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總結:走過春夏秋冬
支教總結:走過春夏秋冬
"有一種生活,你沒有經歷過就不知道其中的艱辛;有一種艱辛,你沒有體會過就不知道其中的快樂。"在轟轟烈烈中開始,又帶著我未盡的一腔熱血結束。這,就是我的支教!來時披著蒙蒙雨絲,去時已是白雪皚皚,在東風小學支教一年的幕幕又在我心頭展現開來。對于東風,在去支教之前我就對它不再陌生,因為我們兩所學校幾年來一直頻繁的開展著各種教研及"手拉手"活動。而這次支教讓我有機會真正地走進它、感受它、了解它。
秋風中的吸引
20**年8月,我帶著期待、激動的心情來到了東風。當我邁進了學校的大門,一種自然、親切的感覺油然而生,尤其是冬風小學的領導對我們支教老師非常重視,給予了我們莫大的關心及無微不至的照顧。工作上、生活中,他們盡可能的為我們提供方便,使我們倍感溫暖,從來到冬風小學的第一天起,我們就一直被這樣的關懷圍繞著、感動著。讓我感動的還有那些淳樸的孩子們那一張張充滿陽光的稚氣小臉。我記得剛開始的時候,孩子們內向而又靦腆,他們搓著小手,想接近你卻又有些膽怯。可到了后來,每當我還沒走到教室門口,一群群唧唧喳喳的孩子們就像小鳥兒們張開了小小的臂膀,撲騰著跑跳過來,圍著你,跟著你,"老師","老師"的叫個不停。就像簇擁著他們最親愛的人一般,一路尾隨著你。上課鈴響起,我不得不裝出生氣的模樣,對他們喊道"要上課啦,孩子們!"他們這才一臉幸福的四處散去。望著他們小小的背影,點點喜悅洋溢在心頭,在那一刻,我知道我已經被他們深深吸引了。
冬日里的洗禮
東風小學地處城鄉結合部,因此有些孩子的父母外出打工,由爺爺奶奶照顧,有些孩子的父母根本不識字,還有些孩子甚至是單親。加之學校老師少,所以老師的教學任務非常繁重,面對如此艱苦的環境和這些缺乏關愛的孩子,東風小學的老師沒有任何怨言,而是肩負起老師和父母的雙重責任,把一片真愛無私地奉獻給這片土地和這里的孩子們。他們在自己的教育崗位上,兢兢業業,無私奉獻,安貧樂道,扎實工作;他們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師德的全部內涵;他們就像野草,默默無聞,但是卻能在困窘中綻放出生命的張力,也具有了花兒般的美麗。一直忘不了東風的楊老師曾這樣對我說,這輩子看來都要和這些農村孩子打交道了,誰叫我是老師呢?我內心深受觸動。是啊,一聲老師,承載的不僅僅是尊重,更是期望。老師,不僅僅意味著微薄的收入,更是責任與擔當。在老師們的影響和感染下,我逐漸一掃先前由于教學任務重而產生的郁悶情緒,覺得唯有竭盡全力的把自己做為人師的責任感和愛心奉獻出來,心里才稍感踏實,才對得起這些可敬的老師和這群可愛的孩子。
初春的希望
支教不僅僅是一種勇敢的行為,它應該更是一種理念。做為一名支教人員,我深深知道,單純地完成好教學,并不是一個支教老師的全部職責,我的使命是促進兩校間在教育上的交流與溝通,為學校的教育發展強盡自己的綿薄之力。在支教生活中,我始終牢記自己的這一使命,積極創造條件,為"手拉手"學校架起教育交流之橋而努力著。在東風小學工作的這段日子,我積極投身到他們的數學教研活動當中,每周四的教研組活動都在一起或是研課、或是探討教學問題和理論知識的學習;成功的示范課給聽課的老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效的推動了學校教研活動的開展。在這里,不光我主動承擔公開課展示,東風的老師也是積極爭取每一次學習的機會。讓我處處都能感受到年輕教師的積極進取,老教師的無私奉獻。課堂中我與同事們領會新課標,實踐新理念,形成教學互動,豐富了校園生活,給東風小學注入了新的活力與希望。
盛夏的綻放
