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學年第一學期教研室工作總結
文
章來源制度大全課件
qiquha.coM
中學**―**學年第一學期教研室工作總結
一、常規教研活動(完成情況)
1.學期初統一部署各教研組工作(活動)時間、地點
2.教學活動(任務):每個教研組常規教研集備活動10次
(包括:公開課聽評課、教研集備活動、傳幫帶活動、教學業務學習等4項)
3.教研工作完成情況(各級一個學期10次活動,除聽評課活動形式外,形式呈現多樣化,并有一定創新如:各組的磨課活動、微課堂嘗試、數學組教研形式的創新等等)
★本學期完成的集備重點:
①課堂教學重點環節觀察:教學反思(反思教學效果),并在集備過程中予以體現
②興趣小組活動(音樂組提交活動計劃---合唱隊及“十佳”歌手比賽;初、高中語文組開展了“書法比賽”及征文比賽。)
③本學期共有4對教師參加“傳幫帶活動”:黃永生/劉秀云、戴增英/薛文芳、陳健燕/余曦、倪必勤/林芳
④規范各項教研材料繳交及上傳要求(學校網絡硬盤資源庫建立及資源共享)
4.教研室參加各組教研活動共計27節,累計走訪聽取了14個組教研集備工作。
二、本學期教研室及各教研組工作新舉措(含教科研工作)
(一)教研組工作例會------工作匯報制度建立
共舉行四次例會(**.10.12/**.11.9/**.12.7/**.0.4)
由初/高中組語文/數學/英語六位組長就教研工作做匯報與交流。
(二)“漢字聽寫”大賽工作開展情況
1.在初一初二年級舉辦“漢聽”大賽培訓工作,安排培訓課程表(由初中語文組負責實施,共涉及兩個年段12位教師)
2.期中考試納入考試科目,由此選拔出5位同學參加*片區選拔比賽,最后選拔出初二4顏艷同學參加市級培訓與比賽
3.入圍全市前80名參賽,最后未能進入下一輪(代表*市參加福州市選拔)
(三)教師專業技能提升
1.選拔教師參加*市教師技能大賽
12月24/25日,經*市教師進修校確認,我校共有四位教師入圍市教師技能比武大賽。(生物組:莫亮亮、體育組:吳長德、數學組:鐘秀洪、物理組:劉鳳娥),相關組就參賽課進行了卓有成效的磨課活動。
2.選拔教師參加市級同課異構教學活動
9月---12月,共計派出參加該活動教師達7人次(謝威星、劉秀云、姚萬寶、朱華燕、陳惠、馬榮海、倪必勤)
3.本學期外派參加教研活動人次
**―**年度(上)共計派出參加教研活動人次:147人次
4.12月14日,召開校年度教學經驗一得交流會(由*等7位老師參加交流)
5.**年1月申報市教育局市骨干教師認定----教師10人次
(四)教科研活動
1.參加*市“十三五”**年度課題共計申報三組次:語文(*)、英語(*)、綜合/英語(*)
2.微課入課堂實踐暨微課題研究
開展課堂教學微課設計活動:12月30日,物理組完成一次校本培訓任務----微課入課堂活動(由市進修校與元洪高級中學聯合“送培送教”下鄉)
3.為學校教育發展大局謀篇布局,教研室本學期為學校工作大局撰寫三篇專稿------‘校論’。
三、高中學生研究性學習工作
研究性學習以課題評價形式評價。學生每學年中至少完成一個研究性學習課題任務。研究性學習立項,需有專任教師指導,此項工作由蔡建彪組長具體負責。其中高一學生研究立項工作以一學年為準,高二學生研究性學生分上下半期,各一個課題。(參加指導的教師以高中一、二年級老師為主)
四、教師專業培訓(繼續教育部分)
1.本學期安排了初級教師、中級教師及初中高級教師培訓工作(報名及培訓開展)
2.高級教師培訓工作待省教院統一通知與安排
*中學教研室
**-1-15
文
章來源制度大全課件
qiquha.coM
篇2:陽朝小學秋季教研室工作總結
陽朝小學秋季教研室工作總結
本學期,我校教研室緊緊圍繞“理論要上去,行動要下去,教研教管一齊抓,教改教研一體化”、“旗幟鮮明抓質量,全心全意抓教學”的目標真抓實干,扎實規范有序地開展了各項工作,現將本學期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強化業務培訓,提升教師素質
提高教學質量關鍵在教師,提升教師素質關鍵在學習,現代化教育要求教師由“經驗型”轉向“研究型”,由“知識型”轉向“學者型”,這就要求我們每位教師必須不斷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豐富自己的教學技能,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效率。本學期,我們組織教師學習的理論文章有:《走向新課程:給教師的18條建議》《成功教師的15條特征》、《全面認識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校本化實施》等,老師們都認真地進行了筆記摘抄,進行小組內的交流和討論,真正實現了讓先進的教育理論長駐教師腦海的目的。同時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先后組織教師多次到育英、育才、大同、麓山、瀏陽、岳陽、海南、張家界等地觀摩學習,領略了各地教學大師的風采、感悟名師的教學技能、技巧,拓寬了教師的視野,豐富了教學經驗。同時要求外出的教師都寫出自己出行的體會、感受,為全校老師做匯報課,以點代面,使所有教師都能接受新理念、新思想的洗禮,促使教學效率大幅度提高。
二、潛心教學研究、創新課堂教學
