣賞為依托,開設文學(影視、詩歌、戲曲)欣賞等拓展性課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成立三月文學社,邀請有經驗的指導師對文學愛好生進行閱讀指導。

(3)、適時組織相應的學生活動,課內外相結合,通過采風、讀書推薦等形式加深學生對大語文的認知。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篇2:學校學年第二學期研訓工作計劃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課

學校**―**學年第二學期研訓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法則規劃綱要(**-20**)》為指導,根據縣、學區教研工作會議部署,結合本校實際,以“有效學習課堂教學變革實驗”為核心推進實施“學先于教”策略,以校本教研為載體,開展系列教科研活動,以“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重點,改進課堂教學,嚴格教學質量監控,全面提高教學質量,提升科研活動質量,提升學生素質和教師專業素養。

二、主要工作

(一)強化質量監控

1、開展教學調研。本學期學校對不同教研組都進行了教學調研安排,分別是小學語文組三次,小學數學組三次,初中文科組三次,初中理科組三次和綜合組三次。

2、加強教學常規檢查。加強新教學常規的學習,適時改變自身。教學常規貫徹可以使學校的教學工作有章可循,提高教學質量,因此這學期本校安排了三次教學常規檢查。

3、強化推門聽課。金校長與教導麻老師聯合各教研組長組成教學督查小組隨機進班推門聽課,聽課后檢查老師的備課本、學生作業本,杜絕課前不備課、備課上課兩條線、作業批改不及時等不良現象。

3、強化學業質量檢測。積極實施“教育質量提升工程”,密切關注“基礎教育學業質量標準的研究和制訂”的進展,繼續做好學區內抽測及質量分析工作,配合完成六年級畢業統測相關事宜省質量抽測工作,督促教師認真有效教學,小學1-2年級項目評測工作;一如既往地做好本校后20%學生的工作,加強學科質量分析,鼓勵每位老師及時撰寫寫質量分析報告,加強各學科間教師聯系,共同認真分析原因,尋找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

4、開展書香校園工程。定時開放學校圖書館,班級內設置讀書角,鼓勵全校師生進行圖書閱讀活動。

(二)狠抓師資隊伍建設

1、積極配合參與學區開展各類教學研討會,要求與會的人員回校介紹經驗,共同交流成長。

2、開展新教師調研活動。檢查新教師的教學常規實施情況,規范教學行為,并于4-5月份進行教師公開課展示和教學評價,為新教師適應教學工作與促進專業成長奠定基礎。

3、重視學科教師的培訓工作。積極組織學科教師參加各類培訓活動,切實提高教師的專業理論水平與實踐操作能力。

4、配合學區開展新教師培訓班,促使新教師盡快適應新角色,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

5、配合學區開展春芽風采課堂展示活動,組織近三年教師分學科各自展示課堂教學風采,不斷學習提升自我。

(三)各類教師技能評比活動

1、學區、縣學科命題比賽

2、“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評比推薦

3、優秀教育教學案例、課例評比

4、教師基本功比賽

5、縣小學“新常規新設計”評比(下冊)

(四)各類學生評比活動

1、中小學生愛閱讀評比

2、規范字書寫比賽

3、小學生優秀科學記錄本評比

4、八年級學生數學知識競賽

5、四年級經典詩文競賽

(五)校級各類文體活動

1、漢字聽寫大會

2、科普知識競賽(初中)

3、小學低段口算比賽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課

篇3:中學學年第二學期研訓工作計劃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中學**―**學年第二學期研訓工作計劃

社思(道)備課組共有x名教師,x位男教師,x位女教師,年齡參差不齊,其中有一名女教師正在休假。其中校中層干部3人,年輕教師4人,本學期還加入了一位七年級社會代課老師。由于專職教師有限,本組需要加強組內集體備課、研課環節。在校教務處和教科研室的直接領導下,在各班主任的配合下,本組教師團結協作,充分發揮教研組的教學研究和集體備課功能,使我校各年級社思教學質量較往年有較大的提高。年輕血液的注入,更是增加了本組的活力。

課堂變革方面(優化學本課堂):

切實優化學本課堂,從“備課、上課、作業”三個環節入手:

1、通過提高備課質量促進學本課堂研究。通過落實學校及組內的教學活動,全員參加研討、磨課等活動,引導教師對學本課堂的思考:強化對課堂重點落實、難點突破環節的設計,強化核心知識梳理,強化問題設計和板書設計

2、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通過活動的設計,讓學生在小組合作探討中思考、得出結論,實現學習目標。

3、避免題海戰術,精選練習。

學生素養培養方面:

1、通過課堂對學生的引導(“放”與“收”),培養學生小組合作的能力。

2、重視培養學生的史地觀念,陶冶學生的人文情懷。

主題化校本研訓(優化學本課堂,落實教學新常規):

圍繞“歷史與社會學科的學本課堂”兩大主題,組織本組教師積極參與相關培訓、賽課曬課活動,多聽校區市級公開課。本組將積極開展以這一主題為核心的教研活動,在本組內充分發揮學科指導幫帶作用,不斷討論學科的課程標準及學生的主體性作用,從而提升教學質量。

課程變革方面(拓展性課程建設):

進行學科內、學科間(歷史與社會、思想與品德)課程整合的嘗試!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