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峰會講座聽后感:尊重生命,啟迪智慧,點燃夢想
班主任工作峰會講座聽后感:尊重生命,啟迪智慧,點燃夢想
“暖風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當汴州。”春意盎然,3月27日到29日,帶著一份期待和向往,我和本校的嚴美琴老師有幸來到美麗的浙江大學華家池校區,參加“千課萬人”生命化視野下的未來中小學班主任工作峰會。有幸聆聽了諸多名師的精彩講座,感受了大家的風采。
本次活動,匯集了海峽兩岸的的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大學教授、著名校長等20位專家與會講學。他們用鮮活的故事、經典的案例,呈現“幸福教室”,傳播“管理智慧”,感悟“職業幸福”。
我印象最深的是陳宇老師的講學,他是一線班主任,他用自己的智慧與創新給我們帶來了全新的教育理念,讓我們實實在在地學到應該如何科學地管理班級,他認為班主任工作是腦力勞動,而非體力勞動,班級應該多設置工作崗位,給學生更多的機會,讓學生都動起來,學生能做的事班主任絕對不做,班主任是幕后總指揮,應該把班級這個大舞臺交給學生。他給我們舉了很多自己班級的案例,比如“崗位招標”制,“值日班長”制,“實習教師”制。這些科學的管理班級的方法非常值得我們借鑒與思考。當然,其他的專家與教授給我們帶來的也是全新的理念,如臺灣臺北市新生國小校長、博士邢小萍,她給我們帶來的是臺灣的班級文化與管理,認為老師有一百種方法,孩子就有一百種可能。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教師進修學校德育室主任、特級教師黃黎明,以“蘋果”談起,認為新時代的班主任應該要有思維方式的轉變。
“做學生生命里的貴人”。高金英老師倡導對待學生要用“三鏡”:放大鏡,發掘學生的閃光點;反光鏡:摘到學生的缺點;顯微鏡:彰顯學生的個性。我們“必須把學生看作擁有一切人的尊嚴的完整的生命體來對待。”教師要樹立為學生服務的思想,適應學生,而不是強迫學生適應自己,應努力研究學生的學習心理、原有的知識水平,接受能力,以使自己的教學適應學生的需要;要善于架橋,在設計教學活動時,既要設計教,又要設計學,只有這樣課堂才能和諧、有效。
班級教育管理需要創新與實踐。這就要做到用心第一,思維第二。創新的方法來自于科學的思維方法。1、用科學的方法管理班級,要想讓學生對班級有情感,最好的辦法就是千方百計創造機會讓學生為班級做事。平等尊重,智慧關愛,讓每一個孩子的身心都得到健康成長。班里“不養閑人,不留盲區”,按人設崗,讓班中每一個孩子都有事情做;按需設崗,根據班級工作的實際;因人設崗,必要時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特長和發展進行私人訂制,如:好書推薦員、矛盾調解員、時政播報員等等。2、學生能做的事情班主任不做,但是班主任要做好設計、幫助、培訓、評價工作。生本管理,整體育人,多渠道全時空與學生溝通交流,如開展自我反思型班會、設計班級名人名言墻、制作珍貴的優點單等。優秀的班主任應該給學生留下情感,留下故事,留下成長的痕跡。3、充分利用學生、家長、任課老師、領導的力量和智慧。家長是班主任最重要的同事,開放班級,讓家長協同育人,使關乎學生成長的兩大區域打破壁壘,交相輝映。如可以舉行家長讀書會、給家長的感謝信、家教金點子等很好的連結家校。4、要分析表面現象背后的原因,不是忙綠地應付沒完沒了的事務,而是自己主動去謀劃、調整、經營;不是被動地處理各種矛盾和問題,而是自得其樂地去實驗、創新、享受,探求現象背后的本質。5、善于運用逆向思維、發散性思維進行創新。但也并不說是要挖空心思地去找什么招數和技巧,而是和學生一起打造精彩的班級生活,一起建構并享受各自日漸完善而深刻的幸福人生。6、移植借鑒,開發各種教育資源。