支教的生活是短暫的,也是彌足珍貴的。辛苦的歲月,我感慨萬千,留下了一串串清晰的腳印,記憶了一段段值得回味的故事,豐富了我的人生經歷,增添了生命中的精彩;快樂的歲月,我浮想聯翩,共同攜手追求教育夢想的氛圍感染著我,溫馨的鄉土氣息滋潤了我的心田,淳樸的友情在過程中建立,長久的友誼在不斷延伸。短短的一年時間,我收獲了太多的第一:第一次下鄉支教,肩負攜手追求教育夢想的使命,承擔架構城鄉兩地教育合作橋梁的責任;第一次面對陽朝學區之外的農村學生;第一次與承擔農村教育的同仁合作交流;第一次在支教學校過教師節、元旦,體會著學校領導和同事們關愛下的感動,感受著農村孩子"特別"的節日祝福;第一次在異地感受來自陽朝小學老師同事的關心、鼓勵和幫助;第一次在生日之際收到支教學校領導的來信祝福......許許多多的第一次,使我的生活不斷豐富,眼界不斷拓展。短短的一年時間,我也收獲了太多的感動,東風小學教育創優的強烈教育氛圍彌漫整個校園;教師起早貪黑、兢兢業業奮戰在教育的第一線,不辭辛苦、毫無怨言;孩子們謙虛有禮、刻苦好學,課堂上他們一雙雙渴望知識的眼睛深深震撼了我;家長開放日和家訪過程中家長對支教老師的尊敬、期望,讓我深感責任重大;學科組年輕的老師們孜孜好學,努力進取,不斷進步,讓我欣慰;老師們團結一心,顧全大局,自愿奉獻的感人場景讓我難以忘懷;還有這里全校師生在一次次省、市、區比賽中捷報頻傳,讓我忍不住為他們喝彩,為他們自豪......
來吧,年輕的朋友們,讓我們一起攜手來共同關注農村教育,請大家接住支教活動的接力棒,在那三尺講臺上指點江山,激揚文字,點燃你青春的激情!為"手拉手"活動添磚加瓦,為均衡教育貢獻力量,也為我們的成長接受一次考驗。因為,我相信:今日含苞欲放的花蕾,明日一定能夠綻放出絢麗奇特的光芒!
篇2:城鄉教師支教結對幫扶計劃教學總結
城鄉教師支教結對幫扶計劃教學總結
自我們龍門鎮中心學校與海口市英才小學建立結對幫扶關系以來,我校開展了多層面、多形式的交流合作,使我們教師在課堂教學、課堂管理以及個人能力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進步。
一、課堂教學方面
1.教師互訪,取長補短。
自開展活動以來我校多次組織教師到英才小學聽課學習,每次校長都親自帶隊。英才小學也按照計劃定期由領導帶領優秀教師到我校指導實際教學、開展教研活動、專題講座,通過這樣頻繁的互訪和取經,我校的課堂教學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2.教學展示,提升能力。
**年10月24日,海口英才小學一行9人在謝立可校長的帶領下,到我校開展課堂教學交流活動。黃華芳老師給我們上了一節精彩的展示課,黃老師新穎的“先學后教”的教學模式,精湛的教學藝術,全新的教學理念,讓我們耳目一新。我深深地知道,“看戲容易作戲難”,對新觀念、新方法我們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學會的,需要一定的時間去歷練才能成長。此次活動中,我也上了一節展示課,上課過程中出現了許多問題,如謝校長指出的學生唱讀現象比較嚴重,分角色朗讀概念不清楚等等。大家也就此給我提出了很多建議,沿著謝校長和同事們指明的方向,經過這段時間的改進訓練,我班學生的朗讀能力已有明顯提高。
二、課堂管理方面
1.從鎮壓對立到走進心靈。
剛接手一年級時,我總以為只要用命令的口氣便能讓這些“小不點”乖乖地歸順于我,可是事情往往并不是盡如人意。每個班級都會有幾個比較好動調皮的學生,常常喜歡在上課的時候搗亂,擾亂秩序、打斷老師上課的思路。我班就有這么一位學生,遇到這種情況我往往會停下來嚴厲地批評他。他的自尊心比較強,久而久之就對我有了敵對情緒,你叫他往東他偏要往西。恰好符碧玲老師的《走進一年級的孩子》專題講座好比一場春雨,及時給了我啟示,知道這種沒有藝術的批評教育方法勢必造成學生反感,不
會有好的教育效果。后來,我不再當面訓斥他了,而是走近他、關心他、了解他,有時還找他談談心。慢慢發現他其實也是個熱心的孩子,給他機會他對班里的事情還是很關心的。再后來我就安排他當了小組長,幫老師收發作業,還經常創造機會表揚他,如今的他已是我的好幫手了,課前還能帶著同學們讀書呢,每次遇見總能聽到他陽光爽朗的問候聲。這就是愛的力量,賞識的魅力!
