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學年度第一學期教研培訓工作計劃

學年度第一學期教研培訓工作計劃

2024-08-01 閱讀 3218

文章來源制度大全

qiquha.coM

**-**學年度第一學期教研培訓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

根據(jù)學校工作要點和縣培訓中心的活動安排,以學校發(fā)展為主題,繼續(xù)深入實施新課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zhì)量,提升學校辦學品位。新學期重點開展各級課題的研究工作,狠抓青年教師培養(yǎng)工作,抓好集體備課、高效課堂教學的討論和研究,同時加緊校本課程的開發(fā)和實施,努力促進學校教教育和教研工作的持續(xù)、和諧發(fā)展。

二、工作重點及措施

(一)繼續(xù)有效地開展常規(guī)教研活動。

1、有效開展教研組活動。每單周開展大組教研組活動活動,以主題方式進行,一個學期至少四個主題,教研記錄要真實詳細。每月28日前向教研室回報1篇科組教研工作亮點。

2、教師撰寫教學反思記錄、教案隨堂反思。期末有5篇反思在組內(nèi)交流,每個教案有隨堂反思記錄。

3、認真開展課堂教學的公開課、聽課、評課活動

加強教師之間特別是組內(nèi)教師之間相互聽課和學校中層以上領導推門聽課的工作力度。學校要求每位教師每學期至少聽課20節(jié)以上,組長要30節(jié)以上。

本學期公開課主要以達標課、示范課、研究課開展活動。新教師上達標課,教學經(jīng)驗豐富的教師帶頭上示范課,同學科開展“同課異構”、一課一研等研究課活動。每個科任教師每學年上一節(jié)公開課。校級公開課開展評與研兩項教研活動,評課做到“七評”:評教學思想、評教學目標、評教學程序、評教學方法、評教學特色、評教學效果,評教師素養(yǎng)。研課做到“一課一研”,即一課一個研究主題,主要研究實現(xiàn)“高效教學”的有效途徑為主。組長把校級公開課“一課一研”主題擬好列入組計劃中,及時將研究情況進行案例總結并發(fā)送到臨中教研網(wǎng)。

校級公開課的安排:語文、數(shù)學、英語三大組每學期7次,物化生政史地5次,圖音體、信息(含通用)各3次。其他公開課的任務安排回備課組。不管校級還是組內(nèi)公開課的教師課前認真寫好本堂課教案、說課稿,課后第二天寫好該節(jié)課的教學反思。組長收好教案說課稿評價表(三張)、反思交到教研室。每學期組長通過公開課活動,及時對教學進行存在的問題進行2次診斷,寫好書面材料匯報教研室。

4、加強集體備課活動的開展

每雙周開展一次集體備課做到定時間、定地點、定內(nèi)容、定主備人,定中心發(fā)言人。集體備課主要以主備人說課為主。備課組長提前安排集體備課內(nèi)容,并確定主備人。集體備課程序有:1、個人初備。年級備課組長擬定課題,年級每位科組教師個人初步備課;2、集體研討。由年級備課組長組織,全體科組教師研討。每位教師都要發(fā)言,充分發(fā)揮備位組員的智慧。3、完善教案。根據(jù)集體研討形成良好的教案。4、效課反饋。每個教師按照擬定的教案上課,通過學生的反映及測評檢查效果。5、課后反思.。用集體備課教案上課,上完課后要及時寫教學反思。7、組長做好備課記錄,收集集體備課教案備教研室檢查。

備課組開展考后教研活動。備課組長牽頭組織做好考后試卷分析,各位老師提前準備考試題。出題人說明出題的范圍、分值、考察意圖、考點分布等。再次由大家一起商討各題得分情況。進一步研究學生暴露的問題,最后寫出閱卷報告,并研討相應的教學策略。

(二)積極開展課題研究和校本課程的開發(fā)。

根據(jù)各教研組的實際情況,從“以校為本”校級小課題做起,力爭人人都有課題任務,鼓勵青年教師撰寫論文、積極參加各類教學相關的比賽,把每周的教研活動如:經(jīng)驗交流,教學研討、集體備課、授課評課等方面檔案進行細化和整理,其成果都可作為課題研究工作的一部分,使老師們在工作中學會課題研究的過程和方法,使教學與研究共同成長。各科組推選有效教學實驗能手。語文、數(shù)學、英語各4-5人、其余科組2-3人。有效教學實驗能手要有目的開展高效教學研究。

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校本課程的開發(fā)和研究工作,編寫的教材應以滿足學校教學需要為目的,重點放在學生個性發(fā)展和學校特色建設方面,體現(xiàn)校本課程的特點,符合我校學生發(fā)展的需要。學校要加大投入,引導教師自覺研發(fā)校本課程。

(三)開展校本研訓,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1、加強師德、教育法規(guī)學習。組織全校教職員工開展師德教育活動,強化教師職業(yè)道德。加強教育法規(guī)學習,做到依法執(zhí)教。

