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某中學下學期高二數學備課組工作計劃

某中學下學期高二數學備課組工作計劃

2024-08-01 閱讀 8602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qiquha.CoM

*中學**年下學期高二數學備課組工作計劃

一、教材分析

本學期教學內容:必修2第一、二、四章及選修2-1.這是學考的范圍,主要為立體幾何和解析幾何兩大塊內容,是高考的必考內容,但也是學生感覺比較難的知識.而且,立體幾何、解析幾何中,蘊含著很多的數學方法.因此,這學期的教學內容,就非常的重要,既要重視內容的傳授,還要注重方法的滲透.

二、學情分析

1、教師:高二數學備課組共10人,其中中學高級教師4人,中學一級教師4人.

2、學生:本年級共有11個班級,其中A班4個,8班個,C班3個,學生的知識層次分布相差大,學生數學基礎差,且厭學的學生不為少數.上學期期末溫州市統考中,發現學生對于基本知識的掌握不夠,而且尖子生少.

三、教學目標

1、獲得必要的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數學概念、數學結論等產生的背景、應用,體會其中所蘊含的數學思想和方法,以及在后續學習中的作用。通過不同形式的自主學習、探究活動,體驗數學發現和創造的歷程。

2、提高空間想想、抽象概括、推理論證、運算求解、數據處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數學地提出、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數學表達和交流的能力,發展獨立獲取數學知識的能力。

4、發展數學應用意識和創新意識,力求對現實世界中蘊含的一些數學模式進行思考和作出判斷。

5、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形成鍥而不舍的鉆研精神和科學態度。

四、提高質量措施

單憑一個人的力量總是有限的,融合了備課組的集體智慧才能把高考考好.這就要求全組教師加強團結,通力協作,共同努力,加強備課組內的合作,落實集體備課和分配任務的按時完成,這些都是高考能否完成任務的必要條件,具體的教學措施如下:

1、學習新課程,建構新理念.理念是行動的先導,是創新的源泉,是新課程改革的靈魂.面對新一輪的高中新課改,我們只有改變舊傳統,建構新理念,才能有效地實施新課程.

2、鉆研新課程,掌握新內容.教師教什么?學生學什么?是教師在具體實施新課程教學內容是首先要解決的核心問題.充分了解這一問題,設計出更加符合新課程理念的教學目標與教學過程.

3、倡導積極主動、勇于探索的學習方式.

4、堅持集體備課,發揮團隊作用.

5、組織相關的教研活動,互相交流、互相學習.

6、采用“走出去、引進來”的方法,學習他人之長,吸引他人經驗。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qiquha.CoM

篇2:我們是進行集體備課高二數學備課組

我們是如何進行集體備課高二數學備課組

郭希春

集體備課是在個人備課的基礎上,同一個年級同學科老師坐下來,對某一教學內容進行討論研究,從多角度、多方面去想學生之所想、疑學生之所疑,共同解決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和困惑。

我做為高二年級數學備課組長,當然就要擔負起如何備好課,上好課的任務。這只靠一個兩個人是不能夠完成的,這需要整個高二備課組甚至整個數學教研組的共同努力。認真的去研究每一個模塊,每一章甚至每一節的內容。高二數學備課組成員分別是孫令熾、李甲穎、姜法健、林明弟、郭希春等五位老師。

自擔任高二數學備課組長以來按照以下過程進行組織集體備課:

一、做到“四定五統一”

按照教研室的要求做到了“四定五統一”其中“四定”是定時間、定地點、定內容、定主講人。我們把時間定在周四的下午三點,隔周進行,地點設在高二電子備課室,定內容是,在開學的第一周制定本學期的教學計劃后按照教學計劃內容對整體進行把握,把每個章節的內容一一列出來并分配到每個備課組成員,即定內容的同時定下主講人?!拔褰y一”是統一教學目標,統一教學重點、難點和關鍵點,統一可是分配和進度,統一作業布置、訓練和活動,統一單元測試(我們是沒學完一章都進行統一測試,但是沒有進行統一改卷)

二.備課形式

集中研討,主備課人對確定的備課內容闡述教學思路,提出備課中遇到的問題,收集反饋意見,備課組成員通過交流達成共識。

三.備課程序

1.個人初備主講人制定教學預案,認真研究教學大綱、教材、教參和相關的教輔資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抓住關鍵寫出備課提綱(以說課稿的形式寫出)。

2.集體研討

以說課的形式說給集體備課的老師聽,聽后進行集體研討。備課組成員各抒己見,一個環節一個環節的進行梳理,有主講人在預案的“改進措施”一欄記錄下改進措施,在進行深加工。

3.修正教案

對于修正教案這個環節,我們備課組主要是做到突破每章節的重難點以及統一教學目標,統一例題,統一練習,統一測試,而并沒有要求統一教案。我發現有的學?;蛘呤强平M做到統一教案甚至所說的話都相同。但是,我個人來看著并不是上策,這要根據教師自己進行量身定制,就像演電視劇一樣,相同的劇本不同的演員就會演出不同的效果。而不同的教師去用相同的教案得到的效果也會不同。這樣何必不根據自身特點去打造適合自己學生的教案呢?