教研室的中心工作是教學研究,教研的最終目的提高課堂效率,提高教學質量。本學期,教研室嚴格執行教研管理制度,不折不扣地檢查、督促各學科組的教研工作,認真落實各年級組的教研記錄、聽課筆記、理論學習、集體看錄像、集體研究課題、小組互相聽課等項目,并深入到各年級的課堂中,具體指導課堂教學。
學期初,重點深入到一、二年級的語、數課堂教學中,進行聽課、評課,探究教學方法,引導老師們摸索適合自己的教學模式,尤其是一年級學生剛進校園的常規教學和拼音教學。學期中,各組開展了富有特色的“快樂教學開心生活”的教研活動,語文組、數學組和綜合組的大組長集思廣益,組織本組老師上教研課、學習理論知識、走出課堂看生活、寫論文、年級組學生合作等形式,學生們學得快樂,老師們教得開心。復習階段,又重點深入到小四年級的課堂教學中,狠抓課堂落實,強調精講精練,動手實踐操作,摒棄題海戰術,努力提高教學質量,爭取優異的教學成績。
三、豐富校園活動,夯實師生文化功底
為了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多出名牌教師,實現“教研興校”的高層次發展戰略,我們在全體教師中開展了“教師基本技能大賽”,包括普通話、粉筆字、鋼筆字、毛筆字和課件制作五大方面的比賽,并對成績優秀的教師進行表彰獎勵,學校甲、乙組的前兩名還代表我校參加了區里的比賽,其中李俐老師獲得乙組全能第二名的優異成績,并代表區里參加了市里的比賽,獲得了市二等獎。
通過此次活動,在廣大教師中形成“人人講普通話”、“個個寫規范字”的良好氛圍,為打造名師工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與此同時,為了彰顯學生的個性,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我們先后舉辦了作文比賽、手抄報比賽、繪畫比賽、生活數學比賽等活動,并且將各項比賽的成績記入班級和教師的教學分,與教學成績同等看待,極大地調動了教師的積極性和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教研工作喜結碩果,名師工程已成雛形
隨著我校教研工作的不斷深化,教師素質的不斷提高,一批業務精、素質高的教師嶄露頭角、初露鋒芒。本學期,我校教師共上校內教研公開課14節;其中文秀芬自編的教材《四季花兒開》一課在有湖南、遼寧、北京、深圳等省市音樂骨干教師參加的教學交流研討活動中,,以濃郁的湘西民歌風格特點獲得了與會領導的高度評價,引起巨大的轟動、博得了陣陣喝彩,大家一致評為這堂課是“教師風度氣質美,教學方法立體美,教學銜接自然美”。課后,文老師準備的所有教學資料被外省骨干教師一搶而空,他們說要把我們湖南的精彩帶回自己的家鄉去。李飛老師的《彩云衣》、蔡敏老師的《打電話》參加省級創新課例比賽,得到省級領導和各地教師的一致好評,獲得的省級二等獎,劉再暉和劉軍老師也獲得了省級光盤指導二等獎。李飛老師的《畫臉譜》獲得區特等獎。另外,我校老師積極參加了各級各類的論文比賽,共有**人次獲獎。(詳細名單和類別見附件)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由于我校教研工作扎實有效,我校的課題“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構筑和諧德育環境的應用研究”,“利用網絡及其資源促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研究”,“美育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研究”分別被市、省、國家立項。
成績不說跑不掉,問題不說不得了。我們教研室的工作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仍有一些問題有待解決:
1、個別教師的教研意識還不太強,教研還處于一種講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局面。
2、教研氛圍還不夠全面,很多成績都取決于青年老師,很多中年教師其實業務能力也很強,但是處于過早的“安享晚年”的狀態,“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心里狀態嚴重,沒有把自己的能力充分展現出來。
3、課題研究和綜合實踐課程的實施的力度不夠。這兩個方面方案、計劃等做得都非常好,但是老師們沒有深入研究,思想上還沒有引起高度重視,平時沒有養成及時收集資料的好習慣,期末時一起做就顯得很辛苦。
成績屬于過去,未來更需努力。本學期,我們教研室的工作取得了點滴成績,但與領導的要求、家長的期望還有相當大的差距。我們決心在今后的工作中,以更高的工作起點,更扎實的工作作風,把我校的教研工作推向一個新臺階。
附件:20**年秋季教師獲獎情況一覽表
篇3:語文組基礎教研室工作總結
語文組基礎教研室工作總結
一年來,我們基礎教研室在學校領導的正確領導下,教學教研工作再上新臺階。我們圍繞"教研先導,德育為首,教學為主,育人為本,全面發展"的指導思想,結合我校辦學的特色,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有力地推動了基礎課的教學工作。圓滿地完成了本年度的各項任務,現將工作總結如下。
一、政治理論學習工作