2、組織各類講座(請進來專家、骨干教師、校長專題報告活動)。

3、組織教師結對幫扶活動,互相聽課、互相學習、互相交流,共同研討,引導教師開展教育教學業(yè)務學習。

4、開展網(wǎng)絡研訓,提高研訓效能。各科組要積極組織教師按時參加省、縣、校開展的各科網(wǎng)上研討活動。教師利用博客做好教研資料的上傳,并對網(wǎng)站有關內(nèi)容加強學習及發(fā)表評論。

5、開展以“請進來,走出去”的培訓模式方式,加強學習交流。

堅持“請進來、走出去”培訓模式,提高我校師資隊伍的素質(zhì),定期外請省內(nèi)外教育專家、省內(nèi)特級教師、省級學科帶頭人到本校現(xiàn)身說法;送骨干教師到省外參觀觀摩學習,跟班學習。每次外出參觀學習后,教師要寫培訓反思或上示范匯報課。

6.、完成**年繼續(xù)教育培訓相關工作。

文章來源制度大全

qiquha.coM

篇2:培養(yǎng)小學生英語閱讀能力教研培訓感想

“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英語閱讀能力”教研培訓感想

主持人:郭彥君組員:全體英語老師地點:學校教師之家會議主題:探討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英語閱讀能力,同時解決一些我們平時教學中出現(xiàn)的相關問題。主持人:成功的英語教學要依賴大量的語言材料和語言實踐,閱讀是語言學習的一個不可缺少的內(nèi)容。所以閱讀教學在外語教學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今天我們英語組老師在此共同討論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英語閱讀能力,同時解決一些我們平時教學中出現(xiàn)的相關問題。

1:我們正式開展英語課是從三年級開始,英語學習在英語教的初級階段,往往側重聽說技能的培養(yǎng),聽說領先,讀寫跟上的原則。所以我認為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也不容忽視。就以外研版小學英語教材為例,五年級的教材內(nèi)容與四年級相比教材的內(nèi)容明顯增多,part2板塊和Part3板塊的難度較四年級明顯增大,語言知識更加豐富。中高年級的英語銜接有了明顯的跨度,如果光靠老師進行一詞一句講解,是行不通的,要知道填鴨式的教學已被淘汰,我想只有學生掌握了一定的閱讀技巧,才能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學會自我學習。如何切實有效地培養(yǎng)并提高小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需要我們共同探討。

2: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英語學習不管是聽說還是讀寫,首先是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如何培養(yǎng)孩子英語學習的興趣一直是我們所關注的,只有學生對英語學習產(chǎn)生了興趣,他才會會主動學,積極用,并力求把英語學得更好。所以在培養(yǎng)孩子閱讀興趣時,教師應在教學中嘗試將一些學生喜歡的兒歌、謎語、故事以及兒童讀物等適時適度的引入到課堂教學當中,除此以外,滲透一些英語國家的文化習俗,如學習5A滲透文化意識的同時,也能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興趣。

3:在英語學習中閱讀興趣是首位的。教師在教學中潛移默化地進行閱讀指導也是很有必要的。古人曾經(jīng)說過:“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讓學生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讓我們的教學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每一階段的閱讀指導方向是不同的。我認為初步接觸英語時,要強調(diào)認讀,往往有的小孩會讀但是從課文中拿出一個句子他就不會讀了。我們應該以興趣為支點,以任務為基礎,盡量設計活潑而有趣的教學任務。同時教師不斷滲透一些閱讀的方法和技巧也是必不可少的。我覺得小學英語中的閱讀題型往往都比較簡單,大多題目的答案都能在文中找到,但部分學生往往會因為出現(xiàn)幾個生詞或者稍有難度就慌了手腳,所以我認為閱讀方法很重要。從這次的學習中,我體會英語閱讀的方式有很多,關鍵我們老師要如何處理教材。如閱讀興趣,閱讀習慣,閱讀方法和技巧,閱讀時間等等,同時它們之間又是相互促進,相互影響的。

英語學習,小學生英語,小學英語,英語教學,英語老師

篇3:學年度第一學期教研培訓工作計劃

文章來源制度大全

qiquha.coM

**-**學年度第一學期教研培訓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

根據(jù)學校工作要點和縣培訓中心的活動安排,以學校發(fā)展為主題,繼續(xù)深入實施新課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zhì)量,提升學校辦學品位。新學期重點開展各級課題的研究工作,狠抓青年教師培養(yǎng)工作,抓好集體備課、高效課堂教學的討論和研究,同時加緊校本課程的開發(fā)和實施,努力促進學校教教育和教研工作的持續(xù)、和諧發(fā)展。