4.課后分析

備課組成員在上完課都要根據自己上課的效果做出評價,然后再次交流,使問題徹底解決。通過對教學行為的反思來提高教學能力,是教師成長的重要途徑。教師只有通過不斷反思自身的教學行為,才能揚長避短,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

篇3:三年級數學備課組同課異構總結

三年級數學備課組同課異構總結

為增強校本教研活動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切實提高集體備課效益,有效構成教師的群體合作學習,促進教師之間的優勢互補。本期三年級數學備課組按學校要求,認真進行了《找規律》(乘數是整十數的乘法)的同課異構教學。這次同課異構教學,在對教材的把握和教學方法的設計上強調“同中求異,異中求同”,追求異曲同工的境界。為了上好這兩節課,我組教師反復鉆研教材,認真設計好兩種教學方案并實施教學,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現總結如下:

一.確定教學內容和目標

按照數學教研組安排的三年級數學同課異構教學時間和我們的教學進度,我組確定了教學內容為《找規律》。我們多次坐在一起仔細研讀教材,分析學情。大家認為,學生在學這部分知識前,在二年級上冊已學習了乘法的意義與乘法口訣,在三年級上冊學習了一位數乘兩、三位數的乘法。學生有了這些基礎,就可以利用已有知識說明整十數乘整十數的算法。然后觀察教材每組中的三個算式,找出因數與積的變化規律。在仔細研讀教材以后,我們提出了如下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探索乘數是整十數的乘法計算,找出計算的規律。

2、能熟練進行乘數是整十數的乘法計算,并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二.認真設計教學預案,實施課堂教學

為了上好本次同課異構課,我組教師緊緊圍繞本單元的重點和難點進行討論。在此基礎上研究教法、學法,確定教學的異同點。在如何引導學生觀察算式找出因數與積的變化規律,掌握乘數是整十數乘法的方法上下功夫。每位教師在鉆研好教材的前提下,設計一個教學方案,再互相提出修改意見,最后各自確定一個教學預案。做好實施教學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在星期五上午認真實施了課堂教學。課后教研會上,數學組的同仁們積極踴躍地對兩節課進行了點評。既肯定了兩節課的成功之處,同時也提出了積極的改進建議。使我組教師受益匪淺。聽課的老師們認為:兩節課的相同之處是:

1、教學目標相同。

2、教學方法基本相同。都是先引導學生探索因數與積的變化規律,再運用規律進行乘數是整十數的乘法計算。

3、在教學中都注意體現算法的多樣性。

4、都注意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兩節課同中有異,切入點側重點不同。不同之處是:

1、引入新課不同,在課堂教學中,一位老師從創設問題情境引入課題。結合“5。12”大地震創設獻愛心捐書的情境,既對學生進行了思想教育,又將數學新知識巧妙地引入。讓學生帶著問題進入學習。另一位老師從復習已有知識引入課題。先讓學生口算,說出計算方法,為學習新知識打好基礎。由復習引入新知,帶著疑問走進課堂。

2、引導學生觀察找規律的方法不同。一位老師放手讓學生找規律,另一位老師指導細一些,引導學生一步一步觀察找規律。

3、練習設計不同。一位老師注重分層練習,另一位老師注重基礎練習。兩節課異中有同,兩節課都是為了讓學生找出規律,理解和掌握因數是整十數的乘法的計算方法。較好的完成了教學任務。

三.及時總結,深刻反思

在為期兩周的同課異構課教學活動結束后,我組教師及時總結,有了的深刻反思。同課異構讓我們都得到了進步,都從別人的課堂中學到了自己所沒有的東西。都有了一種如果再來上,我會怎么上的共識。反思這兩節課,成功之處是:

1、兩位老師都重視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注意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鼓勵學生采用多種策略進行計算,讓學生體驗算法的多樣性。

2、注重引導學生主動探索與思考,主動體驗。

3、都采用了合作學習,獨立學習的形式,讓學生在獨立學習的基礎上與人合作獲得更多的知識和更大的提高。

4、在教學中都體現了教師是引導者、合作者、參與者,學生有學習的主動權,是學習的主人。學生在觀察、比較、探索、小結中學會了新知。

值得思考的問題:學生在找規律時對每組中三個算式的觀察只停留在表面上,把擴大10倍、100倍說成依次多一個0,沒有深入到實質問題上。教師應多指導學生用較規范的語言表達想法,引導學生自己得出結論。

另外,在解題時,教師應注意擴大學生的發言面,多讓一些學生發表看法,多給學生提供交流的機會,讓學生在交流中取長補短,獲取新知。這些問題有待在今后的教學中不斷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