2.從筋疲力盡到輕松快樂。
實驗以前我沒有運用小口令來調控課堂的習慣,而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自制力差,注意力不穩定、不持久,課堂紀律很難維持,往往一節課下來老師就已經筋疲力盡了。現在用課堂口令,上課輕松了許多。課堂口令對課堂紀律的維持和課堂氣氛的活躍真的具有十分明顯的效果,當學生討論過于混亂或過于吵鬧的時候,一喊口令:“小小手
篇3:小學老師支教總結
轉眼間我們的支教生活已經接近尾聲,在這期間我們一行六人體會到了支教生活中的快樂和感動。還記得李校長親自送我們去賈峪鎮時的情景,我們帶著學校領導的囑托,滿懷著一腔熱血,踏上支教的路途。做為一名支教老師,不但要搞好自己的教學,還要當好兩校之間的使者,加強兩校之間的交流與溝通,為楚村小學的教育盡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支教的這段日子里,我們始終牢記這一使命,努力創造條件。在相互交流與溝通的過程中,不僅與楚村小學的老師們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誼,更做到了相互取長補短,并把自己這些年來的教育心得帶到楚村小學,共同發展。
一、領導關懷,樹立信心。
剛來報到的第一天,我們就受到中心校領導的關注,在辦公室與我們六人親切交談,讓我們很受鼓舞,也讓我們意識到自己身上的擔子有多重。同時我也暗下決心:這一年來,要干好工作,就必須愛崗敬業,關愛每一位學生。到楚村小學以后,心想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一定要堅持下來,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工作。一定要嚴格要求自己,服從學校領導的各項工作安排,嚴格遵守學校各項規章制度。時刻不忘自己是一名支教老師,我充分利用課余時間,跟學生個別談心、交流。在日常教學中,努力營造民主、快樂、寬容、和諧的課堂氛圍,張揚學生的個性,鼓勵學生敢想、敢問、敢說,盡情釋放自我。讓他們在學習中思考,在體驗中感悟,在活動中升華。
二、鉆研業務,共同提高。
在抓好教育教學工作的同時,我們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鉆研業務。與楚村小學的教師共同探討新課程理念、教育教學對策、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以及對學生日常管理工作的一些心得和體會,相互交流,共同提高。通過與老師們的真心接觸,我不僅收獲了真摯的友誼,收獲了寶貴的教育教學經驗,更為楚村小學教師身上那種吃苦耐勞、踏實肯干的精神而深深感動。
加強理論學習是提高自身素質的重要途徑。根據我所任教的三年級的實際情況,認真備課、上課、認真批改作業。利用中午的時間批改作業,以便能及時對學生進行輔導。此外,我還充分利用各種機會虛心向學校各位老師學習管理學生的實踐經驗,只有真正靜下心來學習才深深體悟到,無論做人還是做事,都不能心浮氣躁,踏踏實實,從實際出發。更是從梁校長身上學習到:無論干什么事,不能怕吃苦,更不能人云亦云,踏實實干才是正道。從小事做起,做人不計較,才能精益求精地做好各項工作。我經常深入課堂去其他老師的課,一方面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一方面提出對授課教師的建議,從而達到共同學習、共同進步的目的。
三、全心投入,無怨無悔。
我深入班級及時發現每個學生細小的行為習慣并幫助他們改正過來。有些學生回答問題時的站姿不夠標準,排隊時不夠整齊,經常有小動作,如果平時不加以糾正,當這樣的行為習慣被加強后就很難被逆轉,這就需要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性地糾正、引導。我深深地明白,不應該對犯錯的學生采取呵斥等簡單的方法,而要通過講故事、談心等方法來引導學生自己理解認識到錯誤,讓學生自發地改進自己、提高自己,從而真正將教師轉變到學生的引導者的角色上來。
在這次支教活動中,雖然我和三三班的孩子們相處的很愉快。活動課豐富了孩子們的課堂生活,給他們帶去了新的知識,新的理念。付出不需要回報,如果真的要的話,那他們已經給了,就是他們天真的笑臉、他們的懂事、他們的成長。
我一直珍惜自己所擁有的這一切,并懷著一顆感恩之心去努力工作,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來。這一年,我也成長了不少,對學生更加有耐心了,心態調整得過更好了,處理班級事務更加沉穩了。感謝這一年來,幫助過我的老師們,更加要感謝梁校長對我的關心和支持,有了你們,這一年我過得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