二、工作重點及措施

(一)繼續(xù)有效地開展常規(guī)教研活動。

1、有效開展教研組活動。每單周開展大組教研組活動活動,以主題方式進行,一個學期至少四個主題,教研記錄要真實詳細。每月28日前向教研室回報1篇科組教研工作亮點。

2、教師撰寫教學反思記錄、教案隨堂反思。期末有5篇反思在組內(nèi)交流,每個教案有隨堂反思記錄。

3、認真開展課堂教學的公開課、聽課、評課活動

加強教師之間特別是組內(nèi)教師之間相互聽課和學校中層以上領導推門聽課的工作力度。學校要求每位教師每學期至少聽課20節(jié)以上,組長要30節(jié)以上。

本學期公開課主要以達標課、示范課、研究課開展活動。新教師上達標課,教學經(jīng)驗豐富的教師帶頭上示范課,同學科開展“同課異構”、一課一研等研究課活動。每個科任教師每學年上一節(jié)公開課。校級公開課開展評與研兩項教研活動,評課做到“七評”:評教學思想、評教學目標、評教學程序、評教學方法、評教學特色、評教學效果,評教師素養(yǎng)。研課做到“一課一研”,即一課一個研究主題,主要研究實現(xiàn)“高效教學”的有效途徑為主。組長把校級公開課“一課一研”主題擬好列入組計劃中,及時將研究情況進行案例總結并發(fā)送到臨中教研網(wǎng)。

校級公開課的安排:語文、數(shù)學、英語三大組每學期7次,物化生政史地5次,圖音體、信息(含通用)各3次。其他公開課的任務安排回備課組。不管校級還是組內(nèi)公開課的教師課前認真寫好本堂課教案、說課稿,課后第二天寫好該節(jié)課的教學反思。組長收好教案說課稿評價表(三張)、反思交到教研室。每學期組長通過公開課活動,及時對教學進行存在的問題進行2次診斷,寫好書面材料匯報教研室。

4、加強集體備課活動的開展

每雙周開展一次集體備課做到定時間、定地點、定內(nèi)容、定主備人,定中心發(fā)言人。集體備課主要以主備人說課為主。備課組長提前安排集體備課內(nèi)容,并確定主備人。集體備課程序有:1、個人初備。年級備課組長擬定課題,年級每位科組教師個人初步備課;2、集體研討。由年級備課組長組織,全體科組教師研討。每位教師都要發(fā)言,充分發(fā)揮備位組員的智慧。3、完善教案。根據(jù)集體研討形成良好的教案。4、效課反饋。每個教師按照擬定的教案上課,通過學生的反映及測評檢查效果。5、課后反思.。用集體備課教案上課,上完課后要及時寫教學反思。7、組長做好備課記錄,收集集體備課教案備教研室檢查。

備課組開展考后教研活動。備課組長牽頭組織做好考后試卷分析,各位老師提前準備考試題。出題人說明出題的范圍、分值、考察意圖、考點分布等。再次由大家一起商討各題得分情況。進一步研究學生暴露的問題,最后寫出閱卷報告,并研討相應的教學策略。

(二)積極開展課題研究和校本課程的開發(fā)。

根據(jù)各教研組的實際情況,從“以校為本”校級小課題做起,力爭人人都有課題任務,鼓勵青年教師撰寫論文、積極參加各類教學相關的比賽,把每周的教研活動如:經(jīng)驗交流,教學研討、集體備課、授課評課等方面檔案進行細化和整理,其成果都可作為課題研究工作的一部分,使老師們在工作中學會課題研究的過程和方法,使教學與研究共同成長。各科組推選有效教學實驗能手。語文、數(shù)學、英語各4-5人、其余科組2-3人。有效教學實驗能手要有目的開展高效教學研究。

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校本課程的開發(fā)和研究工作,編寫的教材應以滿足學校教學需要為目的,重點放在學生個性發(fā)展和學校特色建設方面,體現(xiàn)校本課程的特點,符合我校學生發(fā)展的需要。學校要加大投入,引導教師自覺研發(fā)校本課程。

(三)開展校本研訓,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1、加強師德、教育法規(guī)學習。組織全校教職員工開展師德教育活動,強化教師職業(yè)道德。加強教育法規(guī)學習,做到依法執(zhí)教。

2、組織各類講座(請進來專家、骨干教師、校長專題報告活動)。

3、組織教師結對幫扶活動,互相聽課、互相學習、互相交流,共同研討,引導教師開展教育教學業(yè)務學習。

4、開展網(wǎng)絡研訓,提高研訓效能。各科組要積極組織教師按時參加省、縣、校開展的各科網(wǎng)上研討活動。教師利用博客做好教研資料的上傳,并對網(wǎng)站有關內(nèi)容加強學習及發(fā)表評論。

5、開展以“請進來,走出去”的培訓模式方式,加強學習交流。

堅持“請進來、走出去”培訓模式,提高我校師資隊伍的素質(zhì),定期外請省內(nèi)外教育專家、省內(nèi)特級教師、省級學科帶頭人到本校現(xiàn)身說法;送骨干教師到省外參觀觀摩學習,跟班學習。每次外出參觀學習后,教師要寫培訓反思或上示范匯報課。

6.、完成**年繼續(xù)教育培訓相關工作。

文章來源制度大全

qiqu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