短短的三天時間,專家們給我們帶來的是一場視覺盛宴,心靈大餐,讓我們如沐春風。通過這次培訓,使我們清楚地認識到班主任工作責任是重大的,關乎每一個孩子的健康成長,但又是幸福的,因為你的生命里圍著一群可愛的孩子。
篇2:班主任講座歸來話心得
班主任“講座”歸來話心得
雖然給班主任做講座也不是第一次,但仍然有些誠惶誠恐。因為我雖有過多年班主任工作的經歷經驗,在資深班主任老師面前班門弄斧未免有些托大。但是,有一些充分的理由支持我斗膽一試:一來我介紹的主要是周南的班級管理經驗,肯定有可借鑒之處,多位老師表達過愿意一聽的心愿;二則我參與或主持五屆初三畢業班管理、三屆高三畢業班管理以及八年教學教研管理等,在管理方面相對經驗豐富一些;三是我所帶班級獲得了較大的成功,從一個后進班級進步到優秀班級,所帶長沙市首屆電腦派位班無一人流失、成績接近甚至超過擇校班并獲得“長沙市優秀班集體”光榮稱號,其中經歷艱難困苦苦盡甘來的點點滴滴現在仍然記憶猶新。
在班主任培訓講座會上,我主要結合我的工作實踐講了當好班主任的三個理念:第一,班級管理工作貴在堅持,堅持就是勝利;第二,創新是進步的源泉,班主任要敢于進行班級管理方式方法的嘗試;第三,規則是管理的法寶,但過分依賴規則、局限于規則將難有作為。
在講到“貴在堅持”這一理念時,我講到了一句名言:“一生只做一件事,一件事成就一生”。并且我介紹了自己當班主任時的三個“堅持”:一是每天一句格言警句,名人名言、英語名句、自創格言、學生心得體會等等不斷變換形勢;二是每天堅持晨練,學生每天和我一起跑步十分鐘左右;三是每個學生一個記事本,在記事本上我至少每周給每個學生寫一段鼓勵的點評的話。效果非常明顯,學生和家長將我的寄語甚至貼在床頭時刻警醒自己,多年以后還有學生在我的博客中留言她當年選擇的格言如何得到班主任的認可影響了自己的一生,我班的體育成績在年級遙遙領先得益于每天的晨練甚至相當多的家長感謝老師幫自己的小孩短短兩年長高了幾十公分。
想當年,我是一個敢于嘗試探索創新的班主任。任何教育的機會我都會嘗試新招,有時甚至是“小題大作”。譬如,座位編排,我嘗試著按照自然法(主要考慮身高視力)、約束法(男女生同座)、師徒法(學生結對學習)和自由法(學生憑感情在保證守紀的前提下自由組合)等調動學生的生活學習積極性;班干部選舉,我嘗試著采用老師指定法、學生自我推薦法、學生差額選舉法及值日班干部法等方式讓更多的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班級工作總結,我嘗試每天一總結到每周一總結到每月一總結,由班主任總結到班干部總結到學生總結;上課聽課,我嘗試讓學生當老師上課、當老師評課等等不一而足。在我的調動下,學生普遍熱愛生活、熱愛集體、提高了能力、鍛煉了思維。
在講到老師不能局限于學校制定的班級考評規則開展工作時,我對老師們提了四條建議:第一,重視并創造機會培養學生人生的第一次:第一次上臺演講、第一次當班干部、第一次得第一名、第一次發表文章、第一次受老師表彰、第一次表演節目------第二,任何事任何人都從正反兩個方面看待:規則具有固定和靈活的兩性,重視而不依賴;學生具有聽話和調皮、誠實和虛偽、大氣和虛榮、淡漠和重情、愛學和厭學等等無數的兩面,揚長避短至關重要。第三,注重三年的教育教學規劃,不可鼠目寸光:學習計劃、德育計劃、生活計劃;周計劃、月計劃、年計劃;習慣培養計劃、書籍閱讀計劃、意志信念培養計劃等不一而足。第四,要處理好四種關系:班主任與任課老師的關系、班主任與學生家長的關系、班主任與同事的關系、班主任與與管理領導的關系等等。
一個人的成長主要取決于三個因素的處理:目標、時間管理和壓力應對。”我最后說,“成為一名優秀的老師一名優秀的班主任應該是我們在座每一位的追求目標;一天二十四小時,八小時工作、八小時睡眠、八小時剩余,一個人的成就高低往往取決于你對剩余八小時的利用;面對壓力,你應該有所為有所不為,有所棄才會有所取,你永遠沒有時間做每件事,但你永遠有時間做你來說最重要的事。相信大家在自己的努力下可以做到自己的更好!”