按照學校黨委的要求,認真組織好政治理論學習。對**大報告中的一些重大理論問題和觀點堅持反復學習,把學習的過程作為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的過程,進一步堅持實事求是,求真務實的過程,進一步堅持與時俱進,拓寬思想的過程,進一步提高思想上的堅定性,行動上的自覺性和工作上的創造性的過程,不斷提高認識水平和理論修養。
二.教學常規管理
加強常規管理,是落實教學計劃的根本保證。因此,我們始終認真落實教學常規管理的各項規定,按照各項規定組織教學。每學期認真制定教學計劃,堅持聽課制度,堅持業務學習,堅持集體備課,堅持期中期末檢查制度,加強過程管理,以保證教育教學扎實高效。
三.加強業務學習提高業務水平
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教師是關鍵。教師是教育行為中的核心問題,也是基本的問題。現代化的教育呼喚高素質的教師,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核心的素質教育,要求教師有"經驗性"轉向"科研型",有"知識型"轉向"學者型"。要求教師不但要有先進的教育觀念,有較高的理論水平,有駕馭課堂的藝術,還要掌握現代教育技術,能夠使用和制作課件,能夠利用網絡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以適應現代化教育需要。為此,我們加強了業務學習。
1.加強學習,提高認識,轉變教育觀念。我們有計劃地組織教師學習,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學生觀、人才觀、評價觀,實現教育思想現代化。采用集體學習和教師自學相結合的方式,充分利用好學校征訂的報刊和互聯網上的資源,學習現代教育教學理論,先進的教育教學方法、教學模式;使教師能運用先進的教學思想指導教學,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技術輔助教學。教師由單純的以傳授知識為主轉變為以培養學生的能力為主,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同時,優化了教師。
2.加強教師對現代化技術的應用。為了適應現代化教學的需要,我們號召教師利用現有條件學習網頁制作和計算機技術及課件制作。爭取能夠自己制作網頁,自己制作課件。在條件成熟時,使用課件教學。
3.積極組織教師參加優秀課評比活動,提高課堂教學水平。
四.實抓課堂教學,促教育教學改革
基礎課教學的主渠道是課堂教學,教師認識的提高,觀念的轉變,最終要通過課堂來實踐。因此,加強教師對課堂教學研究,就顯得尤為重要。
五、教研工作
教研活動是教學方法改革的一個重要環節、一種重要手段。教研活動的主要特點是:改變以往的教學方法,運用新的教學理念,利用網絡資源進行小組探究的合作學習,教師激勵性的課堂評價語言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通過教研課,促進了教學工作的開展。
六、加強對學生學習的引導和服務
要求教師增加平時考查的次數,提高平時學習成績,將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到平時的學習上來。督促教師進行復習和輔導,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到學習過程中來。對學生的學習既嚴格要求,更要熱情幫助。教學過程中,要求教師加強對學生的輔導和復習;明確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責任,盡可能地幫助學生經過努力學習學到應知應會的知識。為了幫助部分畢業生參加升學考試,還安排了教師為升學復習班上課。
七、配合學生科和團委的工作
語文組的教師多次參加了學生科和團委組織的《演講比賽》、《班報比賽》、《書法比賽》、《卡拉OK比賽》等活動,為各項活動的成功舉辦做出了我們的貢獻。同時,為第三屆校園文化藝術節做出了我們的貢獻。
八、積極開展普通話推廣工作,完成了普通話的宣傳、培訓、考試等工作任務。
九、積極參加學校舉辦的各項活動
組織教研室全體教師利用業余時間排練文藝節目,參加了工會舉辦的慶三八節文藝演出,得到了工會領導的表揚。積極組織教師義務獻血,完成了學校下達的指標。其它活動如扶貧捐獻等,都能積極參加,按要求完成工作任務。
十、招生工作
招生工作是學校的一項重要工作,學校領導十分重視。教研室按照學校的要求,積極做好組織、動員和宣傳工作。多次組織教師參加學校的招生宣傳工作,為學校的招生工作做出了我們的貢獻。在教研室全體教師的共同努力下,超額完成了招生任務,教研室共計招生49人。
通過一年來的工作,我們深深地體會到:
1、做任何工作,人是第一重要的。合理地配置教學人員,充分調動教學人員的積極性,是搞好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保證。
2、作為文化基礎教研室,承擔著學校的全部文化基礎課教學工作,是學生最早接觸的教師。一言一行都影響著學生,都會給學生留下很深的認象。做好教學工作的關鍵在教師,基礎在教研組。充分發揮現有教研組長的作用,是開展教學工作的重要基礎和保證。
3、教學質量需要教師來保證。提高認識是關鍵。加強對教師的教育就